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律移植的困难产生了一种激进观点,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土壤与现代的法治文化不相容.这种在文化土壤与法治文化之间建立必然因果关系的立场是不能成立的.首先,法律移植的困难来自法治文化的实践性质.其次,西方文明内部具有相同文化土壤的国家也有不同的法治文化以及独特的历史命运.最后,文化自身是不断发展更新的,文化交往是刺激更新的一种方式.通过对传统的重新阐释和续造,才能创造出与本民族相适应的现代法治文化.  相似文献   

2.
我国目前采用的不动产物权变动形式是以登记要件主义为基础的登记制度.但是从历史来源、法律功能、物权本质属性、登记在不动产交易中的实际效力价值和公信力以及实践中的法律纠纷解决等多方面分析,同时与登记对抗制度进行比较,或许值得重新考量不动产物权变更中登记的地位,确立与公示效力相适应的公信力制度以完善我国不动产登记制度.  相似文献   

3.
信用问题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我国目前的社会信用还不尽如人意.缺乏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信任结构、法律自身的信用度不高以及有关信用的法律制度不完善是产生社会信用问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高校模拟法庭实践教学的实施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学教育的培养目标主要是培养法律实用型人才,培养法律人才的法律知识、法律技能与法律职业伦理.模拟法庭实践教学活动与法学教育目标相适应,是实现法学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文革时期虽然现代民主法治社会严格的科技法律秩序被破坏殆尽,但与这一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科技管理与科技生活的运作机制及实现科技生成和运作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存在的,并呈现出特殊类型的科技法律秩序。在法律缺失的语境下,文革时期特殊类型的科技法律秩序已成为十分重要而特殊的历史文本。  相似文献   

6.
加强大学生法律素质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大学生法律素质的培养,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题中之义。法律观的偏差、权利义务的不协调、法律思想与行为的脱节是大学生法律素质缺失的主要表现,它是由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引起的,解决的了路在于优化大学生法律素质原环境和校园环境,加大高校法律教育改革的力度,培养与现代经济和民主政治相适应的现代法律观念。  相似文献   

7.
王静雯 《邢台学院学报》2012,(1):99-100,103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较为重视法律作用和法律建设的一个朝代,也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任法而治的朝代。为了与政治、经济的发展相适应,宋代的法律制度特别是民商事法律制度发展迅猛。北宋末年的统治者首先在民事诉讼方面大开越诉之禁,并且增立了越诉之法。民事法律制度的演进和诉讼规则的程序化,成为尚讼或健讼盛行不可或缺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8.
潘婕 《文教资料》2006,1(10):143-144
本文从法律自身特点及周围相关因素影响出发,通过对法律调整对象、与社会生活相适应等诸多方面存在局限性的分析,得出必须依靠道德规范辅助以及大力提高司法人员素质等措施弥补法律局限性。  相似文献   

9.
革命文化具有丰富的思想教育内涵,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教学的重要资源.革命文化融入基础课教学,要坚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性和价值性相适应、与大学生身心特点相适应的原则,在基础课人生观教育中融入革命文化蕴含的价值追求、在理想信念教育中融入革命文化承载的历史意蕴、在中国精神教育过程中融入革命文化体现的革命精神、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融入革命文化凝结的道德资源.  相似文献   

10.
河南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职业教育存在发展不平衡、不稳定、资金不足、招生难、就业难等问题.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要建立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职业教育规模结构体系和科学的行政决策、管理体制以及教育教学机制,培养高素质师资队伍,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法律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1.
王晓广 《天中学刊》2010,25(3):23-26
当今世界,随着人类实践交往空间不断超越民族国家的界限,法律全球化已经成为法律发展的基本趋势.与此相适应,法律文化全球化也必然得以发展.然而,法律文化全球化并非是法律的绝对趋同化,其结果也不是演进为某种普适性法律文化,其过程是一个同质化与异质化、一元化与多元化、普遍化与特殊化相统一的矛盾发展过程.法律文化全球化本身就是一个合理的悖论.  相似文献   

12.
我国目前采用的不动产物权变动形式是以登记要件主义为基础的登记制度。但是从历史来源、法律功能、物权本质属性、登记在不动产交易中的实际效力价值和公信力以及实践中的法律纠纷解决等多方面分析,同时与登记对抗制度进行比较,或许值得重新考量不动产物权变更中登记的地位,确立与公示效力相适应的公信力制度以完善我国不动产登记制度。  相似文献   

13.
宗法,是与宗族紧密联系,以父权、族权为特征的制度和规范体系,兼有政治和法律两重性.它是中国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宗法不仅制约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而且影响中国法律制度的演进。由于与中国传统的经济状况.社会层级、政治架构、及人们的文化心理相适应,宗法曾发挥过,且至今还在发挥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法律传统是法律现代化的历史与逻辑起点,在法律现代化中具有积极和消极双重作用.通过对法律传统和法律现代化含义的界定,以及分析法律传统和现代法制的关系,试图寻找如何发挥法律传统在法律现代化中的积极作用,即实现对法律传统的扬弃和创新.  相似文献   

15.
法律文化是在一定历史时期沉淀下来的支配法律实践活动的群体性法律价值观以及这种价值被社会化的过程或方法.法律文化的现代化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要求.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法律的现代化,不仅是传统法律文化与现代化的冲突与交流、融合与发展的过程,而且也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与西方法律文化的冲突与交流、融合与发展的过程.我们必须致力于在本土法律文化的发展中体现法律文化世界性潮流的方向与特征.  相似文献   

16.
陈志平 《教育导刊》2001,(9):3-5,46
文化有两种概念:广义的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即几乎涵盖了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并与文明等同起来;狭义的主要指精神方面的财富,即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认为它属于社会上层建筑,它存在于各种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之中,这些形式有艺术、道德、宗教、政治法律思想、哲学和科学。制度和组织机构,则一般指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  相似文献   

17.
在面对个案事实时,纸面上的法律规范该如何运用到生活中去呢?当制定法不完善时,又该如何发现、获取与案件事实相适应的规范呢?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转向法律方法论中的法律发现。近年我国法学界已开始对法律发现有所重视,但目前尚未形成比较统一的观点,因此,进一步精确分析法律发现的概念并梳理其历史发展,通过与法律解释的比对明确其存在的必要性,进而探讨法律发现的结果及应对策略在当下就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法律制度建设日趋完善.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法律移植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本文对法律移植的意义、实质等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在法律移植过程中应注意国外法与本国法之间的同构性和兼容性,做到有选择地移植;移植过来的法律还要面临一个"本土化"的过程;移植法律的同时必须注意植入与之相适应的法律精神、意识和观念.从而迅速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促进我国法制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9.
"无规矩不成方圆",规矩即为法度。在依法治国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下,必须重新全面认识领导干部的法律地位,明确领导干部必须具有与国家其他法律工作者地位相适应的法律意识;同时树立与人治相对立的现代法治观念,坚持依法行政,协调双重身份下政治责任与法律义务的和谐统一,并且依法为国家提供法律服务以及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成为法的代言人。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思想道德建设在理念上坚持与时俱进,推进理论创新,建立完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导地位;在体系上坚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建设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三者统一,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在实践上坚持正面教育,树立道德榜样,弘扬社会正气,坚持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相结合.这些宝贵经验,对加强和推进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