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多宝塔碑>、<刘中使帖>、<祭侄文稿>是颜真卿的有代表意义的作品,本文选择敦煌、高昌遗书中部分书写时间均早于颜氏作品的文书、经卷与颜真卿的作品进行比较,又从颜真卿的近佛行为、书法中"俗"的问题以及当时社会尚俗尚实文化思潮三个方面,对颜真卿接受并吸收民间书法的可能性进行了分析与阐述,认为颜真卿曾经借鉴过当时民间的书写风格.  相似文献   

2.
《湖南教育》封页去年以来开辟《书家翰墨》,先后介绍了杨向阳、史穆、周昭怡、颜家龙、何光年五位书家,将照片、文字介绍、作品系统推出,立体地向读者展示书家风貌,显示出编排的智慧。在这块有限的版面里,我们仍可从书法艺术特有的欣赏角度品味书法家的不同风格,获得不同的艺术感受。在五位书法家中,周昭怡是久负盛名的女书家。她出身书香门弟,精研颜体及钱南园楷行,对隶书亦多用功。从她发表的这几件作品来看,其总体风格  相似文献   

3.
清朝学习颜真卿书法的书家众多,从而形成了一个颜系书法家群体,其中最能入颜真卿堂奥者有刘墉、钱沣、伊秉绶、何绍基、张廷济、赵之谦、翁同和等人,且成就非凡。究其原因,是颜真卿书法影响的历史惯性和清朝书法发展的特殊进程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独体字是由基本笔画组合而成的独立的汉字,这类字大多数笔画较少,处理好笔画之间的关系是写好独体字的关键。汉字结构虽然复杂,但在对历代书家作品研究后还是发现了结字中的一些重要规律。学生在学习颜真卿《多宝塔碑》中的独体字后,了解了汉字书写的规律及变化,进一步提高了书写水平,大大提升了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5.
正5.注意留白——计白当黑,不落俗套对结构的观察和把握,不仅要注意笔画"实"的部分,还要注意笔画"虚"的部分,也就是笔画之间的空白。一般来说,楷书的空白是相对均匀分布的,这样才能保证字的匀称协调。但从艺术性上讲,结构处理要更加灵活,以显示书家的匠心。颜真卿曾师法褚遂良,尽管在笔画上不为褚法所囿,由细变粗,风格由秀变壮,但在结构上,颜真卿则有所继承,笔画之间的空白较大,宽博开张。比较《颜勤礼  相似文献   

6.
颜真卿晚期代表作《颜勤礼碑》用笔圆润,结构稳重,章法严谨。其风格形成有其社会历史原因,也是其个性、性格的反映,是他对历朝书家、本朝书家以及民间书法勤奋学习又不断创新的产物。  相似文献   

7.
在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中,许多优秀的大师作品对学生欣赏水平的提高、审美能力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目前的小学欣赏教学中,学生对名家之作有着"没见过""看不懂"的问题,学生的美术欣赏水平相对滞后.因此,本人对大师作品欣赏教学进行了尝试和思考,一切从"美"开始,引领学生进入名家之作的精彩世界,感受名家之作的艺术魅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  相似文献   

8.
尽管美术家在作品中塑造了一定的视觉形象,但它绝不等同于现实,而是作者观念的意象化,实际上也不可能通过有限的艺术形象和艺术语言把理想无限丰富的性质毫无遗漏地表现出来,总会留下许多"未定点",在美术欣赏的二次创造中可以称之为"模糊层面"。(一)让学生成为欣赏主体。在美术欣赏"模糊层面",学生经常扮演着一个"理性"的旁观者,是一个欣赏客体,程式化地叙述着艺术情感。诸如"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  相似文献   

9.
高中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同样是向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高中音乐教学内容中,作品欣赏占了相当的比重,其目的是培养学生感受、体验和鉴赏音乐的能力,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为了实现预期目标,如在欣赏作品时都千篇一律,即从头至尾欣赏,而后让学生谈感受,如果时间允许的话再一次进行全曲欣赏,如果没时间,一堂音乐欣赏课就这样仓促地结束了,这样乐曲所要表达的意境在学生的脑海中只留下了模糊的印象.笔者认为对于容量较大的乐曲作品应"重"乐曲片断欣赏.  相似文献   

