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高等学校担负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发展科学技术文化的重大任务”.高等学校的教师是承担和实现这一任务的主体.邓小平同志说:“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因此,建设一支又红又专、结构合理的高等学校师资队伍是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中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工作,是有效地发挥高等学校的作用,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关键.本文就“七五”期间我校师资队伍建设,谈几点意见,以就教于同志们.  相似文献   

2.
所谓一系列的经济关系,主要指学校与国家、学校与用人单位、学校与教职工、学校与学生之间的利益关系。下面拟从高等学校后勤管理角度,谈谈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中应着重解决的经济关系问题。一国家要用立法形式把教育投资比重固定下来,以确保教育发展谁都知道办教育没钱不行,发展教育没钱也不行,高等学校教学科研改革,也必须有赖于一系列经济关系的改革作基础。因此高等学校体制改革过程中,学校各个部门强烈要求财务“松绑”,要“松”那些“合理不合法”或“合法不合理”的财务制度的“绑”;“松”“大锅饭”平均主义的分配制度的“绑”;要实行“简政放权”。在高等学校教学、科研、生产、后勤改革工作中,如果财务不“松绑”,我毫不夸大地说,改革是很难顺利进行的;如果财务能实行“松绑”,就能促进学校各项改革的顺利进行,极大地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提高劳动效率和学校经济效益。这是学校财务面临的课题,  相似文献   

3.
一、高等学校管理体制改革中心环节是增强高等学校的活力高等学校管理体制改革的目的是多出人才,出好人才,使高等学校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和社会发展。为了实现这一总的目标,从学校管理体制改革来说,增强高等学校的活力是中心环节。高等学校的活力是一种学校内在的积极性,是办好高等学校的动力。当前,缺乏活力是高等学校种种弊端的集中表现。学校的活力从何而来?首先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提高全体人民的思想觉悟。社会主义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和这种生产关系相适应的先进思想既是建成社会主义的重要方面,又是社会主义的内在的强大动力。高等学校中无数先进人物勤勤恳恳的工作的事实充分证明这是社会主义高等学校优越性的突出表现。  相似文献   

4.
一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科技体制改革深入发展,高等学校内部领导体制也将逐步改革,领导体制改革也将引起管理体制的改革。随之,学校管理机构改革也必将提到日程上来。我国高等学校现行的机构设置,是在建国初期从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套来的,随后,政治形势发展变化有一些变动,这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是适应的,也产生过积极作用。但是,从目前的状况来看,显然存在以下弊端:  相似文献   

5.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高等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这是高等教育的根本指导思想和方针。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工作存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脱离社会主义建设实际需要的问题。为了迅速扭转这种局面,提高高等教育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能力,必须对高等学校进行全面系统的改革。高等学校的改革要从管理体制改革入手,使高校真正拥有充分的自主权,成为相对独立的社会实体,并且建立和完善高等教育培养、分配和使用人才的计划与调节机制,与此同时,还要搞好高校内部管理制度的改革,使高等学校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也变得越来越迫切。高等教育体制涉及方方面面,影响的因素千差万别,但我国当前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关键“主要是解决政府与高等学校、中央与地方、国家教委与中央各业务部门之间的关系,逐步建立政府宏观管理,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体制。”①这即是《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关于改革高等教育的主导思想,同时也是明确今后我国高等教育调节机制,指明政府、社会和高等学校三者关系的大政方针。一、高等教育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寻求政府、社会和学校三者之间关系协调一致政府、社会…  相似文献   

7.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化高等教育改革,促进高等教育发展,是当前高等教育需要努力探索与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高等学校办学体制改革是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核心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当前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关键,就是改革政府对高等学校统得过多的管理体制,在国家统一的教育方针和计划的指导下,扩大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加强高等学校同生产、科研和社会其他各方面的联系,使高等学校具有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积极性和能力。”《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进一步指出:“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  相似文献   

8.
1.高校后勤改革是高校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高等教育改革,体制改革是关键,教学改革是核心,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转变是前提.提高质量和效益是目的。高等学校管理体制改革,以劳动人事制度为内容的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教学体制改革、科研体制改革、后勤体制和机制改革都在深入进行。这些改革都是为了更好地贯彻教育方针,实现“两个转变”:“全面适应现代化建设对各类人才培养的需要”,“全面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高校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各部分都有内在的联系,“单打一”地进行改革达不到目的,而后勤改革是其有机组成部分。深化后勤改革,必然伴随用工制度等劳动人事制度的重大改革,必然对学校的办学效益产生重要影响;深化后勤改革,可以使学校从“办社会”的状况解脱出来,集中精力提高教育质量;深化后勤改革,可以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为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  相似文献   

