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随着世界人口继续增加,我们应当在满足现在需要的发展方面极其谨慎地思考,而不应危及我们的后代满足他们自身需要和抱负的能力,也就是说,要实行真正的持续发展。然而,现行的某些发展政策和作法显然是不可容忍的,特别是在水管理方面。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依据合理的环境原则开发水资源。迅速的变化增加着这种迫切性。而完善的科学认识则应成为据以作出合理决策的基础,尤其是在考虑水资源管理时。然而,科学在水资源是其基本条件的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是一种简单的作用。因  相似文献   

2.
地球科学     
《科学中国人》2022,(2):10-15
福岛核废水在太平洋的扩散机理研究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海洋工程研究院张建民院士、胡振中副教授团队从宏观和微观两种角度分别建立了海洋尺度下放射性物质的扩散模型,实现了福岛核废水排放计划的长期模拟。相关成果发表于National Science Review。宏观模拟结果表明,核废水在排放后240天就会到达我国沿岸海域,1200天后将到达北美沿岸并污染几乎整个北太平洋。随后,污染物一边在赤道洋流的作用下沿着美洲海岸向南太平洋快速扩散,另一边通过澳大利亚北部海域向印度洋转移。此外,研究人员还从微观角度进行了氚的扩散模拟,微观扩散分析更加关注污染物个体的行为,能够支持污染物的扩散路径分析。  相似文献   

3.
从人类社会产生以来,对地球科学及其灾害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从社会文化角度来看,经历了祭祀文化、科学文化与和谐文化三种不同的历史变迁,分别代表着人类宗教情怀的、科学精神的与系统和谐的对地球科学的不同诠释.由此拟说明地球科学的发展与社会文化的息息关联性,进而探索什么是地球科学的文化研究.  相似文献   

4.
以历史的角度看待地球科学观的形成与发展,以地球科学技术的五大体系特征、高新技术带来的地球科学技术进展论述地球科学的科学观与技术观。科学的发展除了要有正确的科学观之外,还必须有先进的、合适的技术观与之相互配合。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与技术是不可分割的,地球科学在前进和发展的任何时候都离不开技术的改进和创新。  相似文献   

5.
本文着重指出:通过对大气、海洋、冰盖、生物圈、地壳和地球内部各自独立的研究,地球科学已取得传统的进展,近代研究正在阐明连接这些组成部分的动力相互作用,并将它们看作为整个地球系统的不可分割的各部分。现在,全球观测、新的空间技术和定量模式给了我们探测复杂的地球演变的相互作用过程和全球变化的能力。作为全球变化计划,本文论述了地球系统科学的形成背景、目的、内容和建议性计划。最后概要介绍了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正在执行的全球地学计划,十分显明,这个全球地学计划是全球变化计划(又称作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6.
毛主席讲过,人们的社会实践包括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是社会实践使人们获得了认识客观世界的知识,掌握客观世界运动的规律。人们在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中会有飞跃。比如,我们祖先认为日月星辰围绕地球转动,叫做地心说。后来随着科学研究的发展,出现了日心说,就是太阳系里的太阳不动,行星围绕太阳转动,地球还有自转。这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一个很大的飞  相似文献   

7.
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是地球上生产力、生物多样性和生态服务价值最高的生态系统之一,也是对气候变化响应极为敏感、受人类强烈干扰的生态系统。因此,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加速退化和消失正受到科学界和社会的高度关注,世界各国积极实施了对滨海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的研究与管理行动。但是,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仍存在较多方面问题,总体保护和恢复成效不足。本文建议,对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成功保护和修复需要在地球系统科学观的框架下进行,以恢复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为基础,充分融合其他地球科学学科,研究受不同程度人类活动干扰下退化的湿地生态系统动力学特征与演变规律,并认识这些自然规律与滨海社会经济系统发展之间的关系。本文最后提出有关未来滨海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科学研究的四个重要方面,对未来湿地系统科学研究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数据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战略高地,是国家和全球的新型战略资源。作为大数据重要组成部分的地球大数据,正成为地球科学的一个新的前沿领域,在推动地球科学的深度发展以及重大科学发现上意义重大。文章在分析地球大数据特点的基础上,介绍了正在开展的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剖析了专项目标、科学内涵,并对地球大数据促进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进行了分析。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集成地球科学、信息科学、空间科技等领域交叉融合前沿科学技术,为地球大数据服务地球科学发展带来新的前景。  相似文献   

