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和谐文化在我国有着悠久的传统,中国文化在其民族性上就是一种和谐文化。虽然不同历史阶段中所阐发的和谐文化具有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但却有一个世代相承的主张和谐的脉络和内核,这种脉络和内核作为和谐文化的既定理念,具有世代传承的价值。中国古代文化主体的儒家、道家等学派关于和谐的丰富思想,既形成了中国和谐文化的固有传统,也是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可资利用的宝贵的思想资源。概括起来,这些关于“和谐”的思想集中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儒家所积极倡导的“孝文化”确立了中华民族的道德规范,对中国人的伦理生活具有重要意义。从哲学视角重新审视《孝经》,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古代中国人的社会生活。分析《孝经》中“天”与孝道相联系的观点,厘清“天人合一”思想在先秦儒家天道观基础上的发展轨迹,理顺“天”与“人”相交的思想脉络,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服饰是在中国特有的历史条件下独立发展的一种服饰系统,尤其是官服系统有着非常鲜明的特色,它与中国古代儒家的治国思想紧密结合,遵循中国古代"礼制"规范,体现强烈的等级观念和中国古代文化政治的形式主义及程式化特征。它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保持了清晰的发展脉络、装饰特色的一贯性和独特的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4.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心理健康教育思想的体现中国古代心理健康思想散见于各种文献。没有明确的“心理健康”的概念,也没有形成独立的理论体系。儒家、道家和佛教文化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古代心理健康思想的主要来源。从这三家的思想体系人手,分析它们形成、发展的脉络,才能对中国古代心理健康思想有一个较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和”是中国古代哲学、美学思想与艺术创作及批评的重要概念,在被普遍认为是形式自律论音乐美学著作的《声无哀乐论》(下文简称《声论》)与儒家他律论的音乐美学体系中都有诸多关于“和”的论述。尽管嵇康之《声论》看似与儒家音乐思想相对立,但在“和”的观念上又有许多相通之处,这也恰好体现了嵇康与儒家在美学思想深层次上的相通性。  相似文献   

6.
刘德朋 《文教资料》2009,(28):100-102
《尚书》被认为是儒家经典中地位最尊的一部书,是研究中国古代语言、文字、哲学、文化思想、社会生活的重要史料,其中所保存的天文、地理等。也是了解中国历史的重要参考依据。本文主要从天象(用日月星辰来统称)的角度探讨以先秦为历史背景的艺术文脉。日月星辰之象的“象”在此有双层涵义:第一层涵义,自然天象之象.包括日月星辰;第二层涵义,反映在设计文化上则为某种思想文化象征之象。  相似文献   

7.
高中历史必须《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人教版)一课,是根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必修课程《历史Ⅰ》所列的“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二点“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编写的。  相似文献   

8.
孔子儒家服饰美学思想是中国古代服饰审美文化千祀不易的历史积淀和深厚基础。本文着重阐扬孔子关于“文质彬彬”的观念形态的“质”即服饰以“礼乐”文化为底蕴的“内容”,与服饰的形制、颜色、纹饰、佩饰及质料等“形式”即“文”之间的辩证统一的服饰审美文化观念。这不仅是孔门儒家,也是中国古代服饰美学思想目的论的核心内涵。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学派纷纭。把我国古代文化思想按内容粗略可分为三个方面:其一是侧重以自然为中心的(天人关系),基本代表有道家、五行家、阴阳家、医家、农家等;其二是侧重以人为中心(社会关系),基本代表是儒家、墨家、法家、名家等;其三是侧重以已身为中心(独善其身),基本代表是佛家、养生家、神仙家等。综而观之,我国民族文化之核心到底是什么,它的历史意义及局限性是什么?本文作些论述,以就教于学术界同仁。我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核心是“和”。西方的传统文化思想体现在各个领域中,在自然观…  相似文献   

10.
“礼”是中国传统文化有别于西方文化的特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三礼”,是指《仪礼》、《礼记》和《周礼》这三部非常重要的儒家经典。“三礼”是我国古代礼文化的主要载体。  相似文献   

11.
作为儒家经典的“圣经”,《论语》存在误读、误解,其映射的儒家思维理念也有历史的局限性。表现在:“义”与“利”在客观上有所对立;儒家民本思想主宰中国古代的“人文思想”;人伦思维至上;思维取向重继承、回归。  相似文献   

