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创新型省份建设是实现创新型国家战略的执行基础,而科学的创新型省份建设评价体系则是保证创新型省份建设效率与效果的工具,是发挥"以评促建"的利器。在指出现有研究中评价体系存在的静态性等不足的基础上,结合管理学的控制思想,提出具有动态性与学习性的控制式创新型省份建设评价体系,为我国创新型省份建设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2006年以来,我国各省市区纷纷提出了建设创新型省份的目标和任务,然而,无论是政界还是学术界,对于建设创新型省份的相关研究依然停留在文件或者浅层次的探索层面。本文详细阐述创新型省份建设的特征,并构建创新型省份评价指标体系,比较分析了中部六省创新型省份建设进程,并根据评价结论给出了简要的政策建议和下一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建设创新型省份的关键环节。从战略高度上把握自主创新内涵的基础上确定将山东省建设成创新型省份的基本思路,从加强原始性创新、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创新入手,并通过采取自主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中心、建立健全鼓励自主创新的体制和机制、促进自主创新主体系统的融合发展、加强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强化自主创新的文化建设等对策措施,加快将山东省建设成为创新型省份的速度,提高区域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并考虑省市间科技指标的可比性与可获取性,结合广东重点及特色科技工作指标,以国家建设创新型省份工作指引为依据,设计一套广东特色的创新型省份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最新统计调查数据对广东创新型省份建设进程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存在问题,提出加速创新型省份建设的对策建议,供相关部门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的绿色经济效应,基于2003-2019年长江经济带108个城市数据,以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多期DID方法研究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试点城市实施创新型城市政策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绿色技术进步是主要原因;创新能力提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政府干预增强是潜在影响渠道,政策效果在长江不同区位和不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水平上存在异质性;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在长江经济带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城市间对这一政策的学习借鉴能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  相似文献   

6.
以长江经济带11省市2000—2015年的财政科技支出及其国内3种专利申请受理量数据为例,采用NICH指数对各省市政府科技投入与技术创新的相对增长速度进行静态对比分析,进而利用脱钩分析研究各省市政府科技投入与技术创新的动态演化轨迹,在此基础上运用响应指数定量分析各省市技术创新对政府科技投入的响应程度。研究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各省市政府科技投入与技术创新的相对增长速度存在差异,且出现"双高"与"双低"增长区的两极分化;各省市的政府科技投入与技术创新整体上以扩张性复钩与弱脱钩为主;各省市的技术创新对政府科技投入具有不同的响应程度,正向响应与负向响应叠加,且响应具有明显的趋势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7.
加快湖北长江经济带城市化建设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加快中部崛起的核心工作之一.基于对黄石、荆州等长江沿岸地区的实地调研,指出了湖北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制约该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湖南创新型省份建设快马加鞭、初显成效。文章总结了湖南建设创新型省份的基础和取得的主要成就,分析了湖南建设创新型省份的主要障碍,并结合湖南创新型省份建设的主要目标,探讨提出了湖南建设创新型省份的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9.
创新型城市建设对策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建设创新型城市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立足点。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概述了创新型城市的内涵和度量标准,介绍了国际开展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研究现状和成功经验,提出了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有关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长江经济带流域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以我国长江经济带沿边11个省市为研究对象,从产业绿色发展力、资源环境承载力、政府绿色支撑力三个方面构建长江经济带沿线区域绿色发展水平评价体系。对2012-2017年间长江经济带沿线区域绿色发展水平进行相对优劣排序。结果表明,下游地区绿色发展水平总体高于上游以及中游地区。根据各地区发展的相对协调性,将其划分为协调发展型、相对失调型以及低水平滞后型,进而提出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1.
将科技创新过程分为技术创新和经济产出两个阶段,运用超效率DEA模型测度长江经济带沿线省市科技创新两阶段的效率水平并在此基础上采用面板随机Tobit模型分析创新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①长江经济带科技创新效率总体上有所提升,但各省市之间技术创新效率和经济产出效率存在地区差异,整体呈现“东西高,中部低”的空间格局,区域间差异随时间演进逐渐减少。②政府支持、人力资本水平对技术创新效率呈显著正向影响,对经济产出效率影响不显著;地区开放程度、产业现代化程度对技术创新效率影响不显著,地区开放程度对经济产出效率有显著正向影响、产业现代化程度对经济产出效率有显著负面影响;城镇化水平、基础设施水平对技术创新效率有显著负面影响,对经济产出效率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中部五省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在经济结构、市场化进程、区域创新能力、相互关系等方面的比较发现,经济结构不合理、市场化进程缓慢、区域创新能力差是中部五省经济快速发展的制约因素,同时,中部五省也存在与长江三角洲地区进行分工与合作的现实条件。因此,要实现中部五省经济快速发展,必须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并加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合作。  相似文献   