9.
下个世纪地球科学面临的问题:资源缺乏、环境污染、自然灾害、地学信息的掌握。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的诞生,开始了中国地球科学发展的新纪元.40年来,中国科学院的地球科学事业,基于旧中国的薄弱基础,发展迅速,从小到大,从分散、零星的学科布局,逐步形成了多学科结构,布局基本合理、人才济济的较完整的地球科学研究体系,成为我国地学界的支柱力量.各有关研究所,为我国不同时期的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地球科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科研的创新和理论建树,新学科和新领域的开拓,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以及新学术思想的传播等方面,都发挥了核心和带头的作用.也为有关部门输送了科技骨干,协助建设了科研机构,为  相似文献   

11.
12.
1欧洲科学基金会(ESF)的基本情况欧洲科学基金会(ESF)成立于1974年,它第一次建立起跨国联合行动的欧洲共同科学平台,直到今天ESF仍具有独特的价值。当前由来自30个国家的78个不同研究机构组成,包括研究资助机构、研究执行机构和研究团体三种主要类型,目前已  相似文献   

13.
地球系统管理以协调人地关系为目的,符合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要求。实现可持续发展在于如何处理好各种人地关系及国际社会协调一致的行动  相似文献   

14.
随着科学发展对人类社会影响的加剧,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格局的形成,随着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广度和深度的加强,科学与社会的互动、科学与文化的冲突、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的关系中存在许多亟待探讨的课题。本文按照科学系统论的观点,从科学和文化的关系的角度,探讨科学与社会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5.
16.
一、DNA是生命之水人类历史经历了四次工业革命。第一次是1765年诞生的蒸汽机,把我们带入蒸汽机的时代。之后进入电子时代,那时候主要以半导体为主要元件。随后我们进入了信息时代,以1946年美国发明了电子计算机为标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此研究对于有独立的学术成果评价的机构和科研人员的期刊甄选及阅读可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建议。【方法/过程】本文选择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制定的地球科学领域一区SCI期刊为主体展开科学计量分析。比较判断地学领域的期刊影响因子和CiteScore指数的优劣。基于共被引和共现网络理论,利用科学计量工具CiteSpace对研究主体近十年间高被引论文进行热点和前沿计量分析。【结果/结论】研究揭示了地球科学领域的热点、前沿,为未来地球科学的发展及科研人员的产出方向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在六大基础自然科学之中,地球科学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旅游学也是一门交叉学科,融合了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美学、地学、心理学、资源学、语言学等一系列基础学科,内容丰富而广泛。本文通过对地球科学与旅游学各自的论述与认识,对两者进行了总体上的比较,从中得到了很大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经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批准,2000年8月中旬中国地震学会与台湾中央大学地球科学系共同组织举办了首届海峡两岸地球科学夏令营.来自台湾的26名师生和来自北京、深圳、湖北的21名师生共47人参加了这次夏令营活动.夏令营南起深圳,经九江(庐山)、北京,北至内蒙古草原,行程约3000多公里,通过学习地球科学知识和游览祖国大好河山,达到了促进两岸青少年相互交流和团结友谊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本刊讯 中国科学院现代地球科学中心于8月11日在北京正式成立。现代地球科学中心是在院深化改革和结构性调整的总体框架下,依托地球物理研究所组建的新型综合性基础研究基地。它既不同于现在的各个研究所,也有别于重点实验室和开放实验室。在研究工作上,它将侧重那些单一学科和单个研究所难以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在体制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