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微子具有质量的新证据由恒星内部核聚变产生和大爆炸所遗留下来的中微子在宇宙中既丰富又难以探测。通常认为没有质量的这些难捉摸的亚原子粒子几乎不与其他形式的物质相互作用。1995年,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使用液体闪烁器中微子探测器的研究人员报告的试验数据...  相似文献   

2.
1.引言 1930年,泡利(Pauli)为了解释β衰变过程中的“能量失踪”现象,最先假设存在着一种中性粒子——中微子(neutrino)。β衰变是原子核领域中的一个普遍现象。按照泡利(Pauli)的假设,实际上氚核的β衰变过程是: H~3→He~3+e~-+ve其中Ve是一个反中微子。以这个假设为基础,就能够容易解释β衰变中电子的连续能谱——居里标绘图。当H~3衰变为He~3时释  相似文献   

3.
中微子是一种非常小的基本粒子,广泛存在于宇宙中,共有电子中微子、μ中微子和τ中微子三种形态,其中只有前两者能被观测到.它可以自由穿过地球,不与任何物质发生作用,因而难以捕捉和探测,被称为宇宙间的"隐身人".  相似文献   

4.
由东京大学宇宙线研究所等组成的一个联合研究组最近证实,来自太阳的中微子有质量.这一成果有可能推翻迄今认为中微子质量是“0”的微粒子物理学理论.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一些质量问题的探讨,给出了两种质量计算方法,并着重讨论了自能及其一些相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中微子的质量,混合和振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丘师专学报》1999,15(4):4-9
  相似文献   

7.
最近超神冈研究组的实验数据显示,中微子有质量、混合和振荡,mνe(007±0.04)eV.本文对中微子质量,中微子混合和中微子振荡作了计算,计算结果与超神冈研究组的实验数据相符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中微子的泡利假设到实际探测到中微子的几个重要实验,全面介绍了中微子及中微子实验的最新成就。由于2002年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雷蒙特·戴维斯(RmymondDavisJr)和小柴昌俊(MasatoshiKoshiba)在中微子探测研究方面所做的卓越贡献,中微子实验所开创的中微子天文学正处在21世纪科学研究的一个前沿。  相似文献   

9.
中微子介绍     
2012年3月8日,以中国为主导的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国际合作组对外宣布,发现新的中微子振荡(θ13),并测量到其振荡几率sin22θ13为0.092.这一重要成果是对物质世界基本规律的一项新的认识,或有助于破解"反物质之谜".鉴于这一结果将对中微子物理未来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大量中外媒体对此事件进行了报道和评论.中微子是近年来物理研究的一个热点.近20多年来,世界上有6  相似文献   

10.
中微子之谜     
刘伟伟 《沧州师专学报》2003,19(2):48-48,55
揭开中微子之谜在物理研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从中微子假说提出以来的一系列问题应予重视;太阳中微子失踪之谜,中微子质量之谜等。  相似文献   

11.
搜寻中微子     
搜※寻※中※微※子郭凯声译余炎校地球上难得再有一处地方拥有南极大陆上连续数月的漆黑而明净的天空这一优越条件,它使南极冰盖成了天文学家探寻星空的一块新圣地。然而,目前在南极进行的最富有革命性的天文学项目要利用的却不是南极的清晰视野,而是它那异常洁净的冰...  相似文献   

12.
1995年10月11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美国加州大学的弗里德里克·莱因斯(F.Reines)因在50年代中期领导一实验小组,捕获到由泡利(W.Pauli)假设并认为“可能永远也探测不到”的粒子——中微子.而与美国斯坦福大学的马丁.佩尔(M.L.Perl)(因发现τ轻子)一起获得了1995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奖.中微子的发现,起源于人们对β衰变的研究.1930年12月4日,泡利为解决β衰变中的连续谱问题,假设在β衰变中,除了放射电子以外,还伴随着放射一种还不为人知的中性粒子(后由费米(E.Fermi)命名为中微子).随后,费米根据这一假设,建立了著名的β衰变理论.在β衰变中引入中微子,不仅可以解决能量守恒问题,也使动量和角动量得以保持守恒.一种粒子的引入,解决了三大守恒定律的困境,谁不为之动心呢?然而,如何切实地捕捉到中微子呢?却长久地困惑着人们!  相似文献   

