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劼  李秋焕 《山东教育》2004,(31):43-44
一、阅读教材,认识圆的圆长,了解原始的测量方法 师:同学们,我们先以四人小组一起学习一下88页第一部分的内容.看看你知道了什么、能提出什么问题,并且把问题随手纪录下来,  相似文献   

2.
一、教学圆的周长计算方法与应用 二、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推导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进行简单的计算。 2.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及动手操作能力。  相似文献   

3.
一、教学目标:通过动手操作,测量圆的周长和直径,计算出周长与直径的比值,理解圆的周长的意义;会运用圆周长的计算公式正确解决有关圆周长的实际问题;通过学习圆周率的有关资料,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二、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总结出圆周长计算公式;通过动手操作,理解圆周率的意义。三、教学准备:圆规、表格、课件。四、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  相似文献   

4.
季亚丽 《辅导员》2011,(36):78-79
一、缘起很多时候教师在教学中往往不顾忌学生是否有真实的发现,向学生提出一些非常直接甚至是带有暗示的问题,期望学生尽快获得结论,以保证教学过程的顺利实施。显然,教师过于直接而又简单的提问是不会让学生有真实发现的经历和体验的。今年我再次仔细阅读"圆的周长"这一教学内容,分析学生学习起点。认识圆的基本特征是学习此课的基础知识;会画指定大小的圆是学习此课的基  相似文献   

5.
在贵刊2008年第9期,我看到特级教师王永撰写的《解读“圆的周长”》一文,颇有感触。由于实验客观存在误差,圆的周长和直径的结果都是近似值。因此,很难通过不同圆的各种对应数据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来感悟圆周率是一个常数。而教师简单直白的告知并不能促进学生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在贵刊2008年第9期.我看到特级教师王永撰写的《解读“圆的周长”》一文,颇有感触。由于实验客观存在误差,圆的周长和直径的结果都是近似值。因此,很难通过不同圆的各种对应数据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来感悟圆周率是一个常数。而教师简单直白的告知并不能促进学生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黄毕年 《湖南教育》2002,(13):33-33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数学教学应该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以这一基本理念重新审视我们的数学教学,就会有新的体会与感悟。下面以圆的周长计算公式的教学为例,谈谈如何贯彻、落实这一现代教学理念。大部分教师在教学圆周长的计算公式时,是让同桌学生利用课前准备好的圆片,合作测出圆片的周长、直径,再计算,通过以下表格,揭示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C=πd的。乍…  相似文献   

8.
陈海婷  肖炜清 《广西教育》2010,(10):46-48,52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圆周率的探究过程,推导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  相似文献   

9.
校本教研是一种全新理念的教研活动模式,它不仅是教师展现自我、完善自我的舞台,更是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提升教学理念的窗口。因为教师的经验和能力是在教学实践中形成的,只有当教研和教学一体化运作时,才能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为此学校每学期都要组织这类教研活动,促使教师主  相似文献   

10.
在学习圆周率时,利用滚和绕的方法测量圆的周长是常用的教学方式。但是我在多次教学实践和教学观摩中均发现学生对测量活动漫不经心,甚至出现以计算代替测量的情况。这种为了测量而测量,甚至伪测量的行为,使测量活动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和意义。原因何在?我先后调查了几届学生,学生的反馈意见大致有这样  相似文献   

11.
【案例】 教学《圆的周长》一课时,我和学生一起探究圆周率。课的中间,我故意“为难”学生,学生却不畏艰难、迎难而上,创造了一个个精彩。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62~64页。教学目标认识圆的周长,初步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计算公式,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在探究活动中发现规律;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积极进行数学思考的思维品质。设计理念1.在操作中感悟。让学生从各自不同的操作实践中感悟化曲为直  相似文献   

13.
田杰 《云南教育》2006,(10S):33-34
全国第七届深化小学数学改革教学观摩交流会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河南的席争光老师所执教的“圆的周长”一课。下面我就几个片段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笔者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多年.在各级研讨活动中听“圆的周长”一课不下十余次.发现几乎该课的所有设计无非两种模式:不是在操作活动中去发现圆周率.就是通过测量计算去验证圆周率。基于对学生学情的深入了解和对圆周率这一学习材料特殊性的思考.笔者对“圆的周长”一课的核心丌值目标的定位有几点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15.
"圆"是初中数学教材中的经典内容,对圆的教学有效设计包括建立概念、加深理解和建立数形关系三个方面.概念建立的关键在于激发兴趣和学生的学习内驱力,理解的关键在于学生的体验,而数形关系的建立关键在于有学生心理参与的探究.  相似文献   

16.
圆的周长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由于教学目标定位不同,形成了不同的课堂教学实践。《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下文简称“修订版”)把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作为了课程目标,为分析课堂教学误区、寻找对策提供了新的视角,笔者就此分析圆周长教与学的现状。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89—90页内容及例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圆周率的意义,理解掌握圆的周长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  相似文献   

18.
师:圆的周长是什么线?学生用手指圆的周长是指的哪一部分。师:什么叫做圆的周长?生:围成圆的曲线长叫做圆的周长。师:圆的周长是一条曲线,拉直了是什么线?生:线段。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圆的周长”。  相似文献   

20.
学生通过自主实践探索,在体验圆周率的形成过程中,不但得出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也得到了培养,还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会到"由曲变直"的转化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