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终端的快速普及促进了在线教育的蓬勃发展。技术促进教育变革已成为大势所趋,信息化环境下利用在线学习平台辅助学习已成为变革传统教育模式的重要手段。然而,在线学习平台的使用意愿问题一直困扰着平台设计开发者和教育研究者。文章以“超星学习通”为例,基于技术接受模型(TAM)构建了在线学习平台用户使用意愿影响因素模型,该模型包含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社会影响、平台功能性和平台声望五个影响因素。通过设计调研问卷,采集调研数据,对影响因素模型进行验证和分析。结果显示,社会影响、感知易用性和感知有用性对在线学习平台用户使用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感知易用性和平台声望对用户感知有用性有显著正向影响,平台功能性对于用户感知易用性有显著正向影响。最后,为提升在线学习平台的用户使用意愿,针对在线学习平台的完善与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虽然在线学习的使用范围在日益扩大,但不少学习者的在线学习平台使用意向不高,在线学习潜在的诸多优势并没有实现,因而针对在线学习平台使用意向的研究日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本文结合技术接纳模型和创新推广理论,在整合感知系统质量和计算机自我效能感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新的在线学习平台使用意向预测模型。研究发现,相对优势、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计算机自我效能感、感知系统质量、兼容性会显著影响学习者的在线学习平台使用意向。此外,研究还发现,相对优势、兼容性、感知系统质量、计算机自我效能感和感知易用性会显著影响感知有用性。本研究有助于设计出更加友好的网络学习平台,并为在线学习者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学习支持服务。  相似文献   

3.
作为未来教师主力军的师范生群体,对在线教学的学习意愿和效能体验将影响其未来在线教学新常态的适应程度和实践成效.本研究对全国13所教师教育院校的6607名师范生进行问卷调查,以目的性抽样方式选取20位参与问卷调查的师范生开展质性研究,探讨在线教学示范对师范生未来在线教学使用意愿的影响.量化研究发现,在线教学示范对师范生未来在线教学使用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学习意愿和学习效能在两者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质性研究发现,师范生的在线学习经历可以提炼为体验中学习、探索中学习、模仿中学习以及参与中学习.师范生对在线教学的学习意愿在链式中介模型中发挥关键作用,而在自主探索和对教师教育者的模仿中接受在线教学新技术;在线教学示范中使用的多元在线教学方式能够提高师范生学习意愿,而其在线教学理念能提高师范生学习效能,使他们在体验在线教学中学会像教师那样思考、说话和行动;师范生参与在线教师教育实践共同体的路径,一方面是作为学习者,透过做中学习得在线教学知识与技能,另一方面是作为实践者,通过实践产生对教师作为在线教育者的认同.  相似文献   

4.
作为未来教师主力军的师范生群体,对在线教学的学习意愿和效能体验将影响其未来在线教学新常态的适应程度和实践成效.本研究对全国13所教师教育院校的6607名师范生进行问卷调查,以目的性抽样方式选取20位参与问卷调查的师范生开展质性研究,探讨在线教学示范对师范生未来在线教学使用意愿的影响.量化研究发现,在线教学示范对师范生未来在线教学使用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学习意愿和学习效能在两者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质性研究发现,师范生的在线学习经历可以提炼为体验中学习、探索中学习、模仿中学习以及参与中学习.师范生对在线教学的学习意愿在链式中介模型中发挥关键作用,而在自主探索和对教师教育者的模仿中接受在线教学新技术;在线教学示范中使用的多元在线教学方式能够提高师范生学习意愿,而其在线教学理念能提高师范生学习效能,使他们在体验在线教学中学会像教师那样思考、说话和行动;师范生参与在线教师教育实践共同体的路径,一方面是作为学习者,透过做中学习得在线教学知识与技能,另一方面是作为实践者,通过实践产生对教师作为在线教育者的认同.  相似文献   

