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琼 《新闻记者》2007,(3):54-56
英国电视节目一直以创新闻名,它的创新并非只依靠个人,而是有一套成熟的流程。下面以笔者在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学习“电视节目创新和创意”课程时设计的一档篮球节目为例,看看英国电视人是如何用其创新流程来开发一个节目创意的。1.The Brief(任务说明)  相似文献   

2.
农村栏目的主要观众是农民,农民大多从事农业生产劳动,主要生活在农村,相对于城里人而言一般比较“土”,办农村电视节目是不是也越“土”越好呢?作为德州电视台农业栏目《金色乡村》的制片人,依据多年办农村节目的实践,在这里谈一谈农业节目的包装问题。  相似文献   

3.
电视娱乐节目主持群的演播功能和实践要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阚乃庆 《视听界》2009,(6):56-58
不论是在新闻节目中的播报和展示,谈话节目中的引导与倾听,还是服务节目中的助手和向导,主持人都是节目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在电视娱乐节目中,主持人更成为推进流程的“司仪”,游戏中的“伴游”,演艺中的“角色”,独具个性的主持人成为节目的标识,在荧屏上各呈异彩,长袖善舞。  相似文献   

4.
随着全民选秀时代的没落,“模式引进”成为近两年电视节目生产的热门方式和话题。众多卫视撇开原先“借鉴”的“只干不说”,大大方方地用“模式引进”的方式“多快好省”地生产出了众多在近两年收视市场上炙手可热的产品,比如《中国达人秀》《中国好声音》《我是歌手》等。可以说,这类收视产品是原先全民选秀时代节目的升级版。节目内容除去表演成分外.更多的是展示人物的多面性。  相似文献   

5.
张洪武 《大观周刊》2011,(22):21-21
在广播节目类型纷繁复杂的今天,“行风热线”作为其中一档“重磅”节目形式,已被多家广播电台采用,并成为深受听众喜爱的栏目类型。之所以喜爱,首先要缘于它通过广播,有效地将人民群众与政府职能部门密切地联系了起来。搭建的是两者之间最直接、最便捷的桥梁。然而,也正因为“行风热线”节目的“特殊性”,对导播的素质要求也很高。本文就节目宏观把握、熟悉节凋流程。直播中应注意的问题;导播的心理素质等方面,谈谈在“行风热线”节目中,作为关键岗位的导播,应该如何发挥好作用。  相似文献   

6.
张群 《声屏世界》2008,(11):52-52
要正确认识“精品战略”,首先要正确理解精品生产和节目创优之间的关系。节目创优是精品生产的前提,精品生产则为优中之优。因此,在抓好“精品战略”的规划过程中,既要有节目创优的规划,又要有精品生产的规划。只有抓好节目日常的创优,才能抓好精品的生产。  相似文献   

7.
张泓 《云南档案》2023,(5):57-60
随着数字政府建设的推进,中国正经历“治理现代化”“服务普惠化”和“数据智能化”的交汇期。“一网通办”作为数字政府建设的重要实践,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一定的困难和挑战。人事档案利用和共享信息化服务,逐步融入“一网通办”服务体系,管理流程和系统核心技术也亟待革新。管理部门需协同推进一体化服务平台建设、建立跨区域工作协作机制、优化政务服务流程、提升档案服务系统信息安全,以推动此项工作更好地服务群众需要。  相似文献   

8.
电视新闻频道节目系统优化策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0年6月1日,泰德·特纳开创了CNN,这是世界上第一家24小时播出新闻的电视频道。时至今日,电视新闻频道已成为新闻信息传播领域最具魅力的方式之一。全球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信息传播不平衡。世界上很多国家包括一些发展中国家急于摆脱在国际竞争中“失语”的尴尬,纷纷建立自己的电视新闻频道。我国从服务国家舆论整体战略的高度出发,建立全国性的电视新闻频道迫在眉睫。基于这一判断,本文拟从节目形态、节目内容和节目时间流程三个操作层面对电视新闻频道节目系统优化策略进行前瞻性地分析,以期对加快业界探索步伐有所裨益。一…  相似文献   

9.
许向东  吴洁 《青年记者》2022,(23):50-52
智能传播语境下,新闻产制流程中人类行动者与新传播技术间的复杂博弈成为近年来学术界反思新闻生产的重要关切。本文通过深度访谈结合话语分析的方法考察了2020-2022年重大会议期间中央和地方两级主流媒体新闻生产过程中的人本面向,结果发现:相较于纯粹技术导向,主流媒体在新闻生产各环节愈发强调“人”的因素,具体表现为新传播技术在选题策划、采集生产与内容呈现等不同阶段的差异化嵌入,由此形成了“人-技”之间相对背离、联动协作与有效耦合的多元关系模式,为智能传播语境下新闻人本主义的复归提供了现实可能。  相似文献   

10.
泛在的移动环境为图书馆的参考咨询提供了新的契机,同时群体协作理念又为其注了新的活力.论文融合“移动”与“群体”两个思想,在此之上提出了基于群体协作的移动参考咨询服务模式.文中对此种模式的可行性进行分析,介绍该模式的流程运作,详细解说过程中的各个核心功能模块,并列举了系统建设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所谓“制片人”,就是电视片或电视节目生产诸要素的组织者。他们根据电视台对节目的定位和要求,负责确定选题、编制预算、实施制作,全程掌控电视节目的生产。而“制片人制”则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由综合素质较高的制片人,把采编播人员的利益与节目质量、节目经营情况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种节目制作经营制度。  相似文献   

