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编辑同志:对沈老《风景谈》(高中语文第三册)中“调朱弄粉的手儿”一语的注释,至今仍不确切。试用本注为“指绘画工作者的手儿”;新版本改注为“指女性的手”。最近又有人认为应指“出身于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地主阶级等家庭的女性”。(见《语文教学》82年7期)  相似文献   

2.
美丽的风景引人无限遐想,让人沉醉其中而又其趣无穷,然而,风景往往在那不熟悉的地方。因为,“熟悉”让喜欢寻找的眼睛变得熟视无睹,让天生敏感的心灵变得漫不经心。哪儿是风景?它就在人心灵触动、激情点燃的瞬间。作文作为对自然与生活图景的描绘,一篇好的作文就是一道美丽的风景。它表现了作者惊喜的发现、跳动的情感和美丽的感悟;它浓缩了作者对万千事物的体验和感动。然而,反思当前“应试教育”下的作文教学,不难发现,教师正在努力让学生的眼睛停留在这些地方:熟悉的题材、熟悉的结构、熟悉的语言等,努力帮助学生建立“熟悉感”。可以想…  相似文献   

3.
[原诗] 点绛唇·感兴 王禹偁 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①。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②。 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③。平 生事,此时凝睇,谁会凭栏意④。[注释] ①佳丽:此指风景秀美。②孤烟:此指炊烟。细:形容轻烟细而微。  相似文献   

4.
美丽单身的女性总是引人注目,成功的女性容易引人嫉妒,如果是一个美丽、单身又成功的女性呢? 魏雪说:“我不是天使,但我会飞。”美丽单身的女性总是引人注目,成功的女性容易引人嫉妒,如果是一个美丽、单身又成功的女性呢? 魏雪说:"我不是天使,但我会飞。"留  相似文献   

5.
用心创造美     
有人说:“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从出生的那一刻起,我们就被期望去大城市,成就一番事业。可在我的心中,始终藏着一句话:“有心的地方便有美丽的风景。”我不渴望去一个有着美丽的风景的地方,真正的风景,由心创造,因为我知道,只有自己创造的,方能长存于心。  相似文献   

6.
赞美别人之前,首先得发现他人的“美”.美给予我们舒适、愉悦之感,生活中处处都有“美丽”的影子.那么,你知道一些表达“美丽”的词汇吗? ①beautiful是表示“美丽”的最普通用语,语气最强.形容人时,常用来指女性,若用于男性则含有轻蔑之意.  相似文献   

7.
花,因为绿叶的衬托才显得娇艳;草,因为有雨的滋润才更加嫩绿;世界因清洁工的辛劳而更加美丽。也许你会说:“最美丽的风景是某个城市。”可我却说:“清洁工是世界最美的风景。”  相似文献   

8.
对于女性而言,身体美学的现实意义无比重大。在消费社会,时尚的女性们,她们美丽的身体正遭受来自他人和自己的无形戕害。她们塑造并经营着身体美学,展示着美丽的风景,而这些风景背后无非是商业的机巧。在消费文化语境下,媒体对女性身体美学的热望总离不开男性视点。女性身体美学沦落为美丽的商品,沦落为大众媒介的欲望化对象,为他人制造视觉快感。被时尚耳提面命的女性身体,无法伸展原有的自然美丽,而受困于大众文化语境。  相似文献   

9.
那里有一个美丽的“天鹅湖”在风光绮丽的成山角下,有一个美丽迷人的“荣成天鹅湖”。荣成天鹅湖是国家自然保护区和省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是世界上最大的天鹅乐园。大天鹅是一种珍贵的大型水鸟,数量很少,属  相似文献   

10.
美丽的南太平洋上,有许多风景绮丽的岛国,像一串璀璨的“明珠”散落在万顷碧波上。在这串“明珠”之中,图瓦卢  相似文献   

11.
朱子《家礼》是朱熹礼学思想的代表性著作,是自南宋以来影响最为广泛的一部"庶人礼书"。虽然历史上关于这部书的真伪问题说法不一,但近代以来已基本倾向于该书出自朱熹之手无疑。综观《家礼》,宗法制度是其实质和核心,祠堂制度和祭田制度体现出其特色,冠、婚、丧、祭的礼仪规约都是围绕着这三方面来展开的。  相似文献   

