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学劳动课教学目的是通过劳动的教育与实践达到的。根据现行劳动课教材安排教学,学生的劳动实践要受到时间、场所、材料和教具等多重因素制约,要求教师精心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  相似文献   

2.
绵阳市石马公社九大队小学以教学为中心,从农村学校的实际出发,抓好劳动教育,使学生从小热爱农村,热爱农业劳动,立志为建设现代化农业作出贡献。这个大队的党支部积极支持学校的工作,专门在学校周围拨了2.4亩熟地和11亩荒地给学校办农场。学校严格执行教学计划。他们按学生的年龄和劳动强度的大小,以及不同年级的学习内容,全面安排学生的劳动课。初中和小学四、五年级每周2课时参加农场劳动。小学三年级每周1课时参加管理蔬菜和果树的劳动。一、二年级只安排打扫清洁、拣谷穗、拾废旧等轻微劳动。根据农时季节,劳动可集中安排,可分散安排。对重活、技术性高的农活,由大队统一安排劳力支援。  相似文献   

3.
多年来,我们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开展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和劳动习惯,使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掌握一定的生产知识和技能,为今后参加工农业生产打下一定的基础。我们按照教学计划的规定,制订了切合学校情况的劳动教育实施计划,统一安排了劳动教育内容。初中各年级,采取平时分散安排的办法,每周安排两课时。高中各年级,除每周安排两课时外,每学期还集中两周时间,安排每天下午两课时进行劳动技术教育。不管组织哪种形式的劳动,我们都把思想教育贯穿于劳动过程的始终。在劳动前要搞好思想发动,劳动后要进行小结,填写劳动记载卡,考察学生的劳动态度。班主任写品德评语时,要把  相似文献   

4.
珠算是小学算术科的教学内容之一,自四年极起开始教学,每周一课时。教学时间可以适当集中,也可以分散安排。现根据四、五、六年极算术课本中的珠算口诀,并参照《小学算术教学大纲(修订草案)》的规定,拟订《小学珠算教学要求》,供教师们参考。关于执行这个分年级要求,有几点说明:(一)珠算教学一定要和口算、笔。  相似文献   

5.
上学期,我们对教学、劳动、休息和文体活动时间虽然也作过一定的安排,但总不是那样有节奏有条理,师生教学、劳动、休息常常顾此失彼,有时甚至教师没有充足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劳动课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但德、智、体、美、劳中的劳在高校中所处的地位很低,有的学校不开,有的学校应付。文章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改革劳动安排形式,将集中劳动改为分散劳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学生慢慢喜欢上了劳动课,并意识到了劳动课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学习数学是为了应用,用它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是教学最主要的目的之一,所以教材中安排的"解决问题"内容可以说是教学的"重中之重".在教学,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特点.逐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半年来的实践告诉我们,要正确地贯彻党的“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的方针,重要的一环在于妥善安排教学与生产劳动的时间。上学期初,由于安排不当,曾走了一段弯路,一时重视了生产劳动,而  相似文献   

9.
一、优化管理制度 1.弹性课程时间管理制度.在课时的安排上,首先是教导处要给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合法的地位,保证其像其他国家课程一样,不被随意挤占或挪用.其次建立起弹性的课程时间管理制度.即将每周2课时的综合实践活动时间根据需要灵活安排,做到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可以将每周的时间集中在一个单位时间使用,也可将几周的时间集中在一天使用,亦可根据需要将综合实践活动时间与某学科时间整合使用等等.  相似文献   

10.
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劳动技术》试用课本。是根据国家教委领发的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劳动技术课教学大纲(初审稿)》的要求,结合实际编写的我省第一部劳动技术教材,1989年秋季开始在全省初级中学试用。这里,就这套教材的内容安排和教材特点作一简要介绍,并对教学提出几点建议,供老师们参考。一、内容安排省编初中《劳动技术》试用课本共四册,前三册的教学内容是根据《大纲》所规定的各年级的劳动项目,结合我省实际安排的,供初一、初二、初三年级使用。每册11章,共33章;按劳动内客分;工业生产劳动7章,占21.2%,农业生产劳动14章,占42.4%,服务性劳动12章,占36.4%。根据《大纲》中关于确定教学内容“城市中学高年级和农村中学的劳动技术课可与职业教育紧密结合”的原则  相似文献   

11.
《科学课》2003,(2)
从教材到形成可以操作的教学方案,要经过艰苦的创造性劳动。教材只是为教学提供材料,即使最详细的教材也不可能拿到课堂上“照本宣科”就能完成教学任务。制订教学方案就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明确各个层次的教学目标,采用相应的方法安排达到这些目标的教学过程,这个“教学过程”就是教材的展开。  相似文献   

