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20世纪40年代中国文坛涌现了一大批反映土地改革的小说创作,它们在现代文学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其中,会议现象在这批创作中多有出现。它是党解放农民的有效途径,其不同形式及作用蕴含了深层的政治寓意,同时也不失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2.
20世纪40年代中国文坛涌现了一大批反映土地改革的小说创作,它们在现代文学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其中,会议现象在这批创作中多有出现。它是党解放农民的有效途径,其不同形式及作用蕴含了深层的政治寓意,同时也不失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3.
解放区土地改革不仅是一场经济领域的生产关系变革,同时也是一场全面的深刻的社会变革,其对当时解放区农村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诸方面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从而掀开了中国农村社会发展的崭新一页。  相似文献   

4.
20世纪50年代初期,受老区土改废债的影响,农村减租减息政策的冲击,加上缺乏完善的社会保障等原因,湖南农村的私人借贷一度出现停滞。随着土地改革的进行,乡村社会的重构,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农村私人财产权在实践中得到了有力的保障,私人借贷也在一定范围内重新发展起来,在组织生产、发展经济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梅娘 2 0世纪 40年代的小说在高扬人道主义的同时显示出显著的女性意识 ,它关注女性 ,同情女性 ,为女性的命运思考呐喊 ,寻求女性解放的道路 ;并在一定程度上对男性中心主义进行了解构。与此相应 ,她的叙事风格也有着较为突出的女性主义文本特征  相似文献   

6.
论梅娘20世纪40年代的小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娘20世纪40年代的小说在高扬人道主义的同时显示出显的女性意识,它关注女性。同情女性,为女性的命运思考呐喊,寻求女性解放的道路;并在一定程度上对男性中心主义进行了解构。与此相应.她的叙事风格也有着较为突出的女性主义本特征。  相似文献   

7.
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农村题材新现实主义小说由于在叙事精神和对生活的观照视角上对传统现实主义的超越,鲜明深刻地展示出中国当代农民新的精神特质:他们试图摆脱传统文化重负,改变自己身上陈陈相因的历史隋性,却又不能不面对新的利益关系对他们的挤压而作出事与愿违的选择。这种既顽强抗争而又处于痛苦之中的精神状态,反映了当下中国农村面临的新的矛盾和中国农民灵魂新的嬗变轨迹,从而把农村题材的小说创作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8.
20世纪40年代,部分中国乡土作家深感思想启蒙之艰难和民族危机的深重,在关注乡村民众的苦难时,企图探究生命萎缩的文化根源,发掘具有理想色彩的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9.
20世纪40年代,斯坦贝克的小说在抗战时期特殊的时代背景下走进中国人的视野。他的主要小说《愤怒的葡萄》、《月亮下去了》、《人鼠之间》和《煎饼坪》等在当时都有译本,《月亮下去了》更是有多种译本。这一时期对斯坦贝克的其他小说也有所译介,整个译介状况体现出及时性与全面性、实用性与功利性、时代性与进步性相结合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诞生于特殊的战争年代的解放区小说,体现出了鲜明的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性特色。因此,不少人在评价解放区小说时,往往认为解放区小说创作的审美性已丧失在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政治话语的认同中。只要创作主体是从表现普通民众的生存状况出发,文学受众就能透过文本看到基于社会性、阶级性之下的人性美的存在。  相似文献   

11.
《在延安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之后,解放区小说创作呈现出一派新的景象,大多数作家的作品都采用了大团圆的结局方式。独特的时代背景、创作主体、民族传统心理与接受对象造成这各大团圆结局的主要原因。尽管这种大团圆主义充满理想化的色彩,起到鼓舞人民斗志的作用,但也影响了作品现实主义的深度,表现出公式化、概念化的倾向。  相似文献   

12.
女性问题是赵树理小说所涉及的农民解放问题中特别被关注的一个侧面,在他的一系列反映农民、农村变化的小说中,不仅塑造了新时代的农民形象,而且也塑造了一系列贴近当时生活、鲜活生动的农村新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反映了新中成立前的女性自主地位的变化、观念的变化以及社会地位的变化,也从另一侧面反映出,自五四运动以来,女性对自身价值的认可,争取解放的艰难。  相似文献   

13.
杨立元 《唐山学院学报》2009,22(2):63-67,89
新乡村小说真实而又深刻地反映了现阶段的农村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的复杂矛盾和行为走势,突出表现了农民在社会转型期走向自我觉醒、自我选择地确立自主人格和独立意识的心路历程,逐渐形成了冷峻沉郁、质朴生动的独特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4.
在多种新题材的冲击下,20世纪90年代乡村题材小说创作仍有丰收。可是,90年代乡村题材小说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缺陷和不足。立足批判乡村却忽视负面影响,缺乏性格鲜明的高度典型人物形象。缺乏浓郁的地域特色。  相似文献   

15.
在1940.1960年代农村题材小说中,国家意识形态话语逐渐渗入到乡村干部和农民的日常生活用语中。一J-说中人物话语发生变化的这种现象可称为话语殖民。话语殖民在小说中表现为四种方式,其背后具有深层次的政治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6.
90年代以来,随着城市化的进程逐步加大,乡土受到城市前所未有的挤压,流入城市的农民也日益增多。乡土小说的视野由乡村延伸至城市,城市意象在乡土小说中不断涌现。90年代以来的乡土小说中齐聚了前工业时代的贫困、工业时代的强化、后工业时代的荒诞,形成了驳杂、混乱、矛盾的城市意象。  相似文献   

17.
论我国农村土地征用制度的法律缺陷及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农村土地征用制度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现存的农村土地征用制度是在计划经济的背景下建立的,越来越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作者从法律的角度提出了解决模式:法律上确立合理的补偿原则标准,严格和完善土地行政征用的法律规定,建立土地征用补偿费方式的法律等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18.
现当代农村小说在清除安土意识过程中的表现出为的不彻底性,一方面它不断地清理着农民的安土意识,另一方面又受到深层次安土意识的制约。章分析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指出了较为彻底地清除安土意识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现代市民小说整体上具有阴柔的女性气质,在文本的叙事方式、情节模式和思维特征等方面都有鲜明表现。这种女性气质一方面来源于现代价值观的女性特征,另一方面来自当时现实语境的软性风潮。这种女性特征彰显了被“国家/民族”男性叙事系统遮蔽的女性叙事.体现了现代市民小说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