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庄子《逍遥游》一篇中,写鹏之将南徙后,插入“蜩与学鸠笑之曰”一节: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而起飞,枪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在“汤之问棘”之后,又有类似的关于“斥”的一节:斥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对这两节的理解,对这三种“小虫”的形象的分析,历来都较含混,影响最大者当数郭象。他在“蜩与学鸠”一节下注:苟足于其性,则虽大鹏无以自责于小鸟,小鸟无羡于天池,而荣愿有余矣。故小大虽殊,逍遥一也。在“斥”下,…  相似文献   

2.
谈秀彩 《现代语文》2008,(3):115-115
人教版全日制普通初级中学语文教材九年级下册中选了《左传·庄公十年》中的一段文字,也就是我们熟悉的《曹刿论战》一文。其中有这么一句话:“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相配套的教师用书所给的翻译是这样的:“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但一定要处理得合情合理”。对其中的“小大”直接翻译成“大大小小”。又,现代汉语大词典对“小大之狱”的“小大”理解为“小的和大的。有时犹云一切、所有。”并列举了此例。乍看上去似乎没有什么问题,但仔细想来又觉得有些不妥,这真的就符合古人对“小大”之义的理解吗?如果说这种翻译很恰当的话,那么按照中国人的传统思维习惯,是十分讲究礼仪典章制度的,如上下左右尊卑长幼等先后关系,  相似文献   

3.
我在讲授庄子《秋水》(节选)时,发现两个有趣的问题。选文中当洋洋自得的河伯见到北海,说了这样一段话:……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吾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相似文献   

4.
题目一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2003年3月7日,贵州举办了历史上最特殊的一次摄影展,在全国引起轰动。这些照片记录了苗寨的生活场景,取材生活化。83幅照片的拍摄者以前从没有碰过相机,全部是贵州六盘水市最贫困最偏僻山寨的苗族妇女。这是由6位城市职业女性组成的青年志愿者策划的一个特殊活动。她们以4台相机代替一般扶贫送的现金、衣服和粮食,意在借此提高农村妇女的能力和自信。(见《南方周末》2003年3月3日) 请以"志愿者"为话题,或状写他们的经历,或状写他们支持对象的变化,或设计一次志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先秦时期哲学家庄子的"小大之辩"思想出发,简要分析了庄子哲学的自由和逍遥的精神,阐明了庄子哲学的超越精神和达观态度,指出了庄子的"小大之辩"思想是顺应自然之性的体现.  相似文献   

6.
关系类话题     
《高中生》2006,(7)
☆探索与勇敢鲁迅先生曾说过这样的一段话:“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很可佩服的,不是勇士谁敢去吃它呢?螃蟹有人吃,蜘蛛一定也有人吃过,不过不好吃,所以后人不吃了。”读了这段话,你有何感想?请以“探索与勇敢”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提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为什么值得佩服呢?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勇敢,二是敢于探索。这两者也是分不开的。“敢为天下先”应成为每一位立志献身科学和真理的人的座右铭。探索就是打破传统,必然会遭到旧势力的阻挠,没有勇敢精神是不行的。探索有时还意味着危险,如一些探险家,他们就是面对着危险而勇敢前行的。探索有…  相似文献   

7.
[试题]下面是阿富汗作家乌尔法特散文中的一段名言,阅读后,请以“差别”为话题,自拟文题作文,文章体裁不限。不少于800字。同是一条溪水中的水,有的人用金杯盛它,有的人用自制的土杯子喝它。那些既无金杯又无土杯子的人就只好用手捧水喝了。  相似文献   

8.
《逍遥游》是《庄子》开篇之作,但"逍遥游"是什么呢?从古到今,虽然有很多解释,但是都没有将这个问题说清楚。笔者从"小大之辩"与"逍遥游"之间的关系出发,剖析《逍遥游》篇中的9个小故事,最终得出结论,"逍遥游"实际上是一种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9.
今年的江苏高考作文依旧在人文性圈子里打转,"拒绝平庸"之后的"忧与爱",张扬人性中的"忧"与"爱"的两极,由自我品性的张扬到对自我与外界的关注,我觉得这个变化,体现了命题者对考生价值观的评判流向一种新的境界——忧与爱中的人生态度与追求,从某种角度而言,这也是一种导引,引领并促进考生忧患意识与悲悯情怀的生长. 新追求之一:内容的广泛与深切.忧什么呢?爱什么呢?自然有两个维度与三个角度:内在的是自我,外在的是自然与社会.  相似文献   

