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玉兰 《广西教育》2014,(13):121-122
集体教学活动是幼儿园开展教育活动最常用的一种组织形式。虽然幼儿园开展集体教学活动时间不长,但是幼儿在为时不长的学习活动中却能高密度地与教师、同伴产生互动,在这个暂时构成的"小社会"里较为集中地体现出了幼儿在学习、卫生和劳动等方面的行为规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指出:"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良好行为倾向是终身学习与发展所必需的宝贵品质。忽视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单纯地追求知识技能学习的做法是短视而有害的。"因此,创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相似文献   

2.
幼儿的礼仪是指幼儿在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应遵循的行为准则和交往规范,也就是幼儿在幼儿园、家庭、社会活动中所必须遵守的一些简单的行为规范。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我们采用不同的启发引导,力求培养幼儿“学会做人”“学会生活”的能力。那么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呢?  相似文献   

3.
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的行为规范与准则,是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道德修养的外在体现,是一个国家文明的标志,我们国家是个古老而又文明的大国,自古就有"礼仪之邦"的美称,所以礼仪教育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教育。幼儿教学中教师的身教对幼儿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要开展多种形式的礼仪教育,运用趣味益智游戏渗透礼仪教育,还应注重发挥幼儿行为习惯的摇篮——家庭礼仪教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3-6岁的幼儿正处在个性形成发展的重要时期。让孩子具有竞争的优势,可成为未来的赢家;让孩子具有健全的人格,收获成功的希望;让孩子从小养成知礼,学礼,懂礼。用礼的好习惯,可使男孩成为未来社会彬彬有礼的绅士,使女孩成为未来社会落落大方的淑女。礼仪使人更有涵养,涵养使人更具魅力,魅力健人更易成功。针对现时生活中文明意识差,幼儿自我为中心。刚入园的幼儿不懂礼貌,不会使用礼貌用语,遇到熟人不愿主动打招呼等不良习惯。[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沈亚娟 《早期教育》2009,(10):52-52
礼仪教育是幼儿园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塑造幼儿健全人格、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需要。那么.幼儿园应如何开展礼仪教育,以奠定幼儿良好的礼仪规范呢?  相似文献   

6.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通过读书可以使人丰富自身知识涵养,陶冶情操,并且随着读书量的增加和涉猎的范围越来越广,对于培养个人全面发展能力来说,也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幼儿园教育是人接受教育的最初阶段,因此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促进幼儿发展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应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从社会的角度看,礼仪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礼仪文明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历史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和广泛深远的影响,《周礼·春官·肆师》:"凡国之大事,治其礼仪,以佐宗伯。"而对一个人而言,礼仪则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北齐书·皇甫和传》:"及长,深沉有雅量,尤明礼仪。"荀子说:"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礼仪是一个人修身养性、持家立业、治国平天下的基础。社会化是一个人由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的过程,幼儿的  相似文献   

8.
王香云 《山东教育》2005,(18):62-62
当前幼儿,特别是独生子女已成为家庭中关怀、照顾的重点对象,过种单向的爱使大多数幼儿不同程度地表现出自私、任性、不尊重长辈、不关心他人等不良品格。若孩子从小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习惯,将来对家庭、对社会都会产生不良影响.只有在正确的教育下幼儿才能养成一系列良好的行为习惯。我对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做了以下尝试:  相似文献   

9.
随着国际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世界文化的不断融合,我国的幼儿教育也受到世界各国文化的影响。文章介绍了幼儿园在国际理解教育教学中采取的一些措施:营造国际理解教育的氛围;在活动中渗透国际理解教育;根据幼儿兴趣有选择性地设置国际理解教育课程;不断总结经验、追求进步,等等。  相似文献   

10.
王小红 《学子》2014,(3):31-31
正亚里士多德说过"幼年时形成的习惯可以改变一生",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美称,自古就有"不学礼,无以立"的说法。而现在的孩子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傲慢、自私、没礼貌、贪心、懒惰、脾气大……原因是什么呢?现在的孩子,个个都是小公主、小皇帝,被家长服侍得好好的,以至于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礼仪、礼貌。不少孩子在社会交往中,往往习惯于以自我为主,缺乏谦让、合作的思想,缺乏特定场合之中的规范行为及必要的礼仪修养。因此,对幼儿进行礼仪启蒙教育,  相似文献   

