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革命史是对广大青年进行爱国主义和共产主义教育的富有说服力和吸引力的教材。在高等学校的本科开设中国革命史的课程,有着重要的意义。对大学生进行中国革命史的教育,可以帮助他们进一步认识近现代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发展规律,懂得“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的道理,推动他们走历史发展的必由之路;帮助他们了解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历史经验,学习马克  相似文献   

2.
我们的教学对象是理工科大学生,他们进入大学后学中国革命史,在学习上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困难。由此我想到,利用知识的继承性和相互渗透性,在学生已有的知识范围内寻找同中国革命史教学内容有关的结合点,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有意从中学语文、英语、政治常识等课程中搜集了一些同革命史教学有直接关系的篇目,将其内容融汇于中国革命史教学之中,活跃了课堂气氛,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反映普遍较好。比如:  相似文献   

3.
《中国革命史》是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的重要课程之一。怎样认识国情教育在中国革命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如何结合中国革命史进行国情教育,仍是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根据党中央和国家教委的指示精神,结合这几年的教学实践,谈几点初步体会。 (一) 中国革命史教学和国情教育是密不可分的。中国的国情是中国革命史的基础,正确认识中国国情是认识中国一切革命问题  相似文献   

4.
爱国主义是中国革命史教学的重要内容,中国革命史是爱国主义的重要渠道,在中国革命史教学中贯穿爱国主义教育,是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笔者从事中国革命史教学和研究6年有余,深刻体会到正是爱国主义推动了近代中国革命的发生和发展,而近现代中国革命又深化和升华了爱国主义。因此,爱国主义应是中国革命史教学的主旋律,为使爱国主义教育和中国革命史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我们应该以爱国主义为中心,围绕三条线索,正确处理四个关系来讲授中国革命史。爱国主义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内涵。在中国近现代,它表现为社会的主旋律:救亡图存、…  相似文献   

5.
中国革命史是一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深深体会到,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是深化中国革命史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中国革命史教学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首先必须明确,中国革命史教学的主要任务是结合史实论述中国革命的主要理论和政策,中国革命史的主要理论都是为了回答革命前进必须解决的问题而提出的,这些理论都是在长期实践中逐步形成,又在实践中完善和发  相似文献   

6.
将商洛革命史引进课堂,这是我校中国革命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商洛革命史对于中国革命史教材具有填补空白、纠正错误和详释事件的重要作用,在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方面,它具有中国革命史教材所无法拥用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中国革命史》是全国硕士研究生政治理论科入学考试中的一门学科。根据考试大纲规定:《中国革命史》在理科考生试卷中约占23%,在文科考生试卷中约占18%。无疑,复习好《中国革命史》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就如何复习谈点看法。一、《中国革命史》复习中应注意的几点《中国革命史》这门课程的重要特点,是通过学习中国近现代革命运动的历史,掌握中国革命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学习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因此在复习时应注意:首先,要了解革命史总的脉络,注意大小阶段的起止日期、革命的主要内容、各革命阶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等等。  相似文献   

8.
中国革命史考试试题编制初探李肖玲在中国革命史的教学活动中,编制考试试题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不仅试题的科学性、系统性和规范性问题直接反映了中国革命史的教学水平,而且试题的内容和类型在某种程度上还起着引导中国革命史教学方向的作用。如果试题的重点以记忆为主,...  相似文献   

9.
多年来,我们在中国革命史教学中虽付出了很大努力,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学生中特别是在文科学生中仍存在着学习积极性不高的问题。产生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中国革命史的教学内容体系与中学历史课严重重复,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我们的体会,要解决这一问题,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处理好中国革命史和中学历史课的区别和联系: 第一,中学历史课属于普及型,中国革命史课则应当属于提高型。现在一些中国革命史课的教学特点是:既具有与中学历史课相类似的普及型的教学内容,又具有不同于中学历史课的提高型的教学目的要求。这对于在高中阶段没有学习中国近现代历史的理工科大学生来说还比较适宜;而对于在高中阶段已经系统学习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文科大学生来说,难免造成教学内容上的重复。因此对于文科的学生来说,不仅应当有提高型的教学目的,而且应当有提高型的教学内容,即不应当再去重复讲解这个历史过程,而应当在他们已经了解了中国近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在湖南传播过程中,青年毛泽东和蔡和森无疑是首屈一指的核心人物和灵魂人物。他们俩志同道合,意气相投,在救国救民的道路上艰辛探索,在中西文化之间甚深抉择,最终找到并信仰了马克思主义,创建并领导了中国共产党,共同翻开了中国革命史和湖南革命史崭新的一页,同时也在湘学传承和发展史上写下了璀璨夺目的一笔。  相似文献   