12.
顾明毅  李海容 《现代传播》2022,(11):144-152
数字广告技术发展推动了计算广告、智能广告和智能营销传播的演进,将创意内容决策纳入智能计算科学。通过引入罗杰斯海外智能广告分类和国内互联网平台广告智能创意调研,新建中国短视频广告的智能创意模型,包含“识别、制作、完成、审查、竞投、优化”闭环阶段,理论研究数字代理商智能创意的价值链体系,重点分析“人机协作”的创意组和优化师创新广告技能提出智能创意已经从传统广告“创意人中心”模式,转向“人机协同”生产创意的规模化内容服务业模式。新兴数字代理商的创意生产效率由于智能技术的引入和组织职能岗位变革,满足了品牌主批量更新创意视频的广告生产需求。人工智能技术并非孤立地加入创意组织思维能力,而是始于数字营销传播的互联网智能广告业务的流程再造。  相似文献   

13.
刘晓峰 《报刊之友》2013,(10):131-132
主持人作为媒体和受众之间的桥梁,在广播电台节目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本文立足于当前国内广播“走转改”的最新实践,对广播主持人参与“走转改”的必要性,如何开展“走转改”活动进行了初步的梳理和思考。  相似文献   

14.
电视谈话节目在我国是以上海东方电视台的“东方直播室”为发轫 ,中央电视台继“东方时空·东方之子”之后 ,在1996年开播的“实话实说”不仅成为全国影响最大的电视谈话节目 ,还在全国掀起一阵“谈话旋风”。一方面 ,各地方电视台纷纷开播谈话节目 ,如黑龙江电视台的“北方直播室”、广东电视台的“岭南直播室”、广州电视台的“夜谈”、山东电视台的“午夜相伴” ;另一方面 ,新闻、娱乐、体育、纪录片等各种类型的节目也纷纷将谈话形式引人其中。经过几年的发展 ,全国已有各种电视谈话类节目70多个。然而 ,当“你方唱罢我登场”地热…  相似文献   

15.
时下广播已进入深度开发、规模竞争和结构调整时期,艺广播节目如何围绕“好听、畅销、赢利”的经营方略,做好生产与营销这篇章,事关艺广播的生存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我国电视益智能节目与受众心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飞 《新闻知识》2002,(7):31-32
在2000年“中国电视榜”的评选活动中,央视的益智类游戏节目《幸运52》脱颖而出,一举夺得“年度电视节目”、“最佳游戏节目”和“最佳游戏节目主持人”三项大奖。这充分体现了电视益智节目在2000年的火爆之势。这股“益智”热潮在去年进一步升温,在央视的收视率调查中,《幸运52》和《开心词典》两档益智节目一直位列前茅,以至有人戏称2001年的中国电视是“答题年”。益智节目适应了受众的普遍心理需求,从而紧紧抓住了观众的注意力。  相似文献   

17.
冯莉 《新闻前哨》2001,(9):24-24
主持人节目与主持人在我国出现的时间虽不太长,但发展迅速,已经开始脱离初始的稚嫩,逐步走向成熟。众所周知,主持人是主持人节目的产物,而主持人节目的成功与否,主持人又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广括电视等大众传媒在本质上讲是单向性的,为了完成传媒与受众的互动与传输,主持人节目形式弥补了这个不足,主持人在传媒与受众之间搭起了“连心桥”。那么,主持人在节目传输过程中如何搭好这座“桥”,如何让节目传播与观众的反馈在“桥”上畅通无阻,这是主持人节目成功的关键所在,也就是主持人与节目各环节的“融合”。 主持人个性形象…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消费文化语境的角度切入,探讨电视相亲交友节目是如何充分发掘快感意义的资源,进行以“消费”为目的的生产的。  相似文献   

19.
吕鹏 《声屏世界》2004,(11):20-21
邓小平理论是我国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制胜法宝。中国广播电视经济节目的诞生和成长也是完全得益于邓小平理论的哺育与指引。步入新世纪.面对新挑战。我国广播电视的经济宣传.特别是电视经济节目究竟应该如何办好,这是值得每个广电人深思的问题。吕鹏在本文中提出了在理解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坚持“一个精髓”“两个原则”“三个办法”办好中国电视经济节目的设想。电视台从事经济宣传的同志读了这篇文章之后.不妨大胆一试。  相似文献   

20.
就“个体”来讲,我曾想固执地在写作上不“换笔”——因为我始终觉得无论是毛笔转换成钢笔或圆珠笔,最终其体现形态上毕竟是在“方块”汉字基础上的书写,而电脑的写作是手指与键盘“点击”的记录。我担心思绪的流淌会因“点击”的操作而失去一种特有的文字体验与感受。而就“群体”来讲,面对网络对所有媒体的冲击,不屑与不安曾一直令我茫然:没有编辑辅助的“文学创作”和缺乏道德责任感的“自由谈”是否能够真正发挥滋润智慧、抚慰灵魂的艺术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