10.
书法是以中国的传统文化为背景,以"文房四宝"为工具,通过书写汉字来抒情达意的一门艺术。这表明书法作品的美感与书家情感密切相关。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与"天下第二行书"的《祭侄稿》,是两种不同情感的典型代表作,是学习和研究书家情感与书法作品美感的范本。赏析比较《兰亭序》与《祭侄稿》,对于我们深刻认识王羲之与颜真卿书法艺术的不同风格,感受书法艺术美,提高书法技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1.
有人把李善注阮籍《咏怀诗》语误为颜延之注者。《诗品》称颜延之注阮籍《咏怀诗》"怯言其志","怯言",或指颜延之怕说错及有所穿凿而不言,或指颜延之身处易代之际不敢言不愿言。沈约之注则借释典故说出阮诗之"意"。把阮籍诗作与时事附会起来讲,始作俑者是注《文选》之"五臣"。阮籍当年事以"得意忘象"之玄学思想方法作诗,我们亦当以"得意忘象"之玄学思想方法来解诗。  相似文献   

12.
晏几道是北宋中期著名词人。在柳永的推动下,当时慢词之风盛行,小山却醉心于今词的创作,且取得了最高的成就。究其原因就是小山顺应了当时文学发展的大势,借鉴了黄庭坚的诗歌“句法”理论,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今词创作中,大大丰富和深化了今词的抒情手法和功能,从而将今词的创作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小山词作中的“诗人句法”具体可以概括为:比兴寄托的抒怀手法;跌宕顿挫的结构布置;“点化”、“诗眼”的造句技巧。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严氏兄弟比较分析了《儒林外史》在功名富贵的表象之下反映出的是:功名对世人,尤其是读书人的毒害之深;由此更令人感到科举制度对世人心灵戕害之深,表明了作者憎恨,唾弃科举制度。既同情世人深陷其中而不自觉,又鄙视严贡生这类仕林中败类。从而达到了表现主题的创作目的。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蚩尤是一个非常著名的人物,他与黄帝、炎帝并列被尊为“华夏三祖”。但通过整理上古战争神话史料可以发现,蚩尤与炎帝在很多方面有一致之处,而且大量汉、苗两族的文献和神话传说都可以证明蚩尤和炎帝是同一个人。  相似文献   

15.
王世贞年少才高而气盛,步入仕途之初便身不由己卷入严嵩、徐阶政治斗争的漩涡。面对严、徐两大政治集团,王世贞从其父站在与严嵩为敌的同乡徐阶立场,其不曲媚权贵的个性又进一步惹恼严嵩父子,在王忏战事不利的情况下,严嵩投井下石置王忏于死地。王世贞为父伸冤,却不能直斥嘉靖皇帝,只能将满腹怨愤诉诸严嵩。王忏弃市一事,严嵩虽不应承担全部责任,但其借刀杀人、落井下石诚不可恕。  相似文献   

16.
由宋入元的张炎曾北游大都,人们历来对此评说不一:或曰北游求官,失意南归;或曰被迫北行, 眷怀故国始终如一。具体考察张炎的词作,可以发现作者围绕此事件而表现出的复杂心态:在“出”“处”之间, 张炎进退两难、犹疑不定,挣扎在功名理想与“守节”意识之间,身心两痛。我们并不能简单地认定为求官或非求官,更不能将求官与否与今天的“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直接挂钩。张炎这种复杂心态是传统士人的功名理想与道德意识共同作用使然。  相似文献   

17.
宋王观国首先指出颜之推、颜师古分训謰语的错误。张有第一次使用“联绵字”的概念,但仅指謰语,不含重言,以为二字不可分割。明方以智“双声相转而语謰謱”的謰语观抓住了本质特点,进而提出了因声求义的训释原则,联绵字的研究开始科学化。  相似文献   

18.
晏阳初是中国著名的平民教育家与乡村建设的倡导者,他一生致力于平民教育与乡村改造事业,并被誉为"世界平民教育运动之父"。晏阳初从社会现实出发,以自己独特的视角认识和解决农村的问题,并构建平民教育思想体系。本文主要是以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产生渊源为出发点,解读晏阳初平民教育的思想内涵,并以此为鉴,揭示其对当今农村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诗人兼学者陈衍生当中国鸦片战争后的特定时代,他的诗歌创作,内容丰富,有反映爱国忧时、贴近社会的;有歌唱山水友朋、贴近人生的;还有论诗咏史、充满哲理的。他的诗歌形式别具个性。语言或清苍刻峭,或清新圆润,融文学性与哲理性于一炉,走出一条荒寒的诗意人生之路。而作为“同光体”诗歌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文创作又是这一时期文学的一个反映。  相似文献   

20.
阎锡山从小深受中国传统化之影响。在其早期的政治主张中融入了很深的儒学思想。比如他的“民治”、“民本”等观念的提出,以及他的“今欲求国家之治平,则无他法,抵从遵守圣人之道,则治平可望”的思想,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的儒学化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