11.
中国革命史是电大必修的公共政治理论课,旨在通过学习中国近现代革命运动的历史,掌握中国革命发展的规律、特点和基本经验,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理论。由于中国革命史具有政治理论和历史课的双重特点,因此要求学生要掌握中国革命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史实。史与论的有机结合是这门课的特点。中国革命史复习与考核的内容依据是基本教材《中国革命史》(何沁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中国革命史自学举要》和《甲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党史、中国革命史学科指导地位的重新确立,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研究呈现出空前繁荣的局面,其中一个重要标志是地方党史、革命史研究近十多年来成绩裴然,硕果累累,各地党史工作部门的党史工作者犹如异军突起,成为全国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研究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在地方党史、革命史研究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应该清醒地看到,在编纂和出版党史、革命史的读物中,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有些问题值得注意和探讨。  相似文献   

13.
中国革命史是大学生入校后必修的第一门政治理论课。中国革命史的教学目的,是进行以中国革命史为中心的近现代史教育、优秀革命传统教育和国情教育,使学生了解中国的历史和国情,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斗争传统,树立自尊、自信、自强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自觉性。近年来,我们在中国革命史教学和改革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同在新形势下进一步  相似文献   

14.
中国革命史是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具亲缘性的课程,中国革命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产生的深厚土壤,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革命史教学,便于破解中国革命的内在逻辑,拓展革命史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促进中国革命史学科的建设。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革命史"范式对近代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极具解释力,但"革命史"范式对阶级斗争和革命斗争的更多关注,使其在更纵深的层面上观察近代中国社会时颇显局限,"新革命史"正好为之补正。"新革命"不是对传统革命史研究方法的否定,而是在此基础上的创新和超越。"新革命史"坚持朴素的实事求是精神,强调从新的视角、不同学科、不同层面观察中国革命史,尝试使用新的理念和方法,对中国革命史进行重新审视和研究,以揭示中国革命的运作形态。  相似文献   

16.
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教委(现教育部)在各自颁发的《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等文件中,都十分强调利用中国近现代革命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地方革命史作为微观化、区域化的中国革命史,是中国革命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无疑是对高等学校尤其是地方高校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个不可或缺的内容。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新近出版的郧阳师专副教授孟宪杰同志新作《鄂西北革命史稿》(以下简称《史稿》)就是这样一部地方革命史研究专著。综观全书,不难发现它具有如下几个突破或特点…  相似文献   

17.
北京高校中国革命史教学研究会于1989年10月26日召开“中国革命史教学与国情教育”研讨会,围绕国情的涵义是什么和在中国革命史教学中如何结合学科特点加强国情教育等问题展开了讨论。下面摘登部分与会教师的发言要点。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队伍中,有一个由五四左翼青年骨干分子转化而来的庞大群体。他们的转变,在中国革命史上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但长期以来史学界却对此所谈不多,本文拟就他们转变的条件和途径作一比较探讨。  相似文献   

19.
"新革命史"理论无疑是近年来中国革命史研究领域中的一个亮点。传统革命史观因其自身理论局限曾一度遭遇冷落,但革命史在整个中国近代史甚至世界近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中国革命史研究"无法也不可能告别"。李金铮、夏明方、左玉河、王奇生等著名学者,反思传统革命史观,从社会、文化等视角下,运用新的理念、方法研究中国革命史,提出并建构"新革命史"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20.
中国革命史教学改革的一次有益的试验周鸿中国革命史的教学改革,核心是教学内容的改革。在当前,就是要根据中国革命史这门学科的特点,更好地体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个中心内容。我认为,在目前条件下,通过加强社会主义时期的教学,进行有关当代中国的历史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