5.
李东明  冯锐 《教育技术导刊》2021,19(12):221-225
大学生使用MOOC平台开展在线学习,留存率与完成率低是当前在线教学中面临的一个严峻的现实问题。为了解决该问题,基于期望确认模型和沉浸理论构建在线学习平台学习者持续使用意向影响因素模型,并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感知有用性、满意度和沉浸感对大学生持续使用在线学习平台意向有显著的直接影响,而期望确认度和感知有用性可通过影响满意度间接影响大学生持续使用在线学习平台的意向。  相似文献   

6.
随着在线学习成为小学生课后辅助学习的重要方式,小学生在线学习绩效成为教育研究者关注的焦点.以南通市和南京市部分参与过在线学习的小学生为调查对象开展适应性研究,结果发现:学习者参与、教师准备、学习氛围等因素对小学生在线学习绩效起到显著正向影响,且学习者学段对学习者个体与学习绩效的关系存在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基于此,教师应当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致力于提高小学生的在线学习绩效:充分考虑学生特点,合理设计教学过程;充分利用教学平台,线上线下有效结合;营造良好学习氛围,鼓励提倡家校联合.  相似文献   

7.
随着在线学习成为小学生课后辅助学习的重要方式,小学生在线学习绩效成为教育研究者关注的焦点.以南通市和南京市部分参与过在线学习的小学生为调查对象开展适应性研究,结果发现:学习者参与、教师准备、学习氛围等因素对小学生在线学习绩效起到显著正向影响,且学习者学段对学习者个体与学习绩效的关系存在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基于此,教师应当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致力于提高小学生的在线学习绩效:充分考虑学生特点,合理设计教学过程;充分利用教学平台,线上线下有效结合;营造良好学习氛围,鼓励提倡家校联合.  相似文献   

8.
基于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和教育资源开放与共享理念而兴起的在线教育平台,加之传统教育面对深刻的转型,使在线教育逐步成为高校的一种技术融入教学的新型教学方式。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大学生在线学习的学习意愿和学习行为,在践行中促进在线教育的转化,以期达到更高水平的教学质量,文章通过构建在线学习行为的UTAUT模型,搜集了多所高校学生的在线学习情况,并借助软件IBM SPSS20.0和AMOS26.0对量表的核心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绩效期望、努力期望、社会影响、促进条件对学习者在线学习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促成条件和学习意愿对学习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根据影响因素提出合理化的调整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互联网逐渐成为一种被广泛接受的购买产品和服务的方式,在线健康社区购买药品也不例外。基于SOR模型与信任理论,构建在线健康社区用户药品购买意愿的理论模型,探究药品价值属性(S)、感知信任(O)以及购买意愿(R)之间的作用机理过程。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有效样本数据314份,使用SPSS 23和AMOS 26检验分析模型并验证所提出的假设。研究结果表明,药品有效性和价格是两个强影响因素,显著正向影响用户药品购买意愿,且在此过程中,感知信任的中介效应明显;药品安全性对感知信任影响不显著,但对购买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研究为后续在线健康社区用户消费行为研究奠定了基础,也进一步丰富了SOR理论的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0.
以网络为载体构建的在线学习共同体,由于不受时间、地点等条件制约,深受成人学习者的欢迎。学习参与意愿作为影响成人参与在线学习共同体决策的关键因素,正在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鉴于成人参与学习的行为决策大多伴有明确的目标,且成人学习具有鲜明的自我导向特征,因此以目标导向行为理论和自我决定理论为指导来探究成人参与在线学习共同体行为意愿的内在影响机制,是推进该领域研究的新视角和重要途径。已有研究指出,影响成人参与在线学习共同体意愿的内在变量主要有态度、主观规范、预期情绪、胜任力、关联感、欲望和感知行为控制。为进一步探究这些内在变量与行为意愿之间的关系,通过模型假设、量表编制、信度分析,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研究结果发现:关联感和感知行为控制对成人参与在线学习共同体的欲望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而欲望又进一步正向影响成人参与行为意愿的产生,此外感知行为控制对成人参与在线学习共同体行为意愿有着直接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1.
移动学习使用意愿是提高移动学习绩效的基础和前提。构建了成人网络教育学习者移动学习 APP的 UTAUT 影响模型,通过问卷对 215 名学习者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个人创新、感知有用性、感知娱乐性三个因素对移动学习使用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感知易用性影响不显著;调节变量只有年龄对“感知娱乐性→使用意愿”的影响有显著调节作用。最后,从个人创新、感知娱乐性、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激励和监督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强化移动学习 APP 建设和支持服务、提升学习者移动学习绩效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随着各个在线平台用户生成内容的普及,在线评论对品牌方、消费者、平台的影响越来越大,针对在线评论文本情感分析的技术成为研究热点。与此同时,为提升自身信誉或诋毁竞争对手的虚假评论泛滥,对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及产品的网络口碑带来不利影响。使用文献研究、案例分析等方法,以虚假评论识别方法研究为基础,探讨其文本情感特点,总结出当前多是通过情感极性的角度来识别虚假评论,并对未来有针对性地构建更合理完善的情感词典及对新媒体平台的虚假评论识别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采用行为实验的方法,探讨网络评论是否能够促进大学生对外群体成员的积极态度。研究结果表明:阅读网络评论的个体与外群体成员在现实生活中进一步接触的意愿更加强烈,与外群体成员有更小的社会距离;不同身份网络用户的评论对接触意愿及社会距离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
This case study provides evidence-based suggestions for the use of Question and Answer discussion forums for improving quality and assessment of online learning. General online discussion forums are accessible at any time to all subscribers, making it possible for some learners to update, concur with or paraphrase discussions posted earlier by their peers or the tutors. Consequently, the usefulness of such forums in individual and constructivist learning is compromised, especially when ‘correct’ responses are posted early on by participants. The Question and Answer (Q & A) version of discussion forums significantly addresses such inadequacies by restricting access to forum subscribers until they have made a post. We focus on Public Health learners’ perceptions of Q & A discussion forums implemented at Hamdan Bin Mohammed Smart University, UAE. Analyses of learners’ perception surveys of 25 participating Master of Public Health learners and 8 Bachelor of Health Administration learners reveal that the Q & A discussion forum platform offers distinct advantages over general discussion forums in synergising individual and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Public Health training.  相似文献   

