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好的习惯不是被动的强制的,是有计划、有恒心的养成。如果从学生听、说、读、写、思等所要达到的能力要求上看,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大体如下:  相似文献   

2.
孙志勇 《山东教育》2008,(12):47-47
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计算能力和计算效率的必备要素和重要保障。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却经常发现,学生的演算,有的在废纸上,有的在课本上,有的在课桌上,可以说身边有什么,什么就是演算纸,而且有的学生演算时写得非常缭乱,对不齐数位的,互相叠加的,  相似文献   

3.
汉语拼音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第一道难关。笔者结合课堂教学实际,认为一年级新生学习汉语拼音时,在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上下一番功夫,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确保学习汉语拼音的效果,同时也有利于听、说、读、写等多利一能力的提高。我觉得良好的习惯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个性化阅读是充分顾及每个学生的阅读心理,以学生自己的阅读、研读为主,引导学生探究性和创造性地感受、理解、评价、鉴赏文本的过程,是自主的、体验的、批判的阅读实践。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对学生个性化阅读能力的训练是个长期的过程,根据学生个体素质的不同,训练方法应该有所侧重。而加强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对提高学生的个  相似文献   

5.
从目前的语文教学现状看,作文是学生最薄弱的环节。主要问题是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太少。阅读量不足,借鉴不够,知识面不广,作文能力自然难以上去。本文着重从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方面谈些想法,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邓蝶云 《广东教育》2011,(7):128-129
课外阅读对于学生知识的积累、语文素养的形成和道德修养的提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作家肖复兴说:"能够热爱读书并能懂得怎样读书,对于一个孩子真是最大的财富。"  相似文献   

7.
中学阶段是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期.是形成基本学习技能的敏感期。因此,抓住这一关键时期.努力养成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学生具备初步的创新阅读能力.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以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8.
试论阅读品质的养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随着新课改的推行,农村小学语文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积极采用新颖有趣的策略教学,注重学生们语文素养的提升,培养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10.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育是什么?就单方面讲,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由此可见,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项重要的任务。不仅仅是为了能够学好语文知识,取得优良的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小学阶段是为学生以后各个阶段打基础的时期,对学生今后的影响极深。因此,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是十分重要的。小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主要包括:  相似文献   

12.
韩书桂 《河北教育》2007,(10):43-43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运用语言文字,打好听、说、读、作的扎实功底,而阅读则是昕、说、读、写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搞好阅读教学,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自身的能力得到全面发展,是现在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要求。[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教育的本旨是养成能力,养成习惯,使学生终生以之。学习习惯的养成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小学语文教师应着力培养学生学习语文、使用语文的习惯,使学生获得良好的语文学习能力,为将来的更深层次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是一项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也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只有养成良好的阅读能力,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才能得以促进。为此,教师应该关注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提升,设计多种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相似文献   

15.
汉语作为我们的母语,虽然使得我们学习语文有了得天独厚的便利条件,但要想语文考试时拿到高分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在语文考试中,尤其是到中高年级后,语文阅读理解的分数占了一多半,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也就成为语文教师们在课堂内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一年级作为小学阶段的开始,对人一生的学习非常关键。孩子一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上课常规等,都是从这一阶段逐步形成和建立起来的。在幼儿园时,孩子受到老师、阿姨细心周到的照顾,生活得无忧无虑,每天的学习任务都很轻松,知识的学习大都包含在游戏和活动之中。而进入一年级后,每天要上六七节课,且上课要求思想集中,很多事情都需孩子独立完成。因此,抓好学生的常规教育,注重学生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就显得十分重要。首先,学生入学后,教师要对养成  相似文献   

17.
吴慎华 《云南教育》2002,(7):18-18,19
习惯,是人在一定的情况下,自觉地去进行某种动作的特殊倾向,是经后天养成的。叶圣陶先生认为教育从简单方面说,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阅读习惯指的是不需要别人强制,也不需要自己警觉,就能自然而然地进行阅读,它是在阅读实践中养成的。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形成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率,顺利地达到阅读目的有着重要的作用。这种阅读,既能在主动、愉悦的气氛中进行,又能在遇到困难时,主动克服,坚持达到目的。良好的阅读习惯一旦养成,将对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有重要意义。一、培养学生认真读书的习惯由于学生对良好读书习惯的重要性认识…  相似文献   

18.
唐瑞峰 《学子》2012,(10):35-35
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形成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使学生终身受益。阅读是自学的一种主要形式,自学能力的核心是阅读能力。未来科学越来越数学化,社会越来越数学化。现代及未来社会要求人们具有的阅读能力已不再只是语文阅读能力,而是一种...  相似文献   

19.
余敬忠 《云南教育》2001,(16):13-14
提高阅读能力必须具备四个方面的条件,即要有正确的学习态度、扎实的知识基础,良好的读书习惯,有效的阅读方法。当然,这些都离不开教师的引导。这里着重谈谈读书习惯和阅读方法。良好的读书习惯是在日常学习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古人总结的两种良好的习惯尤可在学生中推行。一是勤读多读。古人说:“读书千遍,其义自见。”又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得多,掌握的知识自然也多,读书的经验也就不断丰富。二是读书要“眼到、心到、手到”。读书不仅要看,还要用心想,还要动手写。动手即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学习任何一篇课…  相似文献   

20.
阅读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阅读方法的掌握与否直接影响学生获取知识的质与量。阅读不仅是理解知识、学好语文的基础,也是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阅读对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