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梁伶俐 《新闻窗》2009,(6):26-27
传播是人类进行相互沟通的最基本活动,它是由传播者和受传者在传播的情境架构中所进行的一系列的互动与交流,是主体与客体交互作用而形成的媒介活动。从主体间性的角度研究传播中的情境架构关系,需要做出新的论述。  相似文献   

2.
赵海明 《新闻大学》2022,(7):14-26+116-117
当前学界对于“具身”概念存在望文生义的挪用和误解。从认知科学革命中的具身认知转向以及回溯现象学的具身概念,可以发现身体是具身认知与实践的本源。机器作为传播主体则打破了“传播是人类所独有”的观点假设,通过人机交互的具身传播实践,创造情境化的意义空间与传播情境,这将深刻地影响人类对周围世界的认知与行动方式。仅从身体或媒介的单一维度讨论“具身”无异于在空中建楼阁,而以人机传播为切入视角能够兼顾身体与技术两个维度,使“具身”不再是孤悬的理论。基于此,具身传播是不同传播主体间并行的、高度互动的耦合现象,主体间的意义创造构建着全新的传播情境,从而也会重塑人的身体经验和具身认知。  相似文献   

3.
本文选择知乎话题"父母的哪些行为会导致子女抑郁或自杀?"和"为什么孩子会离奇地抑郁?"下的网民回答文本进行研究,抽取200份高赞回答为样本,进行编码设计,运用内容分析法,从家庭传播视域探究哪些因素容易诱发青少年抑郁.统计结果显示:家庭传播内容负向否定、家庭传播方式简单粗暴、家庭传播关系冲突失衡、家庭传播情境压抑恶劣四大...  相似文献   

4.
基于新媒体传播技术的发展和民众文化水平的提高等诸多现实情境的转变,本文通过案例分析等方法创新性地提出了"新闻心理呈现"这一概念,旨在对媒体传播技术与新闻报道发展过程中新闻报道内容出现的新情况与新形势作出些许分析和探索.文章开篇从现实情况出发指出新闻心理呈现的必要性,尤其是在一些特定情境中.因为特定情境的特殊性,跨学科、多维度地进行新闻心理呈现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刘小峥 《视听界》2010,(1):86-89
一、研究目的和基本方法电视节目上星播出,受众中间会出现文化不同、语言不通的偶然接触者。对于传播方来说,偶然接触者并非目标人群,不会有意识地针对他们编播节目;从受众而言,偶然接触者只是由于偶然原因,比如在换台、搜索频道等情况下,一过性地接触到传播内容。后者既不懂传播方的语言,也不清楚这些万里之遥的视听信息有什么确切含义。上述双方这种互为孤立的状况,被称作传播上的双盲情境。  相似文献   

6.
虽然大众传播媒介已经普及,但在农村社会,人际传播仍然是不可替代的重要沟通方式.①贫困家庭因其弱势地位而形成的特殊社会情境,深刻地影响着他们自我观的形成,也影响着他们的人际交往和人际传播,进而制约着他们精神世界的健康发展.这显然不利于他们摆脱困境,实现自我提升.从发展的视角来看,如果不对农村贫困家庭成员的人际传播特征进行针对性调研,从而有计划地进行干预,他们将会与所在自然村的其他村民脱节,并进一步边缘化.  相似文献   

7.
大数据,顾名思义,就是由很多的数据组成的一个集合体。海量数据的整合是应用的基础,人们再对整合后的数据进行操作加工与升华,然后公之于众,成为大数据时代的组成分子之一。大数据可以说是喜忧参半,一方面公众在家中便可达到类似"运筹帷幄"的效果,另一方面我们需要认识到的就是所有的数据并不都是宝贝,我们有时候在看到一个数据的时候,并不能确切地了解他的真实性,从而会误导社会的走向,社会也将变得不和谐。新闻的传播也会受到大数据的感染,既会有动力也会有阻力,更会有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广告将是一种虚拟体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虹 《当代传播》2004,(4):80-81
广告在市场现实与各种理论的影响下正在迅速地变化,网络与虚拟现实的技术进步同样会变革整个广告的观念、运作以及发展。本文从体验与虚拟体验入手,通过虚拟现实的基本技术架构与传播原理,讨论广告在新技术环境中的变化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传播不仅仅是传递信息,同时也提供给人们一种共享表征的仪式.出于不同的传播观念,受众心理研究的思路也会不同.对媒介仪式中观影心理的研究应从传播的仪式观出发,考虑具体的观看情境,考虑仪式本身的精神要素和意识形态预设对观众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新闻报道是传播信息的一种形式。近年来,随着党的中心工作向经济建设方面的转移、新闻也在增加各种经济信息的传播。政策信息、科技信息,都要在一张报纸上传递,它们有时候是相互协调的,但有时候也会出现打架的现象。譬如:按照我们的科技信息去做,市场不一定需要;按市场需求的信息来办,不一定合乎政策。这就使我们面临着一个如何使政策信息、市场信息、科技信息三者一体化的问题。第一,政策信息要与市场信息一体化,市场信息要受政策信息的制约。从宏观上看,政策信息与市  相似文献   

