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羽毛球技术不断发展,男子双打的节奏不断加快,双压型打法一度影响整个羽坛。面对双压型打法的组合,防守成为破解该打法的一项重要技术。本研究通过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以及访谈法,对世界高水平男子双打运动员防守技术进行对比分析,旨在为破解男子双打双压型打法提供借鉴。结果发现:面对双压型打法组合,防守时应当减少出平球,适当增加挑后场技术的运用;进行连续挑后场,将对手调动至后场时找准机会进行防守反击,效果会更好。  相似文献   

2.
世界羽毛球男子双打发球技术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羽毛球运动中,男双运动员要想取得比赛的胜利,关键是在发接发及前5拍中争取主动,抢得先机。羽毛球运动打法、技术的创新,都有其规律性,发球更是双打比赛中能否抢先,取得进攻优势,进而夺取胜利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3.
当今羽毛球男子双打技战术运用情况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观察统计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1997年中国羽毛球公开赛男子双打比赛中运动员的“发接发前4拍”和攻守技能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发接发前4拍”、“后场下压”和“网前封网”的技能高低,对男双比赛的胜负,产生重要的影响,我国运动员的前半场技术相对比较滞后。  相似文献   

4.
通过数据表明世界优秀男子双打比赛的得分段落主要集中在前6拍,而前4拍内得分比例为较小,为13.6%,所以在重视第3、4拍效果的同时不能忽略第5拍和第6拍的重要性,且第3拍与第5拍、第4拍与第6拍之间的衔接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中国羽毛球运动在伦敦奥运会周期达到巅峰,并创造了五冠的好成绩。自里约奥运会后,我国绝对统治羽坛的地位开始动摇,男单、男双等优势项目被新崛起的日本队超越,尤其在东京奥运会我国只取得两金四银的成绩。本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比赛分析法等方法,对我国优秀羽毛球退役双打运动员蔡云、傅海峰的技战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蔡赟/傅海峰发小球的比例最高的是1号区,同时也具有较高得分率,但是发五号区明显失分率较高;最少的是后场六号区域,只百分之零点七;第三拍挑球技术和抽球技术使用次数最多,推球技术和挡网技术的使用比率略低,但在一般的情况下,得分率较低。蔡赟傅海峰在被动情况下,前3拍只能运用质量不高的平推球来处理。建议:在专项训练中应加强控制与反控制阶段网前球和落点意识的训练,同时要注重前三拍的技术运用以及加强攻防能力和心理素质的训练,提高稳定性;研究当前世界高水平男双的技战术,取其精华,集中精力训练,提高发球质量,从而赢得第三拍的主动权;前场技术的运用要加强进攻意识,争取前场进攻主动权,提高前三拍技术的质量,从而为赢得比赛创造更多的机会。本研究旨在为改进中国羽毛球队男双选手的技战术提供借鉴,为广大...  相似文献   

6.
羽毛球男子双打多球训练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明确羽毛球双打项目制胜规律的前提下,揭示双打项目的本质特征,并通过多指标定性与定量方法的结合,探讨男子双打项目的多球训练方法体系。研究发现:1)由“超前预判能力”促发的提前准备或起动,是双打意识的主要内容,也是男子双打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核心表现;2)中国男子双打的最薄弱环节是“意识”问题;3)以羽毛球双打项目制胜规律、男子双打项目竞技能力的核心、训练学原理为理论依据,确立了多球训练的校标体系和校标特征。  相似文献   

7.
《湖北体育科技》2020,(8):721-725
运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等研究方法,分析世界优秀羽毛球男子双打运动员的技术特征和制胜规律。分析不同性质的得失分,明确男双比赛主要得分技术、落点、线路等特征;并结合运动训练知识和项目特征对制胜规律进行分析。结论:在进攻方面杀球使用率最高;在全场技术使用率中,前场技术最高是推球和挑球技术,中场技术是平抽挡技术,后场技术是杀球技术;全场的得分技术运用分析得出:前场扑球得分率最高,中场抽球最高,后场杀球最高;世界羽毛球男子双打技术变化趋势,主要以进攻下压为主。  相似文献   

