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 毫秒
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在教科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于潜移默化中"培根铸魂".在百年中学生物学教科书的发展历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数量和呈现方式等都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迁,体现出浓郁的时代性特征,又表现出不同的继承性特点.在新时代中学生物学教科书的编写中,可通过多种方式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其与构建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和谐对接.  相似文献   

2.
《课程.教材.教法》2021,(11):137-14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在教科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于潜移默化中培根铸魂。在百年中学生物学教科书的发展历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数量和呈现方式等都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迁,体现出浓郁的时代性特征,又表现出不同的继承性特点。在新时代中学生物学教科书的编写中,可通过多种方式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其与构建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和谐对接。  相似文献   

3.
课程教材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百年来,中学生物学教科书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内容和融入方式随时代而变迁,表现出不同的特色。对其百年变迁的研究不仅为当今教科书的编写提供了宝贵启示,还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对百年来中学地理教科书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进行梳理,剖析了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总体特征及内容选择的变迁情况,揭示了影响其变化的社会、经济及学科教育理念等因素。希望能够以史为鉴,为后续更好地解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地理教科书“进什么”的问题提供思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5.
《课程.教材.教法》2019,(12):133-138
中学化学教科书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清朝末年至改革开放后的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特点。通过对样本教科书的统计研究,发现传统文化内容在数量、选材、位置、呈现方式等方面的变化特点。在编写传统文化内容时要思考其教育目的,遵循一定的选材原则,并注意呈现与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6.
7.
借助文化认同感的“文化符号认同、文化身份认同与价值文化认同”圈层模型,在生物学教学中重新审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表象渗透与单一传递等问题,并以课例形式研究探讨了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感的生物学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8.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国家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实现新时代文化强国目标至关重要。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就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其重要使命,带领中国人民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百年文化发展道路。回顾中国共产党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百年进程,发现其基本经验在于:高扬马克思主义信仰文化、践行以民为本的价值文化、坚守自我革命的精神文化、坚持民主集中的组织文化。展望未来,中国共产党应在汲取历史经验中继续奋进,坚持党对文化事业的领导、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遵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规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世界价值。  相似文献   

9.
阐述生物学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性,并提出具体的渗透策略:基于教材,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认同优秀传统文化;创设多种传统文化教育途径。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导向,根据生物学知识与传统文化的结合点,让学生从诗词歌赋、古代科技成就和经典书籍等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营养”,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文化自信,实现素质教育培养人才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11.
语文教科书是以文化人的重要载体。以百年的发展历史为背景,研究小学语文教科书中传统文化篇目价值取向的变迁,有利于以整体的、历史的视野把握传统文化的发展脉络与特征,促进文化传承与民族复兴。聚焦清末、民国、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后四个历史时期12套教科书的中国神话、中国寓言、名人故事、古典诗词四类传统文化篇目,借助六维价值取向分析体系,能够发现百年小学语文教科书在引导儿童智、勇、勤、学,修身养性,热爱祖国,无私奉献,尊重自然,求真务实,辩证思考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现代意义上的教科书自产生以来,不断调整以适应社会和个体发展需要,先后经历起步、探索、繁荣、跌宕、回归、深化等阶段,其适切性发展日渐成熟自觉。教科书的适切性可以分为宏观、微观、中观三种,涵盖了从社会、群体到个体不同层级。面向未来,教科书应充分吸纳乡村元素,融入职业教育内容,更加注重儿童的发展需求,建立一种自我完善的评价机制,推动适切性向更深层次发展,为创新编辑形式和内容注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3.
房义斌 《天中学刊》2006,21(3):120-123
百年来语文教育质量堪忧,教材选文不良“功不可没”。对于我国古代语文教材选文的优良编选传统,我们缺乏科学的认识和善意的继承,而更多的是依靠外力强行摊派,在教材中选入了过多的质量不高的时文,使得百年来语文教育失去了特殊功能,陷入了低质低效的泥潭而难以自拔。我们当继承古代语文教材选文编选经验这笔宝贵的文化遗产,提高现行语文教材质量。  相似文献   

14.
任何自成体系的文化,都是在传承和弘扬基础上进行创新,中华传统文化也不例外。我们必须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这就需要探讨建设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体系问题,包括把握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原则、揭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内涵、形成有利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建设的政策保障等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5.
《课程.教材.教法》2020,(1):104-107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的中学地理教材经历了统一与仿苏,精简与破坏,重建与多样化,繁荣与转变四个阶段。70年来的中学地理教材演进特点可归纳为:宏观层面的内容主线不断变化,融入学生发展逻辑;中观层面的内容框架打破传统组织结构,突出重点要素特征;微观层面的内容呈现革新教材表现方式,融入更多教学元素。基于对教材功能的理解,教育学、地理学新的发展动向,师生和社会对中学地理教材的要求,展望中学地理教材的未来方向:继续在中学地理教材中贯彻爱国主义教育,强有力的地理知识进入中学地理教材,现代地理学研究融入中学地理教材,构建多样化的中学地理教材编写模式。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的中学地理教材经历了统一与仿苏,精简与破坏,重建与多样化,繁荣与转变四个阶段。70年来的中学地理教材演进特点可归纳为:宏观层面的内容主线不断变化,融入学生发展逻辑;中观层面的内容框架打破传统组织结构,突出重点要素特征;微观层面的内容呈现革新教材表现方式,融入更多教学元素。基于对教材功能的理解,教育学、地理学新的发展动向,师生和社会对中学地理教材的要求,展望中学地理教材的未来方向:继续在中学地理教材中贯彻爱国主义教育,强有力的地理知识进入中学地理教材,现代地理学研究融入中学地理教材,构建多样化的中学地理教材编写模式。  相似文献   

17.
小学语文是形成听说读写能力、培养情感和思维、奠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础的重要学科。语文教材是语文教学的载体和依据,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新中国成立70年来,小学语文教材建设经历了奠基与师俄、自编与调整、混乱与倒退、恢复与提高、规范与多样、竞争与发展、统一与创新七个阶段,取得了十分突出的成就。通过反思70年小学语文教材建设的利弊得失,得到的基本经验是正确处理统一性与多样性、一般性与儿童性的关系,坚持知识性与思想性、工具性与人文性、经典性与时代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