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课标要求教师把学生从传统的被动的受教育转变到主动的求知上来,在教学活动中,做到“教学做”合一,教师不仅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引导学生养成白觉地寻求知识,获取知识的能力。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深人,快乐语文教学应是我们语文教师首先确立的教学理念。也应是学生开阔视野、培养语文素养、净化精神感情的一个前提。尊重学生,侣导自主、合作、探究语文学习方式、让语文课堂成为展示独特个性的舞台,达到“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快乐每一天,也就应该快乐每节语文课堂。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课型的设计者。要使课堂快乐,激发学生兴趣,把他们带入最有生气、最有情趣的语文艺术活动中,在这方面,我做过些许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2.
激活魅力课堂,让课堂“开放”起来1.教师理念的开放 《素质教育理论学习提要》指出:“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因此,营造大语文魅力课堂的前提是更新教育观,使教师认识到构建开放式大语文课学的重要性,牢固树立开放的理念。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处处可以学语文、用语文。所以,让语文教育向生活开放、向社会开放、向学生的精神家园开放,把学生带入一个广阔的语文学习大地,让语文教育流淌着时代生活的源头活水,这是新时代语文教师的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高中语文课堂,最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缺乏弹性发展的空间,是一种“计划经济”的课堂模式。“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成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因此应引导学生在课堂中发挥主体性,主动参与语文课堂教学,使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  相似文献   

4.
李喜鹏 《辽宁教育》2008,(12):36-36
在新课程理念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课堂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积极交往、有效互动的过程。然而在实践中.我们语文教师常有这样的感触:课堂上的具体教学情境与“预设”之间因时而出现“偏差”而无法“同轨”。面这种“偏差”,我们该如何应对?  相似文献   

5.
课堂是语文教师的舞台.炼就与展示语文教师教学功力的方式自然就是课堂语文教学。提升语文教师的教学功力,要从解读文本与解读学生开始。解读文本与学生就是“走进”文本与“走进”学生。“走进”文本就是关注言语内容和言语形式.即关注文本“说的是什么”、“怎样说”以及“为什么这样说”等问题:“走进”学生就是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效果.即关注学生“需要学的是什么”、“怎样学”.以及“学得怎样”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广西教育》2010,(10):23-23
许歆在2009年12月23日的《中国教师报》上撰文指出,语文教学的主阵地是课堂,语文课堂的主人是学生,教师是主导者。在语文教学中,主导者的责任就在于坚持正确的教育理念,让学生主动地去学习语文并完成对习得的知识、经验的再创造。一要导需要。教师要以人为本,从学生的不同“需要”出发而导出学生共同的“需要”。二要导动机。  相似文献   

7.
刘宗玉 《文教资料》2010,(32):67-68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不能只局限于课堂、课本,而应拓宽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要构建开放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师需注意以下几点: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相结合、语文教学与学生生活相结合、语文教学与学校其他教育相结合。  相似文献   

8.
21世纪60、70年代,美国人文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主张:教学要以人为出发点和归宿,教学的目标在于培养能够适应变化和知道如何学习的、有独特的人格特征而又充分发展的人,强调学生个性与创造性的发展,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和以教会学生学习为主的教学方法论。在英语教学中,教师首先要从教学做起,要彻底转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9.
新教材需要的是新观念、新方法。如果拿以往的“满堂灌”到后来的“满堂问”来实施新教材,那是行不通的,也是不理智的。既然是教师,又是语文教师,就要视“头脑不是一个被添满的容器,而是一把被点燃的火把。”把教师的人生价值与意义,看作是点燃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去实现自身的价值,挖掘自身的潜能。因此,语文教师要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明确“学生是教育教学的主体性”,创造一个和谐、民主的语文教育环境,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语文教育教学质量观。为了达成这个理念,则要弄清楚几个转变:  相似文献   

