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李娜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22,(10):162-163+223
目的:研究高校足球运动员功能性训练与身体功能和身体素质的相关性。方法:通过FMS功能性动作筛查对高校足球运动员进行检测与分析,同时对其进行为期9周的功能性训练,训练结束后再次进行FMS功能性动作筛查,使用数据统计法对所得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试验前后身体功能以及身体素质变化。结果:通过9周的功能性训练,功能性动作中深蹲、跨栏步、直线弓箭步、主动直腿上抬以及躯干稳定俯卧撑的提升较大,表现为P<0.05,实验前后具有明显的差异性,肩部灵活性与旋转稳定实验前后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身体素质测试中立定跳远与5×25米折返跑试验前后具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然而30米直线跑试验前后没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结论:功能性训练对高校足球运动员身体功能的提升具有显著的效果。建议:进一步设计功能性训练方案,以便更好的满足高校足球运动员的需求;功能性训练对高校足球运动员身体素质的提升相对比较局限,后续需增加身体素质的测试指标,检验功能性训练对高校足球运动员身体素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本文通过FMS功能性动作筛查与功能性身体纠正训练,改善高校篮球特长生的身体功能。方法:使用FMS功能性动作筛查对随机选取的50名高校篮球特长生进行测试,从中选取分数较低的30名学生进行6周的功能性身体纠正训练,训练结束后在进行FMS筛查,将前后两次结果进行t检验。结果:随机选取的50名学生FMS评分为13.28±2.59,选取30名评分最低的学生评分为11.7±1.74;进行6周功能性身体纠正训练后30名学生的FMS评分为13.87±1.33,且两次评分具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7个动作中,深蹲、跨栏步、肩部灵活性、直腿主动上抬以及躯干稳定性俯卧撑的FMS评分有明显的提升(p<0.05),直线弓箭步与旋转稳定测试评分虽有提升,但训练前后并没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结论:在测试中高校篮球特长生表现出肩部、腰部以及膝关节的问题,因此,在平日的训练中应根据FMS功能性动作筛查的不同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功能性身体纠正训练,同时以核心力量的训练为主导,强化踝关节、髋关节的灵活性以及膝关节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消防员群体功能性动作筛查的应用情况。方法;采用实验测试法与统计分析法对随机抽取的21名消防员进行FMS功能性动作筛查的测试,利用标准差与独立样本t检验等方式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消防员FMS评分最高为19分,大部分消防员的评分集中在11-15分之间;消防员左右两侧存在明显的差别如:跨栏步、直线弓箭步以及肩部灵活性(p<0.05),主动直腿上抬虽有区别,但p>0.05表明左右两侧没有明显的区别;消防员的受伤部位主要是膝关节(43%)、腰部(29%)以及肩关节(19%)的损伤。结论:FMS功能性动作筛查可应用于消防员群体的日常训练中,需重点关注14分以下易受伤的人群以及左右两侧存在明显差异的人群,建立功能性身体纠正策略,强化消防员的关节灵活性与稳定性,可以有效降低消防员损失风险,从而提高消防队员的即战力,更好地保障人民的生活。  相似文献   

4.
目的:基于FMS评估游泳运动员的身体功能,并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功能性身体纠正训练计划,以研究身体纠正训练对于提升游泳运动员身体功能及水中专项素质的有效性。方法:随机选择42名辽宁省游泳队队员进行为期8周(每周3次、每次60min)的身体矫正训练干预,并在干预前后对运动员进行身体功能动作筛查评分和水上专项素质的测试。结果:8周干预后,游泳运动员FMS评分由13.33±1.47分提升到16.47±0.86分(P<0.05);水中专项素质各指标均有显著性提升(P<0.05)。结论:FMS可以检测游泳运动员的身体功能,通过功能性身体纠正训练可以有效强化游泳运动员的身体功能,尤其是增强游泳运动员左右两侧的不对称性,提升游泳运动员的水上专项素质,同时降低运动员的损伤风险与损伤几率。  相似文献   

5.