11.
曹爱弟 《考试周刊》2013,(57):191-192
<正>目前,我国教育事业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是高度重视知识技能的培养,却忽视了更重要的礼仪教育。儿童如果幼儿时期缺乏一定的礼仪教育,则往往会导致礼仪行为的严重失范。具体可以表现在对长辈缺乏礼貌,对同辈不懂谦让,任性、霸道、以自我为中心,无理取闹、不关心他人等。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见幼儿在饭店等公共场所大声喧闹、随手乱扔垃圾,在幼儿园内抢夺玩具、霸占游戏器材或在就餐时挑挑拣拣、  相似文献   

12.
真正文明的社会,需要懂礼仪的新一代。人们认识的偏差,对礼仪教育的淡化,需要大力提倡幼儿礼仪教育。礼仪是引领幼儿成长的航标,也是幼儿是否健康成长的体现。  相似文献   

13.
礼仪是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非常崇尚礼仪,号称“礼仪之邦”。孔夫子曾说过:“不学礼,无以立。”就是说一个人要有所成就,就必须从学礼开始。可见,礼仪教育对培养文明有礼、道德高尚的高素质人才有着多么重要的意义。让孩子从小养成学礼仪、讲礼仪、用礼仪的好习惯,在农村幼儿园显得尤为迫切。  相似文献   

14.
殷晓飞 《山东教育》2003,(23):123-124
性格是人在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从小对幼儿进行良好性格的培养是致关重要的。培养幼儿良好性格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5.
刘琴琴 《考试周刊》2009,(21):184-185
本文通过幼儿生活礼仪、交往礼仪、行为礼仪教育实践活动的总结,认为幼儿礼仪教育应当深入到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在环境中熏陶、在教学中渗透、在游戏中锤炼、在协作中矫正、在实践中总结、在家庭中宣传,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和教学方式,幼儿就会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  相似文献   

16.
自信心是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个人对自身力量的充分认识和估计。为了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我反复实践总结了以下4种方法。我想,只要持之以恒地去做,必定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1.每日一笑。在幼儿看来,老师的笑是对自己的肯定,表示“老师喜欢我”。它会使孩子情绪愉快,信心十足。所以我常常对孩子微笑,更注意对自信心较弱的孩子微笑。我尤其重视早晨的“一笑”,因为早上是幼儿情绪较易波动的时刻。每天早晨当孩子跨进活动室,我就迎上去,送给他一个甜甜的微笑。看到幼儿情绪不佳,我就亲切询问、安慰,直至孩子的脸上…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的发展,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他们都是父母和爷爷奶奶手心的宝贝,因而得到了非常多的宠爱,使孩子们养成娇惯的习性,甚至有的父母注重孩子学习,忽略了道德的培养,导致了幼儿目中无人的个性。亚里士多德说过"幼年时形成的习惯可以改变一生",孩子的良好的礼仪行为并非与生俱来的,而是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教育、学习慢慢养成的,因此要培养幼儿礼仪习惯,需要老师、家长做好榜样,并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让幼儿时刻学习礼仪知识,会用礼貌用语。俗话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文明礼仪及其习惯的养成对幼儿的终身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作为文明古国的中国,从古至今一直就十分崇尚“礼”,也极为重视礼仪教育,古人云:“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指出:“开展必要的礼节、礼仪、礼貌活动,对规范人们的言行举止,有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现代文明的高度发展,人们对文明礼仪的要求越来越高,礼仪是走向成功必备的基本素质。  相似文献   

19.
《教师》2017,(15)
礼仪是中华民族伟大的传统文化,也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保证。从古代流传下来的举案齐眉让枣推梨虚席以待以及程门立雪等礼仪,至今对人们的生活有着一定的影响。然而不尊重人、自私、没有礼貌等一些不文明的现象也不断出现在我们的视线中,影响着幼儿的健康成长,影响着礼仪常规的传承,也影响着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必须培养幼儿的礼仪常规。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