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孟庆新 《金秋科苑》2010,(24):108-108,110
在石油化工建筑施工中经常会有一些水池,如:雨水收集池、事故缓冲池、清水池、吸水池、污水提升池、中和池等,水池施工中常见的质量缺陷主要为渗水,而渗水现象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混凝土的裂纹和空隙。结合2009年,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在尼日尔投资建设的尼日尔Agadem油田一体化项目炼油厂部分净水场清水池建设的实践,分析水池渗漏产生的原因及防治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发生堆芯熔化的严重事故是核电厂大量放射性释放的根本原因,熔融物堆内滞留(IVR)措施是"华龙一号"对抗堆芯熔化严重事故的关键策略.在反应堆熔化后实现熔融物在下封头内冷却与滞留,在极端事故下保持压力容器的完整性,将放射性包容在压力容器内,从而大幅降低大量放射性释放的可能性,是应对类似日本"福岛"等极端核事故的关键手段.  相似文献   

3.
全范围模拟机是保证核电厂人因安全性的关键设备,国际市场上的核电厂模拟仿真技术长期掌握在美国、加拿大等国的少数几家企业手中.国内企业早在 20 多年前就开始研发核电厂模拟仿真技术,但以往仿真的核电堆型没有设置自然循环流体系统,导致国内原有技术无法覆盖"国和一号" (CAP1400)等大型非能动压水堆的模拟仿真需求.国家电投集团在大型非能动压水堆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国和一号"自主化堆型研发初期不得不采用进口技术.  相似文献   

4.
厂用水系统(以下简称SWS)是AP1000电厂的重要冷却系统。由于其设备和设计缺陷,使SWS调试成为工程现场的主线工作。本文简要介绍了SWS结构、功能和调试试验项目,并详细阐述了调试问题和良好实践,此文对同类型机组的系统调试具有较高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福岛核事故后,严重事故工况下的核电站控制系统的供电保障能力日益受到行业重视.1E级直流和UPS系统(IDS)是CAP1400电厂唯一的1E级电气系统,是IDS系统的核心关键设备.此前,相关产品无法满足非能动CAP系列电厂对充电器及不间断电源(UPS)的设计要求,导致CAP1400电厂标准的1E级蓄电池充电器及UPS设备...  相似文献   

6.
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近期曝出储水罐放射性污水大量泄漏事件,每天至少300吨放射性污水流入海洋,日本原子能规制委员会不久前决定将该事件评定为3级(严重).福岛核污水泄漏事件引起了日本及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300吨高浓度 核污水去向不明 8月初,日本政府的测算结果显示,福岛第一核电站每天至少约有高达300吨被污染的地下水经核电站地下流入大海.除地下水导致的自然泄漏外,福岛第一核电站还发现储存核污染废水的储水罐也发生了泄漏,约有300吨的高浓度核污染水去向不明.福岛核电站在8月底对储水罐放置区域进行检测后发现,有2个储水罐外侧检测出了每小时1800毫西弗的放射能.这样的辐射一分多钟就能超过核电站工作人员一年的辐射限度.  相似文献   

7.
某双燃料联合循环电站项目配置2台100%容量的闭式循环冷却水泵,补水水源取自除盐水。该系统在调试过程中经反复冲洗依然不能满足用户要求,经排查处理后能正常使用。文章通过对机组闭式循环冷却水系统杂质冲洗不干净的原因进行分析、查找,采取有效措施,消除隐患,解决了机组无法连续正常运行的问题,对同类型机组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核裂变能是一种安全、低温室气体排放且经济性好的能源。然而,核裂变能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尤其是在日本福岛事故之后,公众对发展核能存有恐惧心理,这就对未来先进核能系统的安全性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在确保安全(safety and security)的前提下,核裂变能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必须经济可行地解决核燃料的稳定供应和核废料的安全处理两大问题。后一个问题是我国乃至国际核能界无法回避的重大问题,也是尚未解决的世界性难题。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30):I0006-I0006
日本气象研究所和电力中央研究所的联合研究小组14日说,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后泄漏到海中的放射性铯-137,将乘着黑潮(日本暖流)向东扩散,然后沿顺时针在北太平洋循环,二三十年后又会回到日本沿海。  相似文献   

10.
蔡科鸿 《科技风》2012,(12):177-178,180
本文以国外某核级设备供应商承制的三门一号机组蒸汽发生器(以下简称SG)1B水室隔板补板区域超声波(以下简称 UT)漏检事件为例,对事件相关各方在 A1类设备采购管理中的职责、完工文件(以下简称 QVD)审查和出厂验收以及问题没有被发现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与探讨,旨在为避免今后出现类似问题,及有关参与各方进一步加强 AP1000项目主设备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提供一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1.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引发巨大海啸,福岛核电站1、2、3、4号机组接连发生事故,如果说地震和海啸引起了人们关注的眼光,那么更加让全世界震惊的则是福岛核电站的爆炸。本应在自然环境中“雷打不动”的核电站,为何会出现可怕的核泄漏?福岛事件给日本民众乃至全世界带来了怎样的灾难,对整个核电产业的发展又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在出现核电站危机时,人们该怎样去应对?本文重点分析核电站危机应对机制的基本原则以及相应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2.
于帆  宋英华  霍非舟  方丹辉 《科研管理》2016,37(12):162-169
近年来拥挤踩踏事故在世界各地屡屡发生,已经严重威胁到了城市的健康发展。基于此,本文统计了近十六年来的拥挤踩踏事故案例,以事件系统理论(EST)为基础,结合事件本身特点来分析踩踏事故机理,建立拥挤踩踏事故原理图,提出面向事件特性的防控手段及风险评估的重点内容。结果表明具有一定强度的初始事件只有在特殊的时刻发生并对组织产生一定的影响才会导致踩踏事故的发生。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要根据事件特性,从事件强度、事件空间以及事件时间三个方面做好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3.
浙江浙能长兴发电有限公司城市中水深度处理系统的投入运行,开创了南方电厂循环冷却水补水大量使用城市中水的先河.系统采用曝气生物流化池(ABFT)工艺,对引入长内的城市水进行深度树立,出水作为机组循环冷却水的补充水.这一举措,不仅解决了污水厂达标污水排放所造成的水体二次污染问题,更大大的降低了污染物排放量,经理初步计算,该系统的投运,每年可减少向太湖水系排放氨氦50吨/年,化学需氧量250吨/年.这为缓解地表水的用量,减缓地表水的污染开拓出新的途径,为保护环境、促进水资源的再利用迈出了一大步.  相似文献   