10.
现代教育强调“以人为本”,要求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有趣、多变的作业,构建开放的评价体系,以丰富学生的生活,释放学生的创造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语文教学在充分利用语文教材的同时,必须沟通课堂内外,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使语文课堂教学由“封闭”走向“开放”,进而推动学生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新课改实施以来,在“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增加学生阅读量”、“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及“大语文教育”、“教学与生活相结合”等理念的指引下,语文课堂变得更“开放”,课堂拓展也随之成为教学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常态。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语文教学是“互动”,是一种“沟通”与“合作”,是教师与学生围绕“教学文本”进行“对话”的过程。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教师习惯性地满足于“讲授”而剥夺了学生对话的机会,没有学生与教师的“对话”。也就没有了学生思维的主动发展。几年来的教学经验证明,必须打破传统的“一言堂”,走向“对话式教学”,才有利于学生主体的凸显,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语文教学是“互动”,是一种“沟通”与“合作”,是教师与学生围绕“教学文本”进行“对话”的过程。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教师习惯性地满足于“讲授”而剥夺了学生对话的机会,没有学生与教师的“对话”。也就没有了学生思维的主动发展。几年来的教学经验证明,必须打破传统的“一言堂”,走向“对话式教学”,才有利于学生主体的凸显,  相似文献   

14.
英语作为高中重要的语言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 中要关注学生内化、吸收情况,才能够更好地构建英语课堂,提 升课堂教学效果。目前,我国高中英语课堂构建仍然以教师为 主导,没有落实“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导致高中英语课堂 与学生适配度不高,学生难以真正融入高中英语课堂当中,影 响学生课堂学习效果。故此,文章将探究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应 用“以学生为中心”理念的必要性,研究如何科学构建高中英语 课堂,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理念,旨在提升高中英语课堂构建 水平,实现科学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5.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是要讲究“度”的。所谓“度’:是“适度”的意思,就是要恰到好处,也就是要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任务的完成;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众所周知,“度”说说是容易明白的,可要具体把握起来却十分困难。作为教师在这方面应该有自己坚持不懈的追求。要想课堂效率高,在课堂教学中,首先要注重一个“度”,尤其是语文这门弹性极大、结构相对松散的课程的教学,更应如此。  相似文献   

16.
教师在教学中总能惊喜地发现教科书的变化——新课程理念体现在字里行间,鲜活的知识内容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灵活的呈现方式为教师创造性地发挥主导作用,进一步进行教学设计留足了空间。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数学课堂上,如何使教师激情洋溢、学生兴趣盎然,从而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呢?教师潜心研究教学内容,精心进行教学设计是关键。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在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充分放手的同时,应多在“导”字上下工夫,讲究“导”的艺术。教师“导”得好,  相似文献   

17.
课堂是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行为是否恰当,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率,也是学生的能力培养和发展一个重要因素。教师的教学行为应体现“以学论教”的理念,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教师更多地成为学习情境的创设者、组织者和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促进者。教师须遵循学生发展需要来设计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8.
落实“双减”政策,小学语文课程要聚焦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是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主阵地。探讨课堂教学改革需要回归常识,要从常识的角度理解基础教育,理解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学习,理解人的发展的自主性、差异性、综合性。在这些思想的前提下,我们认为课堂教学改革需要做减法,削枝强干,打好语文学习的基础;需要更加开放,尊重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需要更加关注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需要把课后作业纳入课程内容的整体设计中。  相似文献   

19.
赞可夫说“:我们的时代不仅要求一个人具备广泛而深刻的知识,而且要求发展他的智慧、情感、意志,发展他的才能和禀赋。”当教育已经进入一个高度关注人的生命发展的新世纪时,作为融工具性和人文性一体的语文课堂,需要教师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获取,还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生命发展《。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了语文教师要树立大语文观,要克服语文教学孤立、封闭、凝固、僵化等弊端,使其开放而富有活力“。活”是语文教学追求的理想境界。笔者结合新课标,通过实践认为,要使语文成为“活”的教育,让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中得到尽情释放,可以致力于以下三…  相似文献   

20.
冯璐 《语文天地》2010,(11):54-56
时下.在许多学校语文教学仍然存在一个误区:将“以学生为主体”、“学生为本”简单地理解为在课堂上让学生多活动、多说话.为了使课堂显得学生活动丰富,有的教师将动画片、课本剧引入课堂.而实际效果只是徒添了笑料而不能引起深思;有的教师不管什么体裁、题材的课文,都是提出’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将学生活动流于形式;有的教师只是搞机械式的一问一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