功能性动作筛查(FMS)可以有效检测出高校网球运动员关节稳定性、灵活性,对预防运动损伤、改善身体功能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利用功能性动作筛查方法对高校网球运动员进行实验前检测,根据检测情况进行为期9周、每周训练3次、每次训练40min左右的三个阶段的功能性纠正实验训练。9周的纠正训练结束后再次进行功能性动作筛查,对两次筛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高校网球运动员肩部灵活性相对较好,核心的稳定性不足,各关节之间的肌肉柔韧性较差;左右两侧不对称性比较严重,主要表现在髋关节以及腿部肌肉力量不平衡等;纠正训练后可在缓解高校网球运动员肌肉紧张度、增强肌肉力量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训练9周后,FMS评分从14.08±2.12提升到17.75±0.54,使用t检验P<0.05;左右不对称性也得到了改善,增强了弱侧链的肌肉力量与柔韧性,动作质量得到了极大提升。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FMS功能性动作筛查检测高中校园足球运动员身体功能的不足之处,使用ROC曲线图以及Youden指数确定高中校园足球运动员损伤阈值,分析其与运动损伤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测试法以及数据统计分析法对所选取的30名足球运动员进行FMS功能性动作筛查,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结果:高中足球运动员FMS评分最多的学生是15分,共9人,最低分仅9分,其中深蹲、直线弓箭步、主动直腿上抬以及旋转稳定动作的评分最低;使用ROC曲线图分析得知曲线下面积为0.784,通过Youden指数确定高中足球运动员FMS功能性动作筛查的损伤阈值为14分。建议:在日后的训练中要将FMS功能性动作筛查使用到日常训练,结合测试结果,对高中足球运动员尤其是14分以下的运动员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功能性训练,增强学生身体的功能,降低运动损伤的风险,提高运动表现效果。  相似文献   

7.
《湖北体育科技》2020,(3):257-261
目的通过对山西省优秀射箭运动员的功能性动作筛查(FMS),揭示优秀射箭运动员的功能性动作特点,为射箭运动员损伤的预防和成绩的提高提供数据和理论支持。方法在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届青年运动会前对正处于集训期的16名山西省射箭队运动员进行功能性动作筛查。结果 1)山西省射箭队运动员的FMS测试平均分为16.44分,最高分为21分,最低分仅为13分;2)肩关节灵活性测试得分最高,主动直腿上抬和旋转稳定性测试得分最低,有11人出现了左、右不对称情况;3)不同运动等级的射箭运动员中,跨栏步测试结果有显著性差异;不同性别和训练年限的优秀射箭运动员之间的FMS测试结果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优秀射箭运动员的肩关节灵活性、躯干核心区和肩胛部的稳定性水平较高,髋关节的灵活性、腘绳肌和比目鱼肌的柔韧性较差,身体两侧的肌肉力量有差异,且两侧髋关节的稳定性不对称。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备战2016年里约奥运会的国家赛艇队12名公开级女子双桨组运动员6周功能性力量训练前后功能动作筛查测试(FMS)成绩进行动作质量的比较,探讨功能性力量训练对运动员身体功能动作质量的影响,以便为今后备战比赛过程中制定提高运动员动作质量和运动技巧的功能性力量训练计划提供参考;方法:选取12名优秀女子赛艇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在云南会泽高原训练基地训练期间进行6周功能性力量训练干预,并在实验前后对运动员FMS 测试的7个评价身体功能动作的得分进行比较;结果:6周功能性力量训练后,运动员各指标得分平均提高为深蹲0.7分、跨栏架步1.3分、直线弓箭步0.9分和躯干稳定性俯卧撑1.1分,4个动作得分较实验前都显著提高(P<0.05),而肩关节灵活性、主动直膝抬腿、旋转稳定性3个动作的得分较实验前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6周的功能性力量训练有效地改善了运动员做深蹲、跨栏架步、直线弓箭步和躯干稳定性俯卧撑功能动作等的动作模式,表明采用的功能性力量训练计划科学合理,可为今后备战比赛过程中运动员功能性力量训练计划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采用功能性动作筛查系统评价普通大学生在完成不同功能动作模式时身体各部分的稳定性、灵活性和对称性,探求大学生的身体功能特征和运动损伤风险因素。方法选取200名普通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功能性动作筛查对所有受试者进行测试和评分,功能性动作筛查包括深蹲、跨栏架、直线弓箭步、肩关节灵活性、主动直膝抬腿、躯干稳定性俯卧撑和旋转稳定性;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不同性别大学生的FMS测试结果,使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对普通大学生的FMS总分与FMS运动能力、FMS灵活性和FMS稳定性进行分析;使用非参数检验方法中的曼-惠特尼U(Mann-Whitney U)检验对不同性别大学生差异进行分析。结果 FMS总分数中,肩关节灵活性分数最高,旋转稳定性分数最低,且各个项目的总分数与男、女大学生分数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男大学生的主动直膝抬腿分数明显低于女大学生,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躯干稳定性俯卧撑分数明显高于女大学生,也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普通大学生不对称人数为111名,占55%,其中男生不对称人数为65名,占男生人数的65%,女生不对称人数为46名,占女生人数的46%。结论普通大学生的功能性动作筛查分数较低,身体的稳定性和灵活性明显不足,身体不对称性现象非常普遍,从事体育锻炼存在较大的运动损伤风险隐患。此外,应该加强男生的髋关节灵活性和女生躯干的稳定性锻炼。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福州市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功能动模式和伤病的相关性,为青少年足球运动员预防潜在的运动损伤提供参考。以福州市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运动损伤和功能性动作筛查的为研究对象。采用访谈法和测试法,对福州市青少年足球运动员进行功能性动作筛查和运动损伤统计。研究结果表明,福州青少年足球运动员膝关节50%、脚踝37.5%、髋关节25.0%;分析发现福州市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有无运动损伤组的深蹲、上踏步跨栏架、旋转稳定性和FMS总分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1.
