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展嘉  李天晴  张冰 《体育科研》2015,(3):49-51-71
探讨了记忆编码后短时有氧运动对长时记忆的影响,以及运动强度这一因素在短时有氧运动与长时记忆关系中的作用。实验选取48名在校大学生(男女各半),分为控制组、低强度运动组和高强度运动组,运动组进行30 min不同强度的有氧运动,控制组则不进行运动。通过测试一周后对之前学习的中性词汇的再认成绩来评价长时记忆固化水平。结果表明,不同有氧运动强度对长时记忆固化的影响存在差异:高强度短时有氧运动能够显著提升长时记忆固化水平(P<0.05=,低强度短时有氧运动对长时记忆固化水平则不产生显著影响(P >0.05)。不同强度有氧运动对长时记忆的影响不随性别变化而改变。  相似文献   

2.
不同运动方式对衰老小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不同运动方式对衰老小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雄性3月龄SAMP8小鼠随机分为年轻对照组(n=12)、衰老对照组(n=12)、长期有氧运动组(n=12)和抗阻训练组(n=12).长期有氧运动组和抗阻训练组从3月龄开始进行3个月的运动训练,在6月龄达到衰老时处死、取材.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各组小鼠心肌Bcl-2和Bax基因mRNA的表达进行测定.结果:长期有氧运动和抗阻训练后,小鼠心脏重量和心系数与衰老对照组相比显著增加(p<0.05)但没有产生病理性心肌肥大;衰老对照组和长期有氧运动组心肌Bcl-2基因mRNA的表达与年轻对照组和抗阻训练组相比显著下降(P<0.05),Bax基因mRNA的表达则显著上升(P<0.05).结论:长期有氧运动和抗阻训练町以导致运动性心肌肥大;长期有氧运动后可加剧衰老心肌细胞凋亡的产生;抗阻训练可以减少衰老心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3.
c-fos基因在运动训练增强学习记忆能力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毅飞  徐波  季浏  王泽军 《体育科学》2005,25(10):75-78
研究表明,长期适宜的运动训练可以提高人和动物的学习记忆能力,但对于适宜运动训练影响学习记忆的作用机制还不清楚。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人们已经了解到一些与学习记忆有关的基因及其功能。如即刻早期基因cfos,它通过影响转录和翻译控制进而影响学习记忆能力,因此引起了人们的广泛重视,并逐渐将其作为学习记忆功能的客观指标之一。根据已有的相关报道,探究cfos基因在运动训练增强学习记忆能力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结果发现,适宜的运动训练促进学习记忆能力的机制很可能与引起cfos基因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不同运动方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相关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12周有氧运动和抗阻训练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相关指标影响的差异,为制定特异性的运动处方提供依据.方法:将符合标准的受试者随机分为有氧运动组(14人)、抗阻训练组(13人)、对照组(15人),有氧运动组和抗阻训练组进行每周3次、共12周的运动干预,对照组保持日常生活习惯不变.实验前后分别测定血糖(包括空腹血糖和运动后非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心率和血压等指标.结果:12周运动干预后,有氧运动组和抗阻训练组空腹血糖、运动后非空腹血糖、HbA1c均下降(P<0.05),但抗阻训练组运动后非空腹血糖、HbA1c降低的程度(分别为38%和21%)要大于有氧运动组(分别为26%和9%)(P<0.01),两组安静心率和血压无显著变化(P>0.05).对照组所有指标的变化不明显.结论:有氧运动和抗阻训练均能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和HbA1c水平,但抗阻训练对运动后非空腹血糖和HbA1c水平的改善要优于有氧运动.  相似文献   

5.
