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本文在分析内蒙古尧勒甸子村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的基础上,研究其土地利用结构,指出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原因,提出合理利用土地,改善生态环境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122MapGIS为平台,建立县级土地利用数据库,利用系统的空间分析和统计查询等功能,模拟区域土地利用动态变化过程。本文在对系统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进行综合处理的基础上,对山西省屯留县土地利用变化及现状进行了探讨,对引起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的驱动因子进行了分析。在分析了该县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后,提出了基于系统动态监测的土地可持续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3.
本对贵港市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存在问题,土地利用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指出了贵港市后备土地资源不足,人地矛盾突出,并提出应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对土地进行整理,复垦及土地开发,严格控制各类建设用地,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土地资源持续集约利用。  相似文献   

4.
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对地区土地利用方式变化有影响。运用土地利用变化变更数据,结合实地考察,对内蒙古自治区武川县的土地利用方式的动态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15年来耕地数量持续减少,林地、交通用地、水利设施用地和其它农用地处于增加趋势,牧草地、独立工矿及居民点和未利用土地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波动趋势;1996-2006年耕地、林地、牧草地、建设用地面积变化区域差异非常明显;从2001-2005年减少的耕地主要变为林地、牧草地、独立工矿及居民点用地和未利用土地。因此,保护耕地、调整农用地结构,使土地利用方式更加合理应是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5.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是人类开发利用土地资源的必然选择,是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在土地资源学科上的运用。人类在开发利用土地资源时必须要树立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观念,实行土地资源的可持续管理,土地资源利用的优化配置,开展土地利用综合效益评价,土地资源资产化管理,才能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6.
一个区域的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不但受制于自然因素,而且社会因素对其也产生重大影响。近十年来四子王旗6.9%的土地利用方式发生了变化。旱地、天然草地和未成林造林地三者变化面积占四子王旗土地变化面积的96.67%。对1997-2002年的土地变化流向进行了分析,旱地和天然草地主要流向了未成林造林地。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因素、农牧业发展因素和政策因素是四子王旗土地利用方式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7.
社会因素对一个区域的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能够产生重大影响。近十年来四子王旗6.9%的土地利用方式发生了变化。旱地、天然草地和未成林造林地三者变化面积占四子王旗土地变化面积的96.67%。对1997-2002年的土地变化流向进行分析,发现了旱地和天然草地主要流向了未成林造林地。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发展和人口的增长是影响四子王旗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根据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和对村庄整理、农地整理、城市土地储备等途径的探索,平原地区土地资源实现可持续利用必须采取以下对策:完善土地管理法制;推动土地整理投资机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实现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管机制规范化;鼓励和扶持科技创新。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个案村的描述与分析,指出贫困山区的流动人口在挣脱土地和乡土规则的束缚之后,并未融入新的生活秩序之中,反而在异地处于边缘性的境地.这种无序的经历内化在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中,铸建成反秩序的行为"规则”.当他们回流后,这种"规则”进入乡村,冲击原有的规则体系.而目前的村级治理对此束手无策,从而导致村治秩序的震荡.笔者最后指出,只有将外出务工带来的利益期望内部化,将人口流动制度化、规范化,才能实现村治秩序的重构.  相似文献   

10.
以1998年至2008年韩城市土地利用变化调查数据为基础资料,运用景观生态学中的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等有关数量结构分析方法,对韩城市近十年来的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1998-2008年,韩城市各种土地类型变化的强度依次是:交通用地〉耕地〉林地〉其他农用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园地〉未利用地〉水利设施用地〉牧草地〉水域.(2)1998-2006年韩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明显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998-2006年,韩城市耕地、林地、未利用地对土地利用的控制程度加大,土地利用多样性减少,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比例差异加大;第二阶段2006-2008年,韩城市土地利用趋于多样化和平均化.(3)研究表明景观生态学数量结构分析方法能较好地解释近年来韩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规律,而韩城市适宜的多样项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优势度指数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在广大农牧区普法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这种情况要求普法必须加强症结的分析,提出相应对策。不断改进方式方法,切实搞好普法工作。  相似文献   

