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传播学指出,人们传递信息通常是通过两个系统进行的,一个是语言符号系统,一个是非语言符号系统。所谓语言符号系统是指以口头或书面语言为符号来传递信息的系统。非语言符号系统是以人的动作、表情、服饰等作为信息载体的符号系统。实践证明,语言符号系统代替不了非语言符号系统,后者在传播中与前者有着同样重要的作用。教师的工作,实际上是以学生为受众的独特的信息传播过程,它把教师完全呈现在学生面前,使  相似文献   

2.
教育传播学认为,课堂教学中的传播符号系统是由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构成的双重系统。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用言语(有声的口头语言、静态的文字语言)向学生传播信息,还要用非语言(诸如人的动作、姿势、面部表情等无声的动态语言)向学生传播信息。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梅拉别恩  相似文献   

3.
电视新闻出镜记者的非语言符号传播,是出现频率不亚于语言符号却往往被业内人士忽视的一种传播行为。在出镜记者的现场报道中,非语言符号起到了补充、丰富语言符号的作用,并和语言符号交融在一起,实现新闻事件信息的有效传播。  相似文献   

4.
非语言符号传播类型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作者从作用于不同的人体器官的角度,将非语言符号传播分为体语、视觉性、听觉性、嗅觉性、触觉性、时空性等几大类,并结合实际,说明非语言符号传播在人际传播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语言符号任意性问题,一直是语言学界存在争议的话题.语言人类学的学科定义以及语言实践、言语行为、指引性和参与性等理论方法的研究视野加深了我们对语言的理解.基于语言人类学从象似性和指引性两方面来探讨语言的非任意性,认为任意性原则是针对语言系统内单个符号的能指和所指的关系而言的,而象似性则主要表现在符号组合之间.  相似文献   

6.
孙雅文 《海外英语》2014,(10):117-118
非语言符号是人类传播活动的重要工具。教育是传播知识的重要方式。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是其主要组成部分。该文主要从非语言符号,教师的非语言符号特征入手,了解非语言符号在教育传播过程中的特点及其作用,目的在于有效传播知识,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非语言符号系统传播的分析,说明非语言传播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信息传播中的语言符号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的传播是依赖符号实现的,因而符号在信息传播中处于核心地位。就自然语言符号及人工语言符号在信息传播中所产生的若干影响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徐波 《考试周刊》2007,(26):114-115
语言符号任意性是语言学家索绪尔提出,所指和能指共同构成一套完整的有声语言符号系统,能指和所指的联系是任意的。本文阐述了语言符号在语音、词汇和句法层面上任意性,同时也论述了任意性和约定性的关系。语言符号在语音、词汇和句法上的任意性程度是逐渐下降的。了解语言符号任意性的内涵,对外语学习者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0.
教师的非语言符号对课堂教学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以一种特殊的媒介角色 ,以直接的、面对面的人际交流方式 ,进行大众传播活动。传播学理论认为 ,“人类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使用的符号分两大类 :一类是语言符号 ,即运用概念 ,作出判断、推理的抽象符号 ,它包括有声语言和文字语言两部分。另一类是非语言符号 ,指的是除了语言文字之外 ,各种作用于人们感觉器官的负载信息的标志或记号 ,即直接为人的感觉器官接收的各类表象符号 ,它包括体态语言和意象符号。”① 它传播的特征是表象具体 ,但含义较模糊 ,传播时无秩序、多通道 ,不易控制。非语言传播是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 ,较…  相似文献   

11.
语言类型学和我国语言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类型学是当代语言学的显学。文章介绍了语言类型学的两个发展阶段及各阶段的主要特点,并论述了类型学理论对我国语言研究的影响。文章还对类型学在我国未来的发展作了乐观的展望。  相似文献   

12.
王力先生在他的著作和文章中曾多次谈到普通语言学理论对语言研究的重要性。重温王力先生的话语在今天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因为现在的许多语言学著作和文章中由于缺乏普通语言学理论知识而导致的错误屡见不鲜;我们的语言研究水平的提高也需要有坚强的普通语言学理论知识作基础。鲁迅先生是中国杰出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从他的文章中可以看出,鲁迅先生的普通语言学知识足令我们现今的许多语言学专家汗颜。鲁迅先生的其他一些话语对今后我国语言学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牛津大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了著名句法学家Cedric Boeckx的著作<语言学最简思想>.该书旨在普及最简思想,回应批评意见,并为观望者释疑解惑.作者以语言设计的三个因素(基因,输入和有机体遵循的普遍原则)作为基调[1],旁征博引科学先贤们在理论构建方面所提倡的"美"的标准,指出最简方案的内核思想为经济简约性,概念必要性和对称一致性.  相似文献   

14.
顺应过程意识突显是语言使用中表现出来的有一定语用功能特性的自反意识。文章通过分析研究语言顺应过程的意识突显及相关的认知与社会心理因素,来诠释它在翻译、语码转换、反语的运用以及话语生成等语言交际活动中与语言选择二者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15.
16.
本文以中介语对比分析理论、概念迁移理论、生成学习理论为依据,从对比语言学和二语习得的发展概况出发,以二语词汇习得等为例,论证对比语言学和二语习得之间存在:概念意义上,两者具有相交性;发展历程上,两者具有相似性;研究目的上,两者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17.
从化与语言的实质关系的角度,语言对化有两种编码方式-理据性编码和任意性编码。从拟声和语声象征主义的角度,可以认知理据性编码的原生性和化制约性。从构形学和句法学角度,可以探索到任意性编码的特点和两种编码的辨证联系。语言对化的两种编码使外在化现实转化为内在心理现实。  相似文献   

18.
索绪尔的结构语言学理论对德礼达的解构主义语言观有着极为重要的启示和影响,但仔细分析二者的理论观点,不难发现他们在语言观上有许多不同的地方,有些地方甚至是颠倒的。首先对造成二者语言观不同的根源,即二者分析问题的出发点进行一番剖析。接着,着力对比分析了结构主义与解构主义语言观的异同点,重点放在德里达的解构主义语言观是如何对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进行解构的。最后,分析了这两种语言观在西方人文社会科学领域造成的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19.
语言“塔布”与委婉:人类话语行为的制衡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言“塔布”是任何一个文化社团或群体中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被看作是约束和调控人类行为的“神圈”,其价值非同凡响。离开了它,人类作为高等动物的文化、精神、教养与优雅便会荡然无存,人类社会的人文制度和伦理规范就会遭受涂炭而最终毁灭。从这个意义上讲,它是稳定社会秩序和建设精神家园的无形的制衡之器。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其在语言交际过程中潜在的心理导引功能和行为制衡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