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承德藏传佛教寺庙兴建原因分析,探寻藏传佛教寺庙在承德建成的时代背景及特殊自然环境对藏传佛教寺庙影响,发现承德藏传佛教寺庙兴建是清朝民族融合的需要及清政府民族宗教怀柔政策的最好见证。  相似文献   

2.
尊崇黄教一向是清王朝抚绥蒙古、安定边疆的重要政策,而承德避暑山庄周围以藏传佛教为主要特色的寺庙群正是这一政策的实证体现,其中须弥福寿之庙的落成与六世班禅来承德觐见乾隆皇帝的重要历史事件紧密相连,更是展示中华民族大团结的经典乐章。  相似文献   

3.
普陀宗乘之庙建于乾隆三十二年(公元1767年),于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竣工,历时四年半时间,是承德外八庙中规模最大,气势最为磅礴的大型古寺庙。这坐寺庙是仿西藏的布达拉宫而建,在该庙  相似文献   

4.
承徒清代人文景观主要是承德避暑山庄和周围皇家寺庙群,这些人文景观与承德自然景观——承德丹霞奇观、热河、武烈河等的关系是先有了优美的自然景观之后由清帝康熙、乾隆建承德避暑山庄和皇家寺庙群,它们相互依托映衬,相辅相承,构成了风格独特内汉涵丰厚的承德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5.
普陀宗乘之庙建于乾隆三十二年(公元1767年),于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竣工,历时四年半时间,是承德外八庙中规模最大,气势最为磅礴的大型古寺庙.这坐寺庙是仿西藏的布达拉宫而建,在该庙的.权衡三界"内供奉一尊铜镀金吉祥天母和从神像,为外八庙现存最大的铜镀金造像.  相似文献   

6.
保护历史文化,处理好保护与承传的关系十分重要。承德五窑沟皇家古窑文化是北京琉璃厂文化在承德的一种延伸,其兴衷过程恰与避暑山庄及其周围寺庙群大规模建设的开始与完竣相伴随,保证了这些独具特色的古建筑群,能够在高质量的文化艺术水准上施工而完成。为中华民族灿烂辉煌的建筑历史增添了绚丽的一页。五窑沟皇家古窑可说是承德崛起与发达的铸造者,建议有关部门对现仍存的带有琉璃构件的各种建筑予以保护,保护古窑址地形地貌,对古窑的砖瓦残件妥当保护,禁止继续出售与流失,建设包括“中国承德皇家琉璃、砖瓦博物馆”在内的一处与承德寺庙同级别的旅游景区。  相似文献   

7.
边疆民族地区的发展与和谐对于充分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实现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西藏和平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中央高度重视西藏的稳定和发展。干部援藏作为国家各项援藏政策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对西藏的发展建设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新时期以来,全国各地的党政干部、多领域技术与教育人才源源不断地派往西藏工作,与西藏的各民族干部、人民群众一起推进了西藏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据不完全统计,60多年的时间里,先后有10余万干部职工进藏工作。他们在改革开放、创新思想、促进民族团结与交流等工作中做出了重要的历史性贡献。  相似文献   

8.
“和合文化”是承德地域文化的精神内核,承德“和合文化”不仅体现在物化的避暑山庄及其周围寺庙上,还由内而外凝结在承德的语言里,尤其是承德方言外来词中的地名词和口语中常用的动词、形容词等,是承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活化石,是民族融合的结晶,不仅凝结着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印迹,更体现出承德“和合文化”精神的伟力。  相似文献   

9.
承德市区北部的武烈河畔,一处处金碧辉煌的古刹在苍松翠柏之中闪着熠熠金光,景色瑰丽,宏伟壮观。 这里,是我国著名的佛教寺庙集中地之一。这些庙宇,相继建于公元一七一三年(康熙五十二年)至一七八○年(乾隆四十五年)的六十七年间。它们记载了十八世纪清王朝同厄鲁特蒙古、喀尔喀蒙古、西藏地方的一些重大政治活动或事件。是清朝皇帝利用喇嘛教绥抚蒙古诸部而建的,是清代民族团结,抵御外辱维护  相似文献   