10.
今年的江苏高考作文依旧在人文性圈子里打转。“拒绝平庸”之后的“忧与爱”.张扬人性中的“忧”与“爱”的两极.由自我品性的张扬到对自我与外界的关注.我觉得这个变化.体现了命题者对考生价值观的评判流向一种新的境界——忧与爱中的人生态度与追求.从某种角度而言.这也是一种导引。引领并促进考生忧患意识与悲悯情怀的生长。  相似文献   

11.
<逍遥游>居庄子<内篇>之首.西晋解庄名家郭象认为<逍遥游>中的"大小之辨"意为齐一大小,曲解了庄子的本意.无论从<逍遥游>一文的语言,还是从该文的立意,或者是从<内篇>与<外篇>思想的一致性等角度来看,庄子的思想应该是崇大抑小,而不是小大齐一.  相似文献   

12.
李晓梅 《学语文》2008,(5):11-12
作为新课程改革的基础学习理论.建构主义认为,知识神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锝。所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对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典籍中的哲学思想是极为丰富的,许多古代典籍著作中都应用了辩证法来对思想进行诠释与表达。道家代表人物老子和庄子的著作中就有很多的辩证思想,庄子在《逍遥游》中提出的"小大之辩"就是辩证法的具体表现,它为中国辩证法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小大之辩"也成为了中国哲学史上经久不衰的辩题。  相似文献   

14.
“之”辨     
文言虚词“之”字有两个基本用法:一是用来指代,二是用来介接。从描写语法的角度来看,它们是两个词:前一个属于代词,这里不准备去讨论它;后一个大多插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把两部分组合起来。例如:  相似文献   

15.
崔巍嵩 《学语文》2014,(6):66-66
笔者在教学苏辙散文《上枢密韩太尉书》一文时,发现《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教学参考书》对文中一处词语的理解存在偏差,现把我的一孔之见列出,以求教于大方之家。教材原文是这样的,"今观其文章,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教参上的参考译文是,"现在看他的文章,开阔、深厚、宏大、广博,充塞在天地之间,同他的气质大小相称。"由此看来,译文对原句中的"小大"理解就是"(气质)的小和大"。  相似文献   

16.
总有知识要学,总有事情要做,“莫等闲”噢!  相似文献   

17.
作文题人生在世,每时每刻都需要“辨”,如辨色、辨音、辨高低、辨长短、辨清浊、辨好坏、辨真伪、辨虚实、辨方向……大千世界、芸芸众生、色彩纷呈,常常是好坏参半、鱼目混珠、真假难分,只有用心地“辨”,才能分清真假好坏,认清东南西北。请以“辨”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思路点拨根据概念型话题的写作步骤,可从三个方面分析:辨什么?为什么要辨?怎么样辨?这几个问题都可以从材料中得到答案。1.辨什么?材料中明确“辨色、辨音、辨味、辩高低、辩长短、辨清浊、辨好坏、辨真伪、辨虚实…  相似文献   

18.
“为之”辨     
“为之”在古汉语里常是固定结掏。只因“为”的词性不固定,意义更灵活,“之”或实或虚甚至或省,故“为之”情况较为复杂。 (一) “为之”后出现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为之”即为介宾词组,充当状语。例如: (1)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二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隆中对》) 为,介词,引进行为对象,相当于“替”,或不译。之,代词,代孙权。“为之”是动词谓语“用”的状语。为之用,替他效力。 (2) 时人为之谚。(《通鉴·晋纪》) 为之,替他们或给他们,作“谚”的状语。“谚”用如动词,义为“编谚语”。 (3)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五人墓碑记》) 为之,替他(即周顺昌),作“声”的状语。“为之声义”直译为“替周顺昌伸张正义”。 (4) 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疱丁解牛》)  相似文献   

19.
“班马”,在中国古代文论中出现频率甚高。但很多人在实际使用时并不知道它的确切来源及含义,本文即对“班马”析源辨义,并对其影响加以简要剖析。  相似文献   

20.
拜读钱梦龙先生的文章《请给“训练”留个位置》(见《中学语文教学》2008年第1期),不禁使人回想起改革开放以来语文教学改革所走过的坎坷之路。当年“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倡导者,如今发出了这样的呼吁,给人颇有些凝重而苍凉的感觉。钱先生“请给‘训练’留个位置”的呼吁,是基于这样的背景,即“语文课程标准”实施以来,语文教学出现了“人文精神张扬,语言工具失落”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