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习作教学是小学中年级的教学重点,亦是教学难点。怎样才能让学生在习作的初始阶段喜欢上习作,快速提高习作能力和水平,写出好文章呢?我采取了“看”“记”“评”习作教学策略,开展三项有针对性的习作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锻炼和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相似文献   

2.
当前的小学生习作,存在种种“被习作”现象,我们期待“学生心灵在场的‘真’倾吐”,期待学生不吐不快、“我要写”的主动习作。为此,习作教学中,教师应当打破习作与生活之间的“厚墙壁”,挖掘生活中的习作源泉;营造习作的情境,激发习作兴趣,丰富习作素材;在命题作文及自由命题作文方面,都要留有一方遐思的天空。  相似文献   

3.
“生活化”习作,就是以“生活”为学生习作素材,以“学生需要”为习作目的,并把习作过程“演化”为实现某种生活需要过程的习作形式。这里,“演化”是“生活化”习作研究的中介和关键,我以为应包括两个环节的“转化”: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降低习作起始阶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的确,兴趣如同金钥匙,它能为学生开启习作乐园的大门;兴趣又似好老师,它能为学生插上自由腾飞的翅膀。倘若学生对习作产生浓厚兴趣,我们的习作教学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该以“激发学生习作兴趣”为核心,巧设“趣”境,以“趣”促写,全面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一、改变命题形式,巧设“作文套餐”长期以来,我们的作文教学模式就是:老师命题——老师指导——学生写作——老师评议。陈旧的模式,抑制了学生的写作激情,导致了学…  相似文献   

5.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内容的情况,而且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内容和方法。要引导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那么,如何在习作评改中考察学生对作文内容、文字表达的修改,培养学生习作“自改和互改”能力呢?我认为,教师应改进习作评改指导:将习作评改重心由“课外”向“课内”侧重,评改方式由单纯的教师书面评语(静态)向课内师生合作评改(动态)转变,做到由“外”而“内”,  相似文献   

6.
沈婷婷 《成才之路》2012,(12):15-15
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在语文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经历了那么多年的习作教学实践探索与研究,习作教学的走向依旧不容乐观,我们憧憬着一派欣欣向荣的习作教学场景,但是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总让我们不禁心里发颤,呈现在我们眼前的仍然是教师和学生浓眉紧锁、一副痛苦难忍的表情。教师痛苦,是因为“山穷水尽”“无计可施”;学生痛苦,是因为“资源匮乏”“言之无物”。  相似文献   

7.
吉颖娴 《教书育人》2013,(12):63-63
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在原先《实验稿》的基础上,将第三学段中关于习作(写作)字数的要求作了修改,将《实验稿》中“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改为“习作要有一定的速度”。可见,新课标在淡化对小学生习作字数的要求。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抛弃传统的“以字数论英雄”的观念,在学生习作指导方面字数“不为”的同时,积极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和表达能力,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鼓励学生自然而大胆地表达心中所想。  相似文献   

8.
“习作接力跑”相似于传统意义上的“流动日记”。学期初,笔者在班内分小组实行了“习作接力跑”,即让学生在组内一天天循环着传写自己想写的习作。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握”好这个“接力棒”,“跑”出兴趣与质量,我积极尝试使用多种手段作为“接力跑”的有力助推器,力图为学生的习作指导引进“活水”。  相似文献   

9.
习作教学一直是中学语文的难点,日常习作中经常出现大篇幅和大面积的“流水账”作文,为了更好地锻炼学生思维,降低学生习作压力,本文从一种“独特”的路径着手,从写作意图/中心主旨的方向出发,“倒推”作文的写作,以一种“另类”的写作手段帮助教师教学和学生的日常习作训练。  相似文献   

10.
小学生习作中的身边人、事例与小作者感受的“虚假”饱受诟病。事实上,有些所谓的“虚假”是习作“镜像”,应与“虚假”区别对待。否则,会严重影响到教师对学生习作的评价,从而影响到学生对习作的兴趣与认知。  相似文献   

