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职院校非日语专业日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为实现高职院校培养应用型日语人才的目标,笔者结合高职院校非日语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日语教学的特点,提出了"根据教材内容导入日本文化知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采取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校企社会实践等手段"的教学对策并在高职院校非日语专业的日语教学中,进行了实践。  相似文献   

2.
戈研妍 《考试周刊》2013,(38):98-99
社会的需求与竞争加速了教育模式的转变,为了培养更多不局限于语言本身的日语专业人才,使他们除了从事翻译工作外,还有能力完成经营管理、企划宣传等其他工作。可见高校日语教学在培养学生学习语言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重视商务日语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作者对高校商务日语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探讨,并结合教学实践,对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3.
现今,视听课教学不再是单一地帮助学生提高听解能力,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为此需要视听课教学的内容更富文化性,教学过程更趋交际化。但在目前的日语教学当中,教师往往只注重学生"听"的训练,或者在课堂上对于"视"只体现在日语影视剧的赏析,这对学生日语水平的提高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改进视听说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势在必行。正如语言的本质所揭示的,交际和运用是学习语言的核心问题和最终目标。因而,日语视听教学的最终目标应定位在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上。  相似文献   

4.
日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日语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听、说、读、写的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社会文化能力.而培养社会文化能力主要且有效的方法,就是在日语教学中导入日本文化.所谓的文化导入,指的是在语言教学之中引入该语言的文化背景和内容,使语言教学融入社会文化之中,达到外语教学的目的.结...  相似文献   

5.
为适应社会对外语人才高质量的要求,高校日语教学除保留传统教学的优势之外需要采取新的教学方式,加强日语基础知识教育的同时,把语言学习和文化学习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大胆实践口语、增强独立学习的能力,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综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6.
在多元化经济发展的今天,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总体趋势就是学校培养专业人才的目标。商务日语专业就是要着力培养学生日语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促使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我们要面向市场,面向社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培养和造就一大批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的复合型、技能型日语人才。  相似文献   

7.
李雪艳 《考试周刊》2011,(5):111-112
在新形势下,日语阅读教学要由注重语言知识的讲授变为加强阅读能力的训练,课堂阅读教学不仅要注重语篇结构分析,注意阅读教学与文化知识的结合,而且要有效地指导课外阅读,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8.
日资企业的迅猛发展需要大量高素质、复合型的日语人才,尤其注重工作者的日语交际能力,因此,如何提高商务日语专业学生的口语表达水平、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已成为商务日语专业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本文拟从课程设置、教材、教学模式和方法等方面分析商务日语课程的教学现状,从而提出提高商务日语专业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策略和途径。  相似文献   

9.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传统的日语人才培养存在着课程设置与社会复合型人才需求脱节、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欠缺等问题。培养复合型日语人才的途径,首先要更新和拓宽专业设置,加强实践教学,优化课程体系,其次要注重语言文化的差异,将文化融入教学之中。  相似文献   

10.
对面日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各个高校施行了一系列教学改革措施.但这些改革措施或因单一强调日语的应用性:或因忽略了日语本身技能的培养.所以并没有改善日语专业毕业生严峻的就业形势。本文认为要想培养出社会需求的日语人才就必须要加强日语专业技能方面的培养.即要将高校日语教育职业化。在重视培养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上.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即专业性日语的词汇、表达发式、礼仪等:通过语言和语言中所包含文化的学习扩展学生的视野.从而培养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为了实现此培养目标本文对现行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提出了六点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1.
罗倩 《亚太教育》2019,(11):63-64
随着中日各方面越来越多的交流和合作,我国开设日语专业的高校也越来越多,高校在制定自己的培养目标的时候,都会提到该校需要培养什么样的日语人才,如具有较扎实的日语语言知识、较为深厚的人文知识、较强的日语语言运用能力、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应用型日语专门人才,学生毕业后能胜任日语翻译、教学、旅游等行业的工作,或以日语为工作语言的外事、外贸、新闻、出版等领域工作。笔者通过在网上搜集相关资料,登陆各个学校的官网查询到一些相关的资料,并进行了分类整理。  相似文献   

12.
刘明 《考试周刊》2012,(7):89-90
大学日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一定的听、说、写、译能力,使他们能用日语交流信息。大学日语教学应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掌握良好的语言学习方法,提高文化素养,以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教师要坚持分类要求和因材施教原则,更好地培养具有较高日语能力的学生。  相似文献   

13.
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既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种语言都有相应的文化背景,文化差异也会反映在语言系统中。基础日语教学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语言、文字、词汇、语法、句型、功能意念等日语基础知识,还要教会学生语言的实用规则,即学生不仅要掌握"听、说、读、写、译"的五项基本技能,还要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知识,使语言运用更加得体,进而实现顺利进行交际活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日语写作是衡量学生外语能力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本文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了在日语作文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意语体、格式、标点符号等的使用,而且还要注意逻辑思维、表达方式方面是否符合日语的语言习惯,在教学中,不断加强写作方面的指导、训练及文化背景知识的教学。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专业日语的教学注重学生听说读写译的综合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扎实的语言功底.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中外交流的进一步深化,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引入科学的教学理论,以人为本,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应以专业日语教学的理论为指导,在教学实践中不但引导学生达到日语国际能力考试的要求,更要在跨文化交际方面达到"国际人"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康魁元 《时代教育》2014,(11):152-153
学习一门语言,首先要学习这门语言所承载的文化,这是毋庸置疑的。在我国传统日语教学中由于忽视对学生文化差异意识的培养,直接导致了学生社会文化交际能力普遍较低。因此在进行语言教学的同时,有必要提高对学生与中日文化差异相关的社会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即加强大学日语文化教学,从而把学生培养成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7.
浅谈商务日语教学改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国很多高等院校开设了商务日语专业,学生人数越来越多。入世后,日资企业在华投资力度加大,人才市场对商务日语人才的需求呈不断上升趋势。企业需要的是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主要强调听说技能,这给高校商务日语专业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重点以日语语言基础知识及相关商务知识为教学内容外。还应加强对日语学习的课外实践活动。同时,以实际运用能力很强又具有权威性的日语考试来促进教学模式的改革。  相似文献   

18.
近些年,基础日语教学的模式虽然有所改变,但是教学的主要模式仍是以教师为主导,造成大部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差,听不懂,张不开嘴。在就业市场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对日语人才的要求是:知识面要广,适应社会的能力要强.单一型的日语人才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要求。面对这种形式,高校日语专业必须改变以往的教学方法和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具有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又有较高专业技能和应用能力的日语人才。基础日语课程教学的研究在以后的教学中能形成生动、轻松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加深对本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出符合市场需要的专业性日语人才。  相似文献   

19.
为了培养日语专业学生的应岗能力,提升在人才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在经贸日语方向核心课程的“商务日语”的教学实践中,创设情景教学场景,提供实践机会,积极探索日语与商务知识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希望能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更多的优秀商务日语人才。  相似文献   

20.
随着日资企业不断出现,国内一些综合性大学都开办起日语专业,同时也在高职类学校中掀起了日语的学习热,吸引了大批的学生来学习日语。面对日语学习热的出现,不同性质的学校在日语教学内容及人才培养目标上不断作出调整和创新,力图改变日语教育局限于单一的语言文字教学的现状。在适用于高职教学的教材少、教学内容滞后的情况下,将单一的语言培养,转向为综合性应用能力的培养是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