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油藏数值模拟法在临盘油田盘7块调整挖潜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临盘油田盘7块油藏为例,叙述了断块层状油藏中高含水期油田调整模式。在精细油藏描述的基础上,利用数值模拟研究技术研究剩余油分布规律是较为直观的好方法。通过对开发动态进行历史拟合,分析了剩余油的分布特征及其控制因素,针对不同的剩余油分布形式,提出控水稳油的挖潜调整措施。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孤东油田四区馆上段油藏为例,在精细油藏描述的基础上,利用油藏数值模拟技术 研究了剩余油的分布特征及其控制因素,提出挖潜调整措施,介绍了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3.
油藏数值模拟作为油田开发的重要技术手段,在低渗透油藏开发调整、剩余油分布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针对低渗透油藏数值模拟特点,论述了历史拟合方法及侧重点,并列举了实例;对开展低渗透油田数值模拟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梁颖 《内江科技》2008,29(4):108-109
广利油田莱38断块构造简单,由于油水井腐蚀严重,注采井网不完善,导致储量损失严重且控制程度变差。针对以上问题,运用数值模拟等技术研究剩余油分布规律,通过在剩余油富集区采取新钻井以及大修等措施实施注采井网二次完善调整方案,恢复了水驱储量,提高了油藏采收率。  相似文献   

5.
孙伟  王志强  蒋红波 《内江科技》2011,32(4):139-139
本文针对义东油田沾四区边底水稠油油藏开发中含水上升快、采收率低的问题,为了改善开发效果,提高采收率,在沾四区边底水稠油油藏开展了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为该油藏下步实施调整奠定了基础,对义东油田沾四区边底水稠油油藏及同类油藏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肖勇  周翠苹  李爱军 《内江科技》2011,32(8):132+139-132,139
剩余油分布的描述和预测是老油田调整挖潜的主要课题。本文应用开发地质学方法对濮城油田文51断块区剩余油分布规律进行研究,即在油藏精细描述基础上,利用油藏注水开发过程中的各种数据和测试资料、新钻调整井资料,分析影响剩余油分布的各种因素,归纳剩余油分布类型,指出调整潜力和挖潜措施。  相似文献   

7.
俞萍 《内江科技》2009,30(2):131-132
针对复杂断块油藏层系多,平面及纵向水淹不均衡,剩余油分析难度大等特点,采用微量物质水相示踪测试技术。通过增加示踪剂的类型以及实施分层注水测试和多向受效监测,并建立油藏地质模型,利用数值法求解油藏各层压力和流线分布,最终定量描述剩余油的分布规律:通过矿场应用,说明这种方法简单实用,解释精度较高,在辛68-斜66井组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吴让彬  韩甲胜  梁涛  吉林 《内江科技》2015,(1):88-89,92
克拉玛依油田六中区克下组油藏为非均质严重的洪积相砾岩油藏,1974年全面投入开发,经过30多年的开发,油藏水驱效果差,采油速度低(0.14%),采出程度低(29%)。为改善油藏开发效果,提高最终采收率,通过开展精细描述,重新计算油藏资源量,通过水淹层评价等多种技术优化数模模型,精细量化剩余油,系统认识油藏潜力,整体实施二次开发加密调整,重建井网结构,共实施加密调整井412口。实施加密调整后,油藏采油速度由0.14%升至0.72%,采收率由31.6%提高到44.4%,二次开发效果显著,为类似砾岩油藏二次开发提供了经验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建立三维油藏地质模型,开展以油藏地质模型建立、动态历史拟合及剩余油分布研究等为主要内容的数值模拟研究,分析储量动用及剩余油、剩余气分布状况,明确调整方向和潜力,编制开发调整方案,提升油藏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0.
针对反韵律断块油藏开发中后期的特点,运用数值模拟对剩余油的影响因素如原油粘度、垂向渗透率级差、采液速度进行了研究,分析得出采液速度对剩余油分布起较大作用。隔层的存在减弱了重力及毛管力作用,不利于下部油层动用,对开发效果及剩余油分布影响明显。并回归出了不同隔层状况下各因素对剩余油分布影响的定量关系式,为有效的实现剩余油分布的定量描述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取当前国内外最为流行的随机建模技术,以定量方式建立油藏属性参数三维地质模型。实现了地质模型与数值模拟密切结合研究剩余油分布。  相似文献   

