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母子公司知识流动:一个理论分析框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刘翌  徐金发 《科研管理》2002,23(1):6-11
本文从子公司这这一节点层次,运用沟通理论构建了一个母子公司知识流动的理论分析框架。本文认为,母子公司知识流动主要取决于5方面因素:(1)源单元知识存量价值;(2)源单元的激励水平;(3)传输梁道的存在性与丰富程度:(4)目标单元的激励水平;(5)目标单元的吸收能力,并对每方面因素进行了进一步分析,提出了一系列可供检验的理论命题或假设。  相似文献   

2.
许强 《科学学研究》2007,25(Z2):388-393
本文从知识转移的视角,分析了母子公司控制机制和母子公司知识转移程度、方式之间的关系,并进行相应的实证研究,揭示了母子公司控制机制的影响因素和具体应用场合。  相似文献   

3.
王立生  胡隆基 《科技管理研究》2007,27(5):237-239,245
知识转移是跨国公司网络内重要的资源流动之一。跨国公司进行知识有效开发的能力不仅体现在母公司的有效输出,而且体现在子公司能否有效地消化和吸收。本文首先对吸收能力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和总结,然后从吸收能力的角度探讨了跨国公司母子公司之间的知识转移方式及其影响因素。文章最后提出了一些提高子公司吸收能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知识转移是跨国公司网络内重要的资源流动之一.跨国公司进行知识有效开发的能力不仅体现在母公司的有效输出,而且体现在子公司能否有效地消化和吸收.本文首先对吸收能力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和总结,然后从吸收能力的角度探讨了跨国公司母子公司之间的知识转移方式及其影响因素.文章最后提出了一些提高子公司吸收能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陈志军  王晓静  徐鹏 《科研管理》2014,35(3):108-115
本文以企业集团研发协同为研究对象,将企业集团研发协同分为母子公司研发协同、子公司间研发协同和公司内部研发协同三个维度,构建研发协同影响因素、企业集团各维度协同水平和研发绩效的测量量表。通过回归分析验证了战略导向、组织文化、激励机制及沟通机制四个因素对企业集团研发协同各维度的影响:战略导向对母子公司研发协同水平具有促进作用,对子公司间和公司内部研发水平影响不显著;组织文化对母子公司研发协同和公司内部研发协同水平有正向影响,对子公司间研发协同水平影响不显著;激励机制在子公司之间、公司内部有促进研发协同水平的作用,对母子公司的研发协同水平影响不显著;沟通机制对于企业集团各维度的研发协同水平均有显著正向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探索了研发协同各维度的实现水平对集团研发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母子公司间、子公司间以及公司内部研发协同水平均对研发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6.
跨国公司母子公司之间管理知识如何有效转移,已成为理论界广泛探讨的问题.对跨国母子公司之闻管理知识转移影响因素进行了剖析、归纳和改进,将跨国公司管理知识界定为刚性管理知识与柔性管理知识,将转移成本、跨文化沟通作为两个变量引入到跨国母子公司管理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中,以此构建起了一个综合性的分析模型.  相似文献   

