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生成教学过程的特殊性,对生成教学过程中的"教"与"学"的主体、内容和形式进行探析,得出生成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关系,主体是统一的、内容是不确定性的、形式是多样的.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的教学是围绕学生的学习而展开,课堂的每一个细节都要揭示知识的发生过程,反映知识的思维过程,注重学生的参与度,要有助于教学从重知识到重智慧的转变.逐渐把教学的重心从知识讲解转向知识的生成,初步有了"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的感觉,一位教育专家把这一过程形象地称为"洗课",明确地说,就是教学过程中"教什么"和"不教什么",要确立学生能学能做的,教师不包办,重点要放在知识的生成和整合上.本文就教学实践谈谈对"洗课"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课堂教学要以粗线条设计,留出适当空白,使教学过程中能够生成更多的东西,让课堂拥有更多的自由时空.教师要善于在时间和空间上给学生"留白",给自己"留白",给知识"留白",实现教与学的交互融合,展现课堂的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4.
针对"物质的量"单元教学,提出基于学生认知逻辑基础上的学科知识逻辑结构的架构教学,详实介绍了"物质的量"单元教学中逻辑结构分析、问题引导下的教学过程及知识与概念的架构并提出了教学建议,有助于提升学生对概念与知识的理解水平,构建"物质的量"知识与概念系统.  相似文献   

5.
笔者结合浙教版九年级上册"3.7正多边形"概念的形成、概念的内涵,重点的掌握、难点的突破等数学概念知识的形成、理解、掌握和运用四个关键环节,浅谈"过程"理念在教学设计有效性中的实践与探索,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6.
<生物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之一是"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它提出要"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为他们进一步学习和步入社会做准备."生物学教学"生活化"是这一理念的通俗说法,它应该贯穿于教学全过程,从教学情境的设置,重点、难点突破以及知识的运用等各环节,都可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践,兼顾生物学科特点,做到因地制宜,有机结合,自然生成.下面以"免疫"一节教学为例,介绍"生活化"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7.
三环型高校"两课"实践教学模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环型高校"两课"实践教学模式是实施"两课"实践教学的一种模型结构."两课"实践教学按照"现场活动--小组讨论--成果展示"环际结构来设计开展,学习过程就演绎成了"意义假设--意义建构--意义释放"的过程,这个过程实质上是"意义"生成和释放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蔡红 《教学月刊》2021,(7):69-75
写作技能的获得与提升十分依赖于阅读的输入和积累.中学英语"随读学写"教学,以写作技能统整读写教学,融合阅读教学文本所承载的主题、语篇、语言、内容和文化等要素,以"Activate(激活聚焦)—Connect(关联学习)—Track(延伸创作)"为基本的教学思路,建立文本教学中阅读与写作之间的紧密关系.  相似文献   

9.
正物理教学科学素质培养中"知识与技能",即学习物理的概念、定律、模型、理论及实验技能等,认识物理科学对社会的影响;"过程与方法",即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动手实验,学习科学方法,体会科学思想,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即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与激情,感受自然的和谐与奇妙,领悟其  相似文献   

10.
书本、教材能够"打包"知识的代号与文字,却难以"打包"知识的本身与意义。教学活动的职能是打碎书本对知识的"包装",将之打回到依托人的生活情境而存在的原始经验状态,再将之交由学习者个体去自由"重新打包"。在经验论视野中,教学过程由六大环节构成,即角色展演—环境塑造—问题提出—活动卷入—经验建构—知识生成。师生角色扮演是构筑教学场域的前提条件,创设、利用、塑造环境是提高学习者对知识的"吸收力"的选择,在教学环境情境中发现问题是教学活动"活"起来的关键激素,学习者亲历教学环境、卷入教学活动是促使其生活经验改组与刷新的机制,建构、重组生活经验是教学过程的最终目的,知识生成是链接学习者的情境、经验与认知的重要链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