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剖析了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网络专业群校企合作现状.当前校企合作中存在政策导向作用不明显,企业生产需求与教学安排不同步,校企双方收益不对等,社会舆论导向不力等问题.促进校企合作应采取以下措施:政府相关部门采取可行措施,加大校企合作推动力度;更新观念,积极探索校企双方互动机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校企合作吸引力;开拓思路,拓宽校企合作领域.  相似文献   

2.
通过向职业院校和企业发放调查表,调查并分析职业院校和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不同需求和矛盾,研究如何建立双方的利益平衡机制。最后得出,只有通过政府扶持,校企双方努力搭建保障机制和运行机制,或者通过职教联盟和职教集团等新形式实现双方利益平衡,校企合作才能长远,并给双方带来收益。  相似文献   

3.
校企合作对于高职教育来说意义重大,但现实情况是校企合作双方各有怨言,难以实现真正意义的合作,使得校企合作流于形式,对于高职教育的发展极为不利。作为高职校来说,应该主动转变思维方式,加强内涵发展,不断提升学校科研实力,形成学校的特色与品牌,从高校社会服务视角来推进校企合作,以社会服务的方式让企业有所得,使校企合作双方均能借助合作获得收益,促进校企合作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4.
组织关系是分析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重要视角。当前校企合作处于一种松散耦合关系之中,松散性源于双方相互独立运作且可以自由调整承诺,耦合性源于双方资源的相互依赖性与人才培养目标的一致性。松散耦合关系增强了合作的灵活性与适应性,有利于校企合作的持续开展。但在实践中,存在忽略组织差异致使校企双方缺少理念认同与行动协调、依附式合作导致校企合作缺少稳定性与持续性、口号式协议引致校企合作规制性与操作性不强等问题。应通过利益嵌入构建校企利益共同体,责任嵌入构建校企责任共同体,知识嵌入构建校企知识共同体,形成学校与企业的强组织关系,进一步提升合作效果,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5.
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是基于成本收益考量后的决策行为,本文在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参与成本与收益分析基础上,比较分析德国、澳大利亚与我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成本与收益,提出要提高我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必须规范参与成本、提高参与收益,密切校企合作双方关系,建立多方共赢的企业参与机制。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校企合作的稳定性,以校企双方的利益共同点为突破口,建立稳定的校企合作机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率,以武汉交通职业学校的校企合作为案例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7.
以疫情背景下Y校的实习管理为例,打破传统对校企双方两个主体的研究思路。运用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双方导师群体实现合作的条件并提出以下建议:校企双方共建领导小组;构建收益体系,保障每人的参与收益大于其人均参与成本和机会成本;依据双方参与的群体规模和人均参与成本决定惩罚力度和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价值导向的视角研究了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可持续发展。结果表明,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实现高技能人才培养资源的整合和信息共享,促进价值活动的重构与创新,最终使参与该人才培养模式的利益相关者之间达到共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各参与方对合作的满意度受多种利益因素影响,并反过来影响校企合作的发展;政策支持、合理选择合作伙伴、加强校企合作双方关系管理是校企合作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多年来一直存在因合作主体价值取向上的差异而导致合作关系松散、合作效能低下等问题。校企利益共同体以校企双方共同利益为基础,突破以往"学校本位"或"企业本位"价值取向的局限,着力于建立校企高度融合的和谐生态,双方以优质高效的服务品质,满足合作主体的利益诉求。校企利益共同体主要通过构建共同体的组织框架、完善共同体的管理机制和提高共同体的服务水平等实现其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0.
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校企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校企合作的四种模式,分析了存在的三个典型问题,即企业与高校合作双方观念存在较大差异、政府主导的校企合作的政策法规不健全、校企合作所必需的完善的利益和风险投资机制尚未建成;提出了对策:整合校企合作观念,共建校企科研机构;完善政府主导的校企合作的政策法规体系;完善校企合作的利益分享与风险投资机制;设立研究基金,加大经费的投入与筹措;加大政府在校企合作中的管理和支持的力度;规范校企合作,创新利益分配;加强校企双方的沟通,形成良性的交流机制。  相似文献   

