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孩子的天空     
“六一”是孩子的节日,应是一个充满欢乐和笑声的日子。在这样的日子里,做父母的能够为孩子做些什么呢?我想绝不仅仅是去学校里观看一次孩子们的表演就足够了,那是孩子给予父母的。孩提时代,是一个做梦的时代。但我们却对孩子的梦知之甚少,很少有父母自觉自愿地去理解孩子的梦想,甚至有人认为那是孩子的话而不以为然。我们应该放下手中自以为重要的事情,参与到孩子们的游戏当中,做他们中的一员,平等地与他们进行对话,而不是居高临下地要求他们按照我们的意愿去做什么,不做什么。让我们再担当一次孩子的角色,就会觉得孩子并不简…  相似文献   

2.
我想问问各位同仁:你曾经敞开胸怀拥抱过你的学生吗?没有。是不好意思,还是觉得没必要?在美国的学校里,拥抱孩子是每个老师最自然的举动,更是他们对孩子关爱最直接的情感流露。那是我们刚去美国第二个星期。一天放学,孩子一下校车,就高兴地告诉我:“妈妈,老师拥抱了我,用脸贴着  相似文献   

3.
一次习作课上,我和孩子人讨论克隆技术。也许在课《匆匆》中,作对日子飞逝的无奈感染了他们,他们骤然意识到时间的匆促、生命的短暂,于是很多孩子想克隆时间,让消逝的时光重新回到身边,我惊叹孩子们的惜时情怀,不禁问道:“那你们最想克隆的是什么呢?……幼儿园!”大家异口同声。  相似文献   

4.
我想问问各位同仁:你曾经敞开胸怀拥抱过你的学生吗?没有。是不好意思,还是觉得没必要?在美国的学校里,拥抱孩子是每个老师最自然的举动,更是他们对孩子关爱最直接的情感流露。那是我们刚去美国的第二个星期。一天放学,孩子一下校车,就高兴地告诉我:“妈妈,老师拥抱了我,用胸贴  相似文献   

5.
自小我比较孤僻,与别的孩子玩不到一起。上了小学四年级后,有些同学疏远我,这使我对他们产生很深的敌意,我总以为别人在伤害自己,便也去伤害别人。这种恶性循环愈演愈烈,我曾经想从天台跳下去自杀,却又怕死。对异性也不敢有什么感情寄托——因为此时我的脸上又长满了青春痘,见了女生只好远远躲开,仿佛她们都在嘲笑我——青春期的神经真是敏感又脆弱!那是我至今为止所经历的一段最迷茫最难熬最痛苦最无助的日子,那些日子我一直被黑色大网包裹着,一直到了六年级上学期。忘了哪天,父母有些事情要离开家里几天,他们照例把我放到寄托所。那是假日…  相似文献   

6.
匆匆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那里呢?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  相似文献   

7.
孤寂的时候,也许我们会做同样的梦,想同样的心事。因为那是有着永远数不完的欢笑与泪水的四年,更因为那是我们曾一起走过的日子! 上初中时,桃子是我的同桌。她是个开朗的女孩子,总有许许多多的“怪异”念头。桃子,说了你别生气,有时我真的有点招架不住你。虽然无可奈何你的淘气,可那样的日子却不能没有你。一初一的暑假,特别长。百无聊赖中,我和桃子商量怎样花掉这漫长的暑假。于是,我决定去参加一个素描班。我本想拽着桃子一起去,可桃子说自己的艺术细胞本来就没有几个,再加上这几年的退化,已所剩无几,就不去“滥竽充…  相似文献   

8.
莲花灯     
每年农历的7月15日,是我最盼望的日子。(开篇就给读者设下悬念。)早在半个月以前,我就在惦记着这个日子了。我常常想,要做  相似文献   

9.
矿矿 《师道》2002,(11):33-34
如果你有兴趣去问美国孩子,在他们的生活中,什么东西使他们最感到压力,95%的孩子会告诉你:“学校。”怎么会得出这种结论呢?学校嘛,就应该是一个学习的乐园。大多数父母都是这样想的。但对于美国孩子来说,学校几乎谈不上是个学习的地方。我想,之所以造成这种错误认识,根源来自那些教书的人———老师。因为,很多老师几乎并不在意他们教些什么。教书不过是一种职业,一个赚了钱去养家糊口的职业。我并不是说把教书仅仅看成是一种职业有什么大错,对那些把生存当成第一重要的人来说,在美国这种社会里,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种…  相似文献   

10.
不欺骗老板     
《现代企业教育》2006,(10):52-52
最近,我的两个孩子分别去新学校就读。从他们的背包底部,我救出了几张皱巴巴的纸头。那是学校发的文件,告知学生家长有关校规。  相似文献   

11.
我曾自卑     
念小学的时候,我是班里写作文最好的一个。每一个星期的周五下午,会有两节作文课,那是我最开心的日子。小学教室的黑板边上,贴着课程表,每次去旁边的垃圾桶丢垃圾的时候,我都会用眼睛很快地扫一下作文课那三个字。小学的时候,我认真地写每一次老师布置的作文。无论是写学校旁边  相似文献   

