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一、自主学习不等于自己学习 片段一:组织交流司马迁为什么要写《史记》。 1.生:(1)因为他受家乡文化环境的熏陶,从小就对古代英雄故事感兴趣。 (2)因为这是父亲临终前的嘱托。 (3)我从课外资料中找到答案:司马迁自幼深受父亲的影响和熏陶,二十岁就开始漫游全国,考  相似文献   

2.
近日我们学校搞了一次集体备课,一位老师执教《司马迁发愤写〈史记〉》,在评课的时候,有不少老师反映,这样的课文难于执教,原因是这是篇叙事文,没有溢美的言词,人物形象也并不是十分鲜活,另外,课文里所蕴含的人文内涵,学生读了一遍也就能全部了解,也没有什么可挖掘的。所以,老师们不得不对这篇“浅文”选择蜻蜓点水式的教学。  相似文献   

3.
赵胜庆 《中国教师》2009,(Z1):450-451
《史记》是史学、文学史上的不朽名著,其中也反映了司马迁的文学观。本文谨以《太史公自序》一文为主要依据,参考《报任安书》及《史记》中与文学有关的篇章,分析司马迁"发愤著述"说的产生原因、内在精神及价值,力图以此来解析司马迁文学观的内涵及影响。  相似文献   

4.
在司马迁那里,"发愤著书"的命题脱胎于"穷愁著书",是"穷愁著书"的升华。理解这个命题需要从"发愤"和"著书"两个词的语境出发,展开一种历史语言学的追踪,以此为前提,所谓"发愤著书"只能是在特殊的历史情境中由圣人完成的活动,这决定了它的神圣诗学内涵——借助叙事形态重新恢复人作为信仰者的身位,最终期望到达对天人性命之道的领悟。  相似文献   

5.
孙雯 《教书育人》2014,(2):60-60
小学语文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包括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听、说、读、写等各方面的能力,其中读和写是综合能力的具体表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在“读”与“写”之间寻找平衡点,准确结合读与写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6.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多元的独特体验,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想说、敢说、能说、会说是语文课堂教学所追求的目标之一,这并不与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相冲突。但在现实的语文教学中,越来越多的教师在课堂上“少讲”、“不讲”,甚至“不敢讲”,谈“讲”色变,走向了另一极端。请看某老师执教的《麻雀》(人教版第八册)教学片断:  相似文献   

7.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11课。课文叙述了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终于完成了《史记》。《史记》被鲁迅先生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正是一曲“愤”歌成绝唱。教学本课可以围绕题眼“愤”,带领学生一路品味“愤”歌的意蕴,领略司马迁的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8.
教学目标 1.在读课文的基础上,提高阅读、品味、理解语言文字的能力。 2.在理解、品味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感受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精神。  相似文献   

9.
司马迁是最为杰出的辞赋理论家之一。司马迁为辞赋家立传并在其传中大量录入辞赋作品。“发愤著书”说是司马迁最重要的文学思想,只有联系屈原屈作,才能全面理解“发愤著书”说的丰富内涵与深层意蕴。《史记》中首次出现了“楚辞”的名称。考察《史记》中“辞”、“赋”、“辞赋”、“楚辞”等概念的使用有利于我们了解辞赋名称在汉代的演变情况。在辞赋的功用问题上,司马迁明确地表达了自己重于讽谏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史记》作为中国传记文学的开山之作,为我们塑造了众多血肉丰满、活灵活现的人物形象。以《鸿门宴》为例,浅析《史记》在写人方面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1.
《史记》中体现了司马迁强烈的宣扬汉德之情。这在《史记》表明著史目的的自序和其他篇章中有非常明确的表达。“宣汉”思想是司马迁继承父亲的遗愿和对史索职责更深层认识的结果。是史学实录精神的要求,也是他内在思想的逻辑旨归和进步史观的必然结论.  相似文献   

12.
13.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这一流传了一千多年的名句,至今仍为我们所习用。但笔者在翻阅司马迁《史记》时发现,此中的“良药”原作“毒药”.如《淮南衡山列传》中“元朔六年上书于天子曰‘毒药苦于口利于病,忠言逆于耳利于行'”,看来这一名言在秦汉时已是相当流行。  相似文献   

14.
今年是我市“有效教学”的成果年,为此,全市自下而上地开展了如火如荼的“有效教学”课堂教学汇报活动。在赛课活动中,有三位教师“同课异构”,共同演绎了《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的第二课时。虽然三堂课优劣互见,但是,这三堂课却共同演绎了“有效教学的预设与生成”这样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15.
读与讲     
一、多读少讲 背诵是我国千百年来的语文学习传统,看似最笨之法,实际是最实在之法、最本然之法。夏丏尊先生说得好:读,原是很重要的,从前人读书,都不习文法,不重解释,只知在读上用死功夫。  相似文献   

16.
是谁孕育出万紫千红的花朵?是谁汇聚了蒙蒙细雨化为涓涓流水?是谁用自己瘦弱的身躯扛起如雨后春笋冒起的摩天大楼?  相似文献   

17.
吴凯 《成才之路》2012,(2):13-I0008
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和《报任安书》(前者见于《史记》;后者见于《汉书》,全日制普通高中语文教科书(必修)第六册有《报任安书》节选)中提出了著名的"发愤著书"的观点,其文云:盖文王拘而演《周易》;孔子厄而作《春秋》;  相似文献   

18.
“春秋笔法”与“史笔精神”在《史记》中的综合运用,表面看来它们所代表的叙事方式水火不容。可经过分析,我们发现。这两种叙述方式一属于史官之职,一属于史官之志。在叙事结构内部二者是没有冲突的。非但如此,两种方式相互统一。共同为表达主题思想服务。  相似文献   

19.
从古至今的美文,都因为其独到的精神实质和超绝的思想内涵而著称于世.司马迁的<史记>凼字里行间充满了太史公"爱""憎"分明的情感,才有了屈原的博爱、李广的忠诚、廉颇的坦减,才有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高度赞誉;  相似文献   

20.
教学《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一文,我在教完课文后才让学生看插图。我先让他们自己观察:“你看到了什么?”学生们正你一言我一语时,坐在讲桌前的几个竟然吵得面红耳赤:“在牢里!”“在外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