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语文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教和学,语文教学训练该怎么理解?应是教师的"训"和学生的"练",两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小学语文教学需要思考语文训练的问题,需要思考训练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赵克明 《教育文汇》2012,(11):38-39
近年来,语文学科作业出现了与理科"接轨"的倾向,市场上销售的按照理科训练模式编写的语文训练册比比皆是,从"模块训练题",到"单元训练题",再到"一课一练",其题量题型之多,其答案之标准化几乎趋向理科化了。这些"走俏"的练习册,正在悄悄改变着一些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他们奉行"拿来主义",照搬这些练习题课上练,课下练;学生的课桌上堆放的是山样的练习  相似文献   

3.
王心君 《教学随笔》2014,(10):20143+143
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说明朗读对于文意理解的重要性。语文教学要重视朗读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4.
程新胜 《甘肃教育》2014,(16):51-51
正当今社会是信息爆炸时代,人们交流信息离不开说话,尤其是青年人,都应具备较强的说话能力,以此作为立身处事的基础。所以语文教学中要加强说话训练,叶圣陶曾说过:"教是为了不教"。作为语文老师,其根本目的在于教会学生善于表达,提高说话能力。而这种能力经过训练才能形成,因为说话不仅是表达能力的问题,更是人的修养气质的"外化",《语文课程标准》中一再强调"听说读写并重",说的能力居第二,可见,说话训练是语文教学所肩负的重任。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育贵在养成,养成渗透于语文学习的全程,更体现在语文学习的细节。语文教育的"养成",在语文学习生活化的常态中;语文教育的"养成",在语文课堂看似点缀的小环节中;语文教育的"养成",在颠覆传统的语文训练设计中。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课堂上出现"华而不实,注重形式,轻视文本"的教风,提出注重语文课堂"语言文字训练",注重语文教学中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训练中追求内容和形式上的不断更新,发挥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7.
现代语文教学中有个比较流行的词——"语文味儿",然而这种"味儿"具体指什么,未见专家定论。但有一点却是众口一致的,那就是——朗读是语文细酌入"味"的佳法。由此可见,朗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特别是语感训练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该如何指导学生练好朗读呢?我认为应当格外注重朗读的训练形式。朗读的训练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8.
张志公的"语文训练"与当下的"语文实践"内涵基本契合。就当下语文实践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坚持语文实践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正途、处理好"听、说、读、写"的关系、不要忽略思维实践、语文实践必须严格,都是从"训练观"获得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9.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因此,各种各样的作文训练成了学生们"谋取升学的敲门砖",而传统作文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导致了学生写作心理也因此变得恐惧、腻烦.这学期,我尝试了提纲式作文教学,并在此基础上,总结提炼了"主题发散式"、"范文概括式"、"对比甄别式"、"情境体验式"四种训练方式.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学要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方面下工夫。提高学生语文整体素质离不开思维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加强思维训练,是培养创造力的重要一环。"语言是思维的直接现实",语言和思维两者密不可分。因此,语文课应当结合字、词、句、篇和写作等基础知识的教学,运用多种形式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本文着重就形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1.
宋孟芬 《文教资料》2009,(9):137-139
语文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结合,即"口头为语,书面为文",二者必须等同训练.那么如何训练呢?本文仅就如何进行口语训练从六个方面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2.
小学语文是儿童的语文。小学语文阅读训练应在浓厚的"语文味"的基础上彰显趣味性。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易读、有趣的阅读材料,以好玩、轻松的方式引领学生进行阅读训练,凸显一个"趣"字,让学生在趣读、乐读中,收获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3.
黄莹 《教育》2013,(30):26
"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与"听""说""写"同样重要的训练项目,也是阅读教学十分重要的训练方式。可是,作为一线教师,笔者深感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还存在着偏重"写"的训练、忽视其它方面训练的现象,其中忽略朗读训练的现象尤为严重。许多语文教师阅读课上不愿花大量时间去指导学生"读",认为朗读训练在水平考试时无法体现,朗读训练吃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学的目标包括语文知识、语文技能,二者是教学目标中最基本的成分,是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方法和过程得以生成的前提与载体,因此,落实语文基础训练是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问题。然而,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许多语文教师似乎不愿或不敢再讨论"训练"的问题了,表现在课堂上的便是不论教什么内容,都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该训练的也不敢训练,往往浅尝辄止,生怕别人冠以"教法不新"的帽子。有时  相似文献   

15.
小学语文对学生语感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小学语文与语感的简单分析后,提出了小学语文对学生进行语感训练的主要方法,包括加强情感沟通,以"听"训练语感;加强阅读训练,以"读"训练语感;加强对话训练,以"说"训练语感;加强写作训练,以"写"训练语感。本文旨在通过对"新课改"下语文教学对小学生语感的训练进行探讨,进一步丰富语文教学的作用及小学生语感训练方式。  相似文献   

16.
根据语文课程的性质"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强调语文教学的言意兼得,从品味句式、学习描写、关注篇章结构、强调诵读、提倡说写训练几方面阐述如何言意兼得,回归语文本位。"言意兼得",应该是我们所期待的理想阅读教学状态,它应该成为语文阅读教学的一种应然选择。  相似文献   

17.
小学低年级说话训练多年来一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特别是农村小学教学中多是蜻蜓点水,一带而过,导致学生作文水平难以提高。笔者认为,要切实提高说话训练效果,必须认真研究训练的"度",才能更好地完成小学语文教学目标中规定的"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的任务。一、打好基础、创设梯度说好一句话是小学低年级说话训练的基础。教师必须精心设计训练程序,先打好基础,创设梯度,在一年级就要从抓说一句完整话开始。如教学《语文园地  相似文献   

18.
正在阅读课上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是语文学科本质属性的要求,是信息时代语言交流对语文教改的强烈呼唤。我根据语文教学的规律以及新课标要求来进行语言训练,现结合教学实际谈几点粗浅意见。一、钻研教材,设计目标分化教学目标是语言训练内容安排的依据和效果检测的标准。就阅读教学而言,它包含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的内容。如果将目标简单化为"培养能力",概念化为"发展智力",在其影响下的语言训练必然难以奏效。因此,优化语言训练必须将新课标、学生有机融合,发挥教学目标对语言训练的导向作用。为此,在明确高年级语文教学的要求和总目标的前提下,必须整体把握教材的基本结构和读写训练重  相似文献   

19.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能说会道的口语交际能力是时代的需求,教师要充分发挥组织者的作用,为学生尽可能多地提供说话的时间、空间和题材。"鉴于时代使命,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应增强说话训练意识,充分利用文本,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见缝插针,把听说训练贯穿于语文教学各个环节,练好"五说",有效提高课堂效益。  相似文献   

20.
朗读训练是语文教学的一个关键,它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可以培养学生掌握主动理解课文的学习方法,从而更深入地去理解文本。抓好朗读训练,在语文教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语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语言优美的文章,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好材料,而语言的内化主要靠朗读,朗读不落实,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便无从谈起。"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道出了"劳于读书,易于作文"的真理,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已成为很多语文教师的共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