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研究作家,必须研究语言。故笔者在研读陌翰笙剧作、作好记录、翻阅修辞学书的基础上,就阳翰笙戏剧语言“双关”手法的多种形式、深刻含义、戏剧效果等等方面予以了探讨、赏析,以便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2.
夸张,是有意强调人或事物的某种特征,对其特征加以扩大或缩小,以增强语言表现力的修辞手法.夸张手法,一方面是言过其实的,另一方面却又是“以实为据”的.夸张重在情感的抒发,而不重在事实的叙述.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中指出:“说话上张皇夸大过于客观的事实,名叫夸张”.陈望道先生对夸张还提出了两条原则:(一)主观方面须出于情意之自然的流露;(二)客观方面须不致误为事实,如“白发三千丈”,决不致误为事实,倘不说“三千丈”,而说“三尺”,那便容易使人误为事实.陈先生所说的“主观”与“客观”,即为“动机”与“效果”之意.就“动机”而言,指运用夸张是出于真情实意,决不是矫揉造作;就“效果”而言,指运用夸张必须明显,不是写实,通过夸张以增强语言感染力.  相似文献   

3.
阳翰笙十分重视方言运用,将方言与普通话融为一体,用于状物叙事、刻画人物个性、表达人物感情,因而增添了作品的审美价值,散发出浓郁的乡土气息,体现了作者质朴、明快、平实的语言特色与风格。  相似文献   

4.
本文就阳翰笙电影戏剧的词句锤炼、“对白“艺术、辞格运用等予以研讨.  相似文献   

5.
阳翰笙戏剧语言艺术是多方面的。要研究一个作家的语言特色,必须从语言艺术多角度进行探讨。本文就阳翰笙戏剧语言的比喻修辞予以赏析。台词既是剧本塑造人物的基本手段,又是戏剧的主要因素。台词必须口语化,且简洁生动。比喻修辞能增强台词的生动性和表现力。阳翰笙同志运用比喻,不仅注意了明喻、暗喻、借喻等三种常见形式,而且注意了比喻的变化形式。巧用比喻,对于刻画人物性格、展开矛盾冲突、推动剧情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比喻的巧用和大量运用,也是阳翰笙戏剧语言特色之一。  相似文献   

6.
排比,就是“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密切关联的句子或句子成分排列起来,使语势得到增强,感情得到加深”的一种辞格.“就是把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义相关、语气一致的词组或句子排列成串,形成一个整体”.  相似文献   

7.
潘杨 《华章》2011,(23)
电影语言是电影艺术在传达和交流信息中所使用的各种特殊媒介、方式和手段的统称.本文就电影艺术的语言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对我国电影发展前景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学语文教材中编入了一定数量的戏剧、电影作品(初、高中各一个单元)。在教学中,如何处理这一类教材,长期以来一直是语文教堂的一个难点。本文试就戏剧、电影作品在教学上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层面——潜台词的教学,谈一些认识与体会。潜台词,是戏剧、电影等表演艺术领域里的一个术语(实际应用要比这些领域大得多)。它指的是角色台词的内在根据与目的,以及隐藏在台词中的言外之意和未尽之意。这就是说,潜台词是剧本台词的潜在内容,它包括角色表演台词时所持有的内心根据与目的,也包括台词本身所带来的意思即言外之意或未尽之意。台词的这两方面内容正是我们进行剧本教学在潜台词层面上  相似文献   

9.
电影与戏剧曾长期处在"混杂"、"连体"的状态,作为人类新奇的发明,早期电影是动作的纪录,显得零碎而随意。乔治.梅里爱首先将电影引向戏剧艺术轨道,"无声戏剧(电影)的天才和热情的大师"埃德温.鲍特通过剪辑尝试,使电影的戏剧意趣得以完善。而离经叛道的戏剧探索,也曾向"前电影"学习,以丰富自身现代性的建构。显然,戏剧与电影有诸多相似——都按照冲突律来结构剧本,都依赖演员表演,都采取剧场或影院"展示—观赏"即"一对多"传播模式,寻求"公众娱乐效应"。但是,电影与戏剧的差异其实更本质:时空上,戏剧多点受限,电影则高度自由;距离和角度上,舞台"中景"固定观赏,而银幕镜头堪称"自由的精灵";视听构成上,戏剧倚重台词,而电影将"可看性"作为第一生命,视觉元素是其感染力核心。今天,电影与戏剧相互看视、参照、启迪,在置换、融通中丰富自身,空前的互动带动着彼此艺术上的成长。  相似文献   