11.
广播电台节目的整体架构和编排,是我们节目编辑经常面对的一个问题。每年总要进行一两次微调,有时候还需要大的调整,播出节目的变动和调整,关乎节目的整体布局,关乎电台的收听率,总让我们颇费思量。一个两三小时的大板块节目也需要合理的架构和编排其子栏目,才能提高收听率,板块与板块之间的衔接或顺序,更需要从宏观上合理架构,  相似文献   

12.
刘强 《中国出版》2015,(8):19-24
框架理论受到我国传播学界高度关注,但由于缺乏对原始文献解读与对国外研究现状的完整把握,我国的研究沿袭了美国的窠臼,并将"框架化"(Framing)误译为"架构"或"构型化",造成了新的理论混乱。自梳理从贝特森到戈夫曼的框架理论文献入手,剖析了美国框架理论研究的阙失,提出戈夫曼的框架理论是基于人类学视角,以象征互动论为基础,将隐喻作为情境定义来分析人类传播现象的理论建构,为框架理论研究提供了全新视角。  相似文献   

13.
毛德胜 《传媒》2015,(6):78-80
关系框架理论认为,人际传播的主体会基于各种传播因素的感知,去激活“支配—服从”或“亲近—分离”的关系认知框架,以理解和判断相互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调适传播行为.虚拟人际传播中,多种支配因素的消解和情境的模糊化,导致传播主体头脑中的“亲近—分离”框架会优先于“支配—服从”框架的激活,并因为“差异突出”而对后者激活进行压制.在此基础上,双方涉入程度会不断加深,会使“亲近—分离”框架得到“一般强化”.这种独特的传播机制会使虚拟人际传播呈现出更多非理性和情感化的面貌.  相似文献   

14.
本文联系5.12四川大地震的相关新闻报道,重点分析灾难报道中的情感信息传播.文章认为,灾难情境构建了大众的情感期待,强化了其情感需求.也使传媒所传达的情感信息格外丰富强烈,其情感信息的传播效果和社会效果更加显著;指出记者必须深入分析灾难情境下大众的情感期待,辩证地把握传媒情感信息传播的内容和方式.  相似文献   

15.
青春写意     
年轻的心有时会觉得失落,在经历了坎坎坷坷之后,才知道失落有时也是一首动听的歌,它激励我从此不再悲观。年轻的心有时也会觉得寒冷,在经历了数次尝试后,才知道世态并不一定炎凉。年轻的心有时也会莫名其妙地烦恼,无端地织张愁网将自己罩住,经历了长长思考之后,才明白那不过是自己给自己置下的一块绊脚石。走过去,前面是一片天,一片蔚蓝可爱的天空。有时候,也会无缘无故地哭,搜集点点滴滴的苦恼聚成泪河,再企盼哪一天自己的心比大海更辽阔。有时候,年轻的心也会升起许多五彩缤纷的梦想,在奋力拼搏争取成功的过程中,才真正明…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TAM技术接受模型的基本架构上,对广东省内十所高校青年使用微传播的动机与行为进行调查研究。青年使用微传播主要动机是满足维持关系的社交需要和获取信息的认知需要,其负面影响主要是信息繁杂、占用过多时间,过多地依赖网络社交等。  相似文献   

17.
新闻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传播活动,旨在向人们传递有效信息,因而从审美角度看是善的又是美的.不过,如果它没有实现其在功用方面的目的,或者说与其功用目的背道而驰,甚至出现消极的、恶的社会功效,那么它可能是恶的又是丑的.受众作为新闻传播活动最终接受者,同样是爱美的.当他们读着报纸,会为图文并茂的版面所吸引;当他们打开收音机,会陶醉于声情并茂的节目;当他们打开电视机,更会沉浸在那些五彩缤纷的情境中.  相似文献   

18.
小时候,我家有个长辈,是我家的大家长,总是成箱地往我家送书,那时候没什么感觉,可现在想想,真是很幸福的一件事.所以,我现在也习惯给周围的孩子们送书.有时候是我读到的好故事,有时候是我责编的书,自己手里的样书不够,还会去网上下单寄到人家家里,偶尔会被朋友嘲笑自己花钱来为书冲销量,虽然确有小部分私心,不过优秀的童书能在孩子幼小的心灵埋下种子,会有一种神奇的力量陪伴他成长,这是在我看来更有意义的事.  相似文献   

19.
社交网络的出现对传统的隐私判断标准带来了挑战,私人信息和公共信息的界限日益模糊。Helen Nissenbaum教授提出的"情境脉络完整性"理论强调隐私权是一种"个人信息适宜地进行传递"的权利、隐私的判断取决于所处的情境脉络等观点,解释了在社交网络环境下隐私困境出现的原因,其原因是信息传播违背了特定情境脉络中的"适宜性""传递性"原则。  相似文献   

20.
刘君荣 《新闻战线》2020,(7):100-101
两岸同胞的血脉联系不仅因传递和传播而存在,更确切地说,两岸同胞的血脉联系就存在于传递和传播中。用非遗文化唤醒两岸同胞的集体无意识,通过关系性、情境性双向传播,达到社会化传播,以此增进两岸同胞对同根同源文化的认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