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叶圣陶先生认为,在教学中"须认定作之者读之者为学生,即以学生为本位也"。因此他提出了变"教"为"学"、变"教"为"导"等具有全新理念的主体性教学方法。变"教"为"学"有两层意思:第一是变依赖学习为自主学习;第二层意思是变灌输学习为尝试学习。以学生为本的课堂应该是一种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2.
我国有一句古话:"授之以渔,而非鱼"。意思是教会他们打鱼的方法,而不是直接给他们鱼。我觉得这句话就是对"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的最好诠释。我们提倡在课改中"不教",并不是全盘否定"教",完全要学生自学,而是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然后引导学生灵活运用这些方法,结合自身特点来  相似文献   

3.
徐小英 《教育》2012,(30):50-51
教学质量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否得到充分发挥。学生不愿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灌输,而愿主动地去观察问题,对各种信息进行分析吸收。所以,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把教学的"舞台"让给学生中外教育家都非常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我国教育学家叶圣陶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也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主要阵地。教育实施者不仅要让学生在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4.
正新课程改革倡导"少教多学"的文言文教学模式。"少教"就是要把学习文言文最有效的方法教给学生,努力创设开放的、民主的、和谐的教学情境,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充分挖掘学生的探究潜能,释放学生内在探究的能量,让学生学会学习。"多学"就是要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动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一、激发兴趣——"少教多学"的前提孔子说得好:"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好之"、"乐之",他们的学习热情必然高涨,求知欲必会异常强烈,学习起文言文来就会以苦为乐,乐此不  相似文献   

5.
学者约翰·奈斯比特说:"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上,没有任何一门或一套课程可供你终生受用,现在最需要的技能是学会如何学习",叶圣陶老先生亦曾说过:"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一旦学生具有一定的学习方法,学生的学就变得简单而高效了,老师的教也变得简单而高效了.我们的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对知识的学习常局限在表面公式、定理的应用与解答,极  相似文献   

6.
叶圣陶先生认为:"在课堂里教语文,最终的目的在于不教,使学生养成这样一种能力,不待老师教,自己能阅读。"这里强调的就是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的培养。自主性学习能力就是受教育者运用已有的知识、能力独立地获取新知识、技能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终身教育的需要。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整体目标决定  相似文献   

7.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教是为了不教"。我们只有"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教学才能达到不"教"之目的。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学法指导不仅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更是学生终身学习的迫切需要。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通过不断渗透、领悟、运用,可以充分发挥学法指导的作用,以此提高小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那么,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学法指导呢?  相似文献   

8.
正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指出:"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可见,他们都强调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性。这个问题也被职业教育所广泛关注。对中职学校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而言,培养其学习能力就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服装美术设计的主动性  相似文献   

9.
早在半个多世纪以前,陶行知先生就曾经批评过:"中国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正切中我国教育长期以来忽视实践体验的弊端。学习者通过不断"学"的实践,才能学会学习。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就是要激发起所有同学的学习兴趣,使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去学习,并加强合作交流。  相似文献   

10.
叶圣陶先生曾说:"教师当然要教,而尤宜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卒底于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学案是指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利用学案导学,就是要有目的地组织、引导、激励学生自主学习,最终达到让学生"会学"的目的。通过近一学期的"学案导学"实践,我有如下体会:  相似文献   

11.
贾剑峰 《教书育人》2011,(20):31-33
教为了什么,叶圣陶先生曾说:"教是为了不教。教是为了能够更好的学,最终是让你知道如何学习,达到不用教自己就能自学的目的。"既然,教是为了不教,教最终是为了更好的学,而学生又具有无限的学习潜能,因此,教与学应该是相辅相成,结伴前行的。但反思  相似文献   

12.
唐跃 《教师》2013,(24):125-125
教师是"蜡烛""春蚕";教师是"梯子""渡船";教师是辛勤的园丁,是灵魂的工程师。韩愈在《师说》里言:"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培根说:"教师是知识种子的传播者。"陶行知强调:"先生不应该去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去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逆,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相似文献   

13.
正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于终身受用无穷。"而学法则是学生手中之"鱼竿",是获取知识之"鱼"的重要工具。学法指导也是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一条重要途径。语文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一些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课堂上,教师要把学习方法渗透到教学各个环节中,并引导学生将掌握的学习方法运用到其他内容的学习中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学生"学之得法",源于教师"导之有方".学法指导的实质是"教会学生学习",研究学生怎样才会学习.陶行知先生说过:"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而是教学生学."长期以来,在职业学校教学中,对教法研究较多,而对学法研究较少;相应地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和训练也落实不够,从而影响整个专业课的教学质量.针对这个问题,本文拟就财经专业课的学法教学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5.
古人云“授之以鱼 ,一饭之需 ;教人以渔 ,终身受用。”在教育中 ,对师范生进行学习方法上的培养 ,更能体现我国素质教育的要求。为了提高中师教育质量 ,使培养的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基础教育的需要 ,必须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既要要求学生重视和珍惜自己的学习过程 ,又要指导学生对领悟到的学法多尝试、多训练 ,使之内化为自己学习的能力 ,提高自己会学习的本领。教育家叶圣陶说过 :“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其实教学的最终目的也就是让学生通过学习而掌握一定的方法 ,运用一定的方法在书的海洋里和变化万千的自然界中获…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改已经实施四年有余,各地课改活动也如火如荼地进行,可时下,经常听到有教师感叹说:"现在的语文课越来越不知该怎么教……"可别以为这是老师故做谦虚之态,也不要以为这是危言耸听的夸大之辞!这是诸多教师的大实话。那么语文教师应如何直面困惑,引导学生轻松快乐地学习呢?一、准确定位语文教学目标,不要稀里糊涂地上课新课改确实让一部分老师观念上一时扭转不过来,但做为一位教师站上讲台前就必须明确要教给学生什么,然后才是怎么教!新课标由以前的思想性、工具性,而弱化思想性,强化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突出培养适应时代  相似文献   

17.
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在课堂里教语文,最终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使学生养成这样一种能力,不待老师教,自己能阅读。"(《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492页)现代课堂的转型也在力求向着叶老所提出的"不需要教"的教育愿景努力着。如何才能达到"不需要教"的教育之境呢?现代教育理论提出要达到"不需要教"之境,必须通过知识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现举一反三的教学理想。  相似文献   

18.
寓知于乐     
当前,在备课和教研中往往重视教法研究而忽视学法探讨。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常有这样一种感受:教师唯恐学生听不懂、学不会,不厌其烦地讲解,舌敝唇焦的总结,但效果欲不佳。学生中打瞌睡者有之,交头接耳者有之,甚而至于打闹者亦有之。出现这种情况,我认为主要是教不得法,引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9.
韩涛 《快乐阅读》2011,(1):12-13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高中语文教学来说十分重要。因为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让语文教学畅通无阻;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改革才能立于不败之地。现在的高中学生大多不把语文放在心上,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才是学生学习的先导。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语文特级教  相似文献   

20.
叶圣陶老先生曾说:"教是为了不教。"一语道破了高效课堂的关键——让学生真正掌握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在愿意学习、乐于学习、学会学习的过程中形成自学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坚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