运用实验法对台州市青少年武术套路运动员进行了功能性动作测试,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认为大部分运动员身体两侧的灵活性和稳定性、躯干在上下肢旋转时躯干的稳定性等方面整体表现较差,运动员躯干稳定性不够,对改进青少年基础训练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功能性动态拉伸训练对男子足球运动员FMS测试和运动损伤患病率的影响。方法:选择上海U16全运男子足球队队员20名,在男足运动员准备活动中增加为期六周功能性动态拉伸训练计划,前后用FMS测试和评估,并对损伤患病率进行调查。结果:功能性动态拉伸训练计划执行前后FMS测试评分深蹲、跨栏、分蹲、俯卧撑和体旋比较,训练后功能性非常显著改善(P〈0.01),主动举腿功能性显著改善(P〈0.05),但肩部柔韧功能未见显著性差异;全队运动损伤患病率由40%降低到24%,未见显著性差异,急性损伤患病率由20%降低到8%,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用FMS测试对运动员进行功能性测试和评估比较简便科学,由测试结果设计的功能性训练方案在实践应用中可有效降低男子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急性运动损伤。  相似文献   

13.
曹琪 《湖北体育科技》2014,(2):186-187,174
运用抽样调查法、实验法、专家访谈法对武汉市4所高校啦啦操队员进行身体功能性动作测试,认为大部分队员身体前后对称性和柔韧性较好,部分队员身体左右侧、膝关节、踝关节等稳定性较差,舞蹈啦啦操队员整体较技巧啦啦操队员稳定性差,对改进身体平衡稳定和功能训练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殷春宇  史利  张文 《体育学刊》2024,(1):143-148
空间知觉能力是决定足球运动员运动技能的关键,更是提升运动员竞技表现的核心因素。选取20名国家一级足球运动员(专家组)和20名高校足球俱乐部的体教专业大学生(新手组),采用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成像技术(fNIRS),探讨心理旋转任务下行为绩效、前额叶脑血氧(Oxy-Hb)激活以及脑功能连接的组间差异。结果显示:(1)专家组心理旋转任务正确率显著高于新手组(P<0.05),反应时显著短于新手组(P<0.01)。(2)专家组左右侧背外侧前额叶、额极区和右腹外侧前额叶激活低于新手组(P<0.05),并且脑间功能连接协同更强。研究认为,长期足球训练能够改变运动员的空间知觉加工模式,提高神经资源的利用效率,有利于大脑网络连接性,对认知功能的改善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对广东省武术套路项目一线运动员进行功能性动作筛查(FMS),经过对筛查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广东省武术套路项目运动员整体FMS筛查结果比较理想(平均得分16.07),但在躯干稳定俯卧撑以及旋转稳定性测试中得分较低,另外在跨栏架和直线弓步测试中分别有43%和36%的队员出线双侧不均衡的情况,表明核心稳定性不足以及非对称性动作时双侧肢体功能表现不均衡的问题较为突出,需要在专项体能训练中进一步改善和加强。  相似文献   

16.
目的:采用功能性动作测试系统(Functional Movement Screen,FMS)评价青少年在完成不同功能动作模式时身体各部分的稳定性、对称性和灵活性,研究其基本运动能力及影响因素。方法:以上海市某中学中随机挑选的100名初中生为研究对象,对他们进行7个特定动作的测试并评分,并对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FMS测试总分满分为21,受试对象FMS总分均分为14.89,总体水平偏低;女生肩关节灵活性和直腿抬高测试得分显著高于男生,但总分上男女生无显著差异;青少年在完成动作时普遍存在身体晃动、力量不足和两侧肌力不对称现象,髋、膝、踝关节灵活性受限且稳定性较差,脊柱的屈伸能力不足,两侧盂肱关节和髋关节的活动能力不对称。在旋转稳定性、跨栏架和直线弓箭步3个测试中这些不足尤为明显。结论:青少年基本运动能力水平较低,大多数人需要进行矫正训练;男女生总体上的表现差异不显著,但女生在肩部灵活性和直腿抬高测试的表现要优于男生,故男生需加强肩部和髋部关节的灵活性锻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跆拳道运动员前横踢动作下肢优势侧和非优势侧的运动生物力学特征差异性。方法:采用Vicon三维运动捕捉系统、Kistler三维测力台和Deado电子护具计分系统,采集13名跆拳道运动员前横踢动作下有效得分时髋、膝、踝关节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数据,使用Visual3D软件对采集数据进行逆向运动学和动力学计算,并对结果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的方法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1)进攻腿:髋关节屈曲力矩峰值、膝关节伸展力矩峰值优势侧大于非优势侧(p<0.05),膝关节屈曲最大角度优势侧大于非优势侧(p<0.01),髋关节伸展力矩峰值、外展最大角度非优势侧大于优势侧(p<0.01)。(2)支撑腿:髋关节屈曲幅度、屈曲功率峰值、外展功率峰值优势侧大于非优势侧(p<0.05),髋关节外展力矩峰值、膝关节伸展力矩峰值优势侧大于非优势侧(p<0.01),髋关节伸展角速度峰值、踝关节跖屈力矩峰值非优势侧大于优势侧(p<0.05),髋关节外展角速度峰值、膝关节屈曲力矩峰值、踝关节旋外角速度峰值非优势侧大于优势侧(p<0.01)。(3)进攻腿击打力度值及进攻腿和支撑腿垂直...  相似文献   

18.
