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我国学前教育公共服务需求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单一化的政府、市场或社会供给模式已经不能与之相适应,重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供给的集体分担模式成为当前教育治理的重大议题。借鉴网络化治理理论,针对我国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供给模式中存在的单一化的供给主体、单向式的主体间沟通行为和碎片化的责任分工等具体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从构建"一主多元"的网络供给主体、建立信任共享的伙伴关系、明确合作主体的治理责任等方面入手,为解决当前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供给困境提供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我国农村现有公共服务体系未能很好地解决农村的公共服务问题,农村公共服务体系重构的方向是区分公共服务的提供与生产,推动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主体的多元化.但这一进程的实现并非一蹴而就.通过力场分析的方法来透视公共服务体系重构中的驱动力和制约力,有助于采取合理的政策加以引导,最终促成农村公共服务多元供给体系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公共服务供给的内容和方式提出了更广泛而多元的需求,政府作为公共服务供给的唯一主体已经无法满足这种需求。因此,政府需要突破既有的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在公共服务供给中,应该形成政府、市场主体以及社会组织等的多元供给主体。在相互信任和信息资源共享的基础上,多元主体在公共服务供给活动中建构起来的是一种合作关系,这种合作关系的建构需要通过服务型政府建设来促进,也就是服务型政府引导市场主体和社会组织成长,共同参与公共服务的供给,以提供更符合公众需求的公共服务,促进社会走向成熟自治。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公共服务需求的增大,政府不能仅作为我国公共服务的主要提供者,公共服务的提供需要不同组织间进行合作。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企业间合作供给公共服务有利于节约成本,增加收益,实现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现阶段,我国对于公共服务组织间合作供给研究主要集中政府与私营组织的公私合作制、政府购买非营利组织公共服务供给方式的研究,对于组织理论角度研究组织间合作关系的研究依旧薄弱。  相似文献   

5.
提供具有公共服务性质的在线教育来完善教育服务体系,成为后疫情时代教育服务供给改革的方向之一。由于在线教育公共服务所涉及的参与主体在属性上具有多元性,治理理论成为学界在分析相关问题时会援用的思考角度。本文以治理理论为基础,以北京市“开放辅导”为例,通过分析“开放辅导”的价值目标、多元化主体角色,以及在在线教育服务提供与制度优化等关键环节中蕴含的运行机制,探讨应该如何组织个性化的在线教育公共服务供给。本文认为,建构基于数据的教育服务供给的关键是强化在线教育在回应个性化学习需求方面的优势,要借助数据实现角色职能与互动机制的创新,构建更大范围内的协同机制、培育更深厚的协同意识,推动不同层面的教育服务供给主体与接受者进入良性的互动循环,以释放多元主体的优势,促进在线教育服务供给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公共服务混合供给模式以满足公民需求为最高目标,通过生产者与供给者的分离以期实现农村服务资源最大限度的整合。针对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中存在的问题,从多中心理论的基本释义出发,论证了农村公共服务混合供给的主要方式,并从农村公共服务混合供给中的多方主体选择、混合供给政策制定中的多中心主体决策以及混合供给过程中的多中心主体监督三个方面提出多中心理论视野下农村公共服务混合供给模式的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7.
当前,家庭教育公共服务需求不断丰富升级与家庭教育公共服务供给现实需求间的矛盾日益尖锐,迫切要求政府部门不断创新家庭教育公共服务供给机制,提升服务品质。协同供给具有坚持需求导向、供给主体共轭、供给结构网络化以及供给环境共享的特征,在供给路径上强调政府、市场、第三部门于"战略—组织—行为"层面进行深度一体化的协作,为解决当前家庭教育公共服务供需矛盾创建可行路向。  相似文献   

8.
高职课程存在供给与需求不协调的困境,主要表现在课程设置供需不协调、课程实施不协调和课程评价不协调。针对上述困境,在分析课程需求主体间对立统一关系,课程供给主体间的联系与选择,以及供需主体间的递进循环关系、能动性和角色重叠等特性的基础上,从制度变革、要素升级、技术创新、评价多元等方面提出高职课程质量保证的优化路径,以提升高职课程的供给与需求适应性。  相似文献   

