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课程.教材.教法》2021,(3):104-109
从教育理论视角来看,教材承载着建构学科观念、培养思维技能、增进意义建构、促进全面发展的功能。着眼于落实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物理教师在教学设计时需秉持核心素养分析观对教材内容进行再认识,即以物理观念分析观、科学思维分析观、科学探究分析观、科学态度分析观,分别理解教材内容的物理观念体系、问题解决过程、真实问题情境与对话方式以及科学情感、认知和行为倾向成分。  相似文献   

2.
2017年版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明确了物理学科核心素养,要求我们从"知识为本"转向"观念建构",在"观念建构"过程中让学生形成从物理视角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的科学思维、科学态度.深度学习与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是相辅相成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需要通过深度学习培养,学生获得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反过来又能很好地促进深度学...  相似文献   

3.
发展核心素养是学生深度学习的重要目的.本文剖析基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深度学习特征,以“势能”公开课为例,探索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导向的深度学习教学策略:问题驱动,情境体验,形成物理观念;资源整合,方法指引,深化科学思维;合作学习,意义建构,凸显科学探究;项目导向,持续评价,培养科学态度.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为教学目标,在日常教学中开展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等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5.
本报告基于核心素养对全市不同水平的普通高中应届生考生在2016年天津高考理综物理卷的作答表现进行诊断和分析。考虑到纸笔测试对学生物理核心素养四个要素考查的显性程度不同,本文只针对考生物理核心素养的"物理观念"及"科学思维"两个关键要素水平及发展状况进行诊断和分析,明确不同水平考生在"物理观念"和"科学思维"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寻找出现问题的成因,并从教学目标及教学实施等方面提出教学改进建议,促进物理教学聚焦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将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教育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6.
以《苯酚》一课为例,以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理念为指导进行教学设计,基于核心素养改进教师教学方式,努力渗透科学素养,探索历史观、结构观、转化观、实验观在课堂上的渗透,有利于促进师生积极互动,促使学生形成科学探究的品质。因此,教学设计要以学科素养、学科观念作为化学教学的核心内容,注重化学思维方法,关注知识建构基点。  相似文献   

7.
钟宁 《亚太教育》2020,(2):188-189
发展和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挖掘学科育人功能是落实立德树人和发展学生综合素养的必经之路,也是课程改革深入推进的内在要求。物理学科有着严密的理论体系和科学系统的研究方法,但在目前高中物理教学中,不少师生忽略了物理知识体系的构建,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缺乏对高中物理知识体系的整体认识,难以形成完整的物理观念和科学思维,不利于提升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本文重点论述了高中物理教学中师生共同建构物理知识体系在提升高中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从化学课程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科学素养的贡献,化学的学科价值和育人价值等方面分析了如何建构高中化学核心素养,形成了如下认识:高中化学核心素养应该包含化学学科观念、化学学科思维、科学探究实践和化学学科价值追求等方面;学生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正确的化学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9.
王峰 《中学物理》2020,(2):48-50
物理知识是物理核心素养形成的载体,物理核心素养是物理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科学思维是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核心内容。前人认知科学的过程就是知识形成的过程,学生学习科学的心理顺序与前人探索科学的历史顺序基本一致。教师应从知识的始点出发,按照知识形成的顺序设计教学,在建构知识过程中通过科学推理、科学论证、质疑创新、模型建构等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0.
基于核心素养的含义,针对核心素养导向的"问题·对话·体悟"教学提出几点策略,围绕科学的学习态度、实验中科学思维的建立、物理观念的形成,以物理学科中关于"功"的教学为例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11.
基于理科课程的分科设置和学生一般能力形成的事实,结合成年人的认知体验,在解析学科与科学等系列概念间差异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学生大脑“自重整假设”及悟性学习是人类天然认知方式的观点。从引导学生的开悟方向入手,探讨如何提高理科学科核心素养共同成分“科学思维”的培养效率。以物理学科为例,从学科素养和科学素养融合发展的视角,细致梳理如何通过悟性学习使学生在科学思维、科学本质认识、科学方法等多方面获得提升。  相似文献   