11.
汪庭银 《文教资料》2010,(26):84-85
花样的年华.迥异的个性.为何学生的习作总是落入“雷同”、“空洞”的俗套?是什么淹没了学生习作的激情与灵性?如何帮助学生在习作中觅得生活“百”味?本文作者认为教师在探索彰显学生“个性”生命力的习作历程中,应从“生活、真实、想象、情感、开放”五个方面加以训练、培养。习作.要敢为“先”、善为“新”;既可写,又可画.  相似文献   

12.
习作教学强调让“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教师也越来越重视对学生个性的张扬,鼓励他们天马行空地放飞想象。然而,由于缺乏及时、正确的引导和指导,许多学生习作中表现的想象往往非常随意,忽视了想象的主体合理性。为了让学生既能无拘无束地驰骋想象,又不至于使想象变成漫无边际的“胡思乱想”,我在习作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13.
指导学生习作要更加注重学生对于习作的兴趣,让学生“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信心”,“注重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下面,笔者结合自身平时的一些做法,就如何迎合学生的习作口味,使学生乐于习作。谈几点策略:  相似文献   

14.
杨彦岭 《现代语文》2009,(2):132-132
批改习作一直是让语文教师感到头痛的事。从错别字到布局谋篇,教师手拿红笔,就像医生拿着手术刀,将习作批改得“体无完肤”,把学生改得兴趣全无。所以说,这种“精批细改”的做法,只会使老师无奈地重复枯燥的机械劳动,只会减损学生的责任心和学会学习的能力。所以,笔者认为,应让习作批改放射出“人文性”的光芒,  相似文献   

15.
新课标视野下的第二学段习作教学强调“兴趣”和“需要”,习作应该成为学生累积之后的喷薄而出,是一种表达上的需要;作为“准高段”的四年级学生,还需要必要的习作知识为“习作力”的持续成长提供能量。本节课力图从学生需要出发,以活动体验为经,以提升表达为纬,将“实践、体验、表达、评改”四者有机融合,让学生在宽松愉悦的习作情境与氛围之中发展语言、丰富情感且习得一些实用的表达技法。  相似文献   

16.
随着习作教学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师重视习作修改这一环节.老师们通过激发学生修改热情、教给学生修改符号、理清习作修改的基本步骤、搭建习作修改展示平台等方法,以期来培养学生的修改意识,提高修改能力.但是,老师们却经常会发现一种残酷的现象——“我本一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这些“放之四海皆准”的做法收效甚微,学生对习作修改的热情没有显著提高,修改能力也阻滞不前,大多数只停留在改改错别字和标点符号的层面.笔者尝试着让学生在习作修改过程中扮演“小医生”的角色,把习作修改视为“治病救人”,通过学习“健康标准”“临床把脉”,再开具“诊断单”和“处方单”来修改习作,提高修改能力,收效明显.  相似文献   

17.
<正>作为习作教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习作例文”既与精读课文、略读课文互为补充,又在习作教学中起着指导、示范和引领作用,为学生掌握习作知识、借鉴写法提供了文本借鉴。如何充分发挥“习作例文”指导学生写作的作用呢?笔者认为,要最大程度地发挥“习作例文”的作用,教师应该从文本教学的角度看待习作例文,从“教什么”与“怎么教”两个方面对其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8.
提到习作,不少学生就“头痛”、“心烦”,更有甚者“谈文色变”,得了作文“恐惧症”。许多教师对学生“怕写”、“没得可写”也颇感头痛。其实,只要针对学生习作中出现的一些“病症”,仔细分析原因,找到“良方”,对症下药,就一定会“药到病除”,让学生放松心情,踏上愉快的习作旅程。  相似文献   

19.
三年级是学生练习写作的起始年级。指导三年级学生起步习作很难,引导他们学习修改自己的习作更难。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总结出“言物对照”“巧供词语”“扣题分段”“善用课文”等修改习作的方法,指导三年级学生修改习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20.
何小玲 《辅导员》2014,(4):62-62
“读写联动”是一种新兴的课型,“读写联动”即读中悟写,写中促读。由此可见,“读”是“写”的基础,“写”是“读”的促进和终极目标。“读写联动”是生成学生习作智慧的源泉,是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关键。那么,如何处理“读”和“写”的问题,让“读写联动”切实地成为学生习作智慧的源泉呢?在进行了一学期的主题阅读实验教学后,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关键在于找准以下几个抓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