12.
城市土地利用变化与城市生态安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城市生态安全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城市土地利用状况在城市化的步伐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城市不断蚕食边缘区土地而扩大城区,城市用地结构中公共绿地提高,水域面积萎缩,闲置土地多,土壤遭受城市建设破坏和城市垃圾等污染而退化,这些导致城市土壤功能如生产功能、缓冲———净化功能的弱化甚至丧失,从而影响城市边缘区生态系统对城市生态系统缓冲调节功能以及增加了城市水涝风险和城市热岛效应,影响人们的生活环境与健康,也威胁着城市生态系统安全。  相似文献   

13.
流行于我国长江中上游山区一些民族中的农牧兼营经济,是一种具有高度适应能力和灵活调适功能的生计方式,杨庭硕先生将其称为"混成耕牧制".通过田野调查,针对面前我国推行的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笔者建议可以将这种传统的生计方式作为这一政策当前实施的过渡生计模式,以便最大限度地节约工程投资,化解技术难点,调动相关地区各族群众的主观能动作用,安定相关地区的社会环境,从而在环境整治的同时真正实现当地民族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张家口在辽时隶西京道,其坝上发展畜牧业的优越自然条件,坝下发展农业的优良传统为辽代经济的整体发展创造了条件。一定程度上为辽代大规模农业生产基地的建设和农业经济主导地位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推进了民族同化与融合的进程。  相似文献   

15.
城市土地是人类活动最为频繁集中的地域,具有不断演化的动态特征.随着GIS技术的发展,以往定性地研究城市土地利用类型转化的方法开始向定量化、可视化发展.在分析开封市土地利用现状的基础上,利用GIS软件研究了开封护城堤内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并从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的角度分析了造成这些变化的驱动机制。  相似文献   

16.
以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工业化阶段理论作为依据,将沱江流域30个县市的经济发展阶段划分为4种类型:发达经济初级阶段、工业化高级阶段、工业化中级阶段、工业化初级阶段;利用流域2010年TM遥感影像图进行解译,在GIS技术支持下,获取研究区土地利用现状分布图,并分析各县市的各类产业用地的结构特征;在此基础上,采用地均产值(VA)指标分析各类产业的用地效益,采用产值占地比值比(OR)指标分析各个产业的产值与用地量之间的关联方式.结果表明,沱江流域总体处于工业化中级阶段,产业结构呈现"二三一"特征;各县市第二产业地均产值要远高于第三产业远高于第一产业;三次产业产值与用地之间关系并不协调.研究结果以期为流域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合理化土地资源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调查了7种生境的土壤动物数量和群落组成,共获得土壤动物538只,隶属于3门7纲11目.分析表明:优势类群为蚁科和线虫,常见及较常见类群为鳞翅目、蚯蚓、鞘翅目、马陆、鳞翅目(蛹)、蛴螬、蜘蛛目、鼠妇,其余5类为稀有类群.土壤动物的个体数及类群数以城市道路绿地最多,废弃荒地最少,说明人为干扰较小的生境土壤动物的数量和类群数较多.多样性以河边人工灌丛沙地最高,菜地最低,这与河边人工灌丛沙地营养丰富,菜地施用化肥、农药有关.菜地与废弃荒地的相似性极高,说明其群落组成相同.  相似文献   

18.
该文在综合分析目前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规程》中评价指标体系中存在的问题,重点阐述土地利用结构对开发区土地利用的影响,提出建立以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性为基础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以保定市满城县为例,运用地理信息系统方法,结合数理统计分析,提取该区域2000年土地利用和土壤侵蚀强度的相关信息,针对不同土地利用条件下的土壤侵蚀状况进行定量分析.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直接影响着土壤侵蚀强度,选择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对于优化配置有限土地资源,有效控制土壤侵蚀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