15.
学习者使用MOOC平台进行学习活动的意向,不仅取决于课程质量,MOOC平台的功能体验也十分重要。通过问卷设计、发放、收集与分析,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方法进行检验,构建了基于MOOC平台功能用户体验的MOOC学习者持续使用意向模型。路径分析结果显示,MOOC平台功能的感官体验与感知易用性、交互体验与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与感知有用性、感知有用性与情感体验、感知有用性与平台持续使用意向、情感体验与平台持续使用意向具有正相关影响。最后,文章提出了提升用户体验的三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徐方  彭飞 《教育技术导刊》2020,19(6):273-276
高校 MOOC 平台建设要考虑学生对平台的接受度。基于技术接受模型(TAM)对学生接受大规模在线学习意愿进行实证研究,构建 MOOC 平台接受度模型,对学生选择某一平台进行学习的影响因素作出合理假设与验证。分析得出影响因素主要集中于在线学习方式、与平台匹配度、用户满意度、学习效果等方面。该结论可作为平台改进及升级依据,也可为引进新平台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7.
许多慕课平台存在高辍学率、低内化率等问题。为提升 MOOC 学习效果,通过分析 MOOC 自主学习特点,针对互动率低、缺乏监督引导等问题,探讨适合网络平台的学习方式,设计基于 MOOC 学习平台的自主学习模式。模式主要对学习前、学习中以及学习后的自主学习行为进行阐述,帮助学习者塑造良好的 MOOC 自主学习范式。对利用 MOOC 平台开展自主学习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19.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online learning platforms, learners have more access to various kinds of courses. However, they may find it difficult to make choices due to the massive number of courses. The main contribution of our research is the design of a course recommendation framework which extracts multimodal course features based on deep learning models. In this framework, different kinds of information of course, such as course title, and course audio and course comments, are used to make proper recommendation in online learning platforms. Moreover, we utilize both explicit and implicit feedback to infer learner’s preference. Based on real-world datasets, our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framework performs well in course recommendation, achieving an AUC score of 79.03%. This framework can provide technical support for course video recommendation, thus helping online learning platforms to manage course resources and optimize user learning experien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