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编辑是适应精神文化领域里生产和消费的社会化发展需要而逐步形成的社会分工。编辑活动是存在于传播媒介之中的,以沟通协调、传者(作者)和受众(读者)的供需关系为基本目的;以发现、选择、组织、优化精神文化产品为主要职能的一种文化专业活动。因此,编辑活动不属于物质生产活动而属于社会文化活动。在社会文化活动中又不同于著述、教育、科研、文艺等一般的精神文化活动,而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活动。正是这样的特殊性,才使得以编辑活动为研究对象的编辑学具有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必要和可能。 编辑学学科建设的进程,已经并将继续证明,是否认真地研究编辑活动的特殊性,关系到编辑学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编辑活动属于精神文化生产和传播活动,它对初级精神劳动成果进行组构、选择、优化和创造,其活动方式和活动内容直接串联着社会意识系统,影响社会精神文化走向.这些都是编辑活动最基本的本质,而且这种本质具有分层、多元的特征,涉及编辑出版活动的诸多方面.在此,本文从导向的层面,以编辑导向为中心范畴,对编辑活动的本质作一探讨,以期对编辑活动本质的认识提供一种视角.  相似文献   

3.
论编辑生产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编辑学的研究对象,编辑活动具有多种性质。它是一种认识反映活动,是一种社会的文化活动,是一种信息处理和传播的过程,又是一种特殊形式的人类精神生产过程,等等。由于编辑活动具有这样的多种性质,因而我们可以从各个不同的方面来揭示它的本质和规律。作为一种精神生产活动,编辑活动具有生产活动的特征,它同样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我们通过对编辑精神生产活  相似文献   

4.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图书、报刊、广播、电视节目等精神产品,正以空前的规模为广大社会读者利用和享受,从而深刻影响人们的社会生活和思维方式。编辑工作,不仅是一种社会文化建设活动,它与物质生产技术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一种精神的生产性劳动。编辑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中,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编辑活动特征管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勇 《编辑之友》1991,(3):8-11
目前,我国编辑出版界对编辑学的界定不下30种。归纳起来,大致可以看出这样一种倾向,即编辑活动是编辑学研究的对象。因此,研究编辑学,就不能不着重研究编辑活动。所谓编辑活动,就是编辑主体对编辑客体所赋予的一切行为总和。它是以精神文化产品物化生产为其最基本行为的一种社会文化建构行为。作为主体的一种社会活动行为,编辑活动必然有其内在的客观规律。深入进行这方面的探讨和研究,无论是对于编辑学的建构,还是出版实践,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为此,本文仅就编辑活动的特征进行一些初步研究,以期就教于学术界同仁。  相似文献   

6.
论编辑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杨晓鸣 《编辑学报》2000,12(4):191-192
不同的文化活动体现不同的文化精神,编辑作为一个社会群体,代表社会的利益,实现特定的社会要求和期望,从事的是一种文化积累、文明传承的精神活动,由此,定义了编辑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编辑活动的规律决定编辑必须高举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两面旗帜。  相似文献   

7.
《出版发行研究》1997,(1):43-43
编辑学理论争鸣综述关于编辑的概念:一种意见认为,编辑是在利用传播工具的活动中,以满足社会精神文化需要为目的,致力于在作者和读者之间建立传播关系,把印刷和发行作为自己后续工作的一种社会文化活动;另一种意见认为,编辑是对外载知识的智力加工.…包括审选、修...  相似文献   

8.
编辑作为一种工作,是以生产精神产品为目的,策划、组织、审读、评价、选择、优化文化作品的行为;编辑作为一种职业,是指编辑人。此外,编辑也是一种著作方式,还是一种职称的等级。本文所指的编辑,既可以理解为编辑工作,也可以理解为编辑人,更确切地说,是指编辑人的编辑工作。    相似文献   