睡眠对人的整个生命旅程非常重要,机体在睡眠过程中会消除其在白天积累的疲劳,对免疫系统进行恢复、整合,对记忆内容进行巩固。大部分的研究结果表明:运动干预,无论是有氧运动、抗阻练习、力量结合抗阻练习还是其他的运动干预方式,都对提高大学生的睡眠质量具有显著的作用。但是现有研究中最主要的还是以有氧运动干预为主,而用力量练习以及其他形式的干预方式较少,且研究结果未能得到大量的实验证明。鉴于此,为了探讨运动干预对大学生睡眠质量的影响,本文利用文献资料法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长期失重导致的运动系统风险主要表现为骨质流失和肌肉萎缩。运动训练能够有效防治失重引起的骨丢失和肌肉萎缩,但运动防治失重性运动系统退化的具体机制仍不明确。通过综述运动训练拮抗失重引发的运动系统退化的研究,凝练出运动防治失重性骨丢失和肌肉萎缩的潜在机制:1)运动训练通过改善骨细胞功能紊乱、调控骨代谢异常以及介导多种miRNAs的表达有效防治骨丢失;2)运动训练通过改善神经肌肉功能失衡、促进肌纤维超微结构的恢复以及促进骨骼肌蛋白质的合成,抑制蛋白质分解,进而防治肌肉萎缩。通过总结运动防治失重性运动系统退化的相关文献,凝练出适合于当前航天员在轨航行的运动训练方案,建议采用以间歇性和持续性有氧运动以及飞轮抗阻和常规抗阻运动为主,以乒乓球神经肌肉协调训练为辅的运动形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低运动水平城市中青年睡眠障碍人群进行运动干预,观察运动对睡眠障碍的影响。方法:采用有氧运动与抗阻力量训练相结合的干预方式,为期12周,测试运动干预前后PSQI得分和受试者日间功能状态。结果:运动干预后受试者PSQI量表中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和日间功能障碍5个成分得分均比运动干预前有显著性降低,基础心率有所下降、握力显著提高、综合反应时显著降低、线条追踪结果显著提高。结论:有氧运动和抗阻力量训练相结合的干预方式对城市中青年人群睡眠障碍的治疗具有积极作用,受试者日间功能紊乱有了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8.
药物滥用带来的公共卫生问题愈加棘手,特别是阿片类药物的滥用可导致成瘾、神经认知障碍、引发传染病等严重危害,甚至可能威胁生命。运动干预作为一种执行成本低、限制条件少、无副作用的治疗手段,目前部分研究已发现其可以对阿片类药物滥用患者产生明显的疗效。有氧运动在改善成瘾、神经认知障碍、免疫力下降、运动功能损伤等多方面都已被证明有效,其中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是重要影响因素。抗阻训练与有氧运动相结合后治疗效果更佳,可能是更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身心运动(包括瑜伽、冥想、太极拳、气功)主要治疗神经认知障碍,在改善病患情绪、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独特效果。从生理机制上看,运动通过干预神经环路、突触可塑性、神经递质及其受体对症改善阿片类药物滥用诱发的危害。  相似文献   

9.
突触可塑性是学习记忆能力的生理基础,本文运用文献综述法和理论分析法,探讨了运动训练对突触可塑性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及与学习记忆能力改善的机制。研究发现运动训练对突触的结构和功能均能产生可塑性的影响,从运动训练对突触结构参数、突触前轴突末梢线粒体的数量和结构的变化及突触素、BDNF、NMDA受体产生影响等方面,说明运动训练促进了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善。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价运动对成人代谢综合征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影响效果。方法: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中国生物医学等数据库,严格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选取文献,提取数据,进行质量评价,在Review Manager5.3软件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纳入文献共计10篇,包含15个RCT,合计476名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有氧运动能够显著改善代谢综合征患者的腰围MD=-2.07(-3.24,-0.90)(P=0.005)、空腹血糖MD=-0.14(-0.26,-0.03)(P=0.02)、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MD=2.03(0.12,3.94)(P=0.04)、甘油三酯MD=-17.60(-34.76,-0.44)(P=0.04)、总胆固醇MD=-9.38(-16.25,-2.51)(P=0.007)、收缩压MD=-7.18(-10.81,-3.55)(P=0.0001)、舒张压MD=-2.93(-4.48,-1.37)(P=0.0002)以及峰值耗氧量MD=2.44(0.91,3.98)(P=0.0002);而抗阻训练或抗阻结合低强度有氧运动仅对代谢综合征患者的收缩压MD=-8.81(-14.98,-2.63)(P=0.005)、体脂量MD=-3.06(-4.70,-1.42)(P=0.0002)有显著影响。有氧运动和抗阻训练或抗阻训练结合低强度有氧运动均未对体重及身体质量指数有显著作用。结论:有氧运动是成人代谢综合征患者改善其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最佳运动模式,对腰围、空腹血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峰值耗氧量的改善均有显著优势,能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而抗阻训练或抗阻训练结合低强度有氧运动只降低了收缩压和体脂量。  相似文献   

11.
