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在吸收能力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产学研合作企业吸收能力提升的理论分析框架,运用案例分析的方法,以亚信科技的产学研合作实践为样本,探析企业发展过程中在不同维度提升影响吸收能力的组织内外部因素。研究表明,企业通过产学研合作充分利用外部优势知识资源,同时积极有效配置企业内部组织资源,推进社会支持体系和企业内部支持体系相结合,对吸收能力的提升起到了有利的促进作用,吸收能力的提升积极有效的提升了企业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2.
知识创新能力是当今高校实力的集中体现,提升高校知识创新能力是应对国际竞争、推进国家建设以及实现高校发展的迫切需要.从知识转移视角分析产学研合作中的高校知识创新能力,通过知识转移与高校知识创新能力提升机理分析高校知识创新能力提升的动态过程,借鉴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构建高校知识创新能力提升的动态模型,根据模型参数变化提出促进产学研合作中高校知识创新能力提升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整合社会创新资源,进行产学研合作是中国企业打破国外技术壁垒、实现产业升级的一条捷径。不同的企业在进行产学研合作时其绩效存在着差异。从吸收能力理论的视角认为这些差异来源于企业自身吸收能力的差别,即吸收能力是产学研合作影响创新绩效的调节变量。为了验证这个假设,本研究利用珠三角企业的客观数据对模型进行了检验。分层多元回归结果表明△R2显著,调节作用存在。  相似文献   

4.
通过问卷调查获得325个一手有效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论印证研究假设,结论表明环境动荡性、战略一致性和结构正式化正向调节产学研协同与知识吸收能力之间的关系,知识吸收能力在产学研协同与创新绩效之间起到中介作用.研究成果为推动企业大力实施产学研协同与促进知识吸收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基于吸收能力的知识市场交易模型构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间知识的流动和交易日益频繁,因而知识吸收能力的强弱则成为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在供应链企业间知识市场的背景下,引入了吸收能力这一参数,改进知识交易模型,运用新得到的模型进行分析得到知识需求方吸收能力的大小与知识市场上买卖双方的交易积极性之间的关系,同时将模型应用于现实问题中,验证了结论的可信性.  相似文献   

6.
吸收能力视角下企业知识管理研究——基于多案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已经成为企业获取与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资源;而企业吸收能力已成为其获取外部知识资源,提高企业创新绩效及竞争优势的制胜之道.为此,结合多案例从吸收能力角度系统深入地研究了企业知识管理的微观机理,为企业高效地管理知识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企业吸收能力与产学研合作模式的关系,提出了基于吸收能力的产学研合作模式演化路径。并以宝钢和上海交通大学产学研合作为案例,对宝钢和上海交大产学研合作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探讨了双方合作模式的演化过程。研究表明,在产学研合作过程中,产学研合作的模式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企业吸收能力的提高逐步发生演化。  相似文献   

8.
产学研的协同创新需要制度予以支持,而现有研究鲜有从制度支持这一“帮助之手”视角展开探讨。因此,本文依据二分法制度理论,在将制度支持分为正式和非正式制度支持两个维度的基础上,就2010-2016年间中国大陆30个省市区的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面板校正标准误方法探究制度支持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影响,并考察在这一影响过程中企业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以及产学研合作紧密度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作为“帮助之手”,正式和非正式制度支持均对产学研协同创新有正向影响;企业吸收能力增强了正式制度支持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影响,但却减弱了非正式制度支持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影响;产学研合作紧密度在正式和非正式制度支持影响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均起到部分中介作用。本文的研究结果能够为从制度支持视角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提出建议,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产学研合作是科技创新的最有效形式之一。在产学研合作的知识流动关系中,知识转移既是知识生产和知识应用的桥梁,又是产学研合作的核心环节。激发科技人才活力、保护与加强知识产权制度、有效的制度机制建设构成了知识转移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实践共同体支持下个人知识吸收能力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个人知识吸收能力是知识创造和转移的基础,但是由于缺乏必要的载体和环境,其研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实践共同体是知识创造的引擎.在本文中我们分析了知识转换模型、个人知识吸收能力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基于实践共同体的个人知识吸收能力研究模型,并分析了其中的认知情感、知识流程、环境场和绩效评估.  相似文献   

