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李傅相书》及其相关史料较为全面地反映了孙中山早期的思想特点:既有明显的改良主义的倾向,但又不是单纯的改良主义;同时还有浓厚的传统民族主义色彩.孙中山将这种民族主义和他之后进行的革命活动在爱国主义上有机地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2.
叶适的《水心文集》卷之十二收录序文34篇。其中包括29篇书序文。这些书序文反映了叶适的文学主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注重文章的教化作用;文学须郁然有彩和抒发情性;肯定文辞之工,不满侈靡文风;各朝均有短长,切忌文人相轻。  相似文献   

3.
4.
孔子是我国封建时代的教育家,他的教思想集中反映在《论语》这部书中。“四人帮”横行时,孔子几乎被全盘否定了,直到现在似乎才渐渐有了较为公正而切合实际的评价。在我国四化的过程中,从事教育的同志如果能对孔子的教育思想进行一些研究,扬弃那些封建性的糟粕,吸取那些还有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深刻变化.学校应转变教育思想,打破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界限,建立终生教育的新观念.主动适应这种变化了的形势,措施之一是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作用,努力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  相似文献   

6.
从《文赋》看陆机的文学创作主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机的学创作主张主要体现在他的《赋》之中,其中追求“物、意、”的高度是其推崇的最主要的创作原则,为此他主张学创造要取法自然、汲取经典,力求达到“意物相称”;主张“尚巧贵妍”追求艺术形式美,实现“辞逮意”;主张“意、”创新,反对雷同。研究陆机的创作主张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三民主义》系列演讲是孙中山思想的结晶,其近代化思想亦包含其中。孙中山在演讲中对中国近代化的前提、核心和最终目标等作了全面具体的阐述。另外,他的“毕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于一役”、试图融合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思想,则是其设想的中国近代化道路的特色所在。  相似文献   

8.
9.
欧阳修生活在宋代文坛呈现群星丽天、人才辈出的时代,他的文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紧密联系实际,注重文学为社会现实服务。正因为如比,他的许多优秀作品及其进步倾向,才能发生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影响。 欧阳修的诗歌创作题材也较为广泛。有写景诗,通过对祖国名山大川秀丽风景的描绘,抒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如《黄溪夜泊》、《望州坡》等,也有反映人民的痛苦生活、  相似文献   

10.
瓦·亚·苏霍姆林斯基的名字一直以来被教育界所传诵,他的教育理念如指路明灯,照耀着世代教育者前进的方向。在他从教的35年中,由其经验总结所得的著作多达20多部,是一笔巨大的教育财富。他与学生几年观察而得的《大自然的书》更让我们看到了一代教育家的伟大胸襟。  相似文献   

11.
孙中山在考察西方社会现实、形成自己救国理论的过程中,受到包括马克思主义在内的各种社会主义学说的影响。他一方面赞赏社会主义理论,吸收了一些思想形成了民生主义学说,同时也对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批判。其分析虽有明显不足甚至错误,但其现实态度和独到眼光仍不乏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孙中山在《实业计划》中提出了完整的工业现代化方案 ,这表现在钢铁、水泥、造船、车辆制造、农器制造、食品、衣服、居室、印刷、矿业等方面 ;至于其特点 ,其一是进口替代 ,其二是反对贸易保守主义 ,力主引进外资 ,以博大的胸怀面对世界。  相似文献   

13.
从《林纾的翻译》看钱钟书的翻译主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篇,钱钟书先生首先记述了许慎在《说文解字诂林》的一节中关于翻译的训诂:  相似文献   

14.
辛亥革命初步建立起现代政治的上层建筑,而奠定与之相匹配的社会基础,仍是中国步入现代国家并真正巩固现代上层政治的必需。卸任临时大总统至二次革命前,孙中山作为在野的政治人物,其言行显示了培植共和社会基础的努力。孙中山将眼光转向民众,提升民众在新的政治结构中的能力和素质;鼓励实业、发展交通,为现代政治提供社会的大生产的经济基础;倡导社会建设,发展地方自治,寻求实现现代政治的有效途径。从大历史的视角看,孙中山是当时中国一流政治人物中最具有现代意识的代表,其建设主张对于现代民主政治的发展,具有长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樊山政书》记载了樊增祥清末十年的从政历程,是解读其施政风格的很好的文本。大致看来,其施政风格有五,一是尚实,倡导实事求是,反对纸上空谈;二是重情,妥善处理情与法的关系,强调作官第一要体人情;三是灵活,主张因时因地制宜,不可一概而论;四是渐变,认为循序渐进而非操之过急,乃为政之要;五是人才,注重为政在人,并对章程等“治法”也予以了相当的认同。樊增祥的施政风格,在今天亦不无借鉴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6.
《大公报》为民国时期民营报业的代表之一,它终始保持着敢于直言和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传统,能较为客观、公正地报道时局。尤其对孙中山逝世的报道,揭示出这一事件对整合国民党政治格局以及国内政局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中年陈毅的文艺主张极富系统性、辩证性和前瞻性。这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创作于1942年的《湖海诗社开征引》一诗中。其内容涵括了创作动机、创作灵感、创作内容、创作风格、师法对象、发展创新以及对文坛新风的期望等诸多方面。同时还贯穿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精神。它不仅是对毛泽东文艺思想在理论上的丰富和发展,而且是对毛泽东文艺思想在实践上的正确性的检验。  相似文献   

18.
《读常见书札记》(1988年出版,至1990年3月江苏教育出版社第一次印刷)说的常见书是古代文学研究方面的著作,不是什么杂书,也不是什么武侠、性情、公案一类的流行文字。这些书虽然常见,但对绝大多数从事社会科学特别是古代文学研究的人来说,却更重要、更基本。而通过《读常见书札记》看作者的治学之道就不仅仅是学术研究本身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梁启超先生的《饮冰室诗话》,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论诗论人。他所提倡的“诗界革命”,力求推动文学革命,以改变民族素质,使新体诗具有了特定内涵;诗话阐发梁先生所提倡的新思想、新文化;阐述诗话中知人论诗,缘事论诗的写作方法。本文在论述梁先生论诗方法的同时,探究诗中蕴涵的精神实质和至真性情。  相似文献   

20.
《樊山政书》是樊增祥(1846———1931)担任知县直至布政使期间的为政记录,其中涉及教育方面的内容甚多,包括教育经费的筹措途径、教育行业的管理与人才的选拔、"存古"与趋新并重思想等方面,体现了晚清时期地方官员在面对急剧的社会变迁时的积极有为,亦为我们理性、科学地对待社会变迁中的新旧思潮,有效地解决当下社会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个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