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6 毫秒
1.
2.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和延伸人类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科学。2018年,教育部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要推动人工智能在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全流程应用,利用智能技术加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改革。AI赋能的课堂教学评价能够提供准确、客观的数据和分析,帮助教师优化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评价指标的构建、加强个性化反馈以及探索发展性教育模式,以推动人工智能在课堂教学评价中的深度发展和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3.
人工智能的发展浪潮给社会各领域带来冲击变化,就高等教育领域而言,其在教育观念、资源平台、学习方式、教学模式、教师角色、教学效果等方面带来一定的教育变革,成为破解教育不均衡等教育难题的"利器"。智能技术在带来高等教育变革同时,也有不变的基石,教育本质不变、教师不被AI取代、教育情怀坚守、生命成长关注,人工智能+教育成为变与不变的平衡体并生成适合、科学的教育方式、教育途径、教育手段和教育评价,高等教育价值才能更好地凸显。  相似文献   

4.
根据人工智能对未来就业的潜在影响,可将未来就业岗位划分为四个区域:安全区、慢变区、危险区和结合区,并由此产生了人工智能对未来就业的替代效应和创造效应。人工智能对未来就业的替代效应主要发生在强调弱社交、结构化和低技能的危险区;人工智能对未来就业的创造效应则主要发生在强调强社交、非结构化和高技能的安全区;而在慢变区和结合区内,人工智能对未来就业的潜在影响兼具替代效应和创造效应,是发生替代效应还是发生创造效应,主要取决于该区域内的劳动者是否具备人工智能商数,以及是否能实现人机共舞。因此,高等教育要提早谋划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的长远规划,为学生提供"人工智能+"教育模式,通过培养人工智能时代的原住民,以应对人工智能时代的失业危机。对于安全区而言,人工智能替代就业的可能性较小,但也并不是绝无可能;对于慢变区而言,尽管人工智能渗透的速度、深度和力度没有那么明显,但教育仍要做好随时迎接人工智能的准备;对于结合区而言,教育大有所为,关键在于让未来劳动者具备与机器协作共生的能力;对于危险区而言,高等教育依然能通过人才培养来实现产业领域的优化升级和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5.
大数据方兴未艾,人工智能汹涌而至,深刻地影响并改变着人们的生产与生活。以大数据、并行计算、深度学习为内驱力的人工智能引动着现代教育的智能化发展,成为促进教育前进发展的重要引擎,赋予教育以巨大的智慧力量。在人工智能巨大的发展机遇下,教育想要抢占先机,必须提前布局。但当前人工智能教育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在教育发展上面临着诸多难题。对此,可从教育人工智能的基础设施、大数据挖掘与采集、学科体系与师资队伍建设、政企学研合作四方面,初步探索人工智能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之道。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浙江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人工智能”课程的教学实践与探索。“人工智能”课程是面向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等相关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其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人工智能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为专业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奠定基础。结合国内外高校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浙江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专业课程的特色,采用双语教学,探索“人工智能”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与实践环节设计,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理论与实践能力。课程自开设至今,取得了较好的反响与成效。  相似文献   

7.
潘威 《教育科学》2020,36(2):59-63
人工智能与教育的融合,引发了高校音乐教学理念的转变、师生关系的重构、学习方式的改变。面对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需要思考人工智能技术对于高校音乐教学场景、方式变革,学科视域融合、视唱提升等方面的价值。应通过搭建数据库、智能采样等方式不断探寻变革高校音乐教学的路径,从音乐理论、教育规律、技术进步等角度深刻思考高校音乐教学变革的可行性与边界。  相似文献   

8.
9.
迈入人工智能时代,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翻开了崭新的历史篇章。对两者深度融合教学的探索既增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思政课启智明理的功能在人工智能场景应用中得以充分展现,又在教师知识素养提升后增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让人工智能情境充分助力学生思考探究及知识迁移,最终使思政课在立德树人中真正起到培根铸魂、笃行拓新之效。  相似文献   

10.
11.
在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引领、任务驱动”高职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中,探索构建电力电子技术课程形成性考核评价体系,设计教师评价表、学生个人评价表、小组评价表,对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考核方法改革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2.
高职教学质量评价的实践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职教学质量评价是一个开放的、全过程的价值衡量系统。根据当前高职教学质量评价的实际情况,把高职教学质量评价分为在校期间的专业学习阶段评价、实习实训阶段评价和工作阶段评价三个阶段,并针对每个阶段的不同特性,提出构建高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高职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总被引:42,自引:0,他引:42  
高职实践教学体系由目标体系、内容体系、条件体系、管理体系及评价体系构成。其中,目标体系包括学习与发展能力、职业素质与专业技能、实践情感与观念的培养;内容体系包括“必需、够用”的理论知识与三课堂联动的实践内容;条件体系包括实践师资,校内外实践基地;管理体系包括组织、运行、制度的管理;评价体系包括学生评价与教师评价。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探索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教学的现实意义。认为对马克思主义真理性的认识必须以我们所处时代的内容和性质为依据 ,正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勇于承认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5.
高职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是高职人才培养高质量的主要保障,但在理论研究上还处于初级阶段,在实际操作中还有各种问题需要解决。齐齐哈尔职业学院在探索高等职业教育的道路上不断改革,始终以"按五种能力"的标准,培养应用性、职业型的创业者"的培养目标要求进行人才培养。学院以"校企合一、产学一体"的高职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为基础,以"第三学期"的教学管理制度为支撑,以生产任务课程化、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为核心,以"项目作业"教学法为推动,以ISO9000质量监控体系作为保障,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6.
“项目教学”模式在高职软件技术专业中的探究和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项目教学法"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项目教学"人才培养模武,并在高职软件技术专业中探索和实践,强调"教、学、做"相结合,注重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取得了较好的改革效果,在高职实践性强的工科类专业中具有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一、当前高教理论研究应有的合理取向众所周知,一门新兴学科能否得到认可依赖于两个基本条件:一是要有自己独特的研究领域,能够解释和解决这一领域中的现实问题,为社会实践提供理论和方法指导;二是要有相对独立、完整的学科体系。就这两个条件来衡量我国发展迅速的高...  相似文献   

18.
智能时代推动着教育教学的深度变革,项目化教学是当前职业院校专业教学中探索创新的一种教学新模式,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特色,但项目化教学在具体实施时存在的问题却不应小觑.通过分析高职项目化教学评价的问题,提出从理解性教学的视角,深入解读项目化教学评价目标、方式、反馈及过程的设计原则.另外,智能时代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对教学评价的辅助与支持,将助力高职项目化教学评价的新变革,推动高职项目化教学改革的创新实践.  相似文献   

19.
当前已有多份旨在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政策文件出台,为了切实推进改革,有必要从组织行为学及政策工具理论的视角对这些政策文件的有效性进行研究。分析高等教育领域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四份政策文件的政策工具,结果显示政策文件中权威及象征和劝诫工具使用过溢,激励、能力、学习工具使用不足,这和高等教育评价改革的真问题不匹配,并有压抑政策执行者积极性、使评价局限于象征性评价及阻碍质量文化建设等消极影响。未来的高等教育评价改革政策制定需重视高校主体地位,避免过度依赖权威及象征和劝诫工具,加大对激励、能力、学习工具的使用,以提高教育评价改革实效。  相似文献   

20.
通过高职软件技术专业的计算机数学教学实践,探讨和总结高职计算机软件技术专业的数学教育方法,实现将数学教育与软件技术专业的专业课程教育融合,改进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提高数学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建立较合理的专业数学教法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