8.
中国羽毛球男子双打项目技术诊断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男子双打是中国羽毛球队最薄弱的环节。本文运用1998 年汤姆斯杯、1997 年世界锦标赛和8 运会的关键比赛的技术录像对我国男子双打主力运动员与世界最高水平的运动员进行了竞技能力的全面比较,证明我国男子双打与世界最高水平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发球质量、抽挡技术、后场连续攻击力和技术娴熟度等几个方面。问卷和专家访谈结果表明,主观上“重单轻双”,单、双分项晚和双打训练理论研究薄弱是导致男子双打落后的主要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羽毛球运动的基本技术主要包括上肢的基本手法和下肢的基本步法,而握拍技术是基本手法之一,也是参与羽毛球运动首先需要掌握的技术。本文从掌握握拍技术的意义、握拍击球的用力分析、不同学习阶段掌握的握拍技术水平、执拍手握力和指力的训练方法及当前握拍技术的发展等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0.
羽毛球男双高水平比赛得分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统计法,对世界高水平大赛男子双打决赛得分进行分析,作者提出了男双高水平比赛得分技术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羽毛球赛制的改革加速了中国羽坛女单拉吊与快攻打法的融合,与此同时,也为体能型、进攻型球员提供了更大的舞台。本论文以2020年东京奥运会羽毛球女单决赛(陈雨菲VS戴资颖),及2021年全国运动会羽毛球女单半决赛(陈雨菲VS王祉怡)的比赛视频为基础,采用视频观察、数据统计、文献资料、逻辑分析、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比赛过程中二十拍以上、十至二十拍、以及十拍以下和第一拍得失分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二十拍以上及十至二十拍的来回球比例次数是多于十拍以下来回球的次数,但在每局的开局或间歇之后的开局,会出现第一拍因心态处理不当而造成的失误。所以,重视局与局、分与分之间的处理,扎实基本技术,避免不必要的失误,强调多拍的连贯性、主动性、意志品质精神,为进一步提高我国羽毛球女单选手竞技水平,以及在国际赛场战胜强劲对手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中国羽毛球队混双组合王懿律黄东萍为研究对象,探讨该组合在2020东京奥运会前三拍技战术运用特征,为该组合后续训练计划提供更多依据,为该领域后续研究提供更多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分析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对该组合在东京奥运会的共计6场比赛进行分析。结果:该组合发球区域以1区、5区为主,分别占比63%、15%,且发后场数量大幅度提高、发后场直接得分率高;接发球阶段处理以扑压、搓放以及抽杀球为主,分别占比46.10%、20.09%、15.98%;第三拍阶段处理以挡网、推挑球为主;前三拍阶段整体保持着强烈的下压意识。建议在前三拍保持下压姿态的同时,丰富前三拍出球技战术,为己方创造更多机会。  相似文献   

13.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近两年蔡赟/傅海峰和韩国的李龙大/郑在成交锋的八场比赛进行技术统计。结果表明:中国组合的发球和接发球技术略弱于韩国组合。差距主要表现在发球变化频率低,节奏变化少;在封网意识,网前球球路变化方面也弱于韩国。  相似文献   

14.
羽毛球前三拍技术决定着双打比赛的走向,影响运动员在比赛伊始的主被动关系,本研究对我国优秀羽毛球女子双打运动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运动会(以下简称十四运会)女双决赛中前三拍技术应用进行分析。对陈清晨、贾一凡(以下简称凡晨组合)、杜玥、李茵晖(以下简称李杜组合)在十四运会女双决赛中的比赛录像进行观察统计,以比赛中发球的落点、得失分;接发球的落点、技术应用次数以及得失分;第三拍回球落点、技术运用及得失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以期为基层梯队中女子双打、男子双打乃至混合双打的训练提供参考依据。结果发现:我国优秀女双运动员发球落点集中在1区和5区,发球技术较稳定;接发球运用最多的技术为推球和扑球;第三拍技术在两对运动员之间存在差异,且均有失分情况出现。  相似文献   

15.
《湖北体育科技》2015,(10):905-907
总结业余选手在羽毛球双打过程中出现的常见问题及应对方法,分析业余选手在羽毛球双打过程中的不同环节上战术的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测量法、数理统计法测量健将、一级和二级运动员头顶封网技术运动学指标并分析原因,为羽毛球男子双打前场技术提供理论依据以及训练和比赛指导。结果表明,迎球挥拍阶段健将一级二级运动员右肘的角度、角速度和加速度差异非常显著;健将一级二级运动员在球拍触球阶段右腕的角度、角速度、加速度差异著性。结论认为:健将运动员各关节活动在力的传导作用下动作舒展性、动作衔接的紧密性、动作技能熟练程度优于一级和二级运动员;从迎球挥拍到随势挥拍结束的整个击球过程中,腕关节的控制对击球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7.
黄卓 《安徽体育科技》2012,(3):27-29,33
通过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等对2011所进行的6项国际羽毛球赛事中中国男双运动员(蔡斌贝/傅海峰)和韩国男双运动员(郑在成/李龙大)的技术特点进行对比研究,研究显示:对手已经针对傅海峰的重杀布置了技战术准备,减少了挑球等技术的使用,减弱了付海峰的进攻威胁;网前球双方场均得分相差距不大,值得注意的是在网前搓放球技术的运用中,网前球质量,网前球线路和落点的变化,以及预判对方球路的能力上都不如对手;郑在成/李龙大防守反击的意识强,平抽快挡球的速度快、落点刁、球路变化多。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羽毛球"三对三"模式在比赛开展中相关问题的分析论述,加深对其模式的理解。在认识羽毛球"三对三"的胜负判定方式、接发球的规则、比赛形式、教练员的职能、站位及打法原则的基础上,探索在学校开展的思路。结果表明:该模式在满足学生锻炼需要、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和提高羽毛球技术水平上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杨超  黄悦 《体育风尚》2024,(1):149-151
第十八届苏迪曼杯在中国苏州举行,中国羽毛球队在主场实现了三连冠。此次比赛中国男双选手刘雨辰、欧烜屹表现出色,战胜了强敌日本组合保木卓朗、小林优吾。本文将通过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录像观察法、比较分析法对这场比赛技战术运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旨在了解双方技战术运用特点,比较双方技战术运用的不同,并针对刘雨辰、欧烜屹在比赛中的不足提出相应对策,为他们今后训练提供相关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陈红 《福建体育科技》2021,(2):62-65,71
为了给我国女单选手的训练提供数据参考和训练方向,采用录像资料法,文献资料法,数据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世界优秀女单选手李雪芮的技术运用进行分析,重点分析发球、接发球、前场、中场、后场等各个技术运用所用比例,得出李雪芮的技术运用特点包括:多以高球压后场以寻求下压进攻机会,快速的劈吊(杀)控制比赛节奏,创造网前推压机会,在中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