9.
编辑的基本职能就是文化选择。编辑活动之所以在人类社会的精神生产领域产生,就是因为编辑主体能够按照社会的需要,对规模庞杂、良莠不齐的精神生产粗创品进行比较鉴别,去伪存真,有选择地传播给社会,这种构筑文化大厦的编辑选择就是一种文化选择。这种选择是沟通著作者与受众的桥梁、中介,是对党和人民负责的“过滤器”,也唯有这种选择才是编辑主体最首要、最本质、最能与精神生产其他环节相区别的基本功能。意识到这一点,编辑主体才能真正认识和把握自身在人类社会所扮演的社会角色和负载的历史使命。只有把主要精力置于选择文化精品,才无愧于这种角色所肩负的重要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0.
编辑劳动是文化生产和文化接受的中介者从出版文化的角度考察,精神文化生产活动包括撰著创作活动、编辑出版活动和阅读接受活动。撰著创作是精神文化生产的基本环节和主要内容,没有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等的撰著创作,精神文化生产便只能是海市蜃楼。编辑出版活动是对撰著创作活动的组织和规划,对其成果的选择和认同,并赋予它符合规范的物质外壳:没有编辑出版活动  相似文献   

11.
编辑与反馈信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辑活动是一种有目的的社会文化活动。 编辑活动是一种有目的的精神产品的生产活动和社会文化活动,进入编辑系统的信息,大多与社会信息需求目标存在一定差距,因而,必须依据各种信息特别是反馈信息,对其内容形式进行或多或少的改革,以纠正编辑系统的误差,实现其所需要的最佳目标。 在编辑系统中,由于社会信息需求目标不断变化,因而信宿具有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在任何时区内,编辑系统所传递的信息对编者和读者具有不确定性,另一层是指相对于编辑系统来说,作者和读者群具有不确定性。为了追踪这些变化,就必须随时了解书刊出版后的社会反响,及时调整输出信息与社会需求信息之间的差距,依据反馈信息去调控编辑系统即可达到此目的。  相似文献   

12.
编辑的激励与激励编辑的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辑从事的是文化选择、文化传播和文化积累的创造性精神生产活动,编辑实践活动的特质使得编辑的劳动具有隐含性、复杂性和难于度量等特点。正是编辑劳动的这些特点,为编辑管理带来了许多困惑。倘若管理得太死,可能压制编辑的主观能动性,窒息编辑的创造活力;如果管理过于松懈,有可能导致人浮于事,吃“大锅饭”的现象。建立什么样的编辑管理机制才能最大限度地开发编辑潜能,调动编辑的积极性,激发编辑的创造性呢?在我看来,惟有以人为本,建立以激励为核心的编辑管理制度。一、有效的激励是激发编辑潜能的催化剂相对而言,编辑的学…  相似文献   

13.
编辑的管理与管理编辑的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编辑从事的是文化选择、文化传播和文化积累的创造性精神生产活动,编辑实践活动的特质使得编辑的劳动具有隐含性、复杂性和难于度量性等特点,这也为编辑管理带来了许多困惑。倘若管理得太死,可能压制编辑的主观能动性,窒息编辑的创造活力;如果管理过于松懈,可能导致人浮于事,吃大锅饭的现象。建立什么样的编辑管理机制才能最大限度地开发编辑潜能,调动编辑的积极性,激发编辑的创造性呢?在我看来,惟有以人为本,建立以激励为核心的编辑管理制度。一、激励制度与编辑潜能的内在关系建立管理制度是手段,不是目的。目的在于调动编辑…  相似文献   

14.
期刊编辑活动是以选择和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为目标,以组织、选择、调控、传播、教化为己任,以促进社会政治经济和科学文化发展为目的的一种实践活动,因而包含着一个编辑价值和编辑价值观问题。本文拟就如何理解和培养期刊编辑价值观(以下简称“编辑价值观”)的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一编辑价值观的实质与制约1.编辑价值观的实质及体现谈编辑价值观首先不能不了解什么是编辑价值。编辑价值是编辑主体与客体(文稿)相互作用的结果。确切地说,是编辑工作者改造自然与社会的实践中所发挥的作用和产生的效益。它是由精神产品的社会属性和社会功能所决定的。期刊编辑价值观就是一种以主体价值标准为尺度的评价性认识,换言之,就是编辑对文稿进行科学评价的观念体系。编辑的这种价值观念是特定社会文化发展的主观凝定,是对编辑工作形成的价值关系的理性概括,也是编辑对个体经验和群体智慧的自觉总结。这就是编辑价值观的实质。  相似文献   