12.
学科大观念是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学科大观念居于学科的中心位置,是问题解决者对学科核心概念心理化的结果。从“教学设计”的角度来看,建构地理学科大观念的目的在于启发教师更好地帮助学生将地理概念与已有经验及真实世界建立联结。从这个角度出发,提出中学地理学科大观念建构路径的五环节操作性框架:分析地理情境、提炼地理核心概念、与经验建立联系、叙写地理学科大观念和发展地理学科大观念的内容进阶。这一操作性框架可以用于指导中学地理教师建构适合自己教学实践的地理学科大观念。  相似文献   

13.
普通物理是高等师范专科学校科学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为了增强学生学习的专业能力和教学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对未来工作的适应能力,以提升高等师范学校科学教育专业教学质量,本文就高等师范学校普通物理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教学内容整合提出自己的思考和构想。  相似文献   

14.
着眼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视角,针对中学物理"力的分解",教师应精心组织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设计,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体验创设生活化的实验情境,融合真实情境问题,促使学生合作探究、深度学习,通过实验和理论探究,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增强基于证据进行科学推理、科学论证的意识,让学生经历力的分解概念的建立和分解规律的发现过程,形成物理观念,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发展科学思维,提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5.
概念是生物学的基础,如何在概念教学中发展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尤为重要。研究采用课堂观察法,通过教学案例研究,分析了目前概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重考点知识忽视重要概念,学生归纳与分析等能力的培养欠缺;重识记忽视理解过程,忽视学生分析与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重"知识点"忽视概念体系,学生系统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欠缺;重结论忽视探究过程,忽视学生科学精神与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提出关注重要概念、注重概念理解、重视概念形成过程与概念应用等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以科研为基础 革新大学物理教学内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实践,分别从更新观念、改革教材、整合教学内容、科研是教学内容改革的基础等方面,探讨了进行教学内容改革的方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7.
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由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四个维度组成。高中物理课堂中如何渗透物理学科的育人功能,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值得每个教师思考。笔者以“光的偏振”为例,简要分析了本节课所承载的学科教育功能,并浅谈了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8.
原始问题教学:物理教育改革的新视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深入分析我国物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依据爱因斯坦的科学思维过程理论,提出了原始物理问题教学的观点。基于此,界定了原始物理问题和物理习题,阐释了原始物理问题培养学生物理思维的重要作用。教学实践的结果表明,运用原始问题培养中学生的物理能力是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这在一定意义上为物理教育的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在高中思想政治学科五项核心素养中,《逻辑与思维》教材的编写聚焦科学精神的培育。培育科学精神离不开科学思维。学会科学思维,就是要在掌握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方法的基础上,学会在实践中应对复杂局面,创新性地解决复杂问题。教材在阐述科学思维条件的基础上揭示了学习科学思维的意义;在辨析常见逻辑错误的基础上解说了逻辑思维的要义;在批判形而上学思维的基础上阐述了辩证思维的精髓;在实践需要的基础上介绍了创新思维的主要方法。教材体现了课程标准思想性、科学性、时代性、系统性和针对性等要求,旨在引导中学生学会运用科学思维认识世界、探索世界,以科学精神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努力将自己塑造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20.
在教学中使学生形成、理解物理概念,进而掌握物理规律,并使学生的物理学科能力得到发展,是中学物理教学的核心议题。研究发现,目前我国中学物理概念与规律的教学一直停留在创设物理情境、进行思维加工、理解物理意义和运用概念规律的经验层面,未能真正厘清学生形成物理概念与规律的认知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学物理教学的发展。为此,本文基于爱因斯坦的概念形成与发展理论、物理学知识—能力结构以及皮亚杰的认知理论,进一步深化与发展了物理概念与规律的教学理论,为在中学物理教学中落实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