9.
多主体供给社区公共产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府、企业、非营利组织、居民等多主体的合作是社区公共产品供给必经途径,多主体角色不清、功能错位已成为社区公共产品供给的瓶颈,消费者、供应者、生产者之间分开、连结、合作生产理论,为理顺主体关系提供分析工具,基于政府在各主体中的主导地位,其机制创新为建立主体间的合作关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创新是数字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数字技术使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化,形成农村公共服务协同供给结构;数字化技术赋能,能够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服务。但数字技术赋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创新面临着农村居民数字素养不高,数字化人才短缺;数字供给平台建设、资源共享机制不完善;数字化技术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的应用场景不足等方面的挑战。优化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需要供给者精准识别农村居民的公共服务需求,构建更多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应用场景;完善农村数字基础设施,优化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环境;推动数字经济与公共服务业的深度融合,加强数字服务平台间的融合;提升村民数字素养,推进农村数字化教育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郑州市体育公共服务状况居民满意度的调查,发现体育公共服务中设施服务因子的贡献率最大;性别、年龄、文化程度领域均存在不均等性;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呈现多元化的趋势。提高体育设施服务的水平,构建体育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利用政策优势发展多元化的服务供给主体,是构建郑州市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如何满足旅游公共服务的多样化和差异化需求是当前旅游公共服务供给中面对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乐山市旅游公共服务供给体系现状的分析,指出了乐山旅游公共服务供给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从供给主体的多元化,供给方式的多样化,供给手段的信息化,供给途径的优化四个方面分别进行阐述,对如何构建乐山市旅游公共服务供给体系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3.
NPO是当代日本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多元供给主体之一。NPO的发展过程中,其多元供给主体地位的确立经历了艰难的历程,NPO的发展及其多元供给主体地位的确立也是日本社会顺应公共需求变化、进行供给侧改革的标志性成果之一。从公共服务体系供给主体多元化建构的角度把握日本NPO的发展历程,对于我国正在进行的公共服务体系供给侧改革,建立多元供给主体格局必将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政府购买教育服务通过对教育服务"生产者"和"提供者"进行分离,实现了教育服务供给从"二元主体"向"三元主体"关系模式的嬗变。在当前我国政府购买教育服务的实践活动中,政府角色定位不清、教育社会组织发育"先天不足"、服务受众权利意识缺乏、主体价值偏差以及主体间的信任危机是造成地方政府、教育社会组织和教育服务受众之间实然关系困境产生的主要根源。对此,有必要从明确政府角色、界定主体间权责利范围和培育主体购买文化出发,来重塑政府购买教育服务中"三元主体"间良性循环的应然关系。  相似文献   

15.
从解析“信息对称”概念入手,论述重构信息对称环境下以信息认知对称为目标的家庭教育“主体闯性”关系,通过分析家庭教育中的人际角色及其特征,提出从长辈角色的角度论述家庭教育人际关系的重构策略。  相似文献   

16.
当前,在农村社会转型的初期,通过对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提出在建立健全农村公共服务需求民意整合表达,财政体制改善,改善乡镇行政管理体制、转变政府职能,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化以及法律法规的完善和监督管理机制的改善等方面的提升农村公共服务供给能力.  相似文献   

17.
自新公共管理运动实现公共物品多元化供给以来,西方公共管理一直热衷于多元供给模式的变换,其实质就是在重构政府与企业、第三部门的合作关系。通过比较新时期出现的治理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与新公共管理理论中的公共物品供给观,不难看出西方公共物品供给理念由政府本位向社会本位的嬗变,以及当代公共管理的“公共性”本质内涵的逐渐体现。  相似文献   

18.
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供给主体是多元的,主要包括政府、市场和公民社会三个方面.从理想类型的角度来看,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供给主体之间存在着四种关系:“单中心”权力导向、“多中心”权力导向、“单中心”需求导向、“多中心”需求导向.为了更好地建构符合中国现实国情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我们需要建立起“权、责、效合一”的制度机制和建立在公共服务联合体基础上的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19.
社区公共服务是社会公共服务的基层表现形式。政府的角色定位及行为边界是实现社区公共服务有效供给的重要保障。以治理理论作为分析工具,从治理理论的多元主体性、治理手段多样性、主体合作互动性等内涵要素特征出发,阐述其对社区公共服务政府职能履行的理论指导意义。接着从政府和社会关系视角分析了我国社区公共服务治理的四种模式变迁的路径,指出治理理论下的合作治理模式是当下中国社区公共服务治理的最佳选择。最后针对我国社区实情,提出政府在社区公共服务的角色定位和行为作用域,为构建政府与社区良好互动合作关系模式,提升社区公共服务供给效益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农村公共服务作为当前我国农村发展的基础因素,必须高度重视其供给的质量和数量,而完善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则是提供优质农村公共服务的保障.然而,从当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单中心的供给机制使政府既是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根源,同时也成为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的关键因素.政府提供给农村的公共产品供给机制从根本上影响着农村公共服务的绩效,具体表现在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数量与总量不足、公共服务供给不公以及供给结构失衡等方面.针对农村公共服务供给过程中呈现出的供给主体越位、错位,渠道单一及非均衡化等现象,必须要选择良好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从而在基础保障上提高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绩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