12.
通过开展以油藏数值模拟模型建立、动态历史拟合及剩余油分布研究等为主要内容的数值模拟研究,分析储量动用及剩余油分布状况,明确调整方向和潜力,编制开发调整概要方案,提升油藏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3.
王群 《内江科技》2014,(4):102-103
<正>樊15块的主力油层沙三中4、5、6、7组作为研究对象,在精细油藏描述的基础上开展精细油藏数值模拟和剩余油分布研究,收集整理地层分层数据,并对收集到的数据分别整理建立地质数据库,通过建立了三维油藏断层模型、构造模型、储层模型和裂缝模型。同时根据大芦湖油田的剩余油分布研究成果,考虑各个砂层的不同特点,经多次研究与协调分析,分别提出了调整方案,并采用了油藏数值模拟方法进行大芦湖油田调整方案开发效果的预测与分析,为大芦湖油田的开发调整决策提供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14.
张燕 《内江科技》2010,31(6):112-112
东风港油田车1区块为中渗断块油藏,本文从构造特征、储量分布、原油物性等油藏地质特征入手,采用数值模拟等方法研究了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表明:车1块的剩余油分布在未动用区块、无井控制区块以及构造高部位。根据剩余油分布规律提出了开发调整对策。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胡12块严重非均质油藏为例,介绍了特高含水油藏剩余油饱和度、吸水剖面、产出剖面、找漏窜等配套监测技术应用方法,及在剩余油潜力精细认识、挖潜及精细注采调整中的典型做法,对类似油藏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商13—45块沙二下油藏数值模拟及剩余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波 《今日科苑》2010,(10):50-50
本文通过对商13—45块进行了油藏数值模拟和剩余油研究,确定了剩余油分布,认为构造和井网完善程度控制了剩余油在平面上的分布,并将研究结果应用于生产实际中,提出了下步潜力方向。  相似文献   

17.
郑阁  杨东兴 《内江科技》2010,31(2):91-92
油砂山油藏Ⅴ-Ⅵ断块油水同层多,面积小,分布分散以及注采系统尚未完全建立,区块注采井网不完善。导致地层能量亏空严重,油藏采油速度低,采出程度低,油藏高度低。针对一系列开发出现的问题,本文通过动态分析方法来研究Ⅴ-Ⅵ断块剩余油分布规律,弄清断块剩余油的分布规律,然后进行井网论证与部署,完善其注采关系,并进行预测,为下步提高开采速度和产量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濮城油田沙三中6-10油藏的采收率,在加强油藏精细研究、深化油藏认识、搞清剩余油分布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应用多层分注技术、斜井分注、纳米酸化、热力解堵、气动力深穿透解堵等技术进行调整挖潜.经现场实验后,水驱开发效果得到了明显改善,该油藏的成功经验对类似油藏的后期开发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张炎忠 《内江科技》2014,(2):138-138,117
<正>草13断块沙四段井网基本瘫痪,处于低速低效开发状态。本文从精细油藏描述入手,应用地震、钻井、测井、开发实验和各项动态监测资料,结合油藏数值模拟,开展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为该区整体调整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魏肃东 《内江科技》2013,(9):112-113
大芦湖油田樊15块具有油层厚度大、裂缝发育、渗透率低等特点,在开发中存在许多问题。本文选取樊15块的主力油层沙三中4、5、6、7组作为研究对象,在精细油藏描述的基础上开展精细油藏数值模拟和剩余油分布研究,收集整理地层分层数据,并对收集到的数据分别整理建立地质数据库,通过该数据库建立了三维油藏断层模型、构造模型、储层模型和裂缝模型。同时,根据大芦湖油田的剩余油分布研究成果,考虑各个砂层的不同特点,经多次研究与协调分析,分别提出了调整方案,并采用了油藏数值模拟方法进行大芦湖油田调整方案开发效果的预测与分析,为大芦湖油田的开发调整决策提供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