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图书馆在传播农村科技文化知识、提高农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有效整合资源,强化技术手段,完善图书馆农村服务网络建设,更加直接地服务于广大农民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2.
文化下乡是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提高农民文化素质的有效途径之一.作为档案系统利用文化下乡大力宣传科学文化知识,加强和巩固农村文化阵地,推动农村"两个文明"建设,提高全民档案意识,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当前发展农村市场经济,从农民自身来讲,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提高农民的素质。要提高农民素质,在当前或相当一段时间内,应在提高农民的思维方式、文化程度、劳动技能、经营管理水平等方面下功夫。但主要的还是要在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上下功夫。 据山西省农调队抽样调查,1992年山西农民人均纯收入力627元,其中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劳动力人均纯收入为598元,初中文化程度的劳动力为626元,高中文化程度的劳动力为647元,中专文化程度的劳动力为705元,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力为730元。这一资料表明,劳动力的文化素质越高,其经济收  相似文献   

4.
贵州黔西南州是典型的省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人口众多,文盲、半文盲人口占了一定比例,农民群众文化素质整体不高,群众文化活动基础设施落后.  相似文献   

5.
涉农报纸如何在农业科技传播中发挥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成砚 《今传媒》2012,(6):36-37
党和国家一直十分重视"三农"问题,2004年以来,"三农"问题连续9年成为中央一号文件的主题。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又锁定农业科技,强调提升农业科技推广能力。要传播农业科技知识,涉农报纸责无旁贷。涉农报纸在农业科技传播中面临的困境是报刊质量不高、发行难度大、需求与供给脱节、农民对接受农业科技的热情不高。涉农报纸在农业科技传播中的主要作用是架起党和政府与农民沟通的桥梁、为农民提供实用的科技信息、展示最新农业科技成果、提高农民的科学素养和科技意识。涉农报纸在农业科技传播中的路径一是要拓宽农业科技的传播范围,二是要组建涉农报纸专家顾问团,三是要建立媒体推广模式,四是要加强媒体互动和新媒体应用。  相似文献   

6.
农村经济的不发达,使得农民有着了解讯息、掌握科技、发家致富的迫切要求,而文化素质的落后,使得有着声画对位,视听兼备优势的电视媒体成为农民的“宠儿”。电视成为农村担任促进信息流通、传播文化知识、倡导现代文明责任的最佳“人选”。对农栏目有着众多的收视群体,如果办得好,称对农节目为“长寿节目”是不为过的。  相似文献   

7.
中国农村居民互联网接触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在今日农村是一种非常值得重视的媒体,虽然与电视的影响力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但是,它在青年群体、中高教育程度、中高收入群体中的影响力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关注.而且随着农民收入水平和受教育水平的提高,互联网媒体在农村的发展潜力也非常可观.在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新农村",乃至拉动内需方面,互联网也可以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必须要注意的问题是,由于既有的城乡二元结构和农民的文化生活和教育水平的特点,有必要开发针对农民群体需要的互联网内容,在互联网上展开的营销传播活动一定要注意这一群体的互联网媒介接触行为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8.
省级党报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报道中,抓住提高农民素质做文章,通过刊发农村科技新闻引导农民提高科技素质,刊发增收致富新闻引导农民提高经营素质,刊发乡风文明新闻引导农民提高思想素质,刊发"学习型"农村新闻引导农民提高文化素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刊发农村科技新闻引导农民提高科技素质科学种田、生态农业、循环经济的不断发展,客观上对农民不断提高自身的科技素质提出了要求。刊发农村科技新闻,就能有效地引导农民提高科技素质。报道农技新闻,引导农民走科学种田  相似文献   