运动疲劳对大鼠海马CAI 区神经元电活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神经电生理学的方法,揭示运动性中枢疲劳的神经生物学机制。方法:3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CG)、有氧运动组(AG)和运动疲劳组(FG)。采用微电极技术在体观察运动训练后大鼠海马CAI区神经元自发及诱发电活动的变化规律,并通过被动回避行为条件反射的方法观察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结果:FG组大鼠海马神经元的自发和诱发电活动均显著低于CG组和AG组(P〈0.05)。FG组学习记忆能力显著低于CG和AG(P〈0.05,P〈0.01)。结论:运动疲劳可抑制大鼠海马神经元的兴奋性,并降低其学习记忆能力。提示:海马神经元自发放电频率与学习记忆能力有密切关系,运动疲劳导致海马神经元电活动的变化可能是其学习记忆能力降低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焦冬 《体育师友》2020,(1):45-46
借助相关的理论研究成果,来证实抗阻训练在健康促进方面的作用。研究表明,抗阻训练与有氧训练在健康促进方面均有显著的效应,抗阻训练在某些方面还具有独特的优势,例如增加或维持瘦体重、增加骨密度。在任何旨在促进健康的训练计划中,都应将抗阻训练纳入进来,抗阻训练和有氧训练、灵活性训练应结合进行,方能取得最佳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要了解和区分抗阻训练的各个类型,不同类型的抗阻训练对运动表现、健康促进和康复再生产生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IGF-1对中枢神经系统有着重要的营养作用,能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时存在的神经细胞功能失调、细胞凋亡、Aβ的神经毒性作用,tau蛋白的过度磷酸化等,因此对人类的学习记忆和认知功能有着重要的作用。不同的运动对IGF-1的影响不同,因此不同的运动方式可以通过改变IGF-1的水平来影响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运动防治老年肌少症的机理、效果及策略,为老年人科学运用锻炼方法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通过文献资料法在Pub Med、万方和CNKI等数据库中进行关键词检索,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老年肌少症的运动干预研究进行系统综述。结果:(1)抗阻训练、有氧运动和高强间歇运动等运动可调理体内线粒体、活性氧等分泌物的含量,促使运动神经元保持正常的兴奋状态,改善老年人的肌量、肌力和身体活动能力,可以起到一定的防治作用。(2)从中年时期开始规律性的体育锻炼有利于肌少症的防治。每周2-3次、每次30min,为期8-24周的抗阻训练或每周3次以上、每次60min左右,为期24周以上的有氧运动可能是老年肌少症运动防治的一种可行方案。(3)抗阻训练和有氧联合抗阻训练是防治老年人肌少症多种合并症的主要运动形式,其运动强度可能较健康老年人和单纯老年人肌少症患者低,建议以低中强度为宜。结论:运动锻炼对于老年肌少症的防治具有重要价值,本研究重点对当前老年肌少症的运动防治效果和机制进行了归纳梳理,并针对肌少症的防治时机及方案提供了可行性的建议。当前有关老年肌少症的运动干预研究在逐渐增多,但仍存在不足,尤其是在运动方法的选...  相似文献   

15.