包蕾  刘卉  高维纬 《中国体育科技》2020,(2):39-45,F0003
目的:描述艺术体操运动员在日常状况下和完成专项动作时脊柱异常的表现及左右对称性,探讨与之相关的因素。方法:以9名艺术体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进行站立位脊柱X光片拍摄,获得脊柱额状面和矢状面的弯曲方向和角度;使用三维摄像方法定量评价运动员完成后搬腿动作和侧搬腿动作时的脊柱活动幅度;运用后伸肌群和双侧屈肌群测试系统对运动员的坐姿躯干后伸和双侧侧屈等长收缩力量进行测试。比较躯干活动幅度和躯干肌肉力量的左右对称性,比较不同脊柱侧凸方向间躯干活动差异。检验脊柱弯曲角度与躯干活动特征的相关性。结果:后搬左侧腿时的活动幅度显著小于后搬右侧腿(P<0.01),对应躯干向左扭转的幅度显著大于向右扭转幅度(P<0.05)。侧搬腿时躯干活动幅度越大对应的躯干扭转角度越大。胸曲角度与右侧搬腿活动幅度角存在正相关(P<0.05),与右侧搬腿躯干扭转角之间为显著负相关(P<0.05),腰曲角度与左侧搬腿活动幅度角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与右侧搬腿躯干扭转角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P<0.05)。肌肉力量方面,胸曲角度越大,3个位置躯干后伸力矩峰值越小。侧屈力量上,运动员绝大多数角度下的右屈力量显著大于左屈力量。胸曲角度、腰°曲角度分°别与不同躯干侧屈角度下右屈力矩峰值存在显著负相关。腰曲角度与左屈0、15°、30和右屈15°位置的躯干左屈力矩峰值存在显著负相关。结论:艺术体操运动员躯干两侧活动度和肌肉力量存在不对称,后伸幅度左侧大于右侧,侧屈肌力右侧大于左侧;但这种不对称与脊柱额状面上异常弯曲无明显关系;集中于躯干右侧和躯干后伸动作的训练,可能是导致胸曲变直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对中外优秀女子单人皮艇运动员桨频及划桨节奏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Simi Motion运动分析系统,对国内外优秀女子单人皮艇运动员一个完整划桨周期技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外优秀运动员左侧桨频及各个阶段的时间比例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右侧动力阶段时间比例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国内优秀运动员左右两侧划桨的对称性和一致性要优于国外优秀运动员;优秀运动员菜频的提高有提高拉桨时间比例,相应缩短回桨时间比例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运用FMS (Functional Movement Screen)功能动作筛查系统评价学生在不同功能性运动能力时身体各部分的稳定性、灵活性和对称性,通过制定针对性的体能训练计划,提高学生(FMS)分值与减少学生在锻炼中运动损伤的发生。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测试法等研究方法。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对学生功能性动作筛查(FMS)测试结果可以发现,男生的核心力量和下肢力量较强,女生的柔韧性和关节灵活较强,所以在进行体能训练时,可以分开进行针对性体能训练。(2)功能性动作筛查(FMS)测试结果可以检查出学生自身的薄弱环节,综合测试结果可以很好地进行薄弱环节的纠正训练,从而降低学生以后出现运动损伤的风险。(3)功能性动作筛查(FMS)作为可以预测运动风险的工具,但是大多数教师都不知道FMS能够对学生发生运动损伤做出评估,希望以后多加重视FMS在运动的运用。所以我们应该把功能性动作筛查(FMS)融入到高校体育普修课中,让学生能够了解到自身的灵活性和躯干稳定性以及肩、髋、踝双侧的对称性。针对出现的问题采用合适的体能训练方法,以期达到技能水平的提高和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