10.
随着康熙、乾隆的北巡,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相继诞生,承德成为清代第二个政治中心和外交的舞台。承德地区历经三百多年的发展,逐形成颇具特色的地方文化,其成分有满、汉、蒙,甚至包含西方文化艺术等。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战略下,如何把承德打造成国际旅游城市、京津冀生态文明示范区已成为当务之急。保护和利用承德传统地方文化资源,整合承德历史人文景观,引导承德旅游市场走向成熟,成为国际高端旅游产品,从而带动承德经济快速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1.
当前崛起的微信、微博、QQ、手机短信等校园新媒体凭借开放性、交互性、便捷性、多样性等特点,为进一步创新西藏高校民族团结教育提供了新载体,是网络时代有效运用新媒体做好新形势下的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新媒体技术背景下,分析新媒体对民族团结教育的影响,探索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新方法、新规律,对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西藏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承德外八庙集中体现了清建筑艺术、园林艺术的伟大成就,具有十分重大的历史意义及政治意义,同时也是我国多民族团结的历史见证。  相似文献   

13.
承德的皇家寺庙久负盛名,但相应的文物讲解水平还有待于继续提升,各座皇家寺庙因历史内涵时代背景不同,讲解的内容和重点也有各有特点。普陀宗乘之庙是皇家寺庙的重要代表,对它的讲解工作尤其是历史文化内涵的挖掘也尤为典型,本文希望通过研究能对其讲解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尊崇和优礼喇嘛教是清政府的一项重要宗教政策,承德的皇家寺庙群,统称外八庙,其中的八座寺庙由喇嘛主持寺务,归北京理藩院管理。清政府在以理藩院为管理机构的基础上,在政治、经济等方面给外八庙喇嘛以厚待,并提供宗教学习的场所,提高喇嘛的素质。清政府在扶植喇嘛教的同时,通过规定喇嘛庙额缺等多项制度加强中央集权,加强了对喇嘛的管理。  相似文献   

15.
公元15至16世纪是藏传佛教造像艺术发展的成熟期,明政府的宗教政策也促进了造像艺术的发展;外八庙珍藏的铜镀金宗喀巴像在造型、装饰、工艺等方面既有西藏本土的艺术风格,又融合了明永宣宫廷造像的艺术特征,是藏汉艺术相互融合的艺术珍品.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高校组团援藏趋势日渐上升,组团式援藏是我国对口支援西藏发展的一种形式。作为我国特色的帮扶政策模式,组团援藏在促进西藏的社会经济发展、加强藏区和全国其他地区的合作交流以及增强民族团结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正式开始大规模援藏是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的,主要体现在财政支持、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引进、政策关怀等方面。加大对西藏的教育援助力度,能够从根本上改变藏区人才资源匮乏的状况,从而增强了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高校组团式援藏正是教育援藏工作的一大创新,为西藏经济社会进步提供了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7.
承德社会经济研究,主要集中于热河官田以及木兰屯垦方面。清朝入关之后,自康熙年间北巡成为定制,之后木兰秋弥频繁举行,清朝皇帝每岁驻跸避暑山庄,这里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就自然受到政府的重视。承德经济以宫苑经济为主,主要有口外皇庄、宫仓、寺庙经济几种。赵艳玲,于多珠探讨了清代承德地区庄田之建立,认为清代的庄田建立及分布分为三部分,即:后金政权在东北地区建立的关外庄田;  相似文献   

18.
康熙帝择址热河兴建避暑山庄至今己三百余年,其以热河(承德)独特地理环境为本,融汇汉满蒙藏等多民族文化,是中国古典皇家园林发展成熟并达到高峰的典型代表.以古为鉴,相承保护避暑山庄周围形胜在历史层面,有利于传承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层面,对于承德的城市发展以及民族团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我国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各族人民密切交往,不断融合,相互依存,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形成。内地西藏幼师生作为志愿者服务可作为弘扬民族精神的一项实践教学活动,既有益于民族团结,又有益于学生的个人和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20.
清代自入关以来,统治者通过策划移民垦荒、设立驿站、北巡和木兰秋狝、设立行宫等对热河地区逐步开发。特别是康熙时期避暑山庄在此肇建,产生了人口和经济上的聚集效应,为承德的发展带来了深远影响,成为在避暑山庄周围形成城市的直接原因和决定因素。乾隆时期,继续完善避暑山庄及肇建避暑山庄周围寺庙的,并将避暑和秋狝长期化和制度化,这一系列措施使得承德人口猛增、商业不断繁荣,逐渐拉开了与周围地区其他行宫及城镇的差距,城市规模扩大。包围着避暑山庄的承德成为地区行政建制的州府所在,文化教育事业也从无到有。这里不仅成为了集皇家文化、贵族文化以及市井文化等社会各阶层文化的集大成者,同时也是多种宗教相容相合的道场,是满族文化、蒙族习俗、汉族传统水乳交融的代表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