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是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的指导性文件,而高中历史“课标”突出地体现了3种史学观念,即:唯物史观、文明史观和全球史观。那么,在高中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准确理解和运用新史学观来指导高中历史教学呢?笔者就此谈谈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高中历史选修课程设置和安排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高中历史课标”或“课标”)明确规定在普通高中设置历史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与历史必修课程一样,“课标”对历史选修课程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作出了相当细致的安排。相关文字主要集中在两处:一处是在“前言”部分的“课程设计思路”一目中,提出了高中历史选修课程开设的宗旨、确定了基本内容、学时和学分安排。一处是在“内容标准”部分的“选修课程”一目中,详尽地列出了高中历史选修课的内容标准,包括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建议等。[1 ]在我国,历史选修课早已有之,并非自本“课标…  相似文献   

3.
初、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衔接,逐渐成为高中历史教师的重要研究课题。研究初、高中学段各自的特点、现状并进行有效衔接,能够最大化地实现初、高中历史课标要求,提高教学质量。笔者认为,要想实现初、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有效衔接,前提是要了解两者课程内容的差异,然后从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着手,对两种教材进行重新整合与分析。  相似文献   

4.
正一、缘起2003年4月,教育部制订并颁布了《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为"课标",相应的高中数学课程简称为"课标课程",相应的数学高考和高考试卷分别简称为"课标课程高考"和"高考课标卷"),这也正式拉开了基于课标的课程改革的大幕。自此,为数众多的与课标课程直接相关或间接相关的人们,开始或主动或被动地关注起与课标、与课标课程高考相关联的诸多问题的探究。在这些探究的成果展示中,"新课标理念""新课程理念"等成了炙手可热的词汇——但凡涉及  相似文献   

5.
从课标性质、理念、目标、特色等方面比较分析新课标与CCE2021课标的不同点,学习国外先进教育理念,明确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定位和社会主义特色,可以更好地推动新课标实施。  相似文献   

6.
高中开展历史课程复习,要克服盲目设置目标,复习层次不合规范,以及不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复习的能力等错误倾向。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对高中历史复习课科学规划,教会学生如何进行有效复习高中历史课,将复习规模定位在整个高中阶段的全过程,不断提高高中历史复习课质量。要花大力气备好课,要结合自身、学生和社会,帮助学生通过不懈地努力,取得高考好成绩。  相似文献   

7.
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基本理念为指导原则.努力实现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和课程标准要求中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其体目标.在内容和结构体系上.严格遵循课标的规定。按照专题史的体例进行编写.充分体现这次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主旨。  相似文献   

8.
<正>2014年,印度中等教育中央委员会(CENTRAL BOARD OF SECONDARY EDUCATION)颁布了《2014-2015高中课标》(Senior School Curriculum 2014-15)。其中,该高中课标的"11-12年级历史课程标准"部分,对印度高中历史课程设置作了具体规定。(1)本文以此为据,拟就印度高中历史课程设置的特点及其对我国的启示进行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9.
随着素质化教育和教育国际化的呼声日益高涨,新一轮高中课改也在全国轰轰烈烈地展开。高中历史课程改革也是其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建国以来的高中历史教育虽然为普及历史基础知识,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作出了重大贡献,但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和缺陷,进行改革与创新是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0.
将潜在课程与高中历史课程相结合,通过不同角度分析潜在课程如何运用在高中历史课程中,如何在新课改下的高中历史课程中发挥与利用潜在课程,从而建立起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11.
边青  王海燕 《学周刊C版》2019,(8):144-144
随着我国科技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教学机制也在不断地发生变革。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创新与研发,给我国的高中教学带来教学创新挑战的同时,更是拓宽了高中历史课程教学方式的改变途径。现如今的数字化媒体信息技术,已经在高中的课程教学中广泛使用。教师对微课在高中历史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旨在提升高中历史教学的成效。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改革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这次课程改革是以《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的正式颁布为标志的。新《课标》自始至终贯穿着全新的教育理念,它与旧《课标》相比有了很大变化。下面,笔者对新旧《课标》从指导思想、结构体系、课程框架、课程目标、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等七个方面作一比较,希望能帮助政治教师准确地把握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理性地看待高中思  相似文献   

13.
历史新课程的改革已经提出好些年了,高中历史新课标也已颁布,新课标要求在教学中要呈现先进的教学理念,至于选修课旨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笔者在高二文科班进行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中《康熙皇帝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一课教学时,根据课标的要求对历史人物的教学努力做了一些探索,力求以点带面,探索出一条历史改革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高中历史课程新课标的贯彻落实,新课标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探究”能力。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显得至关重要。本文首先介绍了创新思维的概念与分类,然后具体结合高中历史教学案例分析了如何在高中历史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求异思维、创意思维和逆向思维。  相似文献   

15.
现行课标与教材体系下,地理学科初高中衔接存在“断层错位”现象,尤其体现在区域地理教学中。本文通过研究课标发现,2022版义务教育地理课标的课程内容设置具有彰显时代性、强化整合意识、凸显课程思政、注重横纵衔接等特征;初高中新课标体现出育人目标接轨、表述方式一致、学习方式相近、课程内容契合、区域素养提升等优势,有利于助推初高中课程的衔接。最后,针对高中地理教师如何实现向下衔接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6.
高校“概论”课程标准应该在紧密衔接高中思政课新课标的基础上,在课程性质上有自己独特的体现维度,在课程基本理念上强调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教学服务,在课程目标上要多层次有针对性地补缺和提高,在教学与评价建议上要有所增强和拓展。  相似文献   

17.
2021年国务院颁布“双减”政策,2022年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新课标颁布,结合“双减”政策和新课标的新要求,道德与法治教师在认真解读政策和课标的前提下,在教学实践中以作业设计为研究落脚点,探索通过作业设计落实“双减”政策,实现新课标的课程要求和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18.
高中思想政治课是一门德育课程,是中学德育的主渠道。目前,南于种种原因,作为高考科目的高中思想政治课不能不在一定程度上沦为了应试的工具,而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德育课程性质似乎已被不少人淡忘。为适应当代社会发展和高中学生成长的需要,2004年3月2日,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课标》着眼于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时代感、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及吸引力、感染力.它与我国1996年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其中对德育目标的具体规定则是《课标》的一大亮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体育与健康课要关注学生多种体育能力的发展,教师应改变过于重视传授知识和技能的教法,通过运动知识和技能的教学,努力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多维目标,以充分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功能和价值。高中体育教师应以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思想为指导,创新体育的教学方法和模式,通过广博的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以及坚实的体育技术技能,更好地适应新课标教学环境下发生的一些变化,指导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的教育事业飞速发展,新时代呼唤新的教育模式。2017年教育部制定了新的《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与原课标相比,新课标从整体课程设计到具体教学操作都有许多新的重要变化。新课标突出音乐学科素养,强调音乐教育“立德树人”之功用。高中音乐教育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从教育观念、教育对象、课程设置与开发、师资配备及教师素养提升、教学评价等诸多方面,按新课标要求做出相应的调整或转变,高中音乐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