10.
万滢安 《海外英语》2012,(10):261-263
该文在合作原则的指导下记录并分析了热门喜剧《生活大爆炸》中谢尔顿的各种言语行为,谢尔顿这一智商颇高情商偏低的呆子科学家形象在他独特的语言行为包装下栩栩如生。该文从他的语言行为出发探讨了对合作原则四条准则的违背而产生的独特喜剧效果,引发了对会话原则本身以及人际交往中语言表达的深度思考。  相似文献   

11.
试论“戏剧独白”的艺术规律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以比较和对照的手法,通过探索“戏剧独白”与一般诗歌、戏剧作品的“独白”和“旁白”的异同,来揭示“戏剧独白”的艺术规律性,指出戏剧“独白”近似于“旁白”,是将信息直接指向舞台以外的观众,而不是舞台上的剧中人物,而戏剧独白,虽是单独表述,但在表述中却间接地体现出对方的直接作用,并明确地反指。  相似文献   

12.
在福州方言中,有一句很生动的俗语:“将藕接在甘蔗上。”藕是空心的,而甘蔗是实心的,两者是无论如何也嫁接不起来的,此语意在讥笑他人说话驴唇不对马嘴—不加过渡地从一个话题跳跃到另一话题。同时启示我们,说话和写文章的一般规则是:要合乎常规、常理和常识,不能将不同内容的两个事物与话题混为一谈。  相似文献   

13.
电影综合了戏剧、文学、绘画、音乐等多种艺术形式,对提高人的艺术修养具有极高的价值。小学生活泼好动,认识事物往往只停留在感性认识层面上。在观看电影时虽常常会被影片精彩的场面吸引,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比较和对照的手法,通过探索“戏剧独白”与一般诗歌、戏剧作品的“独白”和“旁白”的异同,来揭示“戏剧独白”的艺术规律性。指出戏剧“独白”近似于“旁白”,是将信息直接指向舞台以外的观众,而不是舞台上的剧中人物。而戏剧独白,虽是单独表述,但在表述中却间接地体现出对方的直接作用,并明确地反指。  相似文献   

15.
16.
"影戏"是早期中国电影的核心观念。长期以来,人们都简单地用"电影即戏剧"来阐释"影戏"观念。本文在细致梳理历史文献的基础上,认为中国早期电影观念有一个发展过程,从最初认为"影戏是由扮演的戏剧而摄成的影片",到后来强调"电影剧是电影术与戏剧的结合",强调"影剧是一种独立的艺术",电影家的认识在逐渐深入。  相似文献   

17.
<正> 在今日的电影理论界,有人以为“电影是用特殊手段完成的文学”,有人以为“电影决不是文学,而是独立的艺术样式”。实际上,歧义所在并不是观点的对立,而是在对概念的理解上。因此仔细研究一下概念的实际内涵是很有必要的。对于文学和艺术这两个概念,历来就存在着使用的差别。因而,在对电影文学与电影艺术两个概念內涵的理解上,也出现了差异。一曰:电影文学是指电影剧本的创作,一曰;电影文学=电影艺术=银幕形式。显然,存在差异性的原因在于对“文学”和“艺术”这两个概念的理解上。现在使用的文学和艺术这两个概念之间大致有三种关系。一是相等的关系——人  相似文献   

18.
对“象”的认识由来已久,意象在我国的语言运用中也有深远的渊源,从老子的“道”到《易传》中的“圣人之意象”再到后来的“意中之象”与我们今天所讲的艺术语言理论联系紧密,意象美是艺术语言的精神特质,“立象以尽意”是解决“言不尽意”的办法,亦是艺术语言重要的表意、特点。  相似文献   

19.
语言是教师传授知识的重要工具,课堂教学实际上就是教师的一门语言艺术,教师只有从“书面语言”到“口头语言”实现了良好的转化,就实现了“课堂语言”质的飞跃。因此,一堂课的成功与否与教师的课堂语言有很大的关系,可以说教师的教学水平、能力、魅力及教学修养、教学风格等都会从教师课堂语言的运用上具体体现出来。所以。课堂语言应该有自己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戏剧从出现到现在已经有很悠久的历史了,是人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电影相对于戏剧来说历史比较短暂,但是在这么短暂的时间里它就已经风靡全球,征服了全人类的眼睛。戏剧和电影有很多人喜欢混淆他们,那是不正确的。广义上来说戏剧是戏曲和戏剧的综合说法,西方人喜欢把电影也称为戏剧,是因为在西方戏剧不包括歌舞形式而是单指话剧,所以,要研究戏剧和电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