12.
曾颖 《课外阅读》2010,(12):13-13
民工子弟学校办学人老邹请我去参加他们办的主题班会,想让我去给孩子们讲讲励志故事,在他看来,我所干的还算是个正当而有出息的差事。  相似文献   

13.
那是费城7月里一个闷热的日子,虽然时隔57年,可那种闷热我至今还能感觉得到。当时和我一起的5个小男孩,因为玩弹子游戏玩厌了,都想找些新的花样来玩。“嗨!”内德说,“我们很久没有爬悬崖了。”“我们现在就去爬吧!”有个孩子叫道。他们就朝一座悬崖飞跑而去。  相似文献   

14.
1982年冬,父亲的病愈发严重。那时我已经是个有四年服役期的老兵,是图书室的管理员。家里窘到极处时,父母想到了我,想到了部队的医院。于是,我请假回家去接父亲。在最初的半个月,因为医院比较暖和,他的精神好转,病似乎轻了。那半个月的时光,是我这一生回忆起来最感温馨的日子。因为,那是我这辈子唯一一次孝敬父亲于床头的两周。每天,我顶着北风,走四五里路去给父亲送饭,一路上都哼着京剧。一次,我去送夜饭时,发现父亲和母亲不在病房。我在露天电影场找到他们时,他俩正在寒风中聚精会神地看着电影。我的心里便漫溢过许多欢乐和幸福,以为父亲的病果然轻了,慌忙给哥姐们挂了长途电话,把这一喜讯告诉他们。父亲也以为他的病有望痊愈,  相似文献   

15.
新青 《内蒙古教育》2007,(2X):59-59
多年前我跟悉尼的一位同学谈话。那时他太太刚去世不久,他告诉我说,他在整理他太太的东西的时候,发现了一条丝质的围巾,那是他们去纽约旅游时,在一家名牌店买的。那是一条雅致、漂亮的名牌围巾。高昂的价格标签还挂在上面,他太太一直舍不得用,她想等一个特殊的日子才用。  相似文献   

16.
七条汉子     
1997年我从师范学校毕业后,一心想分到一所好学校去教书,谁知却被分配到了乡里最偏僻的一所小学,一同分去的还有三个男教师。当时,乡文教主任对我们实话实说:“其他教师都不愿意去,你们几个男的去锻炼锻炼吧,这对你们没有坏处。”他还让我们写下了3年之内不从这个学校调走的保证书。我们当时的心情很复杂,酸甜苦辣,什么滋味都有。此后的两年,又陆续有三位男教师分到了我们学校,我们七条汉子开始热闹起来。学校的条件可想而知,简陋得不能再简陋的教室、桌椅及教学仪器,农村孩子那虽然天真可爱却时常脏兮兮的小脸,让我们曾…  相似文献   

17.
谢磊 《山东教育》2004,(16):55-55
那年,那月,一个秋蝉低吟的日子,我登上三尺讲坛,从此便和一张张稚气的小脸相伴,任岁月流转。在这一方乡土辗转执教过许多所学校,只是我却几乎没有听到过那和在琴声里童稚的歌声。难以挥去的应试教育的阴霾黯淡了他们太多的背在书包里的绚烂的梦。就如这音乐,寄给他们回忆的信笺,永远只会是一张惨白的纸……  相似文献   

18.
学校的孩子们都认为我是个书呆子。 那是因为我不喜欢篮球和橄榄球,但我喜欢国际象棋和数学。家里的情形差不多,虽然没有人这样或那样叫我。我爸爸妈妈和我哥哥贾克总是骑自行车或跑半程马拉松或划船,并且他们总想让我也去。“好啦,亚历克。试一试嘛。”当我对他们说不的时候,他们就摇头。而我知道他们心里在想什么:书呆子。  相似文献   

19.
天气再次转冷,这已是开学两周以来的第三次降温了。二月的空气还很凉,我却开始琢磨着春天何时到来。虽然天气很不给面子地一再降温,但依我看来,这就像老人们常说的回光返照,寒冬正在作垂死的挣扎。那时我正上初三。离中考还有四个月。后来我才知道,那四个月是我生命中最最快乐的日子。虽然是冲刺阶段,但一切并非想像中那样紧张。对于我这种性格的人来说,总有足够的时间去做一些琐碎的事情。吃完饭,我和小A在校园里散步。然后找个台阶坐下,静静地坐着,聊一些无关紧要的事。眼看着头顶的天空慢慢地黯淡下来,直到昏暗。这时整幢教…  相似文献   

20.
8月28日星期五晴还有三天,我便要开始真正的高三生活了。于是这三天我决定痛快地玩。明天应是完成作业的日子,晚上,还要去补课;后天应是画画的日子,希望灵感能及时到来;再后天是玩的日子,与朋友约好出去玩的,我想,这可能是“最后一次”了吧。物理、外语、数学都测试过关了,相信分数都是低空飞过。物理才60分,我对家里人一个字都不敢提。别的两门功课分数还不知道,但相信不会超出80分。读书呀!9月4日星期五晴9月正是读书日。反正已开学一个月了。“9月1日”这个概念对我已经模糊不堪。今天晚上学校开家长会,老爸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