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准噶尔盆地东缘构造演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文红 《内江科技》2014,35(12):60-61
在充分收集区域资料和消化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野外露头、钻/录/测、重磁电震、区域速度等资料,对准东的构造演化进行了初步分析,将准东地区构造演化划分为7个主要阶段。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内天然气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超深层(埋深超过6000米)天然气资源逐渐受到重视。但该领域储层致密化、成藏过程复杂,目标难以识别,工程施工难度大,高效勘探是世界公认的难题。受此制约,元坝探区长期未获突破,是四川盆地最后一个被登记探矿权的区块。2006年以来,中国石化以元坝探区为重点,依托国家、企业科研项目开展攻关,创新超深层生物礁优质储层发育与成藏富集机理认识,形成超深层地震勘探、钻井及测试三项核心技术,在6500~7000米的深度发现了我国首个超深层生物礁大气田。中国石化勘探南方分公司郭旭升研究团队完成的“川东北海相勘探元坝勘探子项目”获得中国地质学会2011年度全国十大地质找矿成果奖。  相似文献   

3.
石油是重要的能源资源,石油产业在全球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是,随着石油的不断开采和利用,勘探钻井已经不能满足所需,深层石油储层的勘探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勘探钻井技术是深层石油储层开采的关键技术,已经成为相关人士研究的热点话题。文章对深层石油储层进行了概述,并探析了深层石油储层的勘探钻井技术及其发展前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石油与天然气是国家的重要战略资源,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伴随着含油气盆地中的中层和浅层油气田的长期勘探与开采,全世界各大主力油田大多进入了开发的中后期,剩余资源潜力小,在中-浅层含油气盆地取得大突破已经越来越难。而深层、超深层仍然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全球新发现油气田不断向深层、超深层发展,更加复杂的地质条件与不断增大的勘探开发难度是目前面临的重要挑战和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5.
深部资源探测核心技术研发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保障资源和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向地下深部要资源已成为国内外最主要的战略选择之一。因此,开展深部地球物理核心技术研发及勘探应用示范,成为中科院的一个重要战略部署。研发装备覆盖了电法、磁法、地震以及重力测量4类地球物理探测技术,可以开展"陆、海、空"全方位探测。我们借鉴国际上先进的深部资源地球物理探测计划和技术,并依据矿产资源"攻深探盲"中靶区优选、靶区勘探、矿体精细勘查3个层面的技术需求,研制航空超导全张量磁梯度测量系统、航空瞬变电磁勘探系统、多通道瞬变电磁勘探系统、金属矿地震勘探系统、深部矿体测井系统、海底地球物理探测系统。同时,在古亚洲成矿域、环太平洋成矿域、特提斯成矿域和特色成矿域选择典型区域开展地质构造与成矿机理和矿床分布规律研究,探索区域成矿规律和找矿模式,并对研发装备的可靠性、一致性和实用性作实地检验,力争在找矿实践中不断完善研发产品,为国家资源能源安全和全球战略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6.
中原油田深层致密油气资源类型主要有致密砂岩、页岩、砂泥岩缝洞油藏,水平井技术的发展大大降低了油气储层的下限,推动了中原油田致密油气藏勘探开发,研究了水平井压裂优化设计技术、开发分段压裂工具,在长井段水平井分段压裂获得成功,使深层致密气藏勘探开发技术取得突破,为资源向储量转化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我国深部矿产资源勘探技术装备对外依赖度高,探测深度浅、精度低、定位不准,制约了我国深部矿产资源的有效探测,发展自主研发的高集成一体化深部探矿装备迫在眉睫.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支撑下,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牵头,联合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华中科技大学、成都理工大学、石油大学(北京)、长江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吉林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石油大学(华东)9 家单位,开展了"地下及井中地球物理勘探技术与装备"项目(项目编号:2018YFC0603300)研究,目标是研制井中重力、井中 / 井间 / 地井电磁及中子伽马测井等一体化智能多参数测量系统,形成地下及井中探矿成套勘探装备与软件,并开展示范应用,具备 3000 m 以浅探矿成套技术能力.  相似文献   

8.
随着油田开发进入中后期,产能建设日益困难,而稠油难动用储量规模却逐步增大,为保证油田稳产,其评价与开发工作日趋重要。通过对深层薄层稠油难动用储量区块进行深度剖析,准确落实难采原因,优选开发技术对策,针对性地开展了分层开发地质技术研究。通过利用"井震"结合落实复杂构造、精细研究储层"四性"关系、重建油层新标准、追踪有利单油层、优选防砂新工艺等多种技术相结合,运用水平井分层开发,实现了深层稠油难动用储量的开发突破,有效提高了区块的原油产量,对油田稳产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类似储量的有效开发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刊讯 柔性铁氧体是近场通信天线(NFC)的关键材料.高品质柔性铁氧体生产技术长期被国外企业垄断.在省重大科技专项支持下,绵阳北斗电子有限公司联合电子科技大学承担的"5G通信用高品质磁电材料与器件研发与应用"课题,针对铁氧体片式材料的叠层烧结、增产降本等问题开展联合攻关,突破铁氧体低温多层共烧关键核心技术,研制了近场通...  相似文献   