7.
FDI企业隐性知识流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少杰  宿慧爽  李京文 《情报科学》2007,25(4):490-493,631
本文从主体、客体和环境三个方面分析了影响FDI企业隐性知识流动的主要因素,并对这些因素如何作用于隐性知识的流动进行了深层次分析,理清了FDI企业隐性知识流动的路径,从而为促进我国内外资企业之间的隐性知识流动提供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8.
选取知识共享自我效能(内生激励)和期望的物质奖酬(外生激励)作为激励因素的代表构念,选取知识的隐性程度(自然属性)和感知的知识个体所有权(社会属性)作为知识属性的代表构念,探讨了内/外生激励因素和知识的自然/社会属性对知识共享意愿的作用机理,以及二者在影响知识共享意愿过程中的匹配机制.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知识共享自我效能和期望的物质奖酬对知识共享意愿均有显著正向作用;知识的隐性程度和感知的知识个体所有权对知识共享意愿均有显著负向作用;知识的隐性程度对知识共享自我效能的激励功效有正向调节效应,对期望的物质奖酬的激励功效有负向调节效应;感知的知识个体所有权对知识共享自我效能和期望的物质奖酬的激励功效均有正向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9.
从跨国公司母子公司知识冲突对知识转移绩效的影响机理出发,运用实验研究方法对知识冲突与知识转移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假设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结构型知识冲突和存量型知识冲突对知识转移的个体绩效、团队绩效、组织绩效具有正向影响作用;关系型知识冲突对知识转移的个体绩效、团队绩效、组织绩效具有负向影响作用;跨国公司母子公司知识转移的个体绩效、团队绩效、组织绩效呈现出层层递进的演进机制。结构型知识冲突和存量型知识冲突属于良性知识冲突,适度的良性冲突对提升跨国公司母子公司知识转移绩效水平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关系型知识冲突属于恶性知识冲突,对跨国公司母子公司知识转移绩效水平具有消极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10.
丛聪  徐枞巍 《科研管理》2010,31(5):172-177
摘要:基于知识的跨国公司母子公司关系是跨国公司母子公司关系的重要形式之一。本文主要从知识的视角对跨国公司母子公司的关系进行研究。分析了跨国公司母子公司间的知识构成与特性,并对跨国公司母子公司双方知识投入对母子公司关系的形成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在对母子公司间的知识转移研究的基础上,得出结论:跨国公司母子公司关系会随母子公司间知识转移而发生变化,子公司拥有当地化知识作用的提高使得跨国公司子公司在母子公司关系中越来越占据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1.
丛聪  徐枞巍 《科学学研究》2011,29(2):252-256
 跨国公司母子公司关系是跨国公司治理模式的基础,而基于知识的跨国公司母子公司关系是跨国公司母子公司关系的重要形式之一。在分析跨国公司母子公司中的知识构成与知识结构的基础上,从知识的视角对基于母子公司控制关系的几种主要跨国公司治理模式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知识构成、知识结构和知识转移对跨国公司母子公司控制关系的影响和作用。最后,对如何建立合理的基于知识的跨国公司治理结构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We examined 79 Japanese MNCs’ R&D subsidiaries in the US from the knowledge-based view. We found: (1) subsidiaries’ R&D strategies generally encouraged knowledge flows; (2) subsidiaries’ R&D alliances promoted knowledge flows; (3) R&D subsidiaries with process-oriented incentives promoted vertical knowledge flows; (3) autonomous R&D subsidiaries promoted knowledge flows from the local environments to the subsidiary; (4) R&D subsidiaries with a high level of knowledge flows accumulated a high level of knowledge; and (5) R&D subsidiaries with a high level of accumulated knowledge achieved high overall performance. Our interviews with 30 R&D subsidiaries and 10 parent companies supplement these findings.  相似文献   

13.
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的个体知识转移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马庆国  徐青  廖振鹏  张彩江 《科研管理》2006,27(3):50-54,35
从知识转移的概念界定出发,将复杂自适应系统的特征应用于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分析,将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划分为:所转移知识的性质,知识发送方的传递动机、沟通编码能力,知识接收方的接收动机、沟通解码能力、吸收能力和已有知识基础,知识发送方与知识接收方的知识相容性,知识转移的沟通渠道等因素。  相似文献   

14.
A growing number of studies suggest that only innovative subsidiaries generate positive technological effects in host countries. In this context,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variability in the intensity of innovative activity across MNC subsidiaries within a late-industrialising host economy in connection with two factors: the subsidiaries’ functional integration within (a) their global corporations and (b) their host economy. We found that the more innovative subsidiaries were those that enjoy integration to both the local economy and their global corporation. However, they represented a small proportion of all subsidiaries, most of which were disconnected from both their global corporation and the local economy. We also found that, in common with some findings in advanced country contexts, but in contrast to common expectations in industrialising economies, subsidiaries that were strongly integrated into their parent corporations undertook more, not less, intensive innovative activity than those that were well integrated into the host economy.  相似文献   

15.
海外子公司实施逆向知识转移,对母公司获取知识资源,提升竞争实力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收集中国跨国公司的132家海外子公司数据,采用回归分析,检验假设模型,以探究海外子公司自主权,对其逆向知识转移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海外子公司自主权与逆向知识转移、逆向市场知识转移、逆向技术知识转移之间均存在显著的倒U型曲线关系;自主权与逆向管理知识转移之间的倒U型关系不显著;母公司吸收能力能够负向显著调节自主权与逆向管理知识转移间的关系。研究结论表明:新兴经济体跨国公司赋予海外子公司适度的自主权,有助于实现逆向知识转移,但自主权过多会出现“过犹不及”现象。  相似文献   

16.
罗彪 《软科学》2007,21(4):134-137
通过回顾企业集团的不同分类方法,指出以管理控制模式为基础的分类方法更能揭示企业集团类型对业绩管理系统的影响。区别了不同企业集团中母子公司的定位,在此基础上比较了不同企业集团业绩管理系统在构建方式、控制手段和监控周期上的不同。  相似文献   

17.
刘明霞  于飞 《科研管理》2015,36(2):160-166
本文对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母子间的知识流动及其决定因素进行实证调查,得到三个结论:(1)母子间存在双向知识转移,且传统知识转移与逆向知识转移程度不同;(2)双向知识转移的决定因素有较大差异,母子关系和受方吸收能力只影响传统转移,而知识相关性、子公司技术依赖和子公司知识活动能力只影响逆向转移;(3)本文根据相关信息推理出在华跨国公司双向转移的逻辑与已往文献不同,传统知识转移不是一个简单的教授过程而是体现母公司意图、子公司认同的教授过程,逆向转移也不是学者所说的子公司说服过程而是母公司主动发现、主宰的选择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