9.
后勤改革是高等学校综合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学校的支持保障系统,它将直接影响到教学、科研工作的正常开展。《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高等学校后勤服务工作改革的方向是社会化。”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高校后勤工作应抓住当前的大好时机,深化改革,使其由行政管理型为主向经营服务型为主过渡,提高工作效率和  相似文献   

10.
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多出人才,出好人才。“衡量任何学校工作的根本标准不是经济收益的多少,而是培养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我们高等学校所进行的改革应该环绕培养人才这一根本任务来进行,这就是高等学校的办学思想。下面结合我们复旦大学这几年来改革的实际,谈些认识。一、必须明确高等学校改革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1.
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建设的日益发展,高等教育的重要性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识。在我国,高等学校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也日益明显。《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高等学校担负着培养专门人才和发展科学文化的重大任务”。“重点学科比较集中的学校,将自然形成既是教育中心,又是科学研究中心”。新的形势要求高等学校的改革向纵深方向发展。延续了三十多年之久的现行的教学组织体制已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处在“两个转变”的重要时期,一方面要全面适应现代化建设对各类人才培养的需要,另一方面要全面提高办学的质量和效益。在这一转变过程中,高校后勤作为保证学校教学、科研顺利进行,满足师生基本生活需求的一项基础性、先行性工作,其滞后性显而易见,成为高教进一步改革与发展的“瓶颈”。其实,早在80年代中期,《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就已明确提出:“高等学校后勤服务工作的改革对于保证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极为重要,改革的方向是实行社会化”。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再次强调:“学校的后勤工作,应…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要“三个面向”、“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等有关教育的战略思想和指导方针的指引下,高等教育开展了全面的、广泛的改革。 1985年,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规定“学校逐步实行校长负责制”。三年来,除了有的学校进行了大胆的创新试验以外,从总体上看,这项改革进展比较迟缓。这固然有受诸多外部因素的制约和传统观念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高等教育肩负着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建设者、接班人和发展科技文化的重大使命,对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在新的形势下,我们高等学校应全面地总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14年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经验。制定新的适应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本科生综合培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带来了各行各业的全面变革和根本变化,高等教育当然也不例外。1993年2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和改革发展纲要》明确指出:“在gO年代,随着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化,教育体制改革要采取综合配套、分步推进的方针,加快步伐,改革包得过多,统得过死的体制,初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科技体制改革相适应的教育新体制。”以此确定的毕业生就业体制改革的目标是:“改革高等学校毕业生‘统包统分’和‘包当干部’的制度,实行少数毕业生由国家安排就业,多数…  相似文献   

16.
我们要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系,核心的问题是高等学校应具有生气勃勃的活力。要做到这一点,首先高等学校外部体制要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同时还必须搞好学校内部体制的改革。这二者的关系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而前者是当前的主要矛盾。一、高等学校内部体制改革是受着学校外部体制改革所制约的长期以来,我国高等学校内部体制,同整个高等教育体制一样,形成了一种高度集中、带有供给制残余和封闭性的僵化模式,存在着统、包、闭等突出问题。当前,许多高等学校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造就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又红又专的建设人才。“德智体全面发展”与“又红又专”这一主导思想构成了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工作的根本目标。不难看出“德育”在人才培养中始终占据首要地位,切不可忽视。而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以下简称思想品德课)是德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的开设对高等学校培养目标的圆满实现与切实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无疑是一项有力措施,也是群众的一项创举,乃改革中的产物。在大学生中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共产主义  相似文献   

18.
当前高等学校在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推进学校的各项改革过程中,必须明确指导思想,处理好改革中的几个关系。一、必须处理好教育改革的方向、目的和改革的具体措施之间的关系我国全面改革的方向,目的,就是实现社会主义的四个现代化,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改革无疑也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教育体制,高校应该办成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社会主义大学。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相似文献   

19.
杨霞 《怀化师专学报》1996,15(4):368-37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带来了各行各业的全面变革和根本变化,高等教育当然也不例外。1993年2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和改革发展纲要》明确指出:“在90年代,随着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科技体制改革的探化,教育体制改革要采取综合配套、分步推进的方针,加快步伐,改革包得过多,统得过死的体制,初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科技体制改革相适应的教育新体制。”以此确定的毕业生就业体制改革的目标是:“改革高等学校毕业生‘统包统分’和‘包当干部’的制度,实行少数毕业生由国家安排就业,多数由学生‘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一直在推进高教体制的改革。高教体制改革所要解决的最基本也是最核心的问题是“政府与高等学校、中央与地方、国家教委与中央各业务主管部门之间的关系,逐步建立政府宏观管理、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体制”。这一问题是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抉择。因此,理性地思考高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内涵、构成及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