15.
“重构”这一概念在当今文化各领域的学术研究中已属常见,但是,囿于门类的局限和各领域自身的需求,解释起来就不尽一致。大体有两种说法:一是重新构想,二是重新建构;前者词义重在思维,后者词义重在形态,二者均嫌偏颇。完整的解释应把二者结合起来,即“重构”是一种思维形式,它通过趋同和求异的思维过程,改变已知原始系统的结构形态,赋予新的内涵,以达到以旧引新、破旧立新的整体效应。也可以这样来理解:重构意识是创造性思维的一种表现,重构意识的形成过程就是创造性思维过程。编辑活动也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活动。人类文化的历史积淀,人类精神产品的鉴识;审选和传播都离不开编辑活动,它是人类文化建构这个宏大系统工程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讲,编辑的创造性劳动比作者的创作是更高一级的认知活动。因此,提高广大编辑工作者的政治业务素质,在编辑工作中自觉地运用“重构”意识,这对于适应时代的需要,为人类生产出更多更好更有价值的精神产品,无疑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出版人:优秀文化的使者——论图书编辑与文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文化选择是编辑活动的最基本的内涵 "编辑"一词,通常有两种含义:其一是指文化行为,即以文化传播过程中的收集、选择、组织、整理、加工为内容的活动;其二是指从事编辑活动的人或一种职业,按照<中国大百科全书新闻出版卷>的定义,即"使用物质文明设施和手段,从事组织、采录、收集、整理、纂修、审定各种精神产品及其文献资料等项工作,使之传播展示于社会公众者".我认为,不管指的是文化行为,还是实施文化行为的人,也不管这种行为是非职业的还是职业的,"编辑"一词在语境层面上有一个共通的基本内涵,那就是文化选择.  相似文献   

17.
全面深入地理解编辑活动的科学内涵,须认清其精神生产本质,但编辑活动在马克思"全面生产"知识谱系中的确切定位却是一个理论难题。文章通过对精神生产主要类型和层次的逐层厘清指出,编辑活动突出地表现为一种广义的艺术生产活动。这种理解在不失精神生产一般原则的前提下,合理地兼容了编辑活动的科学理性特点,不仅显示了学理上的必然,也体现了结合当代社会语境的必需,达到了理论和事实的统一、逻辑和历史的统一。  相似文献   

18.
以研究人类精神生产为己任的编辑学,把自己定 位在社会精神文化的创造、积累与传播、交流这个动态 的结构系统中,建树一种理论框架,无疑是必要的。这 样,有利于探求编辑活动的社会价值,自觉地担负起编 辑学研究的人文使命。 首先,精神文化原本就不只是一个静态的结构,而 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文化的本义是“以人文化治天 下”,其实践过程则是“以文化人”。但文化是人创构 的、人一面创构文化,一面又以文化塑造着人。塑造着 人的精神理念、价值追求和理想人格。尽管精神文化 (包括美学与科学)的…  相似文献   

19.
一建立编辑从业者的职业准入制度很有必要 编辑活动的本质属性是思想文化,是意识形态.编辑及以其为核心的出版活动,对社会的本质贡献是文化力,是舆论导向、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文化建设是编辑活动的灵魂所在,思想引领是编辑活动的根本目的,而经济运作则是达到这个目的的手段.  相似文献   

20.
一编辑价值包含两层意思:第一,社会如何判断编辑的价值;第二,编辑如何实现自身的价值。前几年有不少人呼吁提高编辑的社会地位,为编辑得不到社会的重视而鸣不平。这实际上是编辑价值问题。随着编辑学、出版学研究的开展,人们已经清楚地看到:编辑活动是一种复杂的创造性的精神劳动,是精神生产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环节。编辑有了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