12.
中国文化经典本身就是中国历史上培养、教育、塑造学生的权威的课本和教材,靠一代代人的传承、诵读、解释,并在传承、解释中发展、创新。 所谓“经典”,最主要的义项就是“传统的具有权威性的著作”。所谓“文化经典”,则是对于某个文化传统而言的最具权威性的著作,这在我们中国文化中就是指儒家的四书五经(或《十三经》),道家的《老子》(《道德经》)、《庄子》(《南华经》),墨家的《墨子》,兵家的《孙子》,法家的《韩非子》,  相似文献   

13.
魏静 《现代语文》2010,(6):34-35
一、以文体为依据进行古文教学的原因 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灿烂文明的国家,孕育了诸子散文、史传文学、唐诗、宋词、元曲等众多的古代作品。这些优秀的古代作品,包含着古人卓越的智慧和博大的思想,凝聚着沉甸甸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及精神得以传承,古代作品功不可没。《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高中语文课标》)提出了“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  相似文献   

14.
对道家因循思想的研究,至今仍然没有引起学界的重视,《四经》(即《黄帝四经》)因循思想的研究也不例外,这是一个非常遗憾的事实。以《四经》因、循等概念为基本素材,本着求实的原则加以具体整理和分析,彰显其思想的特色,以及在道家因循哲学思想的长河里的具体发展脉络,这是总结因循思想一个不可逾越的环节;同时,对科学完整地把握先秦道家的哲学思想特征,也具有非常积极而现实的价值意义,尤其在中国儒家思想一统的情势下,张扬《四经》的因循思想,不仅对突破儒家就是中国文化的做法存在意义,而且对广视域对待古代文化财富,以及在最大的限度上利用所有古代文化资源都是一个很好的尝试。  相似文献   

15.
孔子儒家服饰美学思想是中国古代服饰审美文化千祀不易的历史积淀和深厚基础。本文着重阐扬孔子关于“文质彬彬”的观念形态的“质”即服饰以“礼乐”文化为底蕴的“内容”,与服饰的形制、颜色、纹饰、佩饰及质料等“形式”即“文”之间的辩证统一的服饰审美文化观念。这不仅是孔门儒家,也是中国古代服饰美学思想目的论的核心内涵。  相似文献   

16.
为政以德以德育人以德治国──孔子德育思想的可鉴性北京师范大学王炳照在中国璀璨的历史文化宝库中,教育思想遗产是最为丰富的,积累的德育思想和经验也最为珍贵。孔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又是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特别是古代德育思想的奠基者。因...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史》是历史系科的主要专业基础课,是一门包括整个中国古代社会的历史发展、思想文化进步、科学技术发明等多方面历史的课程,知识内容涉及素质结构中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等方面的教育。《中国古代史》课程的教学不应局限于历史学科的专业教育,而应在高校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等方面的综合素质教育中发挥作用。新世纪的发展形势也要求我们在大学素质教育中加强《中国古代史》课程教育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历史上,法治和德治一直是治理国家的两种根本手段,如同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对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德治”思想是中国古代儒家政治思想和伦理思想的一项重要内容。今天我们所说的“以德治国”.并不是只有中国传统的儒家“德治”思想这一理论来源,不应谊把今天的“以德治国”看成只是对古代儒家“德治”思想的继承发展。  相似文献   

19.
经世致用思想略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说“经”经世致用思想在我国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具有持久的影响,就是在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变过程中亦起到一定作用,启动、加速了中国近代化(或曰现代化)的历史进程。经世致用思想能隐显于中国文化历史中,实又因为“经”在传统文化中一直据有主干地位。所以,我们这里也从“经”谈起。我国历史中所讲的《六经》、《五经》、《九经》、《十三经)}等所包括的“经”,主要是指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所编的书籍,它是被封建政府“法定”的“经典”。统治阶级利用“经”的教化作用维系其统治,使“经”成为统治阶级手中有效的统治工具。…  相似文献   

20.
《尚书》与《周易》同为儒家重要经典,历史变动观念都很丰富,同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因而它们具有很大的可比性,极具比较价值。从具体内容看,二者的历史变动思想既有很多相同或相通之处,又有区别。二者都染上了古代中国方能有的思想特色和文化内涵,亦即实用理性主义色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