11.
校企合作是高等院校,特别是应用性大学和高职院校与企业间进行的一种有效的培养、储备和获取人才的实践途径与手段。因而,对该领域的研究具有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双重价值。校企双方对于合作环境诉求的差异造成了校企合作无法"无缝对接"。有效的校企合作状态可以从校企双方各自遵循的合法性原则和合理性原则出发,通过建立并使用强制趋同性、模仿趋同性和社会规范趋同性三种合法机制和成本—收益、权力—依赖、结构—诱致均衡三种合理机制,并通过主动的统一和被动的统一确保两套机制的有效协同,激发校企合作的效能,使校企双方实现双赢,最终达致"无缝对接"的理想合作状态。  相似文献   

12.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作现状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生命线,目前高职教育中校企合作工作并不理想,为了全面了解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工作现状,调查了华中、华南和华东地区部分高职院校和企业的校企合作情况,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找出制约高职院校的主要因素,如法律法规不完善、校企双方关注点不一致、院校适应能力不强等。从收益成本视角看,要关注校企合作中各方的利益。  相似文献   

13.
高职校企合作中存在的观念欠缺、政策欠缺、制度欠缺都需要地方政府加以解决。地方政府要促进高职校企合作提升层次,协调校企合作双方利益,监督校企合作协议的落实,评估高职校企合作成果,并要推动学校和企业双方加深对校企合作的认识,推动高职校企合作双方建立相关法律法规与保障政策,推动校企合作良好环境的营造,推动学校和企业双方加强交往。  相似文献   

14.
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合作的校企合作道路,是有效保证职业教育支撑城镇化建设的基本路径。校企合作是职业院校和企业双方实现有效融合、教产双赢的平台,校企双方通过合作平台的运行实现效率最大化,同时明确各自责任,实现双方诉求,合理配置双边权益。在当前形势下要更好地推动城镇化的建设与发展,职业教育需要进一步加强产教融合,推动校企合作。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文献资料总结归纳,总结了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存在的"四个不够"问题:学校对校企合作不够主动,校企双方合作不够深入,校企合作发展不够平衡,企业对校企合作不够积极等,提出坚持一个方针、把好三大环节、力求五个突破的校企合作思路,以及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加强探索,大胆实践、加强服务,稳固支点、加强研究,深入探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企业和学校都有参与校企合作的动机,因此寻求双方的合作并不难,真正的困难是要解决校企合作中的问题,实现学校和企业长期、有效、稳定的合作。通过建立博弈模型加以研究发现,要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不仅需要政府介入,建立以合作利益为驱动的激励机制,宣传校企合作的长期收益,建立监督和惩罚机制,而且需要积极推进职业教育法规制度建设,利用多样化的手段促进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建立。  相似文献   

17.
高职校企合作中存在的观念欠缺、政策欠缺、制度欠缺都需要地方政府加以解决。地方政府要促进高职校企合作提升层次,协调校企合作双方利益,监督校企合作协议的落实,评估高职校企合作成果,并要推动学校和企业双方加深对校企合作的认识,推动高职校企合作双方建立相关法律法规与保障政策,推动校企合作良好环境的营造,推动学校和企业双方加强交往。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和企业面临诸多新问题,如何求得自身发展成为双方考虑的问题,也因此双方产生了共同的利益诉求点,"校企合作"成为校企双方谋求自身发展的理想模式,由于各方面原因,现阶段校企双方合作制约机制尚不健全。文章在分析校企合作现状的基础上,以高职院校旅游类专业为例,构建校企双方合作制约机制,以期合作关系健康、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9.
当前校企共建科技服务平台应创新合作模式:一方面要了解共建科技服务平台的内涵;另一方面要分析平台运行的必要性及存在的问题。保障科技服务平台有效运行,需要从五个方面做起:一是要加强政府主导调控,建立相应保障体系;二是兼顾校企双方利益,激发双方合作驱动力;三是发挥校企双方优势,促进互补共赢;四是注重过程管理,完善运行机制;五是加强校企沟通,促进文化融合。  相似文献   

20.
高职校企合作协同耦合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校企合作办学是提升高职教学质量、强化企业研发能力、提高社会资源利用率的重要途径。文章通过分析高职校企合作的动因,对校企合作协同耦合机理和进程进行研究,提出完善合作机制、实现信息资源互通性、提高资源依赖性、加强相互信任性等措施,进一步加强高职校企合作协同耦合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