不同运动方式对绝经后女性IL-6、TNF-α和hs-CRP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12周有氧运动或抗阻训练对绝经后女性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影响的差异,为制定特异性的运动处方提供依据。方法将符合标准的受试者随机分为有氧运动组(18人),抗阻训练组(17人)和对照组(20人)。有氧运动组和抗阻训练组进行每周3次、共12周的运动干预,对照组保持日常生活习惯不变。实验前后分别测定血清IL-6、TNF-α、hs-CRP等指标。结果 12周运动干预后,有氧运动组血清IL-6较运动前下降了13%(P<0.01),血清TNF-α(P>0.05)和hs-CRP(P>0.05)无显著性变化;抗阻训练组血清IL-6较运动前无显著性变化(P>0.05),但血清TNF-α和hs-CRP分别下降了11%(P<0.05)和26%(P<0.05)。对照组所有指标的变化不明显。相关分析显示,实验前hs-CRP基础值与BMI(r=0.36,P<0.01)、空腹血糖(r=0.23,P<0.05)和IL-6(r=0.22,P<0.01)正相关,与VO2max(r=-0.29,P<0.05)负相关;实验后hs-CRP的变化值与BMI的变化值(r=0.21,P<0.05)正相关。结论 绝经妇女慢性全身性炎症状态与其BMI、血糖水平和体内炎症因子的水平有关;12周有氧运动或抗阻训练均能有效改善绝经后女性慢性全身性炎症状态,但抗阻训练的效果优于有氧运动,其原因与BMI的改善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二甲双胍联合抗阻运动干预对糖尿病大鼠的血糖的影响,以及对下丘脑TGF-β1、Smad2/3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高糖高脂饲料喂养结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STZ)注射液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二甲双胍和抗阻爬梯干预,Western-Blot法检测糖尿病大鼠下丘脑TGF-β1、Smad2/3蛋白表达量。结果:二甲双胍和运动均有一定降血糖效果,以药物治疗最为明显,联合干预的效果低于单独干预;二甲双胍和抗阻运动干预及其联合干预,Smad2/3、TGF-β1表达无明显的改变。结论:6周的糖尿病进程可能没有损伤大鼠下丘脑,抗阻运动和二甲双胍药物干预降低糖尿病大鼠血糖可能存在一定的抵消作用。  相似文献   

17.
记忆是人类的高级认知能力,它是思维、想象等高级心理活动的基础,是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认知能力。随着经济政治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体育运动。运动对人类大脑认知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其中,运动对人类记忆的作用就受到较多研究者的关注。本文就将着重阐述运动对不同记忆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主要包括运动对长时记忆、短时记忆、关系记忆、空间记忆等方面进行阐述,影响机制也主要包括海马突触可塑性、基因表达以及脑功能结构等方面进行阐述。通过对运动与记忆关系的整理和阐述,能够为运动促进记忆的作用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通过资料综述和临床观察,分析了技巧性运动学习、记忆的神经基础。研究表明,从皮层体感区到皮层运动区的输入、丘脑腹外侧核到皮层运动区的输入、皮层-纹状体系统以及相应神经通路中突触诱导产生LTP等,对技巧性运动学习和记忆的保持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对比分析法和数据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有氧运动减肥和有氧运动结合低抗阻训练减肥的相关资料和信息进行搜集和整理,通过身体形态、生理机能和身体素质进行分析比较,对有氧运动结合低抗阻训练对肥胖女大学生减肥效果进行了探讨,为女性肥胖者达到理想的体重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Aβ的过量表达及异常堆积是其发生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以β淀粉样蛋白级联假说为线索,阐述了 α,β,γ分泌酶对Aβ生成的调节、不同形态Aβ的毒性以及Aβ毒性作用机制。不管是自主运动还是被动运动,中低强度有氧耐力运动均可通过抑制 Aβ产生、促进其清除以及抑制其神经毒性作用来预防与缓解AD,但其具体分子生物学机制不甚清楚。因此还探讨了运动如何通过调节α,β,γ分泌酶之间的平衡抑制Aβ的产生;运动如何通过胞外降解、胞内吞噬、转运清除等途径促进Aβ清除;运动如何通过调控机体抗氧化能力、抗炎性反应、细胞凋亡等来抑制Aβ神经毒性。但抗阻运动对缓解AD病症是否仍具有积极意义,目前仍无相关动物实验证实。自噬是一种溶酶体依赖性降解代谢机制,在AD的发病进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研究发现,通过激活自噬可增强可溶性或纤维状Aβ的清除,但运动能否通过调控自噬水平促进脑内Aβ清除,也是今后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