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历史文选是一门既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是中国历史研究的基础,打好基础特别重要,要有长期的文化积淀,现在有些历史专业的学生对文选认识不足,有的读不懂文言文写的古籍,不知阅读的相关知识。本文针对这些情况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历史学科作为一门兼具科学性和人文性的学科,在素质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把塑造人文精神作为历史教育主题和指归。推进素质教育。培养现代化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3.
历史学科作为一门兼具科学性和人文性的学科,在素质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把塑造人文精神作为历史教育主题和指归,推进素质教育,培养现代化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4.
历史教育中的人文精神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校园是人类文明的传播场所 ,教育是优秀传统文化薪火相传、历久弥新的重要保证。教育的价值取向、质量效益直接关系着一个民族的整体素质和一个国家的长远前途。所以 ,教育不能仅仅着眼于眼前的实利 ,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一种谋生的手段 ,在技术的传授和知识的学习过程中 ,必须包含着人类优秀精神的开发和传递。历史教育不仅仅是对中国传统人文精神资源的反思、梳理 ,需要直接吸收或者创造发扬光大 ,更主要的是以史为鉴 ,在教育中彰显当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文精神。当代社会的人文精神是从诸多难以解决的社会问题 ,如环境恶化、价值危机、道…  相似文献   

5.
新的《历史课程标准》把人文精神教育作为总的教学目标,人文精神已经成为历史课程标准的核心精神,在人文精神指导下,历史教学更加关注人的发展,关注学生的发展。作为人文学科的历史,应如何发挥其教育的功能,肩负起弘扬人文精神的历史重任,又怎样才能把人文精神的培养贯穿于历史教育的过程中,这是我们每一位历史教育工作者深入思考和探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加强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人文精神教育,是“以人为本”教育理论的要求,是历史学科自身功能的体现,也是现代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中学历史教师要全面探讨加强历史教学中人文精神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不少人预计,2l世纪是艺术全面普及:文艺审美成为推进社会文明与进步的支柱性动力的时代。这就要求作为时代文明先锋与典范的人民教师,要摆脱传统的教育观念与师表模式,建立同新世纪相适应的文化观念,具有较高的艺术审美修养和较强的艺术创作与鉴赏能力,否则,将很难适应新世纪的要求。教师进修学校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小学教师的,它所培养的人才更应具有较高的艺术审美修养和较强的艺术创作与鉴赏能力,以期将来通过他们进一步实施学校的美育教育,培养更多的青少年具有健全的智力、完善的人格和浓厚的创造力,提高人才素质。  相似文献   

8.
历史学科是中学所有学科中蕴含人文思想最丰富的学科。文章立足中学历史的教学过程,从中学历史教学中人文精神教学存在的问题、中学历史教学中人文精神教育的主要内容及培养的重要意义、中学历史教学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对策等几方面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提出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精神,唤醒人们美好的人文情操。  相似文献   

9.
人文精神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基础教育中人文学科之一的历史学科.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本文从中学历史教学的角度入手对人文精神的内涵,中学历史教育中的人文精神进行分析.以期增强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中国历史选是一门既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是中国历史研究的基础,打好基础特别重要,要有长期的化积淀,现在有些历史专业的学生对选认识不足,有的读不懂言写的古籍,不知阅读的相关知识.本针对这些情况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初中是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展、成熟的时期,这一时期人文主义教育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人文学科的历史教育,从本质上讲其实是一种人性化的教育,通过对历史基础知识的传授,使学生接受历史的濡染与涵化,提高其自身修养与素质,使学生健康成长,学会做人。  相似文献   

12.
人文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旨在促进其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其实质是人性教育,其核心是涵养人文精神。历史教育是人文教育的核心。高校历史通识教育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应以人为本,构建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挖掘历史知识中内隐的人文因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13.
本针对目前存在的中国历史选课性质及教学目的的认识误区加以评述,认为中国历史选既不是中国古代史的附庸亦非古代汉语的翻版,而是一门交叉边缘的综合性课程,是历史专业的工具和基础课,其设置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学习和研究中国历史的基本素养和技能,加强史学修养。  相似文献   

14.
李怀周 《考试周刊》2009,(19):207-207
历史教育的本质是人文教育,历史课程是人文教育的核心课程,它对学生的人格养成与文化熏陶起着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是国家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阶段国家历史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的历史课程的教育目标,通过教学,  相似文献   

15.
1月22日,在2002年寒假北京高校领导干部会上,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夏强代表教育工委和市教委对2002年北京高校工作作了部署。他指出,2002年高校工作总的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相似文献   

16.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加强人文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中学历史教育不仅要以培育人文精神为目的,而且它本身也体现出高度的人文精神。中学历史教育必须走出“学科教学”的误区,恢复历史教育“人文素质养成”的学科性质。  相似文献   

17.
欧德良 《文教资料》2009,(19):144-145
历史教学作为贯彻人文精神培育的重要途径,存在诸多不足.本文作者结合历史教学实例,从尊崇个体生命的价值教育、以社会利益为重的妥协教育、基于人性缺陷的权力制衡教育三个方面对历史教学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8.
王黎明 《湖南教育》2003,(10):31-31
一、养成教育是历史教育最基本的社会功能。 历史教学对学生的养成教育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及对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 通过掌握中国和世界的基本历史知识,了解各个时代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及文化传统,形成21世纪公民的基本文化素养;通过对人类历史发展普遍规律和必然趋势的认识,形成对历史的科学认识。这是历史养成教育最起码的要求和最基础的任务。  相似文献   

19.
历史教学,尤其是中学历史教学,不仅仅是史料(时间、地点、事件和影响)的堆砌,还要对历史事实进行解读.学生不仅仅要从这门课程中获取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得到启迪,能够通过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分析获取智慧,从而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人生观,为将来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这才是历史教学的最终目的和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20.
王涛 《广东教育》2006,(9):43-44
教育应该不仅仅是追求学业的成功,还应包括让人格、个性获得健康、全面的发展。而后者的实现,有赖于人文教育的实施。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开展人文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是中学历史教育的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