12.
“斡腹”考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3世纪蒙古铁骑的赫赫武功与蒙古汗国的辽阔版图,可以说与“斡腹”密切相关。“斡腹”本为蒙军作战中经常采取的一种战术,后演变为蒙古汗国前四汗时期征服西夏、金朝、南宋的总体战略。此战略有一个假道西夏灭金,假道西夏和南宋灭金、假道大理灭宋、假道大理和安南灭宋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3.
清朝前期的书坛,贴学兴盛并形成“大一统”的局面,其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贴学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研究清朝书法的发展过程不能局限于后期的碑学派,对前期的贴学发展及贴学派书家取得的成就也应给予应有的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14.
商人称谓社会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字本义为“古代滴漏上计时的刻度”。“商星、商朝”的得名都与这一本义密切相关,而表“生意人”称谓的“商”,其出现又缘于商朝。按理,这一称谓的出现应是在周灭商之后不久,但事实上,它却在战国初期才出现。因历史、商业发展等原因,“社会”由指称“国家”逐渐过渡为指称“生意人”。  相似文献   

15.
“动 将”式是近代汉语中一种极有特点的结构,它始于魏晋,晚唐五代统一为“动 将 趋向补语”这一形式,于元为盛,明中后期逐渐衰落,最终为“动 了 趋向补语”所取代。《二刻拍案惊奇》中“动 将”结构的两类,也大体统一为“动 将 趋向补语”形式,出现在多种句式之中。“动 了 趋向补语”结构亦在该书中频繁出现,并已开始了取代“动 将 趋向补语”结构的步伐,但尚未成为主导。  相似文献   

16.
赋体文学及其语言审美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赋体文学的源起、形成、发展和演变 :发源于先秦 ,形成发展繁荣于两汉 ,变化丰富于魏晋南北朝 ,延续于唐宋元明清。二、赋体文学的语言审美特征 :体制的规范美(体物写志的模式 ,铺排辞藻的手法、主客问答的形式 ) ;语体的创造美 (丰富多采的辞藻、骈散结合的句式、回环和谐的声律、贴切得体的典故 ) ;风格的追求美 (阳刚与阴柔的风格美 ,繁缛、精约、壮丽、轻靡、婉丽、超妙的风格美 )。  相似文献   

17.
“以夷制夷”策略在西汉前期就已提出。因受国力限制,未将其付诸大的实践;汉武帝时至西汉后期将其付诸实践;到了东汉,属大规模运用阶段。究其缘由:一是在征兵制下,内郡人民到边境“屯戍一岁”,不能适应战争需要;二是,就地“以夷制夷”。无远征之劳;三是东汉政权“罢边郡亭候吏卒”后,制“夷”多依赖“夷兵”;此外,周边诸“夷”中以及“夷”之内部恰恰有永远可以利用的力量和长处、矛盾和弱点。因此,“以夷制夷”策略在两汉时期的发展便是符合规律之事。  相似文献   

18.
本文描述了魏晋南北朝“文以气为主”向唐代“文以意为主”的转化过程。认为“以意为主”在魏晋南北朝就已开始孕育、生长。而“以气为主”向“以意为主”的转化 ,实质上是中国古代艺术范畴体系的元范畴——道 ,在不同历史阶段的不同表现形态。同时 ,论述了唐代“以意为主”产生的历史条件以及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力图见出艺术范畴及其体系的本性之一斑  相似文献   

19.
"才性"、"性情"之辩是魏晋六朝时期形而上学领域持续争论的重要问题,它是对先秦两汉以来传统的心性问题的延续与发展.魏初的"才性论"只论情性之用,至"才性四本"才对"才"、"性"的内涵与相互关系进行更为深入的探讨,而学理发展的趋势则是对"性"的概念进一步作本源性的追溯,"才性之辩" 因此在逻辑上发展为"性情之辩".六朝哲学家们进而将此外化为各种具体问题,产生了新的哲学视角与理论.  相似文献   

20.
汉乐府涉及到的若干官职名称中,郎官即为其一。联系汉代官制及汉代官僚的一般仕历,考察郎官制度的沿革及郎官的选拔途径,可以考见汉人热衷于郎官的原因,也就能够认识到汉乐府虽然是民间歌谣,但在口头流传的过程中,其中所涉的官职与汉代的官制相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