13.
邬佩琳 《科技广场》2009,(10):89-90
从20世纪80年代起,全球气候变暖等一系列全球环境问题向人类敲响了警钟.人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人口、资源与环境的挑战.在这种大背景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应运而生.本文主要介绍国内省市发展低碳经济的状况,并借鉴其它省市的实践,结合江西省实际情况,提出发展低碳经济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长江上游地区分别占据长江经济带面积、人口和国内生产总值(GDP)的55.4%、33.2%和23.3%,上游地区高质量发展的程度关乎长江经济带相关国家战略目标的成败。文章通过上游地区在维系长江生命线、保障战略资源供给、筑守生态基底、强化空间联系、拓宽内陆市场等方面的角色分析,总结了其面临的传统路径依赖、城市结构极化、区域经济断陷、绿色资本转换低的突出挑战。比较了长江上游地区经济发展质量与中下游地区的落差。针对长江上游地区高质量发展情势,提出了从功能到治理,建立新时代国土空间多元适应体系;从中心到边缘,缩小城镇体系首尾级差的剧烈分化;从区域到县域,填充成渝经济圈西南向生产力塌陷;从平原到山区,锻造生态成色分区分级的经济门类;从主干到支流,铺设经济带高质发展的支干协同道路等战略思路,进而推进长江上游地区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城市协同发展是实现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文章基于复合生态系统、区域创新系统、关系经济地理理论,构建了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借助空间相关、齐普夫(Zipf)规模位序分析等定量方法,对2019年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能力进行计算分析。文章指出,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格局呈现上海"龙头"地位显著、城市之间差异明显、核心-边缘结构特征鲜明、不同领域关系复杂等特征。为提升城市协同发展能力,应重点构建协同创新网络、发展双向"创新飞地"、重视多领域协同互动,推动实现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国家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6.
《软科学》2015,(8):77-81
在空间经济视角下改进了Barro经济增长的绝对收敛和Mankiw-Romer-Weil条件收敛模型。对长江经济带内108个地级市经济增长的收敛性及其生成机制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经济增长存在着绝对β收敛,绝对收敛速率为1.41%~1.68%,半衰期周期为41~49年;在控制了劳动力、实物资本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FDI、地方政府行为和人力资本投资等变量之后,长江经济带存在条件β收敛,条件收敛速率为1.41%~1.59%,半衰期周期为44~49年;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外溢效应,外溢乘数约为0.13~0.35,说明经济带内存在若干个促进经济收敛的"中心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是区域经济增长收敛的主要原因,但溢出效应受到空间距离的制约,这导致了长江经济带目前的经济增长收敛以局部收敛为主。  相似文献   

17.
以长江经济带124个地级市、自治州和2个直辖市为研究单元,用专利授权量表征创新产出,运用标准差、变异系数、ESDA和空间计量经济模型等方法对1986—2014年长江经济带创新产出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形成机制进行探讨。研究表明:(1)长江经济带创新产出的绝对差异在2001年以前增加缓慢,其后迅速拉大,2012年后明显下降;相对差异在1994年以前大致呈下降趋势,其后缓慢增加,2002年后增加显著,在2003年达到最高点,2009年后出现明显的下降。(2)长江经济带创新产出高的地市数量变化不大,分布较为集中,但有向中部地区蔓延的趋势,主要位于长三角地区及中西部的省会城市。(3)长江经济带创新产出的空间关联特征以正相关为主,空间集聚特征明显且空间格局大致稳定,长三角地区一直都是创新产出密集聚集的地区,而中西部地区大多是低低集聚地区,高低集聚的地市主要是中西部一些省会城市区。(4)空间交互作用是长江经济带创新产出产生空间差异的重要原因,科技投入和科技政策对长江经济带创新产出具有显著影响,经济发展、人才资源、FDI及通讯基础设施对创新产出也具有较大影响,传统基础设施对创新产出作用最小,而外资在区域经济中的渗透程度对创新产出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江西发展绿色产业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爱科 《科技广场》2006,(3):112-114
可持续发展是我国重大发展战略,大力发展绿色产业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本文立足江西的绿色资源优势,分析阐述该省发展绿色产业的必要性、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随着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大多数地方出现了房价过高、上涨过快的现象,住房问题不仅仅是经济问题,更是影响社会和谐的民生问题,关系着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本文对江西保障性住房的现状、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江西省农村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加快江西省农村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