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宁波旅沪同乡会是一个以商人为主体的多元自治组织。他们在上海社会局登记取得合法身份后,采取现代党团组织的选举法和任期法,代表宁波旅沪同乡的共同利益。同乡会自筹资金开展各项社会保障事业,保障同乡的利益。虽然他们实行的社会保障有一定的局限,但是在当时政府社会保障不足的情况下,其社会保障事业却覆盖了相当多旅沪宁波人,为他们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一定的保障,对旅沪宁波同乡凝聚力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宁波旅沪同乡会的社会保障事业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陶行知先生是安徽人,没有在省内任过职,但热心桑梓教育,对安徽教育事业影响很大。这里略举数事:一、平民教育一九二三年八月,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总会在北京成立,陶先生被推为安徽董事之一。会后亲赴南京,推动旅宁同乡会“决定把南京歙县试馆每月收入拨作提倡歙县平民教育之用,又去上海约集旅沪同乡会商榷平民教育进行方法”。“公决赠送旅沪不识字同乡平民千字课本,使一年内无人不识字,并划一部分收入为推广徽宁两属平民教育之用”。“现在从县而府而省,均已稍有头绪,以后可以为全国效力了”。  相似文献   

3.
湖社是以湖州旅沪商人为基础,以湖州旅沪政界人士为核心的同乡团体,是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最有影响力的同乡团体之一.通过考察湖社与政府、民众的互动,可以看出近代的新式同乡团体对社会的参与度进一步增强.作为中间组织的同乡团体,湖社渐渐地成为了地方政府与民间交流、沟通的桥梁,湖社在民众与政府间发挥着一定的调节、整合作用.  相似文献   

4.
旅沪宁波同乡会是旅沪宁波人在上海的重要组织,它积极从事教育文化事业,创办了大量中小学和职业学校,设立奖助学金和贷学金,创办报纸和发行刊物,兴建公共文化设施,重视社会教育。其因鲜明的办学特色和显著的成效而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高度评价,对上海宁波邦的巩固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民国时期的上海是典型的移民城市。各地移民以地缘为纽带组织了大量的民问社会组织——同乡会。同乡会为满足上海移民子弟的教育需求,兴办了许多“移民子弟学校”,这些学校专为同乡籍的移民子弟接受变通教育而服务,独具特色的办学方式和特点,值得关注与研究。  相似文献   

6.
1923年日本发生关东大地震,中国人民曾在财力和物力上给予日本大力帮助,但在军国主义煽动下的日本暴徒趁震灾大肆残杀旅日华工,被惨杀者大部分为浙江温州、处州的侨民。温州旅沪同乡会对归国侨民进行救济,同时与北洋政府交涉,对日抗议。虽然最终由于当时中国国力弱小,此案不了了之,但温州旅沪同乡会的作为体现了当时国人民族意识的增强,也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反动本性和北洋政府的无能。  相似文献   

7.
湖社浅探     
湖社是以湖州旅沪商人为基础.以湖籍旅沪政界人士为核心的同乡团体.是本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最具影响的同乡组织之一.由于种种原因,湖社研究至今少有人问津.因此,回溯湖社的创建过程,概括湖社的特点,探讨期社在自身组织建设、文化教育与公益福利事业、参与家乡建设等方面所做的工作,并对湖社作出总体评价,这对湖社及其它中国同乡组织变迁研究,尤其是对湖州商帮兴衰及近代湖州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研究,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8.
1934年,自婺源划归江西之议发生后,徽属及该县民众乃至旅外乡人,面对着徽州被分割的现实,一场长达十数年的婺源回皖运动拉开了序幕。旅沪徽州组织不仅在上海联动起来,形成同乡网络,同时将这个网络扩散到周边城市,形成一个更大的、联系密切、相互支持的网络,促使运动逐步走向高潮,最终为婺源成功回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1934年,自婺源划归江西之议发生后,徽属及该县民众乃至旅外乡人,面对着徽州被分割的现实,一场长达十数年的婺源回皖运动拉开了序幕。旅沪徽州组织不仅在上海联动起来,形成同乡网络,同时将这个网络扩散到周边城市,形成一个更大的、联系密切、相互支持的网络,促使运动逐步走向高潮,最终为婺源成功回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湖社是1924年6月1日由湖属六邑的旅沪商人成立的湖州同乡团体,其创建原因主要包括近代社会中的观念层面,即经济排外主义、同乡观念和民主共和思想,政治层面的领导权缺失和权力分割,社会层面的秩序失范和社会力量兴起。为此成立的湖社有其自身特点和时代烙印,主要表现为社员职业的多元化、年龄的年轻化、社员政治精英化,全国性的同乡网络和社员地区分布不平衡和社务的公开化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