10.
深渊是地球上人类最难以到达的环境,也是资源发现和开发的无人区.深入开展深渊生物生命过程研究,首先要解决全海深生物保压采样装备的研发难题.从2018年开始,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海关键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建设深渊生物资源勘探、获取、培养及保藏技术体系"课题(课题编号:2018YFC0310601)的支持下,浙江大学海工装备团队开始进行"建设深渊生物资源勘探、获取、培养及保藏技术体系"相关设备的研发工作.4年来,课题组针对深渊生物资源研究的需求,开展深渊装备技术研究,突破全海深保压取样技术、全海深充油电机机构设计、主动补压技术、压力补偿技术、保压转移技术等技术难题,成功研制用于深渊沉积物、海水和宏生物的保压取样装置及船载沉积物保压转移装置、深渊微生物原位过滤及保存装置等5套装备,初步形成了深渊海域生物资源保压取样的装备体系,为获取万米高质量海底样品提供了装备支撑,将为深渊海底生物和基因资源开发、深渊生命过程等科学研究提供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1.
基于.net+ArcSDE+Arc Engine系统架构的地球物理勘探数据处理及地理信息系统可聚合处理地球物理勘探所涉及的众多与位置有关的各种信息。系统基于.net互联网的分布式,采用Personal Geodatabase或ArcSDE驱动的Oracle 10g空间数据库,使用Mi—crosoft Visual C# 2010驱动Arc Engine实现Arc Object的全部功能。系统可便利地导入空间、地理、地貌、地质、地球化学、航磁等基础信息,可对地球物理勘探采集的重磁电参数数据进行导入、计算、处理、正反演,并输出成果图。  相似文献   

12.
马爱平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9):I0003-I0004
国土资源部航空物探遥感中心16日宣布,其所研发的地球物理软件开发平台(GeoProbe),采用插件技术,实现了地球物理软件"即插即用",为充分发挥地球物理勘探在地质找矿等领域的作用提供了技术支撑。地球物理软件实现"即插即用"  相似文献   

13.
创新作为推动军民企业有效融合的手段,直接影响着军民融合的深度与效率等。文章以“十大军工集团”62家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超效率DEA模型测算了2016年我国军民融合企业的效率,并通过Tobit模型测算了创新对军民融合企业的影响程度。研究表明:2016年我国军民融合企业效率普遍较低,且不同类型企业间效率差异较大;其中研发人员占比对企业效率促进作用较大,本科以上学历人员占比、专利获批数在短期内对企业效率促进作用较弱,研发经费占比在短期内对军民融合企业的作用的反向的。基于此,本文提出了扩大民营企业的参与程度、加大技术、产品研发的投入、积极研发军民两用技术、加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充分激发创新活力等措施来推动我国军民融合的深度发展。  相似文献   

14.
冯艳玲  刘敏刚 《内江科技》2010,31(8):119-119,66
随着勘探开发程度的不断深入,构造型油藏发现的几率越来越小,隐蔽性油藏比例明显增加,优质资源接替的矛盾日益突出:为此,利用模型技术、地震相干体、地震属性、测井约束反演、三维空间解释技术等技术,加强超覆地层圈闭、油气运移模式的研究,对地层超覆油藏的地质体沉积体系、超覆边界以及地层、储层展布等方面进行探讨,确定了对地层超覆油蒇的勘探思路。  相似文献   

15.
“技术立院,人才强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以地球物理勘探技术与计算机技术为优势手段,以“重大发现、技术创新、人才发展”三大发展战略为基本土壤,经过数十年的耕耘,在甘肃省兰州这片土地上浇灌出了油气地质综合研究和油气勘探目标优选的科技之花:不仅在油气地质综合研究、地球物理勘探技术、计算机信息技术研发和地学软件研发等方面拥有较强的科技力量,团队成员还多次斩获国家级、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并落地推广成果数百项。对于在其中贡献力量的一代代研究者而言,这里是筑梦的热土,而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企业高级专家王宏斌身在其列,感同身受。  相似文献   

16.
刘斌 《科技广场》2012,(8):55-57
本文从"震网"病毒的原理入手,详细阐述了震网病毒的攻击目标、攻击流程、传播方式,分析了"震网"病毒的特点及对我国工业控制系统的影响。从加强内部网络系统的安全防范、提高专用工业控制软件安全意识、加大工业控制软件自主研发的力度、强化电子签名和数字证书应用安全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安全防护建议,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吴妮 《今日科苑》2009,(15):14-14
美国航宇环境公司近日宣布获得美国国防部价值210万美元的合同,继续完善研发被称为"蜂鸟"的超微型无人飞机。据悉,"蜂鸟"无人机仅重10克,长度不超过7.5厘米,预计将于2010年服役。  相似文献   

18.
欧盟先进硅材料研究取得重大突破欧盟第七研发框架计划(FP7)信息通讯技术(ICT)主题资助850万欧元的研发项目HELIOS"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的光电子功能集成",在近期的研究过程中取得了重大的创造性突破。由法国原子能委员会电子与信息技术实验室(CEA-  相似文献   

19.
6000米、7000米、8000米……曾经传统的观点一次次被颠覆,入地深度的纪录一次次被打破。超深层油气田的勘探开发,这个过去的"冷门"近些年来已然越来越成为"热点",更被视为各大油田油气开发新的增长点。以胥志雄为代表的塔里木石油人就是在这样的压力和鞭策下,十年如一日地持续攻坚,不断创新,向极限发起挑战。  相似文献   

20.
利用1995—2016年数据,采用层次回归模型,探讨中国中成药制造业的技术转移、内部研发能力影响其知识创新绩效、产品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中国中成药制造业国外技术引进与产业的知识创新绩效存在负向相关性,与产业的产品创新绩效存在正"U"型相关关系;中国中成药制造业国内技术购买与产业的知识创新绩效存在正相关关系,与产品创新绩效存在倒"U"型相关关系;中国中成药制造业内部研发能力对国内技术购买与技术创新绩效间的相关关系具有正向调节效应,对国外技术引进与技术创新绩效间关系不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