12.
按大纲要求,劳动课教学的基点应放在学生劳动实践和培养基本技能上。如何加强劳动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素质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根据劳动技能的基本内容和对劳动技能形成的基本过程的研究,总结出加强劳动技能训练的“六招”。 一、分类组织教材,营建技能训练体系 现行劳动课教材安排比较“散”,没有一个明确的技能训练体系,  相似文献   

13.
活动课是从学生的兴趣、需要出发,以学生的主动实践获取直接经验为主来安排有关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一种课程形式。近几年来,我在数学活动课教学实践中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我的体会是,上好数学活动课必须注重“六性”。一、灵活性。学科教学是根据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进行的,有相对稳定的内容和形式。活动课则不同,它不拘一格,灵活生动。活动的项目众多,丰富多彩;形式十分活泼,容易接受;参加活动的人数可多可少,时间可长可短,方式可以集中也可以分散;活  相似文献   

14.
我们学校对学生的生产劳动教育一直比较重视。目前,我校设有农场、教具仪器厂、印刷厂,供学生从事农业、教具仪器的制作和印刷方面的劳动。此外还组织他们养猪、养鱼、养蚕,再有就是给学生安排一定的社会公益劳动(包括校内清洁卫生等劳动)。我校的各项生产劳动,都有指导老师负责具体指导,班主任跟班劳动,并有科任老师参加。这些老师都负有教育学生的责任。劳动时间,目前规定为每周四小时,其中一小时作为分散的进行公益劳动的时间,其余三小时排在一个下午,作为生产劳动课,排入课程表。生产劳动课的指导老师,按照上级指示,结合学校情况和当前生产需要确定教材,订出课时计划,备课、  相似文献   

15.
建国四十年来,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走过了曲折的道路.高等学校的劳动,在认识和安排上出现过大起大落的现象,在两个时期产生过两种倾向.在"大跃进"年代和"文化大革命"时期,高等学校中劳动的地位被抬得过高,劳动时间的安排过多、过长,冲击了必要的教学活动,以教学为主的正常教学秩序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16.
要提高应用文写作课的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应用文写作水平,除了要转变教学观、改变教学方法外,适当的教学内容的选择也至关重要.什么样的教学内容才是适当的教学内容?可以根据教学时间来选择,可以根据不同专业要求来安排,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来整合.  相似文献   

17.
我们党领导的学校,具有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光荣傳統。但把生产劳动列入正式課程,还是最近几年的事。因此,这方面的工作,我认為还处在制度正在形成、經驗不断丰富、成績日益显著的阶段;也就是方向对头、原则明确、具体方法还在摸索过程中。这种想法,是从我最近了解到的几所中学的劳动教育情况中得出来的。劳动时間要均匀地安排按照江苏省教育厅拟订的教学計则的规定,高中学生每周劳动四小时,初中学生每周劳动三小时。一个学期的劳动時間,是分散在每周当中的。但对农村中学来說,由于它們的生产劳动是以农业劳动为主,便会发生农忙季节劳动相对集中与劳动課要均匀安排  相似文献   

18.
教学设计者会确定各种各样的目标,而各种目标有着不同作用。我们可以根据教学的范围、目标的层次、时间的安排、所能得到的知识结构以及难易度,对目标进行归类,以便有效地确定和应用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9.
半工(农)半读学校要求教学和劳动两者并重。正确处理工(农)业劳动和读书的关系是半工(农)半读学校的重要課题。 1.半工半读学校的学习和生产劳动的时間安排,有以下几种形式。①实行一周劳动、一周学习的安排:在劳动周,学生与工人一样,实行工厂的一切劳动制度,便于安排生产;在学习周,又可以实行学校规定的各种制度,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有些学校把学生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在車間劳动,一部分在学校学习,隔周轮換一次。在劳动的安排上,要解决教育与生产之間的矛盾。天津制药厂的经验是,一方面提高工厂和車間領导干部对教育工作的认识,使他們在抓生产的同时也注意教育;  相似文献   

20.
学校的任何一个文件没有象课表那样,准确而又有条不紊地规定着学校集体的生活和劳动。它组织着学校教职工和学生的活动,具体地安排着每天、每周以至每学年课程的次序。根据课表拟定出共青团会议,少先队队日,学生班会,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教研活动,工会会议以及政治学习等的日期和时间。并在此基础上,组织和安排图书馆工作,教师值日,班主任活动以及家长会等。必须制定这样一个课表,这个课表要使学校集体在完成主要的任务——提高学校教学、劳动和道德教育的质量时,有成效地工作。学校领导在解决任何大小问题时,都要努力使课表不仅成为教学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