13.
电影《2012》带给观众一个强烈震撼的场面:火山爆发、海啸、地震、洪水将都市像玩具一样搅成碎片,…….细心的观众可能注意到,奏响这一灾难交响乐的是一种小小的粒子——中微子.灾难的起因被设定成太阳的爆发,大量的中微子射向地球,将地核像微波炉一样加热.从物理学的角度讲这种事情会发生吗?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 2 0年代末 ,人们在研究β衰变的实验中 ,发现总有一部分能量和动量消失了 ,这在当时确实令人迷惑不解 ,当时许多人就认为这些实验表明能量和动量并不是普遍守恒的 ,甚至连玻尔 (丹麦物理学家 ,1885~ 196 2 )也持这种观点 .1931年 ,泡利 (奥地利物理学家 ,190 0~ 195 8)为了解释 β衰变中的能量和动量失踪现象 ,根据守恒定律大胆地提出 ,应该存在着一种当时还不知道的极其微小的粒子 ,正是这种粒子带走了β衰变中那一部分能量和动量 .1933年 ,费米 (美国物理学家 ,190 1~ 195 4)提出 β衰变理论 ,把这种粒子叫做中微子 .泡利的预言…  相似文献   

15.
肖飞 《培训与研究》2008,25(2):15-18
在众多的亚原子粒子家族中,中微子是最令人捉摸不定的基本态粒子。它们虽然只参与弱相互作用,但它们似乎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质,它们与粒子物理和天体物理的基本理论有着广泛的和至关重要的联系。泡利是第一个预言中微子存在的理论物理学家,他有着和中微子一样的迷,既琢磨不透,又魅力无穷。  相似文献   

16.
万越蒲 《物理教师》2000,21(4):26-27
1预言中微子 19世纪末,随着X射线、放射性和电子的连续发现,人类打破了原子不可再分的传统观念.可是,科学家在研究原子核放出电子转变成另一种新核的β衰变中,却发现了一个奇怪现象:β能谱是连续谱,且发生β衰变后的总能量减少了. 当时,量子理论大师玻尔也弄不清其中原因,他甚至认为,在亚原子粒子问题上,能量可能真的不守恒了.但这是一个人们不能接受的观点,因为能量守恒定律早已是公认的普遍的基本规律. 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奥地利物理学家泡利于1930年提出了一种新的假说,他认为;在β衰变中除了电子以外.同时还…  相似文献   

17.
章从高等教育的产出和高等教育需求的主体两个角度分析了高等教育质量问题,指出高等教育质量具有“双重性”。从教育需求主体的角度考察,高等教育质量是统一性和多样性的辩证统一,从高等教育的产出角度考察,高等教育质量是“产品质量”与“服务质量”的辩证统一,或说是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质量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8.
粒子物理学研究的是类似“为什么我们在这里”的细微问题,因而其实际用途遭到了一些人的怀疑。为应对这些质疑,费米实验室的物理学家向《现代物理快报》(Modern Physics Letters A)提交了一篇描述他们制做的中微子电话的论文。  相似文献   

19.
太阳中微子失踪之谜弄清太阳自身演化及其能量产生规律对人类生存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而太阳中微子的数量是一个重要信息。科学家在地球上探测到的中微子数目还不到理论预言的一半。那么,其余的太阳中微子到何处去了呢?几十年来,天体物理学家一直被这个问题所困扰。我...  相似文献   

20.
在令宇宙论学者烦恼的众多难题中,使他们最为苦恼的问题就是宇宙的最终命运究竟是什么?是一直膨胀下去,直到稳定下来呢?还是收缩,并以一个灾难性的火球而告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