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 毫秒
1.
"核心素养"是可以通过课程加以发展的,"核心素养"是课程发展的DNA,通过"核心素养"课程发展,可引导教师教学并培养学生因应现在的生活、面对未来挑战所应具备的知识、能力与态度、情意、价值。文章论述了"核心素养"内涵、核心素养与学科的关系、"核心素养"的课程定位、学校课程发展。指出"核心素养"的课程发展可引导各学科内容的发展,基于各学科特性,结合"核心素养"的本质,发展"学科核心素养"。进而提出"核心素养的学校本位课程发展模式",包括"核心素养的课程研究""核心素养的课程规划""核心素养的课程设计""核心素养的课程实施""核心素养的课程评价""核心素养的课程经营"等环节。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改革中,学校拥有更大的课程权力,同时也要负起课程品质的责任。"学校本位课程评价"是一种"以学校层级为主"的课程评价。认为学校层面的课程评价制度是普通高中学校能够顺利实施新课程改革,实现学校课程发展愿景的根本保障,并结合案例分析了学校课程评价实践中的缺失,提出完善学校本位课程评价制度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核心素养正成为引领教育发展的一面旗帜.对于高中数学教学而言,核心素养的"落地",取决于课程的理解,而课程评价则可以驱动课程理解.一线教师研究核心素养与数学课程的对接,并寻找有效的评价途径,可以让核心素养的培养变得更具操作性.核心素养的培养要关注学科融合.  相似文献   

4.
核心素养正成为引领教育发展的一面旗帜.对于高中数学教学而言,核心素养的"落地",取决于课程的理解,而课程评价则可以驱动课程理解.一线教师研究核心素养与数学课程的对接,并寻找有效的评价途径,可以让核心素养的培养变得更具操作性.核心素养的培养要关注学科融合.  相似文献   

5.
6.
7.
学科课程、任务本位课程与项目课程   总被引:23,自引:4,他引:19  
学科课程是当前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所指,只有准确把握了职业教育课程的学科特征,才可能准确把握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方向。深入分析了职业教育课程的学科特征。任务本位课程试图解构学科课程,然而它自身亦留下了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因此它对学科课程的解构是不彻底的。最为突出的问题便是任务本位课程只关注了课程内容改革。忽视了实施新内容所需要的教学载体设计的重要性。能彻底解决这些问题.使职业教育课程呈现全新形态的课程模式便是项目课程。  相似文献   

8.
"课程基地"作为崭新事物进入江苏省基础教育的实践与研究领域,许多学校在实践中摸索,积累了一线的实践经验。本文从课程基地建设的实践经验出发,对课程基地建设的特质、基础、目标和内容、创意和效能、落实和保障作了系统的阐述和思路的廓清,提出了课程基地建设应该从学科本位走向课程引领的主张。  相似文献   

9.
"课程基地"作为崭新事物进入江苏省基础教育的实践与研究领域,许多学校在实践中摸索,积累了一线的实践经验。本文从课程基地建设的实践经验出发,对课程基地建设的特质、基础、目标和内容、创意和效能、落实和保障作了系统的阐述和思路的廓清,提出了课程基地建设应该从学科本位走向课程引领的主张。  相似文献   

10.
学科核心素养系以学科理解或思维为核心的学科高级能力与人性能力,是信息时代学科教育的基本目标。它在本质上是学科知识观的根本转型:由事实本位走向理解取向。选择少而重要的学科核心观念,让它们彼此间建立有机联系,使课程结构由"学科事实覆盖型"转化为"学科观念理解型",让学科核心观念植根于真实问题情境,学生由此可以跨越不同年龄或年级持续探究并发展学科理解,这是信息时代学科教育的第一要义。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学科实践而学习学科,亲身经历学科知识的诞生过程,由此既理解学科性质,又发展学科实践力,这是信息时代学科教育的第二要义。这种新型学科教育的重要特征是实现了学科世界与生活世界、学科实践与生活实践的双向融合。我国学科教育改革迫在眉睫的任务是摒弃"间接经验论"与"双基论",走向"直接经验论"与"核心素养观"。  相似文献   

11.
学习效果评价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过程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它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一部分,直接引导学生学习什么和怎么学习。但目前我国高职教育在学生学习效果评价方面方法比较单一,缺乏一定的合理性。本文从注重学生能力本位培养的前提下,提出了一些比较适合的过程性学习效果评价方式,从而真正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课程评价过程只是少数权威人士的活动,教师成为被动的参与者或评价的对象。但从课程评价的理论和实践来看,教师都应是课程评价的主体,而且教师专业化发展、新课程改革提出的新理念,都为教师成为课程评价主体提供了可能的条件。通过增强认识、提出要求、赋权增能的策略,教师可参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结果的评价。教师参与课程评价,既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又有助于提高课程评价本身的质量和水平,促进课程的改进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徐秀华 《天中学刊》2007,22(1):12-14,61
课程评价的历史就是课程评价发展的历史。课程评价的发展性主要表现在课程评价内涵的发展、课程评价功能的发展和课程评价方法的发展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化学学科理解是一种学习活动,其主体是高中化学教师,其功能是使教师丰富化学学科教学知识、完善化学学科教学思维、提升化学教学能力,为落实“素养为本”的教学目标做好理解方面的准备。教师应从以下三个方向来增进化学学科理解:既要关注知识的成立条件,又要关注知识的依存条件;既要基于知识内在结构进行完整性理解,又要基于知识结构化进行关联性理解;既要关注知识的科学属性,又要关注知识的实践属性、辩证属性等其他属性。  相似文献   

15.
加拿大能力本位课程的实证研究——以乔治布朗学院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能力本位课程已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关注点。从加拿大高职课程理念、课程开发、课程大纲、课程教学为切入点开展实证研究,分析和归纳加拿大高职教育以能力为主线进行课程设计,以行业、企业专家为主导进行课程开发,以实践项目进行内容整合和开展实践性学习的课程特征,以期为我国高职课程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努力形成具有我国特色的高职课程模式。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西方历史上几种典型的课程评价模式做一简要回顾和梳理,并从整体价值取向上对这几种模式进行对比和分析,认为蕴涵在课程评价模式中的价值取向有三类:注重社会需要的价值取向、注重人的需要的价值取向和注重主体间交往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7.
能力本位与工学结合:精品课程建设的原则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精品课程建设,应以能力本位作为课程体系构建的核心问题,根据人才能力结构将课程体系设计为专业理论课程、职业技能训练课程和综合素质培育课程。课程建设实践中,应以工学结合为基本原则,实现课程设置市场化,课程内容能力化,课程实施项目化,课程建设开放化,素质课程立体化,基础课程职业化,实践课程重点化,课程建设精品化。  相似文献   

18.
论课程评价多元化的若干关键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林德全 《天中学刊》2006,21(4):21-23
伴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和民主理念的推进,课程评价多元化的现象仍将继续。在此过程中,确立多元课程评价观念,运用多元课程评价方法,融合多元课程评价目的是最为关键的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全文论述了课程评价的重要意义,并在论述传统课程评价体系之非人文性的基础上,着重论述了新课程评价体系所蕴涵的丰富的人文性。  相似文献   

20.
构建能力本位型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新形势下,构建能力本位型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就是要组织指导全员化、实践内容课程化、活动场所基地化、运行方式项目化和考评机制多元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