14.
秋水 《百科知识》2011,(10):13-15
毫无疑问,日本核电站的核泄漏事件及其影响是长期的,甚至会永远存在,就像苏联的切尔诺贝利事故一样。不过,最直接和长远的影响之一是,不可避免地引发永久的争论:是否该建造和运营核电站。日本发生核事故之后,中国工程院院士叶奇蓁表示,中国首先在东南沿海发展核电,  相似文献   

15.
韩宇 《中国科技信息》2014,(22):177-177
目前太阳能热水工程及太阳能采暖工程,大量使用的仍然是玻璃真空管集热联箱作为集热单元,在夏季使用过程中存在系统过热问题,夏季辐射强度大系统依靠储热水罐蓄热无法吸收集热模块所产生的热量,造成系统循环管路温度过高,系统只能依靠空晒后自然降温,造成玻璃真空管内结垢严重影响系统换热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建筑业的蓬勃发展和建设需求的爆炸性膨胀,地下工程的施工作业也相应增多,无论在数量上、面积上以及技术复杂度上的这种膨胀,都对地下防水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室内游泳池、消防水池(水箱)、自来水加压水池、小别墅地下室、地下车库、污水处理池以及地下构筑物工程均广泛涉及到地下工程的防水作业,其施工过程中的防渗漏问题不容忽视。通过系统的分析,深度剖析地下室渗漏水的产生原因,并提出相应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17.
在石油和天然气只能开采几百年甚至数十年的紧迫局面下,人们不禁思考究竟什么能源可保长久使用无虞。是铀-235吗?的确,应用核裂变原理建造的核电站,可以让1克U-235完全裂变释放出相当干2吨半优质煤完全燃烧时所释放的能量。铀虽然储量丰富,但其产生的核废料不能循环使用,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如果人类全部依靠铀提供能源.预计1000年后铀资源也会枯竭,而且铀产生的核废料污染性也很大。  相似文献   

18.
在热电厂中,蒸汽轮机会将其中产生的乏汽排放到凝汽器中,在凝汽器中利用循环水对其进行冷却,冷却完成之后将循环水排放到冷水塔中进行空气冷却后循环利用。在上述乏汽的冷却处理过程中,会损失掉大量的热量。热电厂在这种情况之下应该对凝汽器进行改造,通过乏汽的余热对温度不高的化学原水进行加热,从而实现热能的充分利用与经济效益的有效提高。本文主要对改造方案的确定、实施效果等进行了阐述与分析。  相似文献   

19.
未来先进核裂变能——TMSR核能系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钍基熔盐堆(TMSR)核能系统项目是中科院未来10年先导研究专项之一,其研究目标是研发第四代裂变反应堆核能系统,计划至2020年之前建成2MW钍基熔盐实验堆,形成支撑未来TMSR核能系统发展的若干技术研发能力,并解决钍铀燃料循环和钍基熔盐堆相关重大技术挑战,研制出工业示范级钍基熔盐堆,实现钍资源的有效使用和核能的综合利用。钍基核燃料具有232Th/233U转换效率高、在热中子堆中也能增殖、产生较少的高毒性放射性核素、有利于防核扩散等优点,但也面临燃料制备困难、232U衰变子核的强γ辐射给乏燃料处理和燃料再加工带来的困难、钍铀转换反应链中间核233Pa会吸收堆内中子从而影响233U产量。核燃料利用的工作模式有开环模式、改进的开环模式和闭环模式。熔盐堆是第四代反应堆的6个候选堆型之一,非常适合用作钍铀燃料循环,熔盐堆加上干法在线分离技术有可能实现完全的钍铀燃料闭式循环。本世纪初提出的氟盐冷却高温堆(Fluoride salt-cooled High temperature Reactors,FHRs),用氟化熔盐作为冷却剂,采用TRISO燃料颗粒作为核燃料,其中球床型氟盐冷却高温堆可以在改进的开环模式实现钍铀燃料循环。熔盐堆良好的高温特性使其成为核能非电应用主要候选者之一,反应堆产生的高温热可直接用于页岩油开采和高温制氢等工业领域。  相似文献   

20.
真空低这一问题对凝汽器有着诸多不利的影响,提高真空度是急需解决的一项技术问题.本文以一家火力发电厂的一台汽轮机组为例.从真空系统的严密性、低压加热器疏水泵长期未投运以及低压加热器长期无水位运行、循环冷却水质、高压疏水阀内漏、小汽机五个方面分析了凝汽器真空低的原因,并针对性的提出了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