9.
中国农村幅员辽阔、农村人口数量巨大,与城市的经济环境相比较,农村经济起点较低。但这起点低恰恰又说明农村经济发展潜力大、见效快,却因缺乏世人关注而成为投资者的盲点。因此,瞄准农村、农业和农民的受众需求市场,瞄准农村的经济、文化和科技文化消费市场,启动广播业的“农业科技和农民教育”有声传播工程,在增加广播业对农村、农业、农民的政策法规、文化知识、科学技术等方面的普及性传播份额前提下,要努力提高传播服务对农村、农业、农民的价值报偿。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手机、电脑和数字电视也日益走进农村,走进农民的生活,通过网络获取知识和信息成为农民新的选择,也成为一种新的娱乐消费方式.毋庸置疑,新媒体的出现拓展了农村文化建设的新途径、新动力,有利于加快农村社会文化信息的传播,扩大农民交往空间,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同时,也必然带来新的挑战.如何加强新媒体语境下农村舆论引导和农村文化建设,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在农村科技宣传中,要针对实际,启动思维,引导农民学科技、用科技、依靠科技进步振兴农村经济。当前农村有这样的实际情况: 一是农民的文化水平不高,文盲、半文盲、小学文化程度的仍占很大比重,很多农民缺乏通过报刊、书籍自学科技的能力。二是农民们从事传统的农业生产,潜移默化地接受传统的生产技术,并习惯于运用这些技术。这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实地调研,对湘鄂渝黔边欠发达地区农户科技信息意识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目前欠发达地区农民的科技信息意识较为淡薄,影响其信息意识提升的因素主要有文化制约、传播制约、效益制约和资金制约,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是培养农民信息意识的基本环节,加强农业科技信息推广是提高农民科技信息意识的重要环节,加强农业信息体系建设是培育农民信息意识的支撑环节,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是强化农民科技信息意识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实地调研,对湘鄂渝黔边欠发达地区农户科技信息意识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目前欠发达地区农民的科技信息意识较为淡薄,影响其信息意识提升的因素主要有文化制约、传播制约、效益制约和资金制约,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是培养农民信息意识的基本环节,加强农业科技信息推广是提高农民科技信息意识的重要环节,加强农业信息体系建设是培育农民信息意识的支撑环节,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是强化农民科技信息意识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正处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建立具有先进水平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高效率转化科研成果的技术推广体系、不断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农业教育培训体系,是现阶段农业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围绕这个中心,搞好并加强县乡村三级农科档案信息网络建设,充发发挥网络在加快农业农村科技进步中的作用,是服务农业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内容,工作中应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5.
让中国的出版物走下去,提高农民的阅读素养、增强农民的文化素质,是中国出版业急需解决的问题,也是出版人责无旁贷的文化使命.文章描述了我国农村出版物的现状、论述了开发我国农村图书市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分析了我国农村图书市场相对萧条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为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解决广大农民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保障农民读书的文化权益,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民政部、中央文明  相似文献   

17.
农副业科技知识本身很具体.有的还很复杂.一是一.二是二.来不得半点含糊。通过广播把这些知识直接介绍给广大农民很方便。但是.广播全靠“听”.它和报纸的“看”以及电视的又”听”又“看”很不~样的。广播一听就过去了.如果听错.生产上还会受到损失。这个问题在农村科技广播宣传中格外突出.也是科技编辑遇到的最大难题。同时.农村科技广播宣传的主要对象是农民.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较低.对农业科研成果的消化吸收能力较弱。农民是农业科研成果的实践和应用主体.其科技文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据国家统计局抽样调查.2000年我国农村文盲半文盲占农村总人口的809%.小学文化程度占3222%.初中文化程度占48.07%.而高中和中专程度分别占931%和183%.大专及以上仅占048%。这样的科技文化素质结构,直接制约了农民对农业科技成果的吸纳能力。并且随着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许多文化程度较高的农民转移到二、三产业,使留在农业的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更低.从而使农业科研成果转化更加困难。据江苏省苏州市在全市35个农业现代化试点村的统计.全部3992个常年务农劳动力中,文盲和半文盲的比重竞达到91%。0这样低智能的劳力结构.对农村科技广播宣传通俗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我们的科技编辑要下苦功改变编稿方法.变“写文”为“写话”.写农民的话.写农民听得懂的话。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在全国农村普遍开展的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为发展农村经济,繁荣农村文化,改善农民生活发挥了积极作用,深受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  相似文献   

19.
乡村传播作为现代化的信息载体,具有传递政策、科技、文化、市场信息的功能,是提高农民政治、文化等综合素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快速发展和实现农村文化大繁荣的重要  相似文献   

20.
戴文红 《新闻界》2007,(3):47-48
青年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新生力量,新农村文化建设对其素质的提高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作为文化载体的媒介,农民和城市居民当前在资源享用上存在巨大的差距,媒介的农村传播远远不能满足青年农民的现实和潜在需求,必须对青年农民媒介消费的观念、行为以及潜在的需求进行深入的分析,探究突破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媒介传播的"瓶颈"的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