11.
产学研创新绩效是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协同创新的成果。采用广东省部产学研合作研发项目的数据,探讨企业吸收能力、政府研发资助与外部知识获取对产学研产品创新与过程创新绩效的影响,并构建了以新产品数量、新工艺数量为因变量的负二项分布模型。实证结果表明,以企业研发人员比重度量的企业吸收能力对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政府研发资助与产品创新之间呈U型关系,对过程创新的影响不显著,外部知识获取与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之间呈倒U型关系。  相似文献   

12.
基于知识双螺旋模型的我国产学研合作技术转移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学研合作技术转移对企业竞争力的提高、区域科技的进步及成果的转化具有重要意义。在野中郁次郎等的知识创造螺旋理论基础上,把物理学中的"场"理论应用到知识转移方面,构建了知识双螺旋模型,研究产学研合作技术转移的机制。依据该模型,指出当前我国产学研合作技术转移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3.
产学研合作中的知识扩散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产学研合作是企业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本文分析了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内涵及其特点,详细探讨了产学研合作中知识扩散的关键因素,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知识向企业进行扩散的模型。  相似文献   

14.
刘亭亭  吴洁  张宇洁 《情报杂志》2012,(10):195-200
知识创新能力是当今高校实力的集中体现,提升高校知识创新能力是应对国际竞争、推进国家建设和实现高校发展的迫切需要.本研究从知识转移视角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分析产学研合作中高校知识创新能力提升的因果关系,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并采用Vensim PLE软件对模型进行仿真,验证了系统对转移愿景、知识优势方知识发送能力、高校知识吸收能力影响高校知识创新能力提升具有较高的灵敏度,表明了该模型较好地对产学研合作中高校知识创新能力的提升过程进行拟合,揭示了高校知识创新能力提升的途径,以期为产学研合作中高校知识创新能力的提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企业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实质是知识供应链的管理.与传统供应链合作收益分配相比,知识供应链产学研合作收益分配更强调知识共享活动的重要性.尽管产学研合作能够带来超额收益,但是,合作也存在诸多风险,公平合理的收益分配是促进成功合作的动力机制.我们采用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讨论了产学研合作的技术创新机制,并应用Shapley值法,对基于知识供应链的产学研合作收益分配方法进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6.
知识转移是产学研合作的核心环节,有效的知识转移是产学研合作开展的重要基础。重新梳理和界定产学研合作的知识转移及其机制概念,结合知识转移过程分析其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产学研合作中的知识转移概念模型,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朱美光 《科学学研究》2007,25(6):1183-1187
 本文围绕区域知识能力、区域知识吸收能力和空间知识溢出效应综合评价展开,根据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面板数据的实证结果,揭示区域间知识溢出效应与区域知识能力和区域知识吸收能力的关系,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8.
基于社会学方法论中二元对立相消的思想,本文认为,作为整体层面的组织知识吸收能力与作为个体层面的个人知识吸收能力之间是内在连通的,而不是简单的单向替代或互不等同的关系.通过构建两者的连通模型,本文尝试理清它们的内在“经络”的联动性.  相似文献   

19.
基于知识的企业吸收能力形成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卢艳秋  王向阳  靖续迪 《情报科学》2008,28(11):1622-1629
在对企业吸收能力内涵、构成等相关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从人才市场供给、企业知识共享、新技术利益驱动、技术溢出、竞争机制以及生产要素供给的变化六个方面对企业吸收能力形成的动力机制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从知识获得、知识消化、知识转化以及知识利用四个层次对企业吸收能力进行剖析,揭示企业吸收能力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20.
以CSSCI数据库为数据源,借助CiteSpace软件绘制有关产学研合作研究的知识图谱。通过对产学研合作的主要研究代表人物、知识基础与关键节点、突变术语检测与研究